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感到被冒犯,却只能忍着不说丨不具备攻击性的人如何自我保护?
情说心理(情说,相伴成长)
12月19号,我们邀请到了心理咨询师 梁爽 老师,在情说APP进行了一场60分钟的“平衡攻击能量”的主题直播活动,在老师解答完朋友们的问题之后,情说君也将老师在直播过程中重点解答的问题做了一个集合和整理,希望能让老师的解答帮助到更多的朋友。
主讲人:梁爽
编辑整理:情说君

上周的直播中,老师介绍了结合 肢体语言 及 微表情 的技巧+具体怼人的话术,然后注意选择怼人的对象,来进行一个语言方式上的自我保护。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1、反问:你怎么想到问我这个问题?”“你怎么对这个问题这么感兴趣?” 2、踢皮球,推责任——你是什么货色,我就是什么脸色。 3、联想法、你不去当厨子可惜了,甩锅甩的那么厉害。 4、先礼后兵(或者先接受再反击我很羡慕你,无知令你盲目自信) 5、时间线对比法你的智商停留在胎教水平吧。 6、漠视,无视法。对垃圾人最大的攻击就是无视,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全世界的无视,自生自灭去吧,没必要和垃圾人过多纠缠的”。
1.
儒家文化与攻击性
骨子里的狼性与羊性。
那今天呢,我们从大的国家文化背景下 ,过渡到我们个人小的家庭、社交、亲密关系这几个方面,来更深层次的 谈谈 关于 怼人之前,如何提升个人内在的攻击能量。以及怼人背后的心理问题 有哪些,该如何解决。
我会发现,大家即便已经学会了些怼人的话术,但在真的面对现实情况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个惯性的思维局限,这个思维的局限依旧会令很多人 不懂得灵活的变通,总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一些特殊情况。
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1、有人问:像是 领导 老师 专家 父母 长辈 这样的权威 我们可以怼他们吗?那大家觉得可不可以啊? 2、还有人私聊我问道:“我之前每次被怼之后,都自己生闷气,自从上次学过梁老师教的这些话术,我终于想好该怎么怼回去了,老师,那你看我这样怼,到底行不行呢?后面balaba举了很多例子。 3、还有人问,对方是那种特没素质的人,说脏话骂人、撒泼打诨,可我明明是有素质的人,我不想理他,他却总是针对我,欺负我。我要是怼他呢,他又说脏话骂人。这到底该怎么办啊。
大家来看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 现实情况 面对的对象 各自不同,但这里面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能提出这类问题的人 都 不具备 足够的攻击性。
而提到攻击性,有一部分人会觉得,这可能不是一个褒义词。但其实,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一个健全的人格,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攻击性的。这个攻击性,是一种生物生存的必备武器,然而如果你没有,你不具备,那么我们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讲,你就已经丧失了一定的竞争功能,和缺乏自我保护的生存本能。
这是一种人格深层次的缺失。一种不健全的表现。但很多人却不知道,也不以为然。
我们先从整个 中国人类 文化发展的背景来看,中国人的文化始于农耕文明。简单来理解农耕:就是农民耕地,从土地当中产生粮食,产生土地价值,来确保人们的生存,能够活下去。
从中国的封建社会开始,由于我们国家土地资源丰厚,人们便可以自给自足,只要老天爷,风调雨顺,天气好,农作物丰收,大家就都有饭吃,都能活下去。所以需要人去做的是守护好这块土地,辛勤劳作,思考如何能够丰收的方法,就可以生存下去了。不需要培养侵略和掠夺的战争技巧、不需要培养尔虞我诈的商战技巧。大家就可以有吃有喝,活的很好。
那再看美国文化,美国建国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十七世纪初,英国失去土地的人开始向北美殖民。说白了,物产无法自给自足,那怎么办,想要活下去,就要抢啊。所以发生斗争是家长便饭。最后动荡的美国终于独立,在资本主义国家里面占有一席之地,开始不断的扩张土地。这就是美国的文化,它是具备:掠夺和攻击性的。

我们看从小经历波折的孩子,就跟美国文化有相似之处。或者经历与人争斗更多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就要比生活的安稳的孩子,更具攻击性。但往往他们的攻击性也不是健康的,是一种过度的攻击,一种心理失衡的表现。
美国的小孩从小是听着海盗怎么潇洒掠夺的故事长大的, 而中国的小孩,小时候听着:小兔子乖乖,把门打开,不开不开我不开。
看这两者的差别了吗?
一个是防守,一个是攻击。从这里给大家延伸解释一点,为什么中国人如此看重房地产,房子就相当于过去的土地。我们世世代代的观念,就是要有自己的地,要守住自己的地,才能有满足吃喝活下去,有安全感。
发展到现在就是,要有自己的房子,没有房子就感觉没法生活了一样。
其实这种观念是根植于中国人的文化观念深处,是整个中国民族惯有的获取安全感的形式。所以当恋人之间再次因为房子分手的时候,我们不要单纯的指责对方贪恋金钱,其实有一部分原因是来自于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2.
健全的人格特质,
如何能达到平衡?
如果把 防守文化 比喻成“羊性”小绵羊的羊。
把攻击文化比喻成“狼性”大灰狼的狼。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需要达到 羊性 和 狼性的平衡才得以良性的生存和发展。
之前我们被八国联军和小日本鬼子侵略,从农耕文化属性的层面讲,在于我们的攻击侵略性不够强,一直处于被攻击,而且是被攻击到惨不忍睹才开始反击。而且反击的形式大家也知道,更多的是人海战术,包括因为不具备攻击性,我们就没有准备,我们的武器之类的都不如哪些侵略国家的,所以在整个抗战过程中,我们虽然最终获得胜利,但也损失惨重啊。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羊性和软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都深刻的经历过。勿忘国耻。
而现在这个信息发达,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下,我们的生活里,已经不仅仅是群体羊性的人群了,而是有狼,有羊。那当你羊性过多,狼性缺失的时候,其实依然要面对的就是:“被欺负、被侵略、被掠夺”。被别人越过你的边界。
那有人就会问,既然羊性过的人总被欺负,那我们是不是要全部发展成狼性呢?.
不是啊, 从自然学和中国儒家文化角度来讲,我们都主张一个尺度叫做:阴阳平衡。大自然的生物链发展规律,也要平衡,才能继续发展。
所以我们个人 人格特质的 羊和狼 也要平衡,才能让你在这个社会上 得以生存的刚刚好,更舒适。
强者学习示弱,弱者学习进攻。

3.
缺乏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
讲完大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民族遗传的问题,再从个人角度来讲,这里面涉及了几个主要的心理问题:
比如说,有些人总是把握不住正确的回怼时机,要么一直用维持彼此的关系当作隐忍不怼的借口,要么突然用力过猛的爆发狂怼,要么不敢怼,犹犹豫豫,总需要有个人给他个定心丸。要么不会怼。
有些人是讨好型人格,由于过往成长经历下致使自己形成的人格特质,他们习惯于讨好别人,委屈和压抑自己的真正感受,本质里面也包含着恐惧得罪对方后,会失去这段感情或破坏这段关系。
同时常会敏感、多疑、焦虑等,认为全世界的人都在语言暴力自己,会猜疑别人的话语都有些其它的含沙射影的意图。这个原因往往来自缺乏自我信念及自我认识,要通过外界对自己的评判和声音来认识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人,缺乏独立思考,没有自我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习惯于依附外界的标准,例如别人的言论和大众习俗为自己的人生标准。从没真正的思考过,活一次,自己的人生到底要怎么活。
就是一步一步按照社会公约习俗,到了年龄该考学就考学,该结婚赶紧找对象结婚。进入到婚姻里,问题开始显现了,就逃避或者隐忍,因着社会压力,别人说的压力,可能即便在一段感情里不停的消耗,宁可消耗掉自己的一生,就因惧怕外界眼光和看法,也要继续消耗,不能离婚。过上了一切都不由自主的生活。
之后会感觉到各个方面都越来越失控。
其实失控,不仅是你自己控制不了的局面和一些负面情绪,从更深层次的心理学角度来看:失控,也许也意味着,你是先失去了自己。

4.
人际边界感模糊,以及缺乏自我边界
不知道人和人之间是需要保持安全距离的。不知道面对不同角色的人,是要有不同的态度的。总是混淆生活中的人物角色。把同学当成好朋友,把同事当成好朋友,把好朋友当作可以越过雷池反复伤害自己的人。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因为你们关系特殊,就可以伤害你。
而缺乏自我边界感呢,就是他不知道什么是被欺负。
自尊水平较低。自尊水平较低的人,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立场、言论,还会喜欢与别人进行对比。当对比后觉得自己比对方强,才会感受良好,言语交谈能自然很多,一旦发觉自己某些方面,不如对方时,会瞬间陷入自卑和脆弱当中产生回避状态。
不敢与对方正面交锋,哪怕仅是客观的说出一句自己的想法,都是那么困难。而一旦交锋,就是用力过猛的回击,令大众觉得事件发生的莫名突然,而产生人际疏远。
自卑的人内心深处的声音认为,有些话表达了,也没人能理解,还要遭人嘲笑。表达了也未必能得到解决。就是这样一次一次委屈、压抑着自己的心声。
而这些问题其实是一个人从小到大的成长史中积累下来的人格深层次的问题。如果想要自己活的更快乐更洒脱,可以去调整或补充自己的攻击能量。去反复练习反复应用,用最小的怼人的攻击方式来提升自己的一个 攻击性的内在能量力。
这需要一个过程,而第一步就是你需要先了解这些方法。如果你还达不到一个可以不卑不亢,中正客观的去怼别人的状态,或者总是无法承担别人怼你的话语,自己总是很生气。
其实,这意味着你的一些人格或者压抑的情感需要修复和释放。那么你一定要请专业的心理老师来进行评估和指导,帮你度过这样一个阶段。真正的将你的内心成长 成熟起来,强大起来。
——END——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情说公益直播课】 (hanbo)
- 心理学解释:当你想说脏话的时候…… (情说心理)
- 当你发现对方有这几个行为的时候,可能你们之间的爱情就出问题了 (情说心理)
- 蔡依林说:我很讨厌我自己,我一直在逞强。 (情说心理)
- 拖延者的惯性思考丨借口还在想,2019年已经来了。 (情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