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17心本曹美 1737140202
17心本曹美
1.电影《浪潮》中的重要人物(百度上的) 在文格尔老师发起的“浪潮”运动中,陷入最深的是蒂姆。他虽然生活富裕,但他的父亲却并不在意他的感受。为了融入同学们,蒂姆甚至送大麻给看起来很酷的同学们,但是依然受不到重视,还被起了绰号——“软脚虾“,但是自从他参加“浪潮”运动后,这一切发生了改变。在文格尔老师的课堂上,蒂姆积极的回答问题,得到老师的赞扬,这给了他很大的自信;他烧掉了自己所有的衣服,只留下白衬衫,在火光之中,那张单纯的笑脸却又一种难言的狰狞:他爬上很高的建筑,将“浪潮”的标志绘于其上;他因为浪潮而得到同学们的庇佑免受不良青年的欺负;他甚至自发到老师的家中,要服务、保护老师。蒂姆最终在听到“浪潮“运动的结束之时,他再开枪杀了一个同学之后,又爆了自己的头,蒂姆的坠落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浪潮”的领袖文格尔先生,而是在于自身对于错误的信仰认识不清,其性格看似刚强,实则软弱,不敢面对信仰的坍塌,以致最后个人的崩溃,可以说他成也“浪潮”,败也“浪潮”。 “浪潮”从开始时为了纪律而让同学们在课堂上一起跺脚以便统一步伐,到后来统一的服饰,标志,手势,文格尔先生对此并未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但学生们却莫名地陷入到了一种自豪感中,自觉地进行这些泯灭个性的行动。而不进行这些活动的人,就被视为异己,甚至被孤立于团体之外,一些人即便对活动并不认可也迫于集体的压力而屈服于整个的团体。在此时我觉得这只是一个班级的活动,而且其良性效果也确实显而易见,同学们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又通过互相帮助的的确确促进了个人的全面发展。但在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老师运用“欲擒故纵”之法劝说学生们结束这场运动时,我着实被震撼到了,一个小小的团体从最开始微不足道的简单行动到后来逐步控制人的行为,甚至可以波及整个城市,有可能乃至全国,群体性传播的力量着实令人感叹,数十年过去,法西斯竟然仍然可以死灰复燃,让人始终觉得不可思议。 在“浪潮”运动中,较早醒悟的是卡罗,她在看到同学们都陷入到了一种魔怔之中以后,就考虑通过印发传单来抵制”浪潮“运动,但是她晚上的时候在学校的文印室里面打字的时候,却突然停电了,周遭的一切都是一团乌黑,诡异的音乐开始想起,而一向谨慎小心的卡罗感觉到似乎有人在在刻意为难她,六识过人的她感觉到了异样的声响,为了人身安全,她飞快的跑出了文印室,然后手忙脚乱的打开自行车的锁,连忙逃离了那个如同鬼魅出没一般的文印室,难保这不是”浪潮“运动中陷入疯狂的同学们所采取的对卡罗的报复性行为。 卡罗的男朋友马尔科,在浪潮运动之中,他逐渐迷失了自我,而且与相伴了多年的女友卡罗渐行渐远,甚至与志同道合的其他女人差一点发生了关系,好在他及时醒悟并且收手,没有造成大的伤害,直到在与卡罗的争论之中他情不自禁的掌掴了自己的女朋友,这是他最爱的女人,但是他却因为一场教学实验,而对她动手,有违绅士风度,这时的马尔科终于感受到了“浪潮“运动中不同寻常的气息。他开始惧怕,于是就去请求文格尔老师终止这一切,并且指责道:”这所谓的纪律性不过是法西斯主义的那一套。 卡罗的弟弟在我看来是一个非常不讲礼貌的小孩,父母让孩子追求自由,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并没有错,但自由并不等于放纵。卡罗上高中就可以与男朋友发生性关系,而且在父母看来也习以为常,而父母当着孩子们的面就公然性挑逗让作为中国人的小编觉得太不可思议。虽说“食色,性也”,但过于让天性自由发挥,人就与禽兽无异,这不是古板的教条主义,“少年之时,戒之在色”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性关系开始过早对身体健康是有害的。追逐自由,形成独立人格无过,但父母对不正确的行为不加以管束,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了。同样,也是这种过度的自由让孩子们迷失方向,而“浪潮”运动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乐趣,甚至可以说一种支撑,充实远比乏味要有意义,但是孩子们却缺乏对正确价值的判断力,以至于后期的恶性影响显而易见。 2.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评析《浪潮》 百度中评析《浪潮》最多的是从群体心理的角度。加入了自己的分析其中影响群体心理的因素有:①群体无意识倾向。当同学们一起为浪潮运动宣传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他们只知道当大家一起做某事时,错的也会成为对的②集体力量感。文格尔先生班上的同学们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的意义,但是当他们感觉到大家一起做某事时是有巨大的力量时,他们就更加团结一起做这件事。③普遍存在的传染现象。浪潮这个运动的壮大就是普遍传染的结果。当有人反抗浪潮时,就会被排挤,被打压。在影片最后,卡罗的男朋友意识到了浪潮这个运动的危害,开始阻止浪潮运动。当文格尔以元首式的煽动演说,激情的感染力很快传开,同学们群情激昂,指责马尔科是受女朋友唆使的“叛徒”,觉醒的马科尔被当作“叛徒”揪到了台上,差点被打死……④信仰的力量。蒂姆在没有浪潮运动时,他就是个没有信仰的人。浪潮这个运动使他表现了自己,证明了自己,所以浪潮就是他的信仰。以至于在影片最后当文格尔先生宣布浪潮结束时,蒂姆他会开枪打死一名同学后,最后忍受不了自己信仰的缺失而自杀。⑤领袖的引领。文格尔先生就是浪潮运动中的领袖,他先通过言语调动了同学们的热情。他使用一些领袖的伎俩,确立同学的集体感和归属感。 我自己的观点:浪潮中,文格尔先生是实施者,蒂姆是疯狂的追随者和推动者,卡罗是反抗者 ,马尔科卡罗的男朋友开始是推动者后来清醒成为反抗者,利萨是深陷其中的,她是推动者 卡罗的弟弟是随波逐流者。在浪潮运动之初,文格尔先生只是让同学们一起站起来统一跺脚,一段时间后,文格尔先生要求同学们都必须穿白衬衣。这就是登门槛现象。开始要求他人做一些简单的事,随后逐步加深,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卡罗的弟弟班上有同学由于不愿意做浪潮的手势,而被其他同学排挤不能进教室。那些需要进教室的同学就只能做浪潮的手势,使得自己不受他人排挤。这就是从众现象。人们有时是由于对于问题认识模糊而从众,有些是由于他人排挤和压力而从众。 3.我将会是电影《浪潮》中的那个人物,为什么? 在我自己看来,我会成为卡罗的弟弟。因为我对自己的认识是胆小,不自信。卡罗的反抗是因为她相信自己是对的,是因为她不畏惧他人的压力。蒂姆的疯狂是因为他在生活中一塌糊涂。我不自信所以我不可能带着自己的观点出来反抗。我的生活没有一塌糊涂,所以我不需要去疯狂的为了某件事证明自己。我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过的安逸,不受他人的排挤,也不对他人的行为盲从,只有触碰到自己利益时我才会顺从或者反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3级心本二班张琪若作业帖 (ZZZ-QIRUO)
- 23心本一班张万平作业贴 (粽子)
- 23心本二班陈爱凤作业贴 (豆友0VuuJupGtg)
- 23心本2班蔺娟的作业帖 (eux的不分彼此)
- 23级心本一班蹇小云作业贴 (豆友BssPgqnF7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