安顺屯堡文化
珊珊
走进屯堡,让人恍若穿越时空的界限,走进了六百多年前的明时历史。
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其民居、服饰、饮食、民间信仰、娱乐方式无不具有600年前的文化因子,它历时六百多年,还保存自成一统的文化体系,充分体现了自我的文化特征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使人们无不为之赞叹和惊讶,产生震撼。而这种屯堡文化也为古代汉民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汉斯出版社《地理科学研究》期刊里有篇文章总结了屯堡文化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其传承的人文地理机制,认为屯堡文化得以传承主要是基于环境的封闭性、文化的冲突性、世居民族文化的弱化性和自身的优越性及排他性,并提出了加强屯堡文化传承的主要措施。
屯堡人不同于一般汉族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妇女的衣着和装扮上。在衣着方面,屯堡妇人的衣服以蓝色、绿色、白色和粉色为主,表现为大襟长袍,在领边、袖口缀以花边,着彩色腰带;在头饰装扮上,屯堡妇人以银索绾发髻,分三绺,长簪大环;腕戴银手镯,耳配银质、玉石耳坠;脚穿尖头平底绣花布鞋;所绣图案大多为农作物花卉、吉祥鸟和常见的鱼类、蝴蝶等;既来源于生活,又超越于生活,不缠足,不紧身,体现了屯堡人的爱美之心,也表现其自由奔放的性格,既体现随军的简洁性,又展示了人物的美感和艺术性
屯堡人的饮食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存放时间久,便于携带,既要保持食品的口感,还要考虑其保存,因而有些食品的加工手续免不了复杂。一般来说,主要有晒、蒸、腌、熏、泡五大工序,其中晒是基本的,除了打下来的粮食需要晒干以外,各种干菜都离不开一个“晒”字,都是在晒干的前提下再制成各种品种。既能久放又方便就食的食品,是应付战争解决生存问题的最好办法
屯堡人的住房主要是石板房,基础稳固,城墙较厚,到了一定的高度留有观察孔,屋顶用薄石板盖着,整栋房屋以石为主,村落的围墙也是用石头砌成,各幢民居用石头砌就高高的风火墙,构成了一座座坚固的城堡,这也是屯堡得名的原因之一。
在娱乐方面也带来了独特的军乐形式——地戏。地戏的表演者头戴面具,身穿战袍,腰插战旗,手握大刀长矛,曲目主要以征战故事为主,如杨家将、封神演义、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以打斗为主。其主体是中原一带的傩文化,唱腔为弋阳腔。就连地戏的伴奏也是一锣一鼓,节奏强烈。这些无不体现军旅生活的烙印。
屯堡文化自形成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其文化的主体特征虽保存很完整,并且有着自我保存的特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发展到今天,在信息化、科技化的时代,它能否经受更大考验,如何传承和保护屯堡文化,成为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屯堡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著名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我们要珍惜它,不光是要把它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要把它发扬光大,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要通过各种措施,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爱上它,让屯堡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寻找到扎根的新环境,在新的沃土里不断成长。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地理科学研究——怎样规划生态城市 (珊珊)
- 庐山牯岭的别墅 (珊珊)
- 安顺屯堡文化 (珊珊)
- 你是否有想过,日本也是中国的一部分 (珊珊)
- 栗钙土壤怎么发展农业? (每天一点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