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尘
silentsinger(路漫漫其修远兮)
意识慢慢恢复,无力,睁不开眼睛,四肢无法动弹,脑中第一个念头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我在哪里?”
有一刹那,李子风感觉恍恍惚惚,竟不知自己是生是死。但一个资深航天员严苛的专业训练和优良身体素质,帮助他迅速找回理性判断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芥子舟”失事了!
隔了良久,李子风终于睁开了眼睛,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侧耳仔细倾听,彷佛一片寂静。渐渐地,那寂静竟彷佛尖利的啸叫,而那漆黑竟也彷佛刺目的光芒,越益不可承受起来。
李子风有一丝慌乱,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已经失去了视觉和听觉。如果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如果是永久性的,该如何联系基地?深吸一口气,镇定下情绪,抬了抬手脚,却彷佛有千斤重。但好在并没有剧烈的疼痛感,应该没有骨折或其它重大创伤。那就还好。需要时间恢复,不能着急。李子风心下稍安。
疲惫地闭上眼睛,闭目塞听,努力积攒力量。
※
离开基地JF00156已经第六百八十七天了。像往常一样,李子风每个地球日按时与故乡、大本营及基地总控室四方同时进行日常工作沟通,一切正常。
芥子舟真如汪洋大海中的一粒芥子,孤独然而果敢地向着远方航行。
每次透过舷窗,看着深邃而令人敬畏的太空,李子风都不禁神摇魄动,这似乎不是一个太空船驾驶员该有的反应。但李子风很清楚,这不是畏惧,恰恰相反,这是对于那宏阔无涯、不知所起不知所终的美,所产生的诗意颤栗。也正是因为这种对于美的共同感知能力,李子风才会和萧盈盈相识相知,相爱相守。
行星之间的航行已经持续探索数百年了,但人类的星际之旅,仍然采用极其古老原始的手段,倔强而可笑。与飞行器自身体积相比,芥子舟张开的那张巨大得有些荒唐的光帆,居然是好几百年前古人的设想。而即便是这展开后极大极薄极韧,收缩后极小极轻极灵的帆,也是近几年材料技术不断突破才取得的成果。其它更为宏伟的构想,都仍然未能实现。每念及此,李子风都不觉对人类科技的发展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
“爸爸,今天我很乖,老师表扬我了”
“彤彤真乖!”
“爸爸,妈妈说等你回来,带我们一起回故乡的, 是吗?”
“嗯,对啊,爸爸先去一趟,知道路怎么走了,就来接你们啊……”
“太好啦,太好啦……”
“彤彤,快去做会作业吧,玩半天了……不许嘟嘴……哎,这才乖…… 你瞧瞧你家丫头,学会贪玩了……”
“她还小嘛,盈盈,不要老逼着她学习,让她多玩玩嘛……”
“你就是老宠着她,你看燕子家毛毛,比彤彤还小半岁呢,都会两位数乘除了……”
“……”
………
………
“彤彤,给爸爸背诵一下今天妈妈教你的诗,背得好了,妈妈给你块好吃的糖。来,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妈妈,盈盈你的名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爸爸,爸爸,我背得好听吗?”
“彤彤真棒,爸爸都背不全!让爸爸亲两个,叭,叭!”
“妈妈,妈妈,爸爸说我背得好,快给我糖……谢谢,妈妈……嗯,好吃……爸爸,我想你啦,你怎么总不在家呀?什么时候回家?”
“爸爸再过两年就回家啦。嗯,来,彤彤,爸爸跟你玩个游戏,爸爸教你的鼓点节奏还记得吗?爸爸检查一下。用这个节奏亲亲爸爸。”
“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叭 ……”
“行了,行了,就变着法儿让彤彤亲你。”
“哈哈,盈盈,总是戳穿我……彤彤,爸爸不在家,你要听妈妈话啊……”
“……好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她跑到外面去玩了……你都好吧?”
“都好……还有861天,回去刚好能赶上彤彤8岁生日!”
“……时间过得真慢……”
“盈盈……”
“哎,哎,燕子,是我……好的,我这就去……子风,我不和你聊了,燕子约我出去,明天再说哈,叭,叭。”
“哦,哦,你去吧,叭,叭。”
※
李子风望着舷窗外,浮想联翩。
对于恒星际旅行而言,即便光速仍然是极其缓慢的速度。在以光年计的恒星际距离里,像芥子舟这样“先进”的亚光速飞船,是远远不能满足航行需要的。许许多多宇宙航行的理论假设,比如曲率引擎,比如制造虫洞,通过空间折叠扭曲的手段制造捷径,等等,仍然只是理论假设和科学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似乎遥不可及。
然而,如果等到技术完全充分地准备好之后,才开始启程,那等待的时光将是极为漫长的。几代甚至几十代人,他们的生命便浪费在等待上。他们便永远踏不上壮阔的恒星际之旅的征程。正因此,李子风理解并钦佩那些毅然决然离开故土,来到火星基地打前哨的前辈们。他们大多数人一直工作到退休才回到地球。而有些故土已无牵挂的前辈,则选择了永远留下来。有的则飞向了更远的远方,去建立下一站的前哨科考基地。
李子风是在基地JF001108里诞生的孩子,已经是第六代了。JF001108是与火星大本营以及地球故乡联系时采用的官方数字代号。私下里,基地和大本营的人都称之为“蓝岛”,因为基地的保护层泛着幽蓝的光,神秘而美好。这个基地从建立之初一直至今,都属于国家机密。地球各国并没有像伟大先知们所预言的那样,成为一个理想的政治经济联合体,并没有泯灭恩仇,同舟共济。他们仍然重复着已经上演几千年的争斗不休,以邻为壑,合纵连横的把戏。这大约就是人性吧,李子风想起父亲所说的话。也许真的要到发现外星高智能生物,威胁到人类生存的那一天,人类才能真正联合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吧。甚至也许未必呢。
尽管各国都有各自的深太空基地计划,却彼此刻意保密,并没有守望相助的风度。JF001108基地也是一项机密,二十多年前那次重大灾难性事故,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并没有求助地球各国以及他们的太空基地。一来因为相隔亘远,且他们的技术能力远不足以救助,二来故乡和大本营都拒绝透露基地的具体位置和与地球的距离。
基地的建设是以古典的愚公移山精神,通过多少代人的接力,连续不断从火星总基地,经过临时中转站来到这里,如亘古时代的驿站驿马,一站站地陆续运送来物资和人员。只有来者,未见归人。到了李子风的太爷爷这一辈,当时的基地总负责人李光海,才真正完成建设。
遥远的故土地球和李光海父母的故乡火星基地,与基地JF001108三方联合攻关,到了李光海这一辈人,才攻克了光帆材料与光压驱动技术的难关。此后多年,在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攻关实验之后,将核电发动机与光压驱动及储能相结合,形成了芥子舟的模型设计理念,首先应用到了星际航行。这使得人类第一次掌握了亚光速航行的方法。
在此之前,速度一直是限制星际航行的最大瓶颈,尽管现在仍是。核电能飞船每秒数千公里的速度,虽然相比几百年前每秒上百公里的速度已经是极大的进步,但从火星基地前往JF001108的时间,仍然需要以十年计算。
※
“给,这是我妈妈做的……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李子风……”
“……”
“明天你还来吗?我带米糕给你吃好吗?”
“……我叫盈盈。”
“盈盈,我以前怎么没有见过你?”
“我从……大本营……刚来没多久……你呢?”
“哇,你是从大本营来的呀?真了不起!我爸爸说那是离故乡最近的地方了!……”
“可我是在运输舰上出生的。连我爸爸都没见过大本营……你呢?”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蓝岛孩子,我们这儿年龄差不多的小伙伴有好几十个呢,将来我都介绍给你认识。你几岁啦?”
“我大本营历4岁,故乡历7岁半了。”
“那我是哥哥,我大本营历5岁,故乡历9岁半。”
“哥哥…… ”
……
……
“盈盈,我爸爸说等我们成年,就可以花很短的时间回故乡了,只要很短的时间!”
“很短是多久?一百年吗?”
“不是,很短,我爸爸说,只需要几十年!或者更短!”
“真的吗?哥哥!我好想回故乡看看,我对那里的一切都知道呢,但是……又好像什么也不知道。我想去……”
“盈盈,我一定会带你回故乡!我要做最棒的宇航员……”
“……”
……
……
“哥哥,爸爸妈妈为什么会离开我们?”
“盈盈,他们一起飞向地球故乡了。我们也会飞向那里的,在那里,我们会重新团聚。”
“……”
“……”
“……哥哥,书上说,人死以后,会到天上。那我们在天上,死后为什么会飞向地球?”
“……因为地球是我们的故乡啊。”
……
……
“盈盈,从今天开始,我们再也不孤独了,因为你拥有我,我也拥有你……”
“哥……,子风,我从来也没有觉得孤独,因为你一直在我身边,我一直拥有你啊,以前是哥哥,现在是……”
“盈盈,我说的孤独是……”
“嘘……别说话,我知道,……”
“……”
……
……
※
目标航行时间709天,航行距离1225152亿公里。这是蓝岛几百年来,不,人类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壮举。因为芥子舟的成功研制,而得以实现。
距离目的地还有5天的航程,这一次的航行,是多么的令人激动。它与李子风以前所有的航行都不一样,甚至与几百年来,所有基地前辈们的飞行都不一样。因为,这次,是飞向故乡!
芥子舟是基于上一代“苇杭”型核电飞船的技术,再融入新近成熟的光帆技术,而创造出的最新一代飞船。芥子舟的首航成功是去年的事了,当时大本营和故土中国都隆重庆祝了这一真正划时代的技术突破,欢呼亚光速航行时代的到来,展望似乎触手可及的超光速时代。
然而,作为英雄试飞员的李子风很清楚,芥子舟仍然有种种严重的不足。最重要的是苇杭核电飞船的一些局限性,不可避免地也在芥子舟上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苇杭最初的设计和制造,遵循了既定的愚公移山般,驿站式层层推进的科考方法论宗旨,并考虑到了大本营与蓝岛矿产与制造能力的实际情况。在低推力轨道的条件下,选择了推力小、比冲高,而有效负载高的设计思路。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极高速航行的预判下,其目的,当然是兼顾提升航行速度的同时,尽量提高负载能力,以实现人员与物资的高效运输。
因此,尽管芥子舟在设计之初,绝不是按照运输舰的体量和运载能力来要求的,但设计的根本宗旨并没有改变。设计人员考虑到即便以光速航行,也远远解决不了恒星际航行的时间成本问题。因此,芥子舟的设计思路,从苇杭型核电飞船重视高负载能力,转向速度与负载能力同时并重的方案。但这就必然导致芥子舟既像一匹奔驰的骏马,同时又像一匹负重的骆驼,这反而让它成为了一个折衷主义的产物。往好里说,它的技术稳定,就像一匹跑得比骆驼快,运得比马多的新物种,但往坏里说,这个物种跑得比马慢,运得也没有骆驼多。并且在超距航行中,缺乏光源或弱光压情况下的动力源也必须考虑在内。在研发之初的讨论会上,科学家与技术人员就有过激烈的辩论。最终,实用主义的思路占了上风。
虽然从芥子舟试飞成功至今,李子风驾驶它还不到一年,但丝毫没有陌生感。宇航系统操作的智能化早已在几百年前就基本实现了。李子风很清楚,人类感官的局限性,使得人对太空航行的操作精确度和判断能力远远不及机器自身。驾驶者,与其说是驾驶者,不如说是观察者和监督者。人能做的,毋宁说是人不想去做的,那就是机器失灵后的手动操作,而这往往就意味着重大故障或事故的发生。
※
光,强烈而刺眼的光。几乎是突然之间,从舷窗的四面八方一下子照射进来。
李子风迅速扫了一眼仪表,一切正常。光的强度瞬间黯淡下去,又迅速亮起来,如此三数次。李子风冷静而迅速地扫视舷窗外,同时紧盯着预警屏,警觉地搜寻着可能的危险信号。什么也没有发现。
打开超距嗅测器的开关,左舷窗下方一块开始高亮。轨道前方3600万公里以内,所有可能对飞船造成威胁的物质能量形式,都会以红点显示出来,并给出提示性预判。
几分钟过去了,没有异常,未见强光再现。李子风正在考虑强光的可能来源,却听到一阵沉闷而没有规律的敲击声。像是什么人用木头锤子敲击一个铁盆。既有金属音质,却又并不尖锐。声音持续时间很短,但重复了几次。像强光一样,芥子舟未对声音作出任何反应。
※
“芥子,启动三级警戒,保持速度,高敏感嗅测三分钟前方轨道。”
“一号,三级警戒已启动,速度二十万公里每秒,前方三分钟轨道高敏感嗅测,一切正常,无障碍。 ”
“连接蓝岛,报备大本营及故乡。”
“蓝岛已接通,大本营及故乡已旁听。”
……
“蓝岛,芥子舟距故乡5天航程,再次出现强光与异声。”
“芥子舟,目前轨道数据分析无异常,请保持速度,继续观察。”
“蓝岛,请控制室分析异常光声出现时间频次,并请发送轨道附近五到十光年引力数据。”
“芥子舟,频次分析已完成,样本量太小,未见统计学规律。引力数据稍后发送。”
“蓝岛,谢谢,同时请分析太阳系光压与系外弱光源光压对光帆材料……”
“报告一号,高度预警!高度预警!轨道前方二分四十八秒距离出现未明强能量源。”
“芥子,启动二级警戒,减速,调整光帆对光源角度。蓝岛请指示。”
“芥子舟,蓝岛收到,据各基地探测综合数据,未见异常,大本营与故乡正在核实。同意减速。”
“报告一号,高度预警!高度预警!光帆角度已调整,需一分半钟至165°角。减速已启动 …… 减速失效。请求启动动能障碍清除装置,激光束发射就位。请求调整航向轨道。”
“芥子,等候蓝岛指示。”
“芥子舟,蓝岛收到,芥子回传数据未见异常,请核实。同意动能障碍清除装置启动,激光束发射就位。保持当前轨道航向。”
“蓝岛,芥子舟收……”
……
……
“芥子舟,我是蓝岛,请回答。”
……
“芥子舟,我是蓝岛,请回答。”
……
“芥子舟,我是大本营,请回答。”
……
“芥子舟,我是大本营,请回答。”
……
“芥子舟,请回答。”
……
“芥子舟,请回答。”
……
……
※
李子风感觉力量渐渐恢复,睁大眼睛,却仍然漆黑一片,沉静得可怕。李子风集聚力量,大声吼叫,却丝毫没有听到自己的吼声,但按着喉结的手指感受到了声带的震动。那么很大可能不是周围没有声音,而只是耳朵听不到任何声音罢了。抬起手来,探索四方,空无一物。摸向背后身下,空无一物。抬抬脚,一切如常,但踢向任何地方都是空无一物。
悬浮。李子风清楚地知道,自己一定悬浮于某处。伸手摸向自己的脸,有阻力,无触觉,无痛觉。双手互握,有阻力,无触觉,无温度感。 李子风惨然想到,一定是自己的感觉神经出了问题。那么眼睛所看到的漆黑一片,也多半不是漆黑,只是对光无反应,或者说失明了。
能呼吸,说明有氧气。李子风推测,或许是因为芥子舟自动应急喷射的保护膜,内有一定量的氧气。但手努力伸向任何方向都空无一物。李子风开始重新仔细体会这“空无一物”是真实的,还是自己丧失感觉以后产生的错觉。不管是非常轻柔地用手指摸索黑暗,还是用最大的力挥舞手臂,都没有任何的阻力。为了确定这种感觉的真伪,李子风左右手分工,右手探索身边黑暗空间时,左手用同样的力量对待自己的左脸。可以确定,空无一物。
李子风冷静地蜷曲起身体,猛然伸直,希望能感受到任何阻力,但什么也没有感觉到。划着双臂,像游泳一样,在黑暗中无声地努力,前进也好,原地不动也好,李子风想尽最大努力尝试。不管什么,先要感受到阻力,感受到某种东西,而不是漂浮在虚空之中。
※
“王局,我们早已精确地测量过,在DYJ423756这个轨道点周围并不存在任何小行星。也不可能有什么巨大能量源瞬间以百倍光速从三分钟光速距离的地方,突然出现在芥子舟前,将芥子舟撞得粉碎,失去哪怕最后报告的时间……”
“大张,我们都知道这不可能,但事实上就是这样发生了,我们无法理解,但……”
“王局,我认为,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芥子舟并没有消失,而只是通讯系统甚至操作系统,出了故障。”
“我们从来也没有否认过这种可能性。但是宇宙茫茫,在其中想找到一个小如芥子舟这样的物体,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像在大海中找到一个刻着‘大张’两个字的水分子那么难……”
“困难不可怕,既然存在这种可能性,那就不能排除找到的可能性。哪怕就是每天继续呼叫芥子舟,接收可能的答复。决不能因为已经过去快两年时间,就认为这件事过去了,这种可能性就不存了。”
“不是局里面的领导同志们冷血无情,而是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并且基地的人手非常有限,不可能有人专职做这项工作……”
“王局,我理解局里领导同志的考虑,我们科室内部会解决这个工作任务的人手问题,也不会提出另外的要求。唯一恳请领导们同意的是,保持芥子舟呼叫频道的专用,保留这种可能性……”
“……大张,感情上我理解你的想法,只是……”
“王局,这绝不是我感情用事,而是科学的态度,负责任的态度,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后找到答案。另外,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他试飞员对基地的信任和忠诚。”
“……我再和局里其他领导同志商量一下吧。”
“谢谢王局。”
※
疲惫得动也不想动,李子风暂时放弃了“游动”到空虚边界的念头。休息,冷静,休息,冷静。也不知道过去多长时间。甚至,在这无尽的黑暗无知觉中,李子风一度对什么是时间开始迷惘起来。
时间是什么?蓝岛和大本营的基准时间是基于地球故乡的时间,虽然它们还有各自的时区和时间。地球故乡的时间,日常最小单位是“秒”。什么是“秒”?严谨的人会说,“秒”是古代人的定义,它是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六十个“秒”的持续时间,就是“分”,六十个“分”的持续时间就是“小时”。现代人就继续沿用了这个约定俗成的定义。可是,李子风觉得,此刻他所度过的每一秒,都是那么的漫长,因为这每一秒都跟盈盈和妞妞隔着十几亿亿公里的距离,漫长得让人绝望。而想起和她们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过得那么快,像一秒钟。那么其实时间和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关系是强相关的吗?或者时间真是客观的,不以个人体会为转移的呢?
故乡和大本营一定在和蓝岛合作紧张地搜索着芥子舟,李子风心里想。但是怎样才能发出信息,让他们找到自己? 芥子舟现在哪里?我是在芥子舟外的附近飘移吗?我的视觉听觉触觉是永久损伤吗?这些,李子风完全不清楚。
最坏的情况是什么,李子风心里却已经很清楚。不过是变成一颗沉默的尘埃罢了,在这无尽的宇宙空间里漂浮,直至消失。这没有什么可怕,只是有些可惜。因为,越过了不可计数的里程,却在这么靠近故乡的地方终结,永远也无法抵达故乡。因为,永远也无法和自己亲爱的爱人和女儿重逢,哪怕说声再见。最可惜的是甚至无法知道这次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无法为后来的同事们提供前车之鉴。真想化成一颗星星,照亮他们的征途。
就像亘古如此,无声无色,无嗅无觉,过去的一切都彷佛只是刹那念头的显现,从未真实存在过。已经快要忘记什么是光,什么是声音,什么是感觉。呼吸,还在继续。没有饥渴感,没有任何感觉。没有疲惫,没有痛苦,没有希望,也没有绝望。
李子风合上眼睛,再也不想睁开,因为睁开也不过是一片黑暗。 就这么如一粒阳光下的微尘,漂浮在虚空之中,也没有什么不好。微尘并不能看到阳光,而阳光自在那里。
※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彤彤生日快乐!”
“谢谢妈妈,谢谢叔叔阿姨!”
“快许愿吹蜡烛吧,彤彤姐姐,我想吃蛋糕……”
“……好了,我许好愿了,呼,呼……”
……
……
“妈妈,谢谢你给我的生日礼物,我很喜欢!”
“彤彤,你喜欢,妈妈就开心了。早点睡觉吧,明天还要上学呢。”
“妈妈,我可不可以再问一个问题就睡觉?”
“好吧,你问吧。”
“……爸爸不会再回来了吗?”
“……彤彤,爸爸只是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方向。你长大了,去找他,接他回来,好不好?”
“嗯,好,好!妈妈,我想快快长大!”
“那就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学习,知道吗?”
“知道啦,妈妈,我睡觉啦,晚安妈妈。”
※
不知多久过去了,李子风惊喜地发现,一片微光在眼前浮现。睁开眼睛,环视四方上下。一个巨大的半透明“肥皂泡”包裹着自己,大约半径有二人高。李子风试探着大叫一声,可以听到自己的声音。侧耳再听,没有任何其他声音。挥动手臂,蹬腿,像蛙泳一样,却始终无法碰到“肥皂泡”壁。这个“肥皂泡”,绝不是芥子舟的应急保护舱,却无法想象从何而来。芥子舟的保护“舱”也像是一个“气泡”,会在紧急情况下包裹宇航员全身,开始如同一个蛋壳将宇航员保护起来,在安全环境下,就慢慢根据宇航员的身材而收缩,如同一件瞬间穿好的太空服,李子风和蓝岛工作人员都把它戏称为“棉袄”。而现在这个巨大的“肥皂泡”,更像一个球形的房间,人漂浮在球心位置,它的壁半透明,其外部环境,却完全看不清。只能看到有微光透入。
光线越来越强,慢慢地,那雾一般半透明的“肥皂泡”逐渐澄清起来,视野越来越远。“肥皂泡”壁变得像玻璃般透明。“肥皂泡”外面有无数巨大的“肥皂泡”。李子风突然发现,不远处,初步判断大约几十米的距离,芥子舟!
芥子舟光帆不见了,被一个更为巨大的“气泡”所包裹。。李子风能推测的结论仅仅是,在那巨大光亮来临时,芥子舟将自己通过应急保护舱发射了出去。但为什么自己和芥子舟都被“肥皂泡”所包裹,却不能合理地解释。无论如何,芥子舟在!只要芥子舟能接收到自己的指令,就可以绝处逢生。
触觉似乎也在恢复,手指能感觉到“棉袄”带来的手指之间的隔离感。更为精细地指尖动作,已经可以比较流畅地做出来。李子风心头大喜,用左手捏住右手的指尖,像脱一只勒得很紧的手套。试图慢慢将右手从“棉袄”的右臂筒中抽出来。“棉袄”非常紧身,说明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李子风费了很大的力,花了很长时间才将右手抽出来,好不容易插进勒得很紧的上身,留下一个空空的右边“袖管”。右手吃力地伸进裤管的口袋里,摸索半天,终于摸到一块质地略有不同的柔软纤维块,用食指的指尖肚用力按着,等待了二十秒左右。芥子舟舷窗灯亮了!
※
“……今天,为了欢迎芥子舟三号首次成功抵达地球故乡,为了铭记人类以接近光的速度顺利航行、跨越星际的成就,我们在此举办庆祝典礼。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同时,我们也借此机会,表彰英雄航天员李越彤同志,向她超越前人的勇气和信心以及独自完成前无古人的壮举表示祝贺!…… 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越彤同志讲话!……”
“谢谢,谢谢各位……虽然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地球,但却丝毫没有陌生感,就像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乡。……下面,我想再简短地说些心里话。我想把这枚宝贵的勋章,献给我的父亲,李子风。他是第一代芥子舟试飞员,也是第一个尝试穿越星际,回到故乡的人。尽管在最接近地球的地方,由于至今仍未可知的原因,我们失去了他和芥子舟的消息。但正是有不计其数像他这样奉献自己的前辈们,才有了我们今天芥子舟三号的成功归乡。……但我仍然觉得他还在宇宙的某个地方,并且他仍然存在我的心中和生活中。我想念他。……我也会继续和所有同事们一起努力,找到让他和芥子舟消失的原因,甚至,找到他。……”
……
……
“妈妈,你看了我的发言吗?有没有说得不恰当的地方?你知道我从小就不会说冠冕堂皇的话……”
“彤彤,我当然看了啊,和燕子阿姨一起看的,说得挺好的。……你爸爸要是看到了,会为你骄傲的……”
“妈妈……”
……
……
※
缝制在裤子口袋内侧的指纹识别及遥控装置,这是盈盈的发明。但一直以来,李子风都认为这是一种聪明而无用的发明,具有一种古典的人文精神,但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用处。因为飞船在人的视力可见距离,就会自动识别宇航员。而飞船一旦处于紧急状况,芥子舟会以极高速度将驾驶人员裹在“棉袄”救生舱里发射出去。这就使驾驶人员远离飞船,根本不会在人的视力范围之内。可是,盈盈的发明如果能贴身穿在身上,又有什么不好呢,时刻陪着自己。所以李子风带着呵护爱妻的态度,积极支持将之应用于芥子舟驾驶者所有着装之上。
而现在,芥子舟识别出了指纹启动遥控的位置,缓缓移动过来!李子风压制着内心的狂喜,等待,观察。
包裹着芥子舟的巨大“肥皂泡”慢慢地接近,接触包裹着李子风的“肥皂泡”。似乎因为阻力,竟一时不见任何反应。李子风微微颤抖地用三个手指指挥着芥子舟后退,并突然加速。两个“肥皂泡”猛烈撞击到一起,大“肥皂泡”与小“肥皂泡”所接触的那一块曲面消失了,形成了一个中空的葫芦形。
芥子舟!
※
“芥子!”
“您好,一号!”
“动力与全部系统一切都正常吗?”
“时间系统紊乱,光帆剥离,通讯系统失效,其余一切正常。”
“你知道我躺在那儿吗?我躺在那儿多久了?”
“不知道。只是刚才您启动指纹遥控,才知道您在附近。”
“启动核能动力系统。”
“核能动力系统已启动。”
“再次启动系统自检。”
“系统自检。…… 系统自检完毕。时间系统紊乱,光帆剥离,通讯及导航系统失效,其余一切正常。”
“非常好。启动嗅测系统,将光速三分钟距离内所有能量源标识出来。”
“嗅测系统已启动。……嗅测系统紊乱。”
“芥子? 刚才自检除了光帆驱动,时间系统与通讯及导航系统出了问题,不是其余一切正常吗?”
“报告一号,嗅测系统工作启动正常,工作正常,但是嗅测数据极其紊乱,说明嗅探系统紊乱。”
“芥子,图形显示紊乱数据。”
“已显示。”
“……”
※
将来,是回到地球故乡,还是留在基地JF00156,开始曾让李越彤犹豫过。地球虽然是爸爸妈妈以及所有基地和大本营的人们所称的故乡,但在真正飞抵地球之后,李越彤最怀念的还是蓝岛那间号码为1FBS606的套间,因为那里是妈妈爸爸的房间。其实故乡,就是父母所在的地方。
妈妈访问地球故乡以后,很多领导、同事和朋友都劝说她永久的迁回地球。而李越彤的工作性质,也让她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地球故乡和各大基地间航行,并且不断为故乡和基地培训新人,因此无论妈妈在哪里居住,李越彤能陪妈妈的时间相差无几,都很少。但妈妈如果住在地球故乡会更方便一些,时间也略多一些。另外,地球故乡的自然环境要比基地条件好,因为基地都是以模拟地球环境来建造的。但是,妈妈固执地拒绝了。妈妈回到了蓝岛那间号码为1FBS606的套间。虽然偶尔也出远门去其他基地旅游,但都只是短期离开。
妈妈喜欢读书,年纪越大,开始阅读的宗教书籍便越多。妈妈说,哪怕穿越星系的海洋,飞遍整个宇宙,个体的人也终究会淹没在时间里。生命就像一个美丽的肥皂泡,总是要让它越大越灿烂,飞得越高才好。但是生命也终究会如肥皂泡破碎,终于消散。
妈妈的生活富有节奏而充满自律,读书,跳舞,写作,冥想。妈妈并不自觉孤单,也从来都是满脸平和,带着微笑。她会久久地凝视“阳光”下的微尘,彷佛那里有奇异的世界。妈妈相信,“于一微尘中现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尽摄于一微尘里。" 这种古老的智慧之语,总是让妈妈入迷。
※
“芥子,多么漂亮的‘肥皂泡’海洋啊!你看这‘肥皂泡’一会儿吹大,一会又消失,多像大海的潮涨潮落,多么的恢弘壮观!这在我们之前航行的旅程中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说过。彤彤看到了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一号,我羡慕人类的审美,我也希望能够领略你说的美。我‘看’不到‘肥皂泡’,我只能‘看’到一缕缕电磁波,不同的频率,不同的波形……”
“芥子,你再说一遍,你再说一遍你刚才说的话。”
“一号,我羡慕人类的审美,我也希望能够领略你说的美。我‘看’不到‘肥皂泡’,我只能‘看’到一缕缕电磁波,不同的频率,不同的波形……”
“……芥子,你提醒了我……多么奇妙啊,在这以光速为尺度的宏观宇宙,为什么会出现微观量子世界的奇观?”
“这就是为什么我刚才报告,嗅测系统工作正常,但是嗅测数据极其紊乱,无法解释,只能报告嗅测系统紊乱。”
“芥子,在我视力所及的前方,我确确实实看到了漫无边际的‘肥皂泡’的海洋,美丽而壮观。”
“一号,我不能理解,也无法解释。”
“不需要理解,也不用解释。你只需要记录我们,我,所看到的,这微观态的宏观宇宙,这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纠缠。”
“一号,我一直在记录。”
“重新启动通讯及导航系统。”
“通讯及导航系统重新启动……通讯及导航系统启动无效。”
“定义,芥子舟激光束发射器。定义开始:激光发射器光能波长减少至0.095埃,波束宽度0.095度。定义结束。”
“定义完成,请指示。”
“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以这个节奏,每分钟发射两次光波。”
“收到。已确定执行指令。”
“保持航行速度。让我们驶出这片‘肥皂泡’海洋。”
……
……
※
这一次往返故乡与蓝岛之间的飞行,是李越彤最后一次飞行,之后就是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时间了。这几十年来,新型高负载亚光速飞船的设计制造已经成熟,李越彤飞行了无数次,培养出上百位优秀的亚光速飞船驾驶员。几年前李越彤就完全可以退休。但她坚持要求亲自并且独自完成这最后一次飞行再退休。为了妈妈。
按照妈妈的心愿,在靠近地球的DYJ423756轨道点,李越彤把她缓缓推送出去。妈妈从此就像一粒漂浮于宇宙中的微尘。永远在那里,直到时间消失。
DYJ423756在轨道图上只是一个点,那是爸爸61年前消失的点。可是就像地球在天体图中也不过一个点一样,这轨道图中小小的一个点,却是大到令人绝望的空间。妈妈会在这里与爸爸再会吗?
李越彤从来没有体会过这种彻骨的孤独感,因为爸爸失踪的时候她才六岁。现在,李越彤已经67岁了,但是看着妈妈离去,变成一颗微尘。李越彤才真正感受到了深入骨髓的孤独,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妈妈了。宇宙再大,已没有家。
妈妈临走之前,李越彤答应过她,将来会在DYJ423756与她重逢,永远在一起,自己终究也会变成一粒宇宙微尘。在那里,在妈妈身边,甚至爸爸也会在附近,所以不会孤独。
在妈妈最后的岁月里,她只做两件事,阅读与冥想。妈妈是一个科学家,设计师,文学家,舞蹈家。她的一生既平凡又伟大。她温柔而坚强,从不抱怨,从未落泪。她离开的时候,安详,宁静。
再见,妈妈。
(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付强《人工智能杀死人类的100种方法》(2018) (半冬)
- 小林泰三《囚徒悖论》(2010) (铁架台)
- 史蒂芬·巴克斯特《猎户座防线》(2000) (lemon)
- 特德·姜《七十二个字母》 (machlie)
- 宝树《一起去看南湖船》(2011) (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