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华虽改心无改,旧曲却非当年声
来自:吃便当的鱼(好好学习,早点睡觉)
从《天之下》找熟悉的江湖味。
——前言。
金庸勾勒出来的江湖,在我对江湖这个概念的认知中几乎占了99%。
江湖对我而言,就是杨过的一句“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
是小昭唱词的一段,“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展放愁眉,休争闲气。管他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 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是是风清扬前辈的一句:“……大丈夫行事,爱怎样便怎样,行云流水,任意所至,甚么武林规矩,门派教条,全都是放他妈的狗臭屁!”
对江湖的定义,早已先入为主。如今看《天之下》,即便三弦说自己不想写“正常”的江湖,只是利用“江湖”世界的壳,去装他想装的东西。但是,我依然从书中看到了我熟悉的、喜欢的江湖的影子——
有刀光剑影的门派之争,有仗剑天涯的少年人,有掩埋故人的一场雪,有照亮黑暗的一轮月。
在故事连载才20多章的情节中,三弦已经把这个熟悉的江湖勾勒得一分不差,而后便是人心。就以书中一对老少忘年交——彭老丐和杨衍,来聊聊书中那熟悉的江湖。
鬓华虽改心无改,旧曲却非当年声。
前一句是说彭老丐。丐帮的彭镇浩,年轻时以刀剑捍卫自己心中的江湖仗义,即便老来眼看它物是人非,但心中热血无改。
后一句是说杨衍。杨衍打小听惯了戏台上唱的《林冲风雪山神庙》,并将林冲当做心中的第一个英雄。后来他终于听到林冲故事的后半段——昔日的英雄早已放弃正义、放弃复仇,而被朝廷招安、向荣华富贵投降。何等令人失望。
一个没变,一个变了。
没变的是人心,变了的也是人心。
这一老一少的故事,恰好互相映照出了一个完整的江湖——它过去的热血辉煌,如今的混乱不堪,以及未来即将发生的腥风血雨。
彭老丐在书中有一段话:“我真是糊涂啦,一堆规矩记不起来……昆仑共议是什么?后来才明白,那是大家分着吃人肉。合着这世道,照着规矩就能杀人放火。追随怒王入京的时候,九大家仗的是什么?就是一股路不平我来踩,苍生有难我来担的豪气!现而下,猪猫狗鸡谁都能领侠名状。侠这个字,早就拿去喂鸡了。”
风清扬对江湖的失望,是这句“甚么武林……全都是放他妈的狗臭屁!”
彭老丐对江湖的失望,都在这句:“侠这个字,早就拿去喂鸡了。”
何其相似。
说到复仇的主角,江湖的复仇故事实在太多:
《碧血剑》正邪参半的金蛇郎君,年幼时被小人杀尽一家五口,作为家族唯一的幸存者,矢誓报仇雪恨。他虽然始终未泯灭心中的情义,但个性依然走向偏激,成为众人眼里的十恶不赦的残酷之人,成为令人谈之色变的凶煞。
《天龙八部》的叶二娘,因为儿子刚出生不久就被偷走,从此忆子成痴,报复社会,盗取别人的婴儿来玩弄,更以残忍手法杀害幼儿。最后真相浮出,犹如被命运捉弄的一场梦魇,她选择以自杀结束。
《笑傲江湖》的林平之,生在富庶商人家庭,自幼受万千宠爱,武功不高却任侠好义,纯净高傲,至美至孝。却因《辟邪剑谱》遭武林中人觊觎而被灭门,血海深仇加身、被迫踏入江湖。他也曾遇到一些帮助他的人,但更多的是处处被利用,最后只能依靠一门灭绝人性的武功,在无止境的厄运洪流中挣扎复仇。他也最终被险恶残酷的江湖所沾染,走向毁灭性的极端。
复仇的故事,结局似乎都不太好。
为什么武林处处是复仇的故事?追踪原因的话,大约是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则过于残酷且混乱。《天之下》中,杨衍也身负血仇,也走上复仇之路。但他复仇的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江湖。这条路有多艰难,无异于妄想以蜉蝣之身撼动大树。如果他也被江湖染污,只怕是又一个林平之。但杨衍比林平之幸运,在他生命中,遇到了朱门殇与彭老丐。这些善良的人,修正了他可能走错的道路。
这是最坏的江湖,却也可能是最好的江湖。《天之下》的故事就在这样的江湖中开始。当年热血的侠士彭镇浩已经垂垂老矣,十五岁的少年杨衍却刚刚踏上孤胆血路。
在少年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江湖故事的新一个轮回,已缓缓展开。
侠名不堪老,蓬头听鸡鸣。
江湖是非起,少年风雪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每周追更好痛苦😖 (清闲富贵小神仙)
- 有没有看到明不详就不想看的书友呀 (哈哈)
- 你是魔鬼吗——从明不详杀觉生方丈谈起 (文明不详)
- 。 (小熊猫)
- 梅长苏和谢孤白 (清闲富贵小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