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二:德玛赛
白衣卿相(苏联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此时谁与我并肩血战,从今日起,直到世界毁灭,都是我的兄弟------莎士比亚 德玛赛,天使的美貌,恶魔的机智,人类的情感,动物的灵巧,造物主把世间的各种美好融为一体塑造出这尊似乎完美的雕像,却在最后忘了一件事----赋予他一颗高贵的感恩之心。德玛赛只有一个缺点,致命的缺点,他是个怀疑一切的无神论者。 整部<人间喜剧>,德玛赛出场很多,但似乎每次都是作为一个冷眼逡巡的旁观者,孤高冷酷的说几句俏皮话,彻底粉碎刚到巴黎的外省青年的自信心。然而,另一方面,德玛赛风虎云龙,政治上组阁成为总理大臣,情感上催花拈草尽得风流。让所有人不禁要问:凭什么! 凭什么,凭的是德玛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德玛赛代表一个团体,一个神秘而强大的公会。 巴尔扎克称这个团体为“十三人”------------- “帝政时代的巴黎,有十三个人。这十三个人,为同一种情感所激励,每人都有坚强的毅力,足以对共同的思想忠贞不渝;他们彼此以诚相待,即使厉害发生冲突,也决不相互背弃;他们城府很深,足以将他们之间结成的神圣关系隐匿于世;他们本领高超,足以置身任何法律之上;他们英勇果敢,无所不为;他们心满意足,因为他们的意图几乎皆可实现;他们冒过各种极大的风险,对他们遭到的挫败,却守口如瓶;他们不知恐惧为何物,在王公面前也好,杀人凶手面前也好,无辜百姓面前也好,都面不改色;他们置社会于不顾,以个人本来的面貌彼此相纳;当然他们犯有罪行,但是使人成其为伟大人物和只有在杰出人物身上才能见到的某些优秀品质,又使他们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最后还有一点,就是虽然这十三人将最奇特的头脑可以想象出来的奇怪想法变成了现实,他们却隐姓埋名,使本故事阴森秘密的气息达到顶点。” 《十三人故事》里出现的小团体,透露性命的只有四个: 首先,行会头子费拉居斯,真实姓名不详,但通过他的姓名和身份,我们可以窥探到组织的一点秘密。这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庞大的秘密团体。这种组织,一方面由它森严可怕的规则和刑法,对于未受过太多教育却忠贞于宗教信仰的简单头脑有巨大约束和控制力;另一方,则由于它蕴含的巨大力量和难能可贵的忠诚默契,上流社会的一些精英也轻易为其折服。然而,这种团体却永远与现存世界处于敌对状态。无论是上层社会通行的法律和规则,还是黑暗世界信奉的力量和威势,都无法判断和了解这个神秘的团体而 达到和谐共处,只能以一种竞争的关系彼此纠缠战斗。因此,这个十三人的领袖,行会头目费拉居斯虽然拥有一个自己的王国,却无法以一种平常的姿态生活在阳光下,他没有姓名,没有家人,没有任何过去,切身的情感和关系,都只能带来无尽的伤害和孤独。 剩下三个,德玛赛、德龙罗克尔、蒙特利沃将军。 德玛赛是一个私生子,虽然生父和生母都是交际圈的红人,但他却没从他们那里得到任何好处。从书中的细枝末节推测,他的启蒙老师,一个罗马教廷中的着红衣的老撒旦,将他引进行会,并教会他一切。他被赞为行会中最灵巧最机智的人。 德龙罗克尔露脸不多,远比不上他的胞妹德赛里齐夫人声名显赫。但作为掌玺大臣的小舅子,在十三人故事中第一次显身就与人决斗,重伤行会的敌人,由此可见,他加入行会应该很早,而且,是行会在上流社会的耳目及打手。 蒙特利沃将军和他的伙伴成长经历上大不相同,他的父亲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名将,作为独子,继承父业进入军校,并且投身拿破仑掀起的时代风暴,显示出卓越的才华和性格。在波旁王朝复辟初期,潦倒不堪,但很快重新为圣日耳曼区接纳,受到高度敬重。我怀疑他在落魄时期被吸纳进公会,因为公会在判断人才吸收精英乃至创造英雄上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这四个人,就是行会的缩影,十三人的代表。 接下来,应该分析一下行会的意义了。 1902年克鲁泡特金发表《互助论》,已经是在十三人纵横巴黎的百年之后了,然而这部无政府主义指导思想的著作却成功将十三人的行动和宗旨进行了最好的阐释和注解。马克思共产主义的实现前提是“阶级斗争”,而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出发点是“互助”,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推广和实现需要国家机器,而无政府共产主义的基本单位却是“行会”“社团”。马克思共产主义吵嚷着人人平等,但从没提及消除国家内的官僚体系,无政府共产主义的最高追求是“自由”,消灭国家机器、社会权威和私有制之后的“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全部同情都倾注于那个必将灭亡的阶级”“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然而他们没发现,或许是没法理解,巴尔扎克同时塑造了“小团体”“十三人”“万字帮”“济困救危交友会”等社团组合。这些组合,毫无疑问都是无政府互助团体。巴尔扎克预言封建贵族的没落、资本主义的兴起的同时,也赋予了无政府群体强大的力量和光明的未来。 “小团体”是代表科学和文艺的社团,其中有作家、诗人、医生、哲学家、革命青年。在生活上彼此互助,专业上共同研究的同时,也把自己的所有心得智慧以及一切成果回赠给社会。 “十三人”则是社会高端人士社团,他们均被称为贵族,但无论是封建出身还是布尔乔亚出身的,无论是信奉共和主义还是自由主义的,都在这里寻得一片乐土。他们追求的不是权利和金钱,而是自由和快乐。 “万字帮”是以伏脱冷为代表的黑社会社团,虽然他们主要从事不法犯罪活动,破坏社会安定和谐,但是,他们的组织内部却奉行一种互助相托的社会关系,偶尔也为社会铲除一些逍遥在法律之外的毒瘤。(比如《贝姨》里毒杀) “济困救危交友会”是巴尔扎克最后的寄托,是一群传统社会中无法生存的遗族,(也包括封建地主和布尔乔亚两种),组成了一种努力帮助他人的社团。他们回报社会的不是“小团体”的知识和思想,而是赤裸裸的金钱。与其说他们是社团,不如说他们是一个基金会,他们一方面将自己的资金投入金融市场谋求利润,另一方面,不断资助社会上的各色人等,衣食困苦的作家、资金不济的小工艺者都是他们援助的对象。 巴尔扎克创造了大量的这种以“互助”为基础,在社会中努力生存,并在点滴间不断改变社会的团体,这源于他特有的敏锐观察力和分析社会的能力。但克鲁泡特金则通过自己的思索和研究,提出了这种“互助性”是人类在漫长历史中不断立于不败的最根本原因,是针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最有力补充。这种互助团体不单是人类社会的进化方向,更是进入共产主义的必然阶段。 德玛赛的成功不是一个人的成功,而是一个社团的成功。德玛赛的胜利,不是一个人的胜利,而是无政府社团的胜利。德玛赛打败敌人,登上巅峰的时候,一定会也骄傲的说道:“往昔谁与我并肩血战,从那时起,直到世界毁灭,都是我的兄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請問這句話出自巴爾札克哪一本書? (爱看书的凯西)
- 刚才发现巴尔扎克还写过一篇自传体小说 (花花云彩)
- 最喜欢巴尔扎克哪部小说? (白衣卿相)
- 作为《幻灭》的延续应该是什么? (神户酩人)
- 巴尔扎克圆桌会欢迎你的加入 (昕斐铄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