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如何化解仇恨?

真小子

来自:真小子
2018-11-11 11:14:1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南方妖孽

    南方妖孽 2018-11-11 12:17:36

    宗教

  • ^_^

    ^_^ (。) 2018-11-11 12:42:11

    让人们懂得善念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

  • 维特

    维特 (除非你是我 才可与我常在) 2018-11-11 13:24:33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旧约的律法容许人讨回公道,也就是说,对别人所施的恶待,可还以相等程度的报复,其目的乃在制止随意侵犯人。以眼还眼维护了公平和正义,却不能化解仇恨。

    所以耶稣又说: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这一点和佛学里的无生法忍类似。人家打你一巴掌,虽然可以强忍下来不去还手。但生出了嗔恨的心。这是精神和肉体上的忍。非法忍。还是回到圣经,强忍勉强可以为之,但把自己的右脸也送上去,是无论如何做不到了。因为心中已经有了怨恨。只有把对方当做自己人,圣经所说的兄弟姐妹,佛学里的不二,一体同观。当你把对方当做自己人,而不是仇人或邪恶的时候,你才能体谅他,爱他,理解他。他那么想打你,你满足他的愿望好了。只有这样,不但化解了对方的仇恨,也化解了自己的仇恨。

    resist not evil.

    不要抵抗邪恶。 邪恶的力量会因为我们的抵抗而增强。今天比较懒,不想举例延伸了。

    懂无生法忍和圣经的可以谈一下,愿闻其详。

  • 异人

    异人 2018-11-11 17:34:21

    感觉不可能消除

  • 苏德正寒

    苏德正寒 2018-11-11 19:36:51

    没有什么是多加加班不能化解的。

  • 永远的向内

    永远的向内 2018-11-12 08:18:06

    宽容和合~

  • 这世界的一员

    这世界的一员 2018-11-14 05:51:59

    通过完善社会制度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完善公正司法,消除其不公带来的怨恨。通过哲学参透人生的意义。前提是满足基本需求。而且是大范围的,毕竟贫富差距的尽头,都是翻天覆地的改革。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4 12:35:26

    看样子只能是传说中的“以德报怨”,问题来了,何以报德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4 12:38:43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旧约的律法容许人讨回公道,也就是说,对别人所施的恶待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旧约的律法容许人讨回公道,也就是说,对别人所施的恶待,可还以相等程度的报复,其目的乃在制止随意侵犯人。以眼还眼维护了公平和正义,却不能化解仇恨。 所以耶稣又说: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这一点和佛学里的无生法忍类似。人家打你一巴掌,虽然可以强忍下来不去还手。但生出了嗔恨的心。这是精神和肉体上的忍。非法忍。还是回到圣经,强忍勉强可以为之,但把自己的右脸也送上去,是无论如何做不到了。因为心中已经有了怨恨。只有把对方当做自己人,圣经所说的兄弟姐妹,佛学里的不二,一体同观。当你把对方当做自己人,而不是仇人或邪恶的时候,你才能体谅他,爱他,理解他。他那么想打你,你满足他的愿望好了。只有这样,不但化解了对方的仇恨,也化解了自己的仇恨。 resist not evil. 不要抵抗邪恶。 邪恶的力量会因为我们的抵抗而增强。今天比较懒,不想举例延伸了。 懂无生法忍和圣经的可以谈一下,愿闻其详。 ... 维特

    你说的情况好像是基于“斗不过的恶人”,那就忍辱负重了,耶稣应该是不在乎自己死活的人,事实也不在乎别人死活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4 12:39:51

    让人们懂得善念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 让人们懂得善念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 ^_^

    什么是善念,应该恨的也有假装爱?

  • ^_^

    ^_^ (。) 2018-11-14 12:42:18

    什么是善念,应该恨的也有假装爱? 什么是善念,应该恨的也有假装爱? 真小子

    就是懂得让自己为了自己而不伤害对方,恶性循环两败俱伤,所承受的自己消化,找到正规的发泄情绪方式。恨有很多种,你说的是哪一种?又厌恶的恨,有爱恋的恨。有无端的恨。

  • 稻草人

    稻草人 2018-11-14 15:42:25

    为什么要化解仇恨?爱总是相对的,但是恨才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可磨灭的。恨所能激发的能量要比爱大得多。老子也说过,天下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人类如果少一点圣母和博爱,少一点卫道士和道德绑架可能会幸福得多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4 16:15:05

    就是懂得让自己为了自己而不伤害对方,恶性循环两败俱伤,所承受的自己消化,找到正规的发泄情绪 就是懂得让自己为了自己而不伤害对方,恶性循环两败俱伤,所承受的自己消化,找到正规的发泄情绪方式。恨有很多种,你说的是哪一种?又厌恶的恨,有爱恋的恨。有无端的恨。 ... ^_^

    如何化解别人对你的仇恨?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4 16:17:34

    为什么要化解仇恨?爱总是相对的,但是恨才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可磨灭的。恨所能激发的能量要比 为什么要化解仇恨?爱总是相对的,但是恨才是绝对的,永恒的,不可磨灭的。恨所能激发的能量要比爱大得多。老子也说过,天下皆知善为善,斯不善矣。人类如果少一点圣母和博爱,少一点卫道士和道德绑架可能会幸福得多 ... 稻草人

    有道理,被人恨也无所谓吗?反正有人爱?

  • 稻草人

    稻草人 2018-11-14 16:25:46

    有道理,被人恨也无所谓吗?反正有人爱? 有道理,被人恨也无所谓吗?反正有人爱? 真小子

    被人恨也如所谓,不是有人爱,是因为先伤了人,既想伤人,又不让人恨你,强盗也不会这样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4 17:44:45

    被人恨也如所谓,不是有人爱,是因为先伤了人,既想伤人,又不让人恨你,强盗也不会这样 被人恨也如所谓,不是有人爱,是因为先伤了人,既想伤人,又不让人恨你,强盗也不会这样 稻草人

    有没有你不杀伯仁伯仁因你而死的恨?

  • 說不出的心底話

    說不出的心底話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2018-11-14 20:23:56

    我不覺得人类能化解仇恨,反而人类會刻意制造仇恨,因為他們能從人类仇恨中得益

  • Napalicn

    Napalicn (很多快乐是自我欺骗) 2018-11-15 10:31:35

    要没有仇恨,必须消除一切矛盾冲突;

    真消除了一切矛盾冲突,那这个世界只能是死水一潭。

    只有死人不会跟别人有矛盾冲突。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5 11:56:29

    我不覺得人类能化解仇恨,反而人类會刻意制造仇恨,因為他們能從人类仇恨中得益 我不覺得人类能化解仇恨,反而人类會刻意制造仇恨,因為他們能從人类仇恨中得益 說不出的心底話

    哈哈

  • 林渊鱼儿

    林渊鱼儿 2018-11-15 13:42:38

    先告诉我为什么要化解仇恨?为了和平,即便化解了仇恨,和平也难以实现。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5 13:51:50

    先告诉我为什么要化解仇恨?为了和平,即便化解了仇恨,和平也难以实现。 先告诉我为什么要化解仇恨?为了和平,即便化解了仇恨,和平也难以实现。 林渊鱼儿

    为了相爱

  • 林渊鱼儿

    林渊鱼儿 2018-11-15 18:57:52

    为了相爱 为了相爱 真小子

    仇恨的存在并不一定阻碍两个人的相爱。比如,一对恋人,虽然他们各自的父母是仇人,但这对恋人的爱并不会因为这份仇恨而减少。又或者说只要有利益驱动,相爱并不需要化解仇恨这个条件。 从人性的角度看,仇恨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纯粹的情感,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另一种是作为报复他人的动机,这种时候仇恨是作为伤害他人的借口,也就是不论这个仇恨存不存在,报复行为都有极大的可能性发生。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5 19:13:12

    仇恨的存在并不一定阻碍两个人的相爱。比如,一对恋人,虽然他们各自的父母是仇人,但这对恋人的 仇恨的存在并不一定阻碍两个人的相爱。比如,一对恋人,虽然他们各自的父母是仇人,但这对恋人的爱并不会因为这份仇恨而减少。又或者说只要有利益驱动,相爱并不需要化解仇恨这个条件。 从人性的角度看,仇恨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纯粹的情感,不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另一种是作为报复他人的动机,这种时候仇恨是作为伤害他人的借口,也就是不论这个仇恨存不存在,报复行为都有极大的可能性发生。 ... 林渊鱼儿

    为了相爱的意思就是仇恨的另外一面——“和平”,不是真的要再一起相爱

  • 林渊鱼儿

    林渊鱼儿 2018-11-15 19:48:12

    为了相爱的意思就是仇恨的另外一面——“和平”,不是真的要再一起相爱 为了相爱的意思就是仇恨的另外一面——“和平”,不是真的要再一起相爱 真小子

    和平的对立面,严格来说,是战争。战争不一定是由仇恨引起的。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6 01:01:50

    和平的对立面,严格来说,是战争。战争不一定是由仇恨引起的。 和平的对立面,严格来说,是战争。战争不一定是由仇恨引起的。 林渊鱼儿

    你在抠文字游戏嘛

  • 林渊鱼儿

    林渊鱼儿 2018-11-16 12:45:22

    你在抠文字游戏嘛 你在抠文字游戏嘛 真小子

    额(⊙o⊙)…

  • 笑忘

    笑忘 (致虚极,守静笃) 2018-11-16 16:02:31

    诚其心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7 13:14:59

    额(⊙o⊙)… 额(⊙o⊙)… 林渊鱼儿

    人的生活要“向上”追求,就必须化解一下负面的东西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7 13:15:33

    诚其心 诚其心 笑忘

    不同感动对方,等待被宽恕?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8-11-17 14:21:15

    [内容不可见]

  • 林渊鱼儿

    林渊鱼儿 2018-11-17 21:07:23

    人的生活要“向上”追求,就必须化解一下负面的东西 人的生活要“向上”追求,就必须化解一下负面的东西 真小子

    很多东西都是两面的,没有办法取消,也不需要取消。我觉得仇恨如同恶一样,可以看作是善的缺乏,又或者是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它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8 12:30:13

    很多东西都是两面的,没有办法取消,也不需要取消。我觉得仇恨如同恶一样,可以看作是善的缺乏, 很多东西都是两面的,没有办法取消,也不需要取消。我觉得仇恨如同恶一样,可以看作是善的缺乏,又或者是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它有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 林渊鱼儿

    你爸打你妈,你妈恨你爸,你要咋办呢?

  • 林渊鱼儿

    林渊鱼儿 2018-11-18 17:39:11

    你爸打你妈,你妈恨你爸,你要咋办呢? 你爸打你妈,你妈恨你爸,你要咋办呢? 真小子

    他们可以选择离婚或者选择一起继续过下去,这是自由的。但离婚并不能消愁仇恨,继续过下去也不意味着仇恨的消除。原问题是“如何化解仇恨?”,答案里很多说:“不能消除。”而我追问的是:“为什么要消除仇恨?”直觉上,我们要有消除仇恨的理由,才会接着产生消除仇恨的行为。就豆友所举的例子而言,我们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爸爸经常打妈妈,已构成家暴行为。妈妈提出离婚,爸爸不同意。爸爸发动两家亲戚劝妈妈家和万事兴,放下仇恨,不要离婚。于是,妈妈提出诉讼,通过法律手段才结束了这段婚姻。以上,妈妈提出离婚以及用法律手段结束婚姻,都不是以消除仇恨为目的,所以也不可能化解仇恨。爸爸试图发动亲戚化解妈妈的仇恨是为了维护家的完整性,但事实上,他没有达到目的。这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没有化解仇恨,所以没有维护家的完整;另一种是,有没有化解仇恨与家是否完整无关,因为妈妈即使没有化解仇恨,也可以继续和爸爸一起过下去。无论如何,是否化解仇恨都与家的完整性关联不大,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们为什么要化解仇恨呢?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19 08:52:20

    他们可以选择离婚或者选择一起继续过下去,这是自由的。但离婚并不能消愁仇恨,继续过下去也不意 他们可以选择离婚或者选择一起继续过下去,这是自由的。但离婚并不能消愁仇恨,继续过下去也不意味着仇恨的消除。原问题是“如何化解仇恨?”,答案里很多说:“不能消除。”而我追问的是:“为什么要消除仇恨?”直觉上,我们要有消除仇恨的理由,才会接着产生消除仇恨的行为。就豆友所举的例子而言,我们可以做一个思想实验,爸爸经常打妈妈,已构成家暴行为。妈妈提出离婚,爸爸不同意。爸爸发动两家亲戚劝妈妈家和万事兴,放下仇恨,不要离婚。于是,妈妈提出诉讼,通过法律手段才结束了这段婚姻。以上,妈妈提出离婚以及用法律手段结束婚姻,都不是以消除仇恨为目的,所以也不可能化解仇恨。爸爸试图发动亲戚化解妈妈的仇恨是为了维护家的完整性,但事实上,他没有达到目的。这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没有化解仇恨,所以没有维护家的完整;另一种是,有没有化解仇恨与家是否完整无关,因为妈妈即使没有化解仇恨,也可以继续和爸爸一起过下去。无论如何,是否化解仇恨都与家的完整性关联不大,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们为什么要化解仇恨呢? ... 林渊鱼儿

    说了半天,你的意思是那是你爸你妈自己的事,假如他们打架因为你,然后你还能置身事外?为什么要化解仇恨,如果不化解,那和谐是怎么来的?

  • 林渊鱼儿

    林渊鱼儿 2018-11-19 17:08:49

    首先,爸妈打架,不管是不是因为我,我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其次,如果是因为我,还有必要讲清楚,是因为我的什么问题导致他们打架,才能进一步讨论化解仇恨的问题。再者,我所强调的观点是,化解仇恨不是和谐的必要条件。反之,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即使是仇人,也能达成和谐。 豆友的思考还局限于表层,我起初以为这是一个哲学式的发问,才来探讨。看来想多了(握拳)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20 16:02:42

    首先,爸妈打架,不管是不是因为我,我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其次,如果是因为我,还有必要讲清楚, 首先,爸妈打架,不管是不是因为我,我都不可能置身事外。其次,如果是因为我,还有必要讲清楚,是因为我的什么问题导致他们打架,才能进一步讨论化解仇恨的问题。再者,我所强调的观点是,化解仇恨不是和谐的必要条件。反之,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即使是仇人,也能达成和谐。 豆友的思考还局限于表层,我起初以为这是一个哲学式的发问,才来探讨。看来想多了(握拳) ... 林渊鱼儿

    你看看,当你不能置身事外的时候一样也要化解嘛,什么叫哲学式?论化解仇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夏天的杨树

    夏天的杨树 (唯有爱能造就人) 2018-11-20 20:34:34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旧约的律法容许人讨回公道,也就是说,对别人所施的恶待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旧约的律法容许人讨回公道,也就是说,对别人所施的恶待,可还以相等程度的报复,其目的乃在制止随意侵犯人。以眼还眼维护了公平和正义,却不能化解仇恨。 所以耶稣又说: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这一点和佛学里的无生法忍类似。人家打你一巴掌,虽然可以强忍下来不去还手。但生出了嗔恨的心。这是精神和肉体上的忍。非法忍。还是回到圣经,强忍勉强可以为之,但把自己的右脸也送上去,是无论如何做不到了。因为心中已经有了怨恨。只有把对方当做自己人,圣经所说的兄弟姐妹,佛学里的不二,一体同观。当你把对方当做自己人,而不是仇人或邪恶的时候,你才能体谅他,爱他,理解他。他那么想打你,你满足他的愿望好了。只有这样,不但化解了对方的仇恨,也化解了自己的仇恨。 resist not evil. 不要抵抗邪恶。 邪恶的力量会因为我们的抵抗而增强。今天比较懒,不想举例延伸了。 懂无生法忍和圣经的可以谈一下,愿闻其详。 ... 维特

    弟兄,平安!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8-11-20 22:24:27

    [内容不可见]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21 10:27:57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为什么会有“做鬼都不会放过你”?哈哈哈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8-11-21 15:46:44

    [内容不可见]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22 08:49:48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已注销]

    说得真好,但是人有时候知道爱是好的,还是恨,比如有些对日本人?打不过人就用恨来激励自己

  • 迦南林润土

    迦南林润土 2018-11-27 23:44:34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旧约的律法容许人讨回公道,也就是说,对别人所施的恶待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旧约的律法容许人讨回公道,也就是说,对别人所施的恶待,可还以相等程度的报复,其目的乃在制止随意侵犯人。以眼还眼维护了公平和正义,却不能化解仇恨。 所以耶稣又说: 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这一点和佛学里的无生法忍类似。人家打你一巴掌,虽然可以强忍下来不去还手。但生出了嗔恨的心。这是精神和肉体上的忍。非法忍。还是回到圣经,强忍勉强可以为之,但把自己的右脸也送上去,是无论如何做不到了。因为心中已经有了怨恨。只有把对方当做自己人,圣经所说的兄弟姐妹,佛学里的不二,一体同观。当你把对方当做自己人,而不是仇人或邪恶的时候,你才能体谅他,爱他,理解他。他那么想打你,你满足他的愿望好了。只有这样,不但化解了对方的仇恨,也化解了自己的仇恨。 resist not evil. 不要抵抗邪恶。 邪恶的力量会因为我们的抵抗而增强。今天比较懒,不想举例延伸了。 懂无生法忍和圣经的可以谈一下,愿闻其详。 ... 维特

    圣经都是打比方说话的,否则,怎么会有“字句是叫人死”的道理呢?

    旧约圣经说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也是比喻性用语。否则,对方若偷了你的,你则应当还以偷;对方杀了你的儿女,或父母,或兄弟等,则你应当还以对方同样的杀……。这就是“字句是叫人死”的道理之一。违背了“不可偷”,“不可杀人”的圣经教训。

    你错看圣经并攻击圣经,显明了你有眼如瞎,缺乏心灵的看见,以致逻辑思辨的错误而得出错误的结论;我则以明察秋毫的明眼认清什么是说对的,哪里是说错的,乃是“以眼还眼”,以致于时有口诛笔伐的“以牙还牙”,证明出他的错误,以正视听。

    新约说:“只是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乃是说: 若你只能凭着字句理解旧约,则只能如此处理矛盾: 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因为人不会无缘无故的打你,你当先检查自己的错误,神所造的人不会持续殴打正在悔改并且正自谦认错的人。若与恶人作对,必然导致矛盾不断恶化,甚至互殴直至相互害命。

    为什么你说“ 邪恶的力量会因为我们的抵抗而增强 ”? 这是一句不符合实际的话,不信你自己检验一下。

    应当认识到,别人打你,乃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或高傲的轻蔑他人,或因你犯错导致他人遭受什么损失,或是受到你的其它伤害等。这表明了你的邪恶,若不悔改而继续发展下去,必然灭亡。然而,你若因为明白圣经新约如此的教导,并遵行这教导,则可避免上述情况所导致的灭亡。

  • w a t c h e r

    w a t c h e r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2018-11-29 01:28:42

    你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可笑的、错误的。 你应该自问“我为什么非要化解仇恨呢?” 学会与仇恨一同存在吧,这就是生活,酸甜苦辣啥都共同着,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好多问题根本无解。学会接受现实,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你的生活。就象学会在枪林弹雨之中生存一样,能避就避开子弹,避不开的,它真来了,其实当你发现时已经中标晚了,所以避不开的你就领受着。这世界就是这样子的,别逆世而为。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29 13:26:38

    你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可笑的、错误的。 你应该自问“我为什么非要化解仇恨呢?” 学会与仇 你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可笑的、错误的。 你应该自问“我为什么非要化解仇恨呢?” 学会与仇恨一同存在吧,这就是生活,酸甜苦辣啥都共同着,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好多问题根本无解。学会接受现实,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你的生活。就象学会在枪林弹雨之中生存一样,能避就避开子弹,避不开的,它真来了,其实当你发现时已经中标晚了,所以避不开的你就领受着。这世界就是这样子的,别逆世而为。 ... w a t c h e r

    你的结论是“活着就是可笑的”,你怎么还在活着?

  • w a t c h e r

    w a t c h e r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2018-11-29 15:44:03

    你的结论是“活着就是可笑的”,你怎么还在活着? 你的结论是“活着就是可笑的”,你怎么还在活着? 真小子

    那是你的结论不是我的好吗!你既然觉得如此不堪不值的了,你去死也未尝不可,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地球也不差你这一个,你死后地球照样转。

  • 时觉

    时觉 2018-11-29 16:24:10

    知识或者更高的眼界。 人类的仇恨除了利益对冲以外,大多都是不理解导致的。 由利益产生的仇恨,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会为了新眼界带来的新的的利益而改变,甚至化解。如果有人可以纯粹站在国家层面考虑,个人的很多仇恨可以被化解(事实上在特殊年代确实有很多人这么做)。那么站在文明层面而言,人类文明生死存亡之际,毫无疑问国家矛盾也可以被放下。化解利益仇恨的根本方法就是不去争利,而且不是一个人的不争,是要求所有人的不争形成共识。宗教一直致力于构造一个类似于此的世界,然而这不可能。 由不理解产生的仇恨可以被知识信息的提升解决。两个辩手也会争吵,但他们不会因此仇恨对方,因为他们理解彼此。他们甚至完全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辩论,他们会欣赏彼此。这就是知识的魅力。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8-11-29 18:04:19

    [内容不可见]

  • 轻注销

    轻注销 2018-11-29 18:13:36

    当一个人的恨变得纯粹而彻底,爱就出现了。 别去装作心怀善意,让内心的邪恶完整起来。

  • 真小子

    真小子 楼主 2018-11-30 08:19:56

    那是你的结论不是我的好吗!你既然觉得如此不堪不值的了,你去死也未尝不可,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那是你的结论不是我的好吗!你既然觉得如此不堪不值的了,你去死也未尝不可,也是一个好的选择。地球也不差你这一个,你死后地球照样转。 ... w a t c h e r

    你要是不同意我对你的结论,不信你提个不可笑的问题给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5474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