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子》的读后感
来自:红茶
在看之前,我就知道这是一个暗恋的故事,在所有暗恋的故事里,读者始终关心着一个问题,这到底是一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还是一场甜蜜的双向暗恋?在看的过程中,我始终带着这样一个疑问,企图去寻找故事中的蛛丝马迹,以此来证明他们之间的情感。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我发现暗恋也许根本不是这个故事的重点,它只是披着这件外衣,然后透过“我”的眼睛,去看辉子的人生,借用“我”的自白,去讲辉子的故事。
所以今天就来谈谈辉子带给我的感受。
先来说说他的为人。辉子的家境一般,父亲的身体也不好,下面还有2个尚未成年的妹妹,不管家人对他的态度如何,作为家中的长子,他就好比家里的顶梁柱,该他担的责任,他二话没有一肩扛起,他对家人的好是发自内心的,是脚踏实地的。对邻里街坊也同样真心实意,他听过小洋父母在背后对他的负面评价,但之后他还是以礼相待,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依然尽心尽力。辉子对家庭和长辈是有担当、有责任的,对朋友则是豁达、大气的。改变他人生的第一次入狱原本和他毫无关系,是小洋叫他一起去的,但最终小洋却阴差阳错的没去成,这次经历成为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一个分水岭。出狱之后的辉子对小洋一如既往,没有半点怨言。第三次的入狱也是因为别人,是小威的好奇心直接把心上人送进了监狱,但是这里不要说埋怨了,光是对小威的思念和担心,就已经把辉子的心都填满了。辉子这样的人,如果只是看个表面,可能会觉得他不像个好人,但是越往深里相处,越能感受到他的好。
再来说说他的友情。辉子为人仗义,所以他的朋友很多,但在这个故事里,焦点放在了他和小洋身上。辉子对小洋的好,故事里无处不在,我就说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吧。那是小洋陪辉子卖汽水那天发生的两件事,先是有一对母女,小女孩想喝汽水,但是小女孩的母亲不舍得,最后辉子免费请她喝了;之后又有一对男青年,他们喝完汽水之后,其中一个随手扔钱的举动激怒了辉子,他拿着打碎的玻璃瓶,威胁对方付了10块钱后才放他们走。辉子当时的举动让小洋感到震惊,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他突然意识到,眼前的辉子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个和他一起粘蜻蜓的小哥哥了,他们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的人。我原本以为这段情节只是为了展现辉子性格中的爱憎分明,但是后来觉得它或许还能有另外一种解读。请小女孩喝汽水,这段作为一个铺垫、一个对比,说明了辉子对钱财并不看重,所以后面强行跟男青年要10块钱也根本不是钱的问题。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里是辉子这个人物最凶狠的一次描写,他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因为钱是被随意的扔下,又被风吹到了地上,而追出去捡钱的是小洋,所以真正让辉子气愤的点,是这种付钱的方式侮辱了他的朋友,甚至可以这么说,辉子表现的越凶狠,越说明了小洋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最后说说他的爱情。辉子有没有爱过小洋,这个问题不光小洋想知道,我相信很多看故事的人也同样好奇,要回答这个问题,当然是辉子本人更有发言权,但这是暗恋的故事,小洋没问,辉子自然也没有回答,这里我们就来猜测一下。要问辉子有没有爱过小洋,先来看看他的爱情观。辉子说小威是他“媳妇”,书里他几次提到小威时,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他对小威有疼惜,有责任,这些字里行间都能流露出来,那有没有爱呢?他说小威长得像小洋,但是“他怎么能跟你比”,“他是什么呀!你是谁呀!”这是辉子回小洋的原话,所以小威只是辉子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吗?我看未必。我相信以辉子的人品,如果他不爱小威,他是不会和他在一起的,那为什么在小威和小洋比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爱人贬的这么低,除去两者社会地位上的差异,最根本原因,在辉子看来,是他们这种感情本身就是不那么光彩的。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的感情,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以辉子的生活背景和受教育程度来看,我甚至都怀疑他会不会把它归类到美好的爱情里。如果他从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无法接受这种爱情,那又怎么能够将这种情感投射到象牙塔内的小洋身上——这个从小一起长大,在他看来纯净如水的好兄弟,所以他才会一再对小洋说“不要学坏”,“你和我们不一样”。如果当时的社会舆论能够像现在这样,对于同性之间的情感能够给予更多的包容,如果辉子能够对同性之间的爱有更多的了解,也许故事不会是这样的结局,可惜生活哪来这么多如果……
这是一个暗恋未果的故事,但我没在其中看到太多的苦涩,正是因为有了辉子这样温暖的人物,让我在看完之后,心里都觉得暖暖的。在后记中,老大简单讲述了辉子原型的命运,我私心地将其与故事剥离,既然生活已经如此的艰难,那就让这个故事有个温暖的结局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感觉《北京故事》和《辉子》都有原型 (王妃的故事)
- 为什么,那么多都是be呢 (豆友5675256579)
- 98度 烧开了 (广漠野人)
- 彩绘坊读后 (绿子)
- 刚看完《追日》 (渣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