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药的应激理论和系统调节
珊珊
新世纪里生命科学的飞跃发展,使原以神经科学为主流的时代进步到了应激科学时代。其中中医药现代化的研究成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在2013年的出版就说明了此点。
汉斯出版社《生物医学》期刊最新卷期刊登了来自英国科学中医针灸有限公司的袁其伦博士一篇文章,名为“中国新医药学的应激理论和系统调节”。袁博士在文中表示,其中独树一帜的应激系统和系统性调节理论,不仅弥补了现代生理病理学之不足,而且对“现代神经–体液调节理论”、“现代人体平衡调节系统”和“生命力本质”等瓶颈问题有了破解。这也对阐明中西医学的科学本质,以及创建既高于中医又高于西医的中国新医药学模式,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中对此作出了说明。
众所周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新近因首创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普遍认为这是中国医药学的胜利,因为她是从传统经验中获得了启发,并在现代化中获取了成果,尽管颁奖才姗姗来迟。由此证明,中医药的博大精深确实是全人类的一个伟大宝库!
即使如文中所阐述的经络本质问题、痛觉调制神经系统、生理应激系统、生命力本质、以及中国新医药学的模式等前沿,哪一个不是现代生理–医学所需突破的难题?我国凭借古代医学所蕴涵的科学技术,也依据中西医结合的巨大优势,可以说在中医应激研究方面继续保持着对西医学的领先水平。也许纯西医们不屑关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纯中医们又对这些成果报有些许抵触情结,所以中国的突破性进展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
进一步说,目前学术界对应激概念的研究和讨论一般也仍然局限于病理生理学范畴,并被认为其主要意义是抗损伤。但是站在现代生命科学的高度上,不仅可以脱离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束缚,还原应激反应是生物界最为原始的属性,而且还可以拓展小到基因、分子生物学水平,大到全身、精神及心灵感应等的未知领域。例如单细胞的草履虫在受到刺激的收缩反应,向日葵的趋光性,爱因斯坦大脑的智慧应激等等,也许都可以得到非同凡响的阐释。本文前述的中医药现代化新进展,也早已在应激理念方面推波助澜了。
总而言之,文中已经表明在神经科学时代统治了2300年之后,应该说现在迎来了应激科学的新时代!正如笔者简要介绍的那样,应激科学不仅是弥补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某些不足的真谛,也不仅是攻克现代医学诸多难关的利器,而且还是创建世界大同医学的钥匙!在此基础上,目前世界两大主流医学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第三医学的创建,并且表现在了《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一书中。本文厚积薄发,一脉相贯地介绍了中国新医药学的应激理论及系统性调节的崭新知识, 由此表明了当代医学在理论和临床方面质的跃升,同时也展示了未来世界新医药学的美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