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来自:青澹汝窑
2019的伊始,
满城还未飞起柳絮,
梨花也未曾开了遍地,
清风明月间默默点灯的林清玄先生,
如一片枯叶蝶般,
安然落进了另一个世界,
“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无尽的苍穹下,
很多人的心空都曾划过他的痕迹,
“一棵树、一片草原、
一间木屋、一个故乡,”
以后的每次缅怀,
每次追忆,
都是生活里的一点光、
一点温暖、一点希望。
“虽然人世寂寥暗淡,我们也可以相互照亮。”
清风拂面的文字,
莲花一般清澈,纯净,
不紧不慢地,
在天际挥别灵动的羽翼,
做优雅而从容的告别,
“我们虽在尘网中生活,
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
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枯叶蝶的苏醒,
从遥远的山村开始,
八岁时,小小的心已决定要当作家;
十七岁,第一部作品面世;
三十岁,揽获台湾各项文学大奖,风光无限;
三十二岁,一切清零,深入经藏修行;
三十五岁,悟道出山,四处参学,
此后著写《菩提十书》,《身心安顿》,
《打开心灵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
《人生最美是清欢》,《孤独是生命的礼物》
.......
他说:“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而那光,何尝不是他自己,
何尝不是那月光般静谧美好的文字,
微妙的、朴素的,
静静地倾洒、流淌,
在岁月流逝的掌间,
“爱着并温柔的抚摸着每一个在寒冬里孤独的孩子。”
他的心总是那样的柔软,深情,
“在雪夜的风中看一盏烛火
在黄昏的晚霞里观夕阳沉落
在蝉声高唱的树林里穿行
在松子掉落的深夜想起远方的朋友”
……
看到林中歌唱的鸟儿,
为它们的快乐感动,
一路南飞的大雁,
为它们互助相持感动,
喂饲着乳鸽的母鸽,
为它们的亲情感动;
微雨里比翼双飞的燕子,
为它们的情爱感动。
不只是这些显露着天真情感的生灵,
星辰、森林、海洋、云彩、天空与远方,
都是他心头的至宝。
他赞美在阳光雨露中快乐展开叶子的植物,
感觉高大树木的精神和呼吸,
体会那正含苞待开的花朵,
还有在原野里随风摇动的小草,
描绘出那些“小小的、确定的幸福”,
有如星星点灯,
照亮暗夜的天空,
“温柔而明亮,繁华而有致”,
帮我们找到平凡人的喜乐。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
他还想着用一只空瓶盛装今夜的桂花香
用一个精致的琉璃盒子盛装初恋的温馨,
用一壶月光下酒……
他说:“安静无言并不是陷入空白,而是有一个更深广、更澄明的所在;最好的表达是沉默,而不是语言。”
幼年的时候,
他爱在乡间的黄昏看煮饭花(紫茉莉)花开,
“黄昏夕阳将下的时候,
农家结束了一天的劳作,
炊烟袅袅升起的时候,
才像突然舒解了满怀心事,快乐地开放出来。”
他母亲说:“煮饭花是一个好玩的孩子,
玩到黑夜迷了路变成的,
它要告诉你们这些野孩子,
不要玩到天黑才回家。”
他觉得母亲的话很美,
却不大认同,
他觉得花和人一样,
都是喜欢好景儿的,
“在人世间又有什么比黄昏的景色更好呢?
因此它选择了黄昏。”
到了都市,
他每天看着自己养的紫茉莉,
几乎整天开着花,
悲哀地想着:
都市人容易遗失自己的心,
如紫茉莉一般迷失,
它看不见田野上黄昏的好景,
可能经过市声的无情洗礼,
已经忘记了它祖先对黄昏彩霞最好的选择了。
三十岁与佛陀结缘,
他深悟“从缘悟达”,
禅宗里看到翠竹悟道,
看到黄花悟道,
看到夜里大风吹折松树悟道,
看到牧牛吃草悟道
........
“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
人生需要准备的,
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用清净心看世界,用欢喜心过生活,
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障碍,”
光阴过隙,人生这列匆匆的火车,
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我们有幸与他同行一程,
如沐春风,如饮冰雪,
至此,他无所挂碍从容挥别,
缘分寂灭,
唯有心存感激含泪致意,
林先生,
“天寒露重,望君保重。”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很喜欢林清玄,跟大家交流学习。 (阿亮)
- 【原创】林清玄的庸俗禅 (黄泰)
- 有皇冠出版社的林清玄四本书,有需要的吗 (奥义的星辰)
- 林先生已作古,请问签名书有没有人要 (京杭)
- 生命的化妆 (e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