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地狱:科学揭密连环杀手之谜
来自:王想想,(血比蜜甜)
一天人类回首前事,他们会说是我催生了二十世纪。 ——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 在媒体报道和影视剧的大力渲染下,许多连环杀手的名字和代号早已人们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比如十二宫杀手(Zodiac Killer)、约翰•韦恩•卡西(John Wayne Gacy)、BTK杀手(B-捆绑、T-折磨、K-杀害)、泰德•邦迪(Ted Bundy)、山姆之子(Son of Sam)、杰弗里•达默(Jeffrey Dahmer)。在罪行被揭露前,这些杀手大都看起来很正常——魅力十足、事业有成、在社交场上颇为活跃。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579003464/ 这种杀手作案并不是某天一时兴起便大开杀戒,他们的动机也不是出于嫉妒或贪婪。那么,是什么致使他们不仅犯下凶案,而且还在几天、几星期甚至几年中连续杀害了那么多人?这种杀人犯有个专有名称:连环杀手。在本文中,我们将带您了解连环杀手们为什么会走上这条不归路。 1. 连环杀手之谜 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联邦调查局“暴力犯罪缉捕计划(Violent Criminal Apprehension Program)”前主任罗伯特•雷斯勒(Robert Ressler)创造了“连环杀手”这个词。他选择“连环”这个词是因为英格兰的警察称这种谋杀案为“一系列犯罪”,而且他是看着系列片长大的。在此之前,人们通常将这些谋杀案称为大规模谋杀。 FBI对连环杀手的定义是:谋杀了三个或更多受害者,并在作案周期中存在“冷却期”。这也将连环杀手和大规模谋杀杀手(mass murderers)、疯狂杀手(spree killers)区别开来。大规模谋杀杀手是指在同一时间(或很短的时间内)同一地点杀害了四个或更多受害者的罪犯;疯狂杀手是指短期内四处作案的杀人犯。连环杀手通常单独行动,杀害的都是些陌生人,一般是为了杀人而杀人。 FBI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在20世纪,美国一共出现过大约400个连环杀手,受害者为2526到3860人。不过,我们无法确切知道活跃在某一时间的连环杀手有多少,专家认为,大概是50到300个,但目前尚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这一点。 在过去的30年中,连环谋杀案有所增加。在我们上文提到的约400名连环杀手中,有80%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出现的。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仍存有争议,没有人能解释得清楚,就好像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有人会成为连环杀手一样。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向您介绍犯罪研究人员和犯罪心理学家是如何对连环杀手进行分类的,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一现象。 2. 连环杀手的分类 在连环杀人案的研究领域,有两种对杀手进行分类的方法:一种基于作案动机,另一种基于组织和社会模式。基于作案动机将杀手分类的方法称为霍姆斯类型学(Holmes typology,),以罗纳德•M(Ronald M.)和史蒂芬•T•霍姆斯(Stephen T. Holmes)的名字命名,这两位撰写了大量关于连环谋杀和暴力犯罪的书籍。不是所有的连环杀手都可以归入某一种类型,很多同时具有好几种类型的特征。上述分类方法并不能解释连环杀手的成因(下文中将对此展开详细叙述)。而且,这些分类法也没有足够的科学数据支持——它们都建立在传闻和访谈数据的基础上。这给了霍姆斯类型学的批评者一个反对它的理由,但是很多调查者仍然认为在研究连环谋杀案时这种分类方法很管用。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579004629/ 根据霍姆斯类型学,连环杀手可分为着重行为型(act-focused,杀人过程很迅速)和着重过程型(process-focused,杀人过程很缓慢)。对于着重行为型的杀手来说,杀人只是个行为。这种类型的杀手又可分为两种:幻想型杀手和使命型杀手。前者是因为听见了某个声音或看见了某种景象,指引他去杀人。后者杀人则是因为他们认为除掉某一特定群体是自己的使命。 着重过程型杀手喜欢享受杀人的过程,他们通常会折磨受害者、看着他们慢慢死去,以获得快感。这种类型的杀手又可分为三种享乐性杀手——性欲型、刺激型和获利型,以及追求权力型杀手。性欲型杀手从杀人中获得性快感,刺激型杀手从杀人中得到刺激,获利型杀手则相信杀人可以使自己在某些方面得到好处。追求权力型杀手认为自己在杀人的过程中扮演了上帝的角色,能掌握生死大权。 美国的第一个连环杀手 因9起谋杀案而定罪的H.H.霍姆斯(H.H. Holmes)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第一个连环杀手。霍姆斯供认作案27起,有些调查者认为他可能实际上谋杀了上百人。他的犯罪行为开始于1893年,受害者是那年参加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并入住在霍姆斯经营的“城堡”大酒店的客人。在一次调查中,酒店管理人告诉警方,霍姆斯不允许清理酒店的某些楼层,霍姆斯的罪行这才浮出水面。最终,霍姆斯被判有罪,并于1896年被送上了绞刑架。2003年,《白城里的恶魔(The Devil in the White City)》一书出版,书中描写的谋杀案正是发生在世界博览会期间,这也重燃了人们对霍姆斯案的兴趣。 3. 连环杀手的行为 根据组织能力和社交能力,连环杀手也可以分为有组织型和无组织型(取决于犯罪现场的情况),以及非社会性和自我中心型(取决于他们被社会排斥还是自我排斥)。下面的图表阐释了这两种最常见的类型。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579006789/ 已查明的连环杀手大部分都是有组织型和非社会型的。大多数还符合其他一些基本模式。80%以上的连环杀手都是白种男人,年龄为20或30多岁。连环杀手通常智商很高,一般以白种女性为目标。通常从外表根本无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连环杀手,因为连环杀手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泰德•邦迪因为30起谋杀案被定罪,而在旁人眼中,他一直是个魅力十足、能说会道的男人。约翰•韦恩•卡西在社区里很受欢迎,常常在街区聚会里扮演小丑的角色。他曾担任地方民主党选区官员,并在此期间受到过第一夫人罗丝琳•卡特(Rosalynn Carter)的接见。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人谋杀了33名男性。 通常情况下,连环杀手具有和儿童时代相同的三种行为,也就是“麦克唐纳症状(MacDonald triad)”——尿床、喜欢纵火和虐待动物。他们很可能来自破碎的家庭、曾经被虐待或者被忽视。有些杀手很害羞、内向,有些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活跃、外向,但是实际上却感到孤立。 很多理论家指出,连环杀手动荡不安的童年可能是造成他们杀人的一个原因。在下一节中,我们将探讨这个原因的真实性,以及有关他们杀人原因的其他理论。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579008947/ 特例 连环杀手中还有女性杀手、针对少数民族和黑人的杀手、专门谋杀外族人的杀手,以及自小就开始谋杀的杀手。 艾琳•沃诺斯(Aileen Wuornos,上图)被裁定杀害了7名男子,于2002年执行注射死刑。2003年的电影《怪物(Monster)》正是以她为原型。 杰弗里•达默和约翰•韦恩•卡西都是白人,他们的凶杀目标大都是黑人或少数民族男性。 1968年,年仅10岁的玛丽•贝尔(Mary Bell)在英国谋杀了两个男孩。她被囚禁在一个男孩劳教学校,后来转去了女子监狱,在23岁时获释。 4. 连环杀手的作案动机 对于连环杀手的研究,通常人们最关注的是“为什么?”已有一些理论给出了可能的解释。但是,“揭开连环杀手杀人之谜,就好像复原被打乱的魔方一样”。换句话说,答案不止一个。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以下这三种可能的理论:儿时受到忽视和虐待、精神疾病和脑损伤。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579009228/#next_photo 儿时受到忽视和虐待 这个理论围绕连环杀手在儿童时期遭受的忽视和虐待展开。罗伯特•雷斯勒和汤姆•夏赫曼(Tom Shachtman)介绍了美国FBI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采访了数十名凶手(大部分为连环杀手)。在所有案件中,他们发现这些人“在儿时都曾有过相似的被忽视的经历”。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有些阶段非常重要,儿童会在这些阶段学习爱、信任、同情以及与他人沟通的基本原则。如果儿童在这些时期没有打下这些“印记”,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可能再也无法学会这些品质。 连环杀手在儿童时期,常常受到身体上的虐待,甚至性虐待,或目击了家庭成员遭受虐待。某些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忽视和虐待会造成连环杀手在成长过程中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完全忽视他人感受。不过,也有很多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并没有成为暴力罪犯或连环杀手。所以,这一原因也许并不成立。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带您了解患有精神疾病和脑损伤的连环杀手。 几个著名连环杀手 加里•里奇韦(Gary Ridgway)——“绿河杀手(Green River Killer)”,供认曾杀害4名妓女。里奇韦属于使命型连环杀手,在他的认罪书里,他说:“我最恨妓女。” 在最广为人知的一批案件中,有很多罪犯是性欲型杀手,这其中包括杰弗里•达默、泰德•邦迪和约翰•韦恩•卡西。他们三位都觉得在折磨和杀害受害者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了性满足。 大卫•伯克维茨(David Berkowitz)——“山姆之子”——是典型的刺激型杀手,他非常享受杀人时的快感。他在杀人时从不近距离与受害人接触,而是尾随受害人,然后远距离朝他们射击。他一共射杀了6人,射伤9人。 5. 连环杀手是否精神正常 对有些人来说,能解释连环谋杀案的唯一理由就是连环杀手们“精神错乱”。还有些杀手用“精神错乱”来为自己做无罪辩护。但是所有连环杀手精神都不正常,甚至患有精神病吗?根据《美国法典》,用精神错乱来辩护意味着:“构成犯罪的行为发生之时,被告由于严重的精神疾病或精神缺陷,无法分辨他的行为性质,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否则,患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缺陷不构成辩护理由”。 基本上,如果一个杀手想以精神错乱为自己开脱,他就必须证明自己在杀人时完全不明是非。不过,他可能很难证明自己的确不知道他的行为将导致受害者死亡。只有两个连环杀手成功地以精神错乱为由,洗去了自己的罪名。长期担任FBI调查支援组(FBI's Investigative Support Unit)组长的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认为,连环杀手“很清楚什么是死亡,而且也知道他们将杀死受害者”。 有些连环杀手已经被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确诊为精神病患者。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第四版,这一疾病的官方术语叫做反社会性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APD)。书中写道,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通常“从15岁开始表现出无视和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这些行为有7个特征(如符合其中三项,则可以确诊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例如“不遵守社会规范”、“易怒和好斗”以及“缺乏反省”。精神病患者并非精神错乱,他们能分辨是非,但这种诊断可以解释他们在杀人时的行为。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579009576/#next_photo 脑损伤 有些研究人员推论说,连环杀手有脑损伤,或者其他生物学的异常情况,由此导致了他们的杀人行为。额叶、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区域的损伤会使人极具侵略性,行为失控并失去判断力,表现出暴力行为。杀害了11名受害者的连环杀手亨利•李•卢卡斯(Henry Lee Lucas)就有严重的脑损伤,很可能是因儿童时期受到虐待、营养不良以及酗酒造成的。另一个杀害了11名受害者的杀手阿瑟•肖克罗斯(Arthur Shawcross)脑部也有多处损伤,包括两处颅骨骨折。在监狱里,他常常头痛并昏倒。鲍比•乔•朗(Bobby Joe Long)杀害了9名受害者,他曾表示:“等我死了,他们打开我的头就会发现,像我曾经说过的那样,我的大脑有一部分是黑色的,已经干瘪死亡。”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带您了解执法机关是如何追捕连环杀手的。 6. 捉拿连环杀手! 连环杀手大开杀戒之后会一直作案,只有发生下列四种情况发生后,他们才会停手:被抓捕归案、死亡、自杀或者丧失杀人冲动。很显然,一旦执法机关确定了一系列谋杀案是由一人所为,就会尽快将他抓住。不过,他们是怎样锁定目标的呢?又是怎样将连环杀手抓住的呢? 在任何一起凶杀案发生之后,执法机关都会调查犯罪现场并进行尸检,试图找出凶手。一旦警方将所有资料收集全了,就会把它们输入由FBI管理的一个全国性数据库,成为“暴力犯罪缉捕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有助于警方确认杀手的行为模式或犯罪特征,以将孤立的凶杀案联系起来。 FBI的犯罪侧写师约翰•道格拉斯说,犯罪特征是“一种习惯做法,罪犯故意做出这些举动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而其实这些举动对实施犯罪并没什么帮助”。有些连环杀手会将受害者以特定的姿势摆放,或在杀人之后在某个特定地点抛尸;还有一些杀手会折磨受害者或将受害者分尸。这些都是犯罪特征,杀手做这些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幻想,而调查者可以从中了解很多有关连环杀手个性的情报。 调查者还会观察凶手的作案手法。作案手法反映了杀手在实施犯罪时的必要行动。这包括了凶手怎样诱骗和控制受害者,以及最终怎样杀害他们。连环杀手的作案手法可能会逐渐发生变化。因为,他们会吸取过去的教训,并加以完善。 天生杀人狂? 大多数人都有两条性染色体,无论是女性(XX)还是男性(XY)。但是有些人会多带一条X染色体,从而患上克兰费尔特综合症(Klinefelter syndrome)。此类患者通常为男性,与只有一条X染色体的男性相比,他们的睾丸激素水平较低。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克兰费尔特综合症患者更有攻击性,也更可能对别人进行虐待。阿瑟•肖克罗斯(Arthur Shawcross)就是克兰费尔特综合症患者。不过克兰费尔特综合症的发病几率是1/1000到1/500。所以,即使有这个原因存在,它也不是连环杀手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7. 连环杀手的犯罪侧写 杀手的犯罪特征和作案手法都是犯罪侧写的内容。FBI行为科学小组(FBI's Behavioral Sciences Unit)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犯罪侧写,泰德•邦迪是最早被侧写的连环杀手之一。根据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做出的研究、从过去的连环谋杀案中收集的点滴资料、犯罪现场信息和目击证人的证词,侧写师可以创建出犯罪侧写。例如,如果受害人是白人,杀手可能也是白人。如果从犯罪现场看,杀手在杀人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那么杀手肯定很聪明,并且年纪较大。如果受害者的尸体被肢解得乱七八糟,杀手很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而且这种人往往身材瘦削、蓬头垢面。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579009692/#next_photo 犯罪侧写并非百分百准确,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已经很接近事实。成功使邦迪招供的侦探罗伯特•凯佩尔(Robert Keppell)说,为邦迪建立的犯罪侧写简直太精确了,“侧写中甚至预测邦迪有一个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而他真的有一个”。 当犯罪侧写完成之后,调查人员就可以查看现有的嫌疑人名单,确定谁最有可能犯罪,以及抓捕的最佳方式。像丹尼斯•雷德(BTK杀手)这样的组织型杀手很喜欢和警察玩猫鼠游戏,而这有时会给警方留下抓捕他们的线索。雷德给警察送去了一张软盘,警察就是根据软盘中的元数据追踪到了他的教堂。很多连环杀手,即使是那些组织性和条理性非常好的杀手,也会出现疏忽,最终导致被捕。在杰弗里•达默案中,有一名受害者死里逃生,并将警察带到了达默的公寓。而约翰•韦恩•卡西则喜欢选择他建筑公司里的员工作为作案对象。 但是,有的连环杀手也不是一开始就以杀人罪名被捕的。他们有的原本是以其他罪名被捕,或者因其他案件被请到警局协助调查,而警方在调查犯罪证据时又发现了他们的谋杀罪行。泰德•邦迪是在一次例行的交通临检中被捕的,而“山姆之子”大卫•伯克维茨是因为正好在案发现场逗留而被请到警察局协助调查,当时警方以为他是目击证人,而非杀人凶手。 定罪之后,多数连环杀手都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或者被处以死刑(这取决于死刑在罪犯所在的州是否合法)。艾德•盖恩是个例外。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发现艾德没法接受审判,于是将他送进精神病院。后来他的精神科医生认定他可以接受审判,法官又以精神错乱判他无罪。盖恩于1984年死于心脏衰竭。 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没有办法可以完全“治愈”连环杀手。有些连环杀手在认罪伏法后住进精神病院,或者接受精神病治疗,接着被医生诊断为已经痊愈并得到释放。但是他们又开始杀人。彼得•伍德科克(Peter Woodcock)杀害了3名儿童,之后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家刑事精神病院接受了35年的治疗。释放后几个小时他就杀死了同院的一位精神病患者,于是立即被送回医院。 除非我们能掌握在连环杀手行凶前就阻止他们的手段,或者在他们犯下更多凶案前找到更好的抓捕方法,否则连环凶杀案会和谋杀案一样,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 流行文化里的连环杀手 第一部刻画连环杀手的电影是希区柯克于1960年拍摄的惊悚片《心理(Psycho)》,该电影根据罗伯特•布洛赫(Robert Bloch)同名小说改编,以现实生活中的杀手艾德•盖恩为原型。以盖德为原型的还有《德州电锯杀人狂(Texas Chainsaw Massacre)》和《沉默的羔羊》里面的布法罗•比尔。后者引起了公众对FBI犯罪侧写工作和“暴力犯罪缉捕计划”的关注。其他以连环杀手为题材的纪实、小说和影视剧也不胜枚举。它们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也许人们对它们着迷只是因为连环杀手过于可怕。人们享受连环杀手电影和书籍带来的恐惧感。 有些人则对此更加沉迷。就在不久前,如果您在ebay上搜索“连环杀手纪念品”,就会找到已经认罪的连环杀手的个人物品,包括服装、绘画和信件。在受害者权利群体的抗议下,ebay已经禁止出售这些物品以及其他“谋杀纪念品”。有一个网站专门出售连环杀手的作战玩偶、记事录和集换卡。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推荐好看的案件纪录片~~欢迎大家来盖楼哦~ (痴心疯)
- 测测你真实的一面 (ifortune)
- 来自地狱:科学揭密连环杀手之谜 (王想想,)
- 对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看这里 (橘子爱吃肉)
- 求推介好看的推理的书 (七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