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一帖,从几段演员的访谈聊聊演员是演什么
-
美好的回报 2019-01-21 09:27:59
演员对人物的理解真的与自身的文化内涵有很大关系吧,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所谓皮毛与所谓深度 演员对人物的理解真的与自身的文化内涵有很大关系吧,正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所谓皮毛与所谓深度也许跟观者的阅历层次和思想深度有关,但从形到神,从印到痕,甚至意味深长、常看常新又是完全不同的层级了~其实真正可怕的正是演员自己对自己的设定与界限,最可悲的也是演员自己就相信了自己给自己定的人设,混淆了人生与演戏,你害怕自己未曾经历过的,害怕突破与尝试,只能安于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那个角色~对他们来说只是安逸普通,对我们来说却是只见演员而再无艺术家了!大江大河片子的成功其实正在于主要人物依靠自身的努力,坚韧不拔顺应时代,在风云变幻中不忘初心,最终成长为重要行业的中流砥柱,这部剧的精神内核就在于歌颂那个时代中那些奋斗不息越挫越勇的先行者们~而目前呈现出的结果还有演员甚至导演的某些访谈,让我真的怀疑他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内核?!有的演员就像提前知道剧透,但是笑着说我就不告诉你的小丑,着重渲染悲情痴情,而罔顾人物成长积累的内心,甚至导演都能在采访中蹦出来一句大江这部片子他是当成生活剧来拍的……这真的有点伤害我们这些为了改革开放时代中奋斗者而感动的观众了~大家总是说着瑕不掩瑜,但有些花絮采访真的暴露出了根本问题~而唯一激励我们期待的,也许就寄希望于正午能够认真的看看网络中反馈的意见,积极改正,回归剧集精神内核吧! ... 萨美爾中肯,我们的优势是经历过奋斗过真实感自豪感。希望本就擅长生活剧的文艺界的编剧导演们能够理解更深刻的内核,不负原著的深刻,塑造经典!
-
萨美爾 2019-01-21 13:10:35
你这个说法极其有趣!我以前还真没有这样想过,但仔细想想,你说的很有道理:) 一个演员能够很 你这个说法极其有趣!我以前还真没有这样想过,但仔细想想,你说的很有道理:) 一个演员能够很深地理解一个人物,这只是成功的开始。然后他还需要很强很精准的表达能力,把他理解到的人物的个性思想内涵等表达出来,传达给观众。我其实一直有个感觉,许多时候演员在被问到自己的角色(特别是面世之前)时常常含混其词,并不一定是他不了解自己的角色,而是他们不确信自己表达出来的东西,观众是否能够准确感受到。所以这个时候自己的说辞,如果与日后观众的普遍感受不符,就太丢人了。我对王凯最初的深刻印象就是来源于此,他常常在自己的角色还在拍摄时,就很清晰明确地描述角色的个性特征,弄不好就剧透:)。以前有人说他太过实诚,不懂得打太极,我倒是觉得这是他对于自己表现能力很自信的一种表现。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实诚,这点没错:) ... 云舒008我觉得演员身上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就是保持纯真,说赤子之心也好说保持天真也罢,根源是让自己像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对自己所敬重所热爱的事情充满敬畏,对自己获得的满怀感恩~心干净了眼清澈了,虽经历困苦心却未曾蒙尘依然纯净,自然行为处事就通透了~角色带来的是不同的人生,用心去体会那个人生并将他展现给我们看的是演员对表演的尊重,不能或者不想将自己打破揉碎了去诠释角色的演员,展现出来的不管在哪部片子里就全是自己~希望这种在哪儿都是演自己的艺人更少一些,真心用心表演的演员更多一些吧~
-
豆友130241518 (有遗址才知有殿堂) 2019-01-21 13:32:40
呀,能引来资深语文老师的点评,实在荣幸,获益匪浅,谢谢老师!网上写文,通常是有感而发,不经 呀,能引来资深语文老师的点评,实在荣幸,获益匪浅,谢谢老师!网上写文,通常是有感而发,不经斟酌(当然实情是也斟酌不出来:),不过您的意见确实点中了我的弱点,我心自明。再次感谢。 说道阿诚,就借此再多说几句。阿诚是演当下,以至于当时多少观众都是提心吊胆地看剧,就担心他会叛变。但我们都看得出来,明楼明台是在演设定的。当然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他俩是男主,承载全剧的正面意义。这其实就引出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想法,就是一个演员如果是真心喜爱演戏希望有大成就,最好是从小角色小配角起步,这真的不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配角相对不受重视,但受到的束缚就少,可以尝试的手法就多。就好比阿诚的塑造可以演当下,让观众猜测他对南田对梁萌萌等的周旋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但明楼若是也这样,可能就过不了审了(吐舌)。一个演员从小角色起步,他就很可能有机会不断尝试各种他想尝试的手法,这对于提高演技意义重大。 还有就是演员常演配角,他就会学到如何配合他人,融入剧组。一开始或许是被动地,不得不如此。但慢慢地养成习惯,他就会从中学到如何成就一部好作品,作品好,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看看王凯,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同时配角戏份少,爱演戏的人就更会珍惜自己的每一点戏份,认真抠戏,让自己出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留遗憾。经年累月,他的责任感使命感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另外只有懂得如何配合他人,给别人托戏,他才会真正地知道如何带戏。带戏这种事是能力,真的不是你戏演得好就自然而然会带戏的。大江大河这部剧里,特别突出地感受到王凯会带戏,不少演员在访谈里特意提到这点,我们观众也看得出。这种带戏有他自己能首先迅速入戏,有他强大的共情能力(不仅让观众共情,还要首先让他的对手共情),还有他温柔体贴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个性。而这些有些是他与生俱来的,但我相信更多的还是他配角十年,在一个个剧组里学习锤炼出来的。 一个年轻演员出道即为主角,从此一路只演主角,这样的演艺经历只有让粉丝骄傲,但我真心觉得从演员个人的角度并非好事。演艺圈是典型的名利场,跟红顶白,一个剧组里主角就是天,是被众星拱月的所在,也是被所有人全力配合的目标。习惯了这样的演戏方式,除了戏份多之外,其实很难去尝试多种表演手法,也不必去配合他人。久而久之,演技容易单调,一旦进入一个不太熟悉的环境,就容易因不懂配合而显得格格不入。更何况只演主角,很容易就错失好剧,甚至会慢慢向烂剧里沉沦。这些年眼见着不少以前好感的演员慢慢走入这个套路,很遗憾。 ... 云舒008说到从演配角起步,特别赞同,而且因为在优秀剧目中饰演配角,还能与前辈对戏,既可得言教,又可得身教。 印象比较深的是《北平无战事》时焦晃老师给王凯指导一场对手戏,分析道具与人物的关系与设定,这比一直在一部部剧中与全是年轻演员的剧中担主,学习的机会不知多好。 这是名导戏里都不能替代的学习机会,所以为什么有些演员在名导下就好,在其他导演下就一般,又比如习惯的剧种和人设就好,换个人物演就一般。
-
时九段跳湖旧址 2019-01-21 15:22:32
呀,能引来资深语文老师的点评,实在荣幸,获益匪浅,谢谢老师!网上写文,通常是有感而发,不经 呀,能引来资深语文老师的点评,实在荣幸,获益匪浅,谢谢老师!网上写文,通常是有感而发,不经斟酌(当然实情是也斟酌不出来:),不过您的意见确实点中了我的弱点,我心自明。再次感谢。 说道阿诚,就借此再多说几句。阿诚是演当下,以至于当时多少观众都是提心吊胆地看剧,就担心他会叛变。但我们都看得出来,明楼明台是在演设定的。当然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他俩是男主,承载全剧的正面意义。这其实就引出我一直以来的一个想法,就是一个演员如果是真心喜爱演戏希望有大成就,最好是从小角色小配角起步,这真的不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配角相对不受重视,但受到的束缚就少,可以尝试的手法就多。就好比阿诚的塑造可以演当下,让观众猜测他对南田对梁萌萌等的周旋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但明楼若是也这样,可能就过不了审了(吐舌)。一个演员从小角色起步,他就很可能有机会不断尝试各种他想尝试的手法,这对于提高演技意义重大。 还有就是演员常演配角,他就会学到如何配合他人,融入剧组。一开始或许是被动地,不得不如此。但慢慢地养成习惯,他就会从中学到如何成就一部好作品,作品好,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看看王凯,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同时配角戏份少,爱演戏的人就更会珍惜自己的每一点戏份,认真抠戏,让自己出场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留遗憾。经年累月,他的责任感使命感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另外只有懂得如何配合他人,给别人托戏,他才会真正地知道如何带戏。带戏这种事是能力,真的不是你戏演得好就自然而然会带戏的。大江大河这部剧里,特别突出地感受到王凯会带戏,不少演员在访谈里特意提到这点,我们观众也看得出。这种带戏有他自己能首先迅速入戏,有他强大的共情能力(不仅让观众共情,还要首先让他的对手共情),还有他温柔体贴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个性。而这些有些是他与生俱来的,但我相信更多的还是他配角十年,在一个个剧组里学习锤炼出来的。 一个年轻演员出道即为主角,从此一路只演主角,这样的演艺经历只有让粉丝骄傲,但我真心觉得从演员个人的角度并非好事。演艺圈是典型的名利场,跟红顶白,一个剧组里主角就是天,是被众星拱月的所在,也是被所有人全力配合的目标。习惯了这样的演戏方式,除了戏份多之外,其实很难去尝试多种表演手法,也不必去配合他人。久而久之,演技容易单调,一旦进入一个不太熟悉的环境,就容易因不懂配合而显得格格不入。更何况只演主角,很容易就错失好剧,甚至会慢慢向烂剧里沉沦。这些年眼见着不少以前好感的演员慢慢走入这个套路,很遗憾。 ... 云舒008说得超级好,赞同每一个字!演好配角的演员真的值得佩服,而且配角出彩,绝不是靠着一味抢风头压主角,在其位谋其政地演好了“配角”,观众自然会记住你。想起之前偶然看见有人分析某部预想大爆的剧为何最后没有达到预期,那位楼主分析是每一个角色都抓着这个机会拼命表现自己,各演各的,大家仿佛不在一部剧,效果自然不好。我没看过这部戏对此不作评价,但单看这位楼主所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大概也就是“演员是互相成就的”这个道理吧。看田征老师(二叔) 杨立新老师他们对角色的解读,都是重点提到自己的角色在宋运辉的人生、在宋运辉线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有这种一心为剧情和主线的谦逊大气,难怪能既不喧宾夺主,又足够出彩,更为整部剧添光彩。 另外楼主提到的年轻演员一出道即演主角的不利之处,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演员本人来说,早早出名也就容易脱离烟火气的生活,而生活是表演的养料,没过过平常日子的人,要怎么演好平常人,让平常人认同呢。 私心说一下王凯这个演员,我作为粉丝虽然很遗憾自己在他声名鹊起之时才慕名而来,但我其实觉得,正是这段“配角”与“不出名演员”的经历,他才能抓得住爆红的机遇,更承担得起爆红之后的鲜花掌声。正如他人民日报访谈里说的那样。而且这个道理应该是共通的。也希望有更多能演好配角的好演员,也能得到主角的发挥空间,一展身手。
-
秋水长天 2019-01-21 16:17:21
说到从演配角起步,特别赞同,而且因为在优秀剧目中饰演配角,还能与前辈对戏,既可得言教,又可 说到从演配角起步,特别赞同,而且因为在优秀剧目中饰演配角,还能与前辈对戏,既可得言教,又可得身教。 印象比较深的是《北平无战事》时焦晃老师给王凯指导一场对手戏,分析道具与人物的关系与设定,这比一直在一部部剧中与全是年轻演员的剧中担主,学习的机会不知多好。 这是名导戏里都不能替代的学习机会,所以为什么有些演员在名导下就好,在其他导演下就一般,又比如习惯的剧种和人设就好,换个人物演就一般。 ... 豆友130241518《北平无战事》时期,沈佳妮参加大戏看北京还是什么节目,说道焦晃老师和她演一场等人的戏,问她是等了多久,等20分钟和等1个小时的状态是绝对不一样的。这就是表演的层次。北平对于青年演员来说真的是一所很好的表演学校了,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王凯在这部戏里的收获,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配角,他在央视春晚后台接受访问的时候说对他最重要的一部戏,还脱口而出《北平无战事》。
-
李秋水 (秋水共长天一色) 2019-01-21 17:29:05
说得超级好,赞同每一个字!演好配角的演员真的值得佩服,而且配角出彩,绝不是靠着一味抢风头压 说得超级好,赞同每一个字!演好配角的演员真的值得佩服,而且配角出彩,绝不是靠着一味抢风头压主角,在其位谋其政地演好了“配角”,观众自然会记住你。想起之前偶然看见有人分析某部预想大爆的剧为何最后没有达到预期,那位楼主分析是每一个角色都抓着这个机会拼命表现自己,各演各的,大家仿佛不在一部剧,效果自然不好。我没看过这部戏对此不作评价,但单看这位楼主所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大概也就是“演员是互相成就的”这个道理吧。看田征老师(二叔) 杨立新老师他们对角色的解读,都是重点提到自己的角色在宋运辉的人生、在宋运辉线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有这种一心为剧情和主线的谦逊大气,难怪能既不喧宾夺主,又足够出彩,更为整部剧添光彩。 另外楼主提到的年轻演员一出道即演主角的不利之处,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演员本人来说,早早出名也就容易脱离烟火气的生活,而生活是表演的养料,没过过平常日子的人,要怎么演好平常人,让平常人认同呢。 私心说一下王凯这个演员,我作为粉丝虽然很遗憾自己在他声名鹊起之时才慕名而来,但我其实觉得,正是这段“配角”与“不出名演员”的经历,他才能抓得住爆红的机遇,更承担得起爆红之后的鲜花掌声。正如他人民日报访谈里说的那样。而且这个道理应该是共通的。也希望有更多能演好配角的好演员,也能得到主角的发挥空间,一展身手。 ... 时九段跳湖旧址宋运辉粉上王凯之后我补了他之前所有的访谈,真的很惊讶几年下来他身上的气质真的是肉眼可见的在蜕变,有一种无法形容又极其分明的魅力一点点地加上去。 我和你一样遗憾于他的成名太晚,但又非常认同生活对于演员而言是不可或缺的成长土壤,没有早年的磨砺就不会有现在的王凯,非常纠结
-
时九段跳湖旧址 2019-01-21 18:19:19
是这样!包括现在回看三年前,更成熟了,他也有了闲云野鹤的底气。 难免有遗憾与纠结,好在他本人知足通透,我们也就替他开心~或许,借用一句有点俗的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放假了 2019-01-21 20:55:23
这位朋友,你说的很有道理,实践者的确不应该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是金州时期的宋运辉魅力所在。但水书记说得好,作为领导必须考虑到员工的积极性保护(大概意思)。 我是一个老师,社会责任感会强一点,作为资深的班主任,替学生考虑也会比较全面。就我本性而言,如宋运辉般纯粹的学生我会更欣赏,但这样的人需要保护和鼓励,东海时期的宋运辉才是真正能掌控自己生活的主动者。 上头为什么会搞献礼剧,这就是引领。八大党刊为什么会报道大江大河,同样也是引领。因为这个社会的某些风气很成问题,三观不正大行其道,年轻人丧失朝气,奋斗精神缺失。影视作品粗制滥造,陈腐粗俗,观众审美能力下降。作为文艺工作者,王凯说过一句话,他认为演员也应该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说明他作为演员的自觉,他认为公众人物应该用优秀的作品起到正面引导作用的。 作文最重要是立意,做人何尝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很好;为人生而艺术,更具社会责任感。
-
李秋水 (秋水共长天一色) 2019-01-21 21:04:09
周凯这个角色没怎么关注,我不喜欢猕猴桃造型(最主要的是电影实在不怎么样,看不下去QAQ我想我可能真的只是个肤浅的颜粉了 然而土帅的小辉居然能让我get到王凯的魅力也是非常神奇了,只能感慨下演员真不容易,一个人演得好也难保不被同组人拖累,挑剧本挑导演挑剪辑还得挑一起搭戏的,大江大河结局的金州厂剧情+预告+彩蛋我已经三刷了,距我上一部看完人义已经隔了块两年了,只能说优秀影视剧的魅力了
-
李秋水 (秋水共长天一色) 2019-01-21 21:18:40
这位朋友,你说的很有道理,实践者的确不应该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是金州时 这位朋友,你说的很有道理,实践者的确不应该有太多的私心杂念,“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也是金州时期的宋运辉魅力所在。但水书记说得好,作为领导必须考虑到员工的积极性保护(大概意思)。 我是一个老师,社会责任感会强一点,作为资深的班主任,替学生考虑也会比较全面。就我本性而言,如宋运辉般纯粹的学生我会更欣赏,但这样的人需要保护和鼓励,东海时期的宋运辉才是真正能掌控自己生活的主动者。 上头为什么会搞献礼剧,这就是引领。八大党刊为什么会报道大江大河,同样也是引领。因为这个社会的某些风气很成问题,三观不正大行其道,年轻人丧失朝气,奋斗精神缺失。影视作品粗制滥造,陈腐粗俗,观众审美能力下降。作为文艺工作者,王凯说过一句话,他认为演员也应该是人类灵魂工程师。这说明他作为演员的自觉,他认为公众人物应该用优秀的作品起到正面引导作用的。 作文最重要是立意,做人何尝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很好;为人生而艺术,更具社会责任感。 ... 放假了同意老师的意见 电视剧和文学作品是一样的,有消遣娱乐的文学,也有深刻高尚的文学,要有一般娱乐品的电视剧,更要有能够反应时代引人向上的电视剧;不一样的是文学的鉴赏能力会由教育去培养,而影视剧的鉴赏只能靠观众自己的审美水平来鉴别了,而一部能为大众审美广泛接受同时立意导向正确的电视剧非常难得 我们生活中需要充斥各种不同的色彩,但是如果纷繁的颜色遮掩掉社会和人性中高尚的亮色,绝不是一件好事,大江大河就是给这抹亮色打上高光,让目光重新在这里停留 这种打光性质的影视剧不少,大江成功的主因在它打出的光不会使亮色显得虚幻
-
李秋水 (秋水共长天一色) 2019-01-21 21:31:04
同意老师的意见 电视剧和文学作品是一样的,有消遣娱乐的文学,也有深刻高尚的文学,要有一般娱 同意老师的意见 电视剧和文学作品是一样的,有消遣娱乐的文学,也有深刻高尚的文学,要有一般娱乐品的电视剧,更要有能够反应时代引人向上的电视剧;不一样的是文学的鉴赏能力会由教育去培养,而影视剧的鉴赏只能靠观众自己的审美水平来鉴别了,而一部能为大众审美广泛接受同时立意导向正确的电视剧非常难得 我们生活中需要充斥各种不同的色彩,但是如果纷繁的颜色遮掩掉社会和人性中高尚的亮色,绝不是一件好事,大江大河就是给这抹亮色打上高光,让目光重新在这里停留 这种打光性质的影视剧不少,大江成功的主因在它打出的光不会使亮色显得虚幻 ... 李秋水我觉得这也是我先追人义后追大江的原因,各种宫斗宅斗抗日奇侠三角撕逼披着创业皮事业皮专业皮谈恋爱的魔幻电视剧情圈无力涉足
-
千千暗影 2019-01-22 10:02:38
入戏太深,对于他我真搞不清楚他是方法派还是体验派,如果是体验派,那么他对角色有很多设计,说方法派,他又把自己揉进角色里完全成为那个角色而且拍完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走出来,我很愿意把他归纳为方法派和体验派的结合体,这样的演员太难得了。
-
江城纪事 2019-01-22 10:40:29
说得超级好,赞同每一个字!演好配角的演员真的值得佩服,而且配角出彩,绝不是靠着一味抢风头压 说得超级好,赞同每一个字!演好配角的演员真的值得佩服,而且配角出彩,绝不是靠着一味抢风头压主角,在其位谋其政地演好了“配角”,观众自然会记住你。想起之前偶然看见有人分析某部预想大爆的剧为何最后没有达到预期,那位楼主分析是每一个角色都抓着这个机会拼命表现自己,各演各的,大家仿佛不在一部剧,效果自然不好。我没看过这部戏对此不作评价,但单看这位楼主所说的,确实很有道理,大概也就是“演员是互相成就的”这个道理吧。看田征老师(二叔) 杨立新老师他们对角色的解读,都是重点提到自己的角色在宋运辉的人生、在宋运辉线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有这种一心为剧情和主线的谦逊大气,难怪能既不喧宾夺主,又足够出彩,更为整部剧添光彩。 另外楼主提到的年轻演员一出道即演主角的不利之处,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对于演员本人来说,早早出名也就容易脱离烟火气的生活,而生活是表演的养料,没过过平常日子的人,要怎么演好平常人,让平常人认同呢。 私心说一下王凯这个演员,我作为粉丝虽然很遗憾自己在他声名鹊起之时才慕名而来,但我其实觉得,正是这段“配角”与“不出名演员”的经历,他才能抓得住爆红的机遇,更承担得起爆红之后的鲜花掌声。正如他人民日报访谈里说的那样。而且这个道理应该是共通的。也希望有更多能演好配角的好演员,也能得到主角的发挥空间,一展身手。 ... 时九段跳湖旧址我觉得非常在理,一条主角线上,每个配角都应该与其发生人物关系,作为推动主角变化前进的一个催化剂,互动做好了,观众自然会记得配角,像水书记,大寻都是这个道理,金州线上这种推动的互动的化学反应特别明显。类比小雷村,除了老书记以外,好像这种互动的人物关系真的很少,虽然配角人物众多,但是真正和雷东宝产生化学反应的几乎没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延伸到21世纪,宋梁有没有离婚的可能 (豆友270945622)
- 现实生活中,程的家庭养不出傻白甜 (kitu)
- 为我最爱的修罗场晚宴控场辉开一贴表情记录贴 (狮可可🍭)
- 复盘:程开颜为什么必须失去宋运辉 (NancyX)
- 其实老马是在最后收到宋运辉的托孤才真的相信他的吧,之前一... (柠檬汁和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