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江大河里的宋运辉,闲聊几句我理解的演员的共情能力
来自:云舒008
身为观众,一直都是人云亦云地提及演员的共情能力,还会用看剧时对不同角色的观感来对应地评判演员的这种能力。但直到前几天看到王凯那篇有关安静的魅力的访谈,才恍然有所悟,并想从我这样一个纯粹的外行观众的角度来聊几句我理解的演员的共情能力。
王凯在访谈里提到“演员需要保留这种天真强大的信念感,他一生都要像个孩子一样,别人说什么他都信……”,一语中地,这样天真单纯的“轻信”是一种能力,但只有这样,一个演员才能真心地相信自己饰演 的角色,并全心地接纳他。而只有演员真正相信了自己的角色,观众才有可能相信和接受,并与之共情。说个笑话吧,我身在美国,老美们以前经常半调侃半真实地如此评价克林顿和小布什,说身为总统的克林顿远比小布什优秀,因为在大众面前讲话时,小布什自知他只是在背他并不相信的宣传稿,而克林顿说的话连他自己都信了。政客如此,演员塑造角色更是理所当然地如此。但坦白讲,我个人感觉,这样的能力是天赋,并不是后天努力修炼就能够获得的。但是否具备这样的信念感,很可能就决定了一个塑造出来的角色是满身匠气还是浑然天成。比如宋运辉,就是我心目中的后者。
说到大江大河,从我个人的观剧体验来看,我可以全程与宋运辉与宋家人与金州线共情,也可以与前半程的雷东宝小雷家线共情,但却全然无法与后半程的雷家线共情。抛开导演节奏情节设置等不提,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演员,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演员对角色的信念,还有演员对他人的信任等等。
王凯是我感觉具备这样天赋的演员。他能够演什么都被评价为本色出演,就可见他的角色代入感之强。我一直觉得,美感是建立在对比反差之上,王凯就是我关注的演员里具备这样强烈反差感觉的代表。单纯看外表,他拥有凌厉鲜明的脸部线条与圆润温和的鹿眼的反差;感应内在,在我看来他确实具备“脆弱感”,这种朱迪福斯特口中男演员最可贵的特质。具备这样天赋和特质的演员,又拥有对演戏专注的热情和投入,以及善于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这样的演员能够出头走入大众视野,我觉得是我们这样看戏挑剔的观众特别值得庆幸的好事。在这部戏里,他对宋运辉的感知是全方位的细致入微,全心的信任和代入。能够在跳拍中准确把握各个时段,这需要的是演员对于人物内在脉络和细微之处的全面把握,很不容易,但非常见功力。同时作为主演,更需要他具有强大的带戏能力,用自己对于人物随着时间流逝的细腻理解带动全线的准确表达。金州线的全员精彩,他和杨立新这老少两个主心骨绝对在演员里占据首功。
补充一句。虽然我觉得水宋两人的每一场戏都是剧里的高光时刻,但我最爱还是两人就内销科那一千吨产品进行交锋那场。因为这场戏两人的身份情绪变换数次,但连贯自然,对手之间呼应得相得益彰。特别是我最爱的台词,两人对话之间的轻重缓急,气息停顿等处理,就算是不看他们的面目表情,只听台词,就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两人之间的交锋,有清风细雨,有剑拔弩张。他俩的对戏太舒服了,值得反复刷nn遍!
题外话一句。这部剧里我最开心的除了王凯对于宋运辉的成功塑造外,就是看到了杨立新。我是从小看着北京人艺的话剧长大的,对于人艺出身的演员天然有种亲切感,从当年的朱旭濮存昕,到现在的何冰吴刚杨立新。虽然近年少有机会观看他们的话剧表演,但在喜欢的电视剧里看到他们的精彩演绎被更多的观众所喜爱,为他们开心。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S3E12|杨巡和梁家的冲突,本质是老钱与新钱的冲突 (长安梧桐)
- 有momo嬷宋运辉吗 (且敛风翼)
- 第2季|程开颜的本质是蠢 (你说什么)
- 第2季|梁思申就要上线了,现实生活中程开颜跟宋运辉真的走不... (非优即良)
- S2E12|好奇在那个年代6300元是什么概念? (饭碗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