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勤修习悎寤瑜伽
来自:思维漩涡(草协-跑堂)
【精勤修习悎寤瑜伽,于眠息时如何行者。《亲友书》云:「种性之主于永昼,夜间亦过初后分,眠时亦莫空无果,具足正念于中眠。」此显永日,及其夜间初后二分,若正修时,若其中间,如所应行。故行坐时,应从五盖,净修其心,令不唐捐,如前已说。】
悎寤就是睡眠,就是说睡觉时也要好好努力地修。《亲友书》上面告诉我们修行人对睡眠应采取的态度。「种性之主」就是修行人。永昼是白天。印度人把一天分为六时,昼、夜各分初、中、后三段。白天的初、中、后都不可以睡觉;晚上初夜跟后夜也不可以睡,要修行。只有中夜是眠时,拿我们现在来算,也就是从十点钟到两点钟这四个小时。即使这个时候也不要让它就平白地睡过,睡的时候要能够保持正念。
《亲友书》里告诉我们,白天以及晚上的初夜、后夜,不论是正修时或未修中间,都要照着所应该做的去行持。昼日的三时加上夜间的初夜、后夜这五时,就像修习轨理当中所说的,不管是坐或行,「应从五盖,净修其心」,五盖就是烦恼当中的贪、瞋、睡眠、掉悔、疑这五样,它会盖覆我们的心。特别是修定,有这五盖一定修不成。所以我们真正修行时,要不被五盖所覆而能够进入定、慧,在这五个时段当中,要这样去净修其心,千千万万不要白费。
【此与护根、正知三中,皆具修时修后二法,此中所说,是修后者。眠睡现行是修后事,故此莫令空无果。如何眠者,谓于永日及夜三分,于初分中,修诸善行,过初分已至中分时,应当眠息,诸为睡眠所养大种,由须睡眠而增长故。若能如是长养其身,于诸善品修二精进,极有堪能,极为利益。】
这个跟前面所说的密护根门、正知而行,都有正修时和修以后二种;现在这里讲的悎寤瑜伽是指睡觉的时候,虽然是在修以后,还是不可以让它空无果。白天过去了,晚上初夜还是好好地修。到了中夜要睡觉,因为人是由四大种所扶持的,经过了睡眠以后,四大种才会增长有力,我们才能够好好精进地修行,得到我们所要的结果,所以有很大的利益。
【临睡息时,应出房外,洗足入内,右胁而卧,重迭左足于右足上,犹如狮子而正睡眠。】
到了临睡觉时,先到外头去洗洗脚。现在我们不一定,因为在印度他们都是赤脚的,所以到了晚上要先到外头洗洗脚再进来睡觉。睡的时候,「右胁而卧」,就是右手托着头,头枕着右手睡,身体是右侧卧。修行人行、住、坐、卧都有一定的威仪,睡的威仪要像弓。平常我们多半趴着睡,或者仰躺直直的像个死尸一样,修行人睡的时候像一张弓弯在那里,这种睡法叫狮子卧。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如狮子卧者,犹如一切旁生之中,狮力最大,心高而稳,摧伏于他。如是修习悎寤瑜伽,亦应由其大势力等,伏他而住,故如狮卧。】
在旁生之中狮子是最凶猛的,牠的心非常警觉,而且很稳,稍微一点动静牠就惊醒了。我们睡眠的时候也是要这样。这种睡眠的姿势加上自己内心的策励,始终保持跟法相应的警觉,这样虽然睡着了,但正念还继续维持着。也就是说虽然我们身体是在休息,长养四大,但内心正念仍持续着,这就是这一部分的重要内涵。「亦应由其大势力等,伏他而住」,这里的「他」特别是指烦恼,我们整个的修行无非是摧伏烦恼。五盖就是烦恼,睡眠的习气也是个烦恼,哪怕睡着了,我们还是不要被烦恼所缚。平常我们对别的东西容易警觉,但对于睡眠、饮食,会觉得好像并不是什么大罪过而不太注意,其实它是有覆无记的状态。我们修行要好好利用这个暇满的人身,而有覆无记是人身最大的浪费。现在我们修习悎寤瑜伽,就是学习在睡觉之中怎么跟法相应,所以睡相要像狮子睡觉一样。
【饿鬼诸天,及受欲人,所有卧状,则不能尔。彼等一切悉具懈怠,精进微劣,少伏他故。】
除了修行人能如狮子卧以外,其它鬼道众生乃至善趣的诸天都不能。人道中除了修行人以外,都是受欲人,而修行人是要净除种种贪欲的。除了狮子卧以外,其他的睡相都没有这样的功效。饿鬼、诸天、受欲人的睡相,都是懈怠相,因为懈怠不精进,所以不能降伏烦恼。
【又有异门,犹如狮子右胁卧者,法尔令身,能不缓散,虽睡沈已,亦不忘念,睡不浓厚,无诸恶梦。若不如是而睡眠者,违前四种,一切过失,悉当生起。】
另外一种解释说这种睡眠的方法还有几个好处:它本身能使内心不缓散(缓散就是放逸,一放逸,懈怠就跟着来了);虽然睡得很沈,正念还能够继续;又因为睡得也不浓就容易醒过来;而且也不会做恶梦。假定不这样睡的话,不但不能得到前面的四种好处,反而还会有很多的坏处。以上是告诉我们睡觉的时候应该以什么姿势去睡,这是属于外表的。
【以何意乐睡眠有四:光明想者,谓应善取光明之相,以其光心而睡眠之,由是睡时心无黑暗。念者,谓闻思修诸善法义所成正念,乃至未入熟睡之际,应令随逐,由此能令已睡沈时等同未睡,于彼诸法心多随转,总之睡时亦能修诸善行。正知者,谓由如是依止念时,随起烦恼即能了知,断除不受。】
这里进一步说睡觉的时候,心里应该存什么样的意念,这分四点来说明。第一个是「光明想」,先取光明的相,心里想着光明,这样睡的时候心里就不会黑暗。第二个是「念」,由于之前不断地听闻、思惟善法所成的正念,这个善法的正念在我们没有睡着之前还持续着,所以睡着乃至于睡得很沈了,这个与善法相应的心念还在。在这种状态当中,一方面睡眠长养四大,一方面修行的势力也没停止,还是在修。第三个是正知。我们如果能够将很强盛的这种正念继续维持着,那么睡眠当中即是有烦恼生起来了也很清楚,能够不被烦恼所转。白天我们的脑筋很清楚,但是晚上睡梦中通常就胡涂了,白天自己晓得不应该做的,到了晚上作梦时就可能会违犯。假定内心有强盛的正知,梦中也能挡得住。这不是一下就可以做到,但如果我们努力去修行,慢慢地会感受得到。
【起想有三,初者谓一切种,其心不应为睡所蔽,应以精进所摄之心,惊慑而眠,犹如伤鹿,由此睡眠,不甚沉重,不越起时,而能醒觉。】
最后一个是「起想」,这分三部分说明。第一、在任何情况之下,要保持这颗心不要「为睡所蔽」。什么叫「为睡所蔽」呢?有时候我们一睡下去,就睡得非常熟,什么声音都吵不醒,打板了都没听见。也有人听见打板了却不想起来,翻个身再睡,或者看看时间还有十分钟再躺一下,那根本连这个都谈不到,这是我们要知道的。
以前亲近仁法师的时候,我刚去时他就给我一个概念,使我非常受用。我们那时候不是打板,而是用电铃。以我们现在来说,第一声板打下去,通常是一定会听见,听见了马上坐起来。那时候仁法师很强调听到铃声要马上坐起来,的确我常常听到他铃声一响就坐起来的声音。有时候我也试着打板即起,坐起来了以后,头还是昏昏的,但只要努力把眼睛睁开,下了床也就清醒了。你们试试看,人就是可以这样训练的,而且修行非如此不可。我们最大的问题是,还没有睡以前就想:「我很累,明天早上要多睡一会儿。」其实我们应该在睡前先警策自己,如果你真的警策一定会产生这个效果。通常在发育期间大约二十岁以前需要较多的睡眠,但是成年以后如果还是这样,说实在的,要修行那是不可能的,甚至想种一点善根都不可能。身为出家人,如果平常还要为自己找种种借口,那根本是地狱种子,当初仁法师就是这样子告诉我的,现在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各位同学若能好好地策励自己,你的心就不会被睡眠所蒙蔽。
我们在生死轮回当中有种种的过患,所以要赶快修行,千万不能贪睡。要以这样的警策心去睡,就像受伤的鹿一样,牠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很警觉地马上起来想办法逃避。我们现在被无始的烦恼所系缚伤害,我们必须比伤鹿还要警惕,才能够战胜烦恼。如果能这样去做的话,睡的时候就不会睡得太沉,也不会起床时间到了还不起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浏览器远离黄图插件 (思维漩涡)
- 中国率先完成菊花基因组测序 (思维漩涡)
- 这个古籍的网站比较全了 (思维漩涡)
- 新加坡的公务员体系可能受到儒家科举考试的影响 (思维漩涡)
- 广告催眠 (思维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