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第一篇:简评知否那些做人处事的道理
BUMJO
首先,我不是任何演员粉,也不是剧粉,也不是纯书粉,我只是个站在现实客观角度看书看剧的普通成年人。感谢编剧,修改并增加了些内容,让这个剧更多了几分教人如何生存,如何发展的道理。
首先是如何看待人生的坎坷。涉及人物:张桂芬。盛明兰后期铁闺蜜张桂芬,英国公唯一嫡女,还是老来所得,全家宠爱,从小跟哥哥们一起习武,性格洒脱,后来学习了女红及持家经济要务,算得上文武双全。结果婚姻却这么不如意,为了新旧贵族融合嫁给了死了原配的沈从兴,沈家马上娶了原配的妹妹做了贵妾,还给了诰命。张桂芬郁郁寡欢,明兰上门劝她,拿房妈妈做了案例“人生其实是一命二运三本事,命不好但是运来了,个人也有本事,也是可以把日子过得很好”,这一段我觉得很值得深思。太多的人整天怨天尤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或者没投好胎,心中充满戾气,看不惯这看不惯那,把自己生生地憋郁闷了,也给周围的人带来了负能量,长此以往,哪有幸福日子可言。
其次是人随形势,掩锋芒大智若愚。这是纵贯明兰成长的一条深刻道理,剧中也是卫小娘最后的嘱托,明兰理解并遵守——代价是她娘跟弟弟的两条命。明兰很聪明,也好强,但是她小心做人,装笨装傻,得到盛老太全心爱护,又让着如兰,对王大娘子恭敬,这才平安长大,不然林小娘有的是机会处理她这个庶女。如今社会也是一样,自视甚高,高调狂妄的人要么永远立于上位,不然若有颓势一定是被人落井下石。
第三是学会鉴别良友诤言。顾二前半生的蹉跎坎坷一方面是他爹的确渣,另一方面就是被小秦氏算计。从小捧着宠着,犯了错也不教育,还护着不让爹教训,少年时期就塞了许多美貌丫头,外面闯祸欠债,也都帮着隐瞒还钱,把顾二宠得个性狂傲大胆,跟爹对着干。幸而顾二中途意识到后妈不是好人,离家闯荡才有了建功立业翻身机会。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有很多成为朋友,也可能推心置腹,但是良师益友的比例其实并不高,贵人本来就难求。我们经常会遇到所谓朋友,当面夸你,附和你,贬低别人,转过身把你的牢骚和不满透露出去,让你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张。因此学会鉴赏甄别其实是门很重要的学问,我认为最基本的是得有自知之明,冷静下来,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推敲自己的言行,是否有偏差?如果自己本身也有错误的,那如何去修正?那么,那些聚在你身边讨好你,附和你,数落别人的人自然算不得什么好人良友。
第四点是我看到顾二有句台词,大致是人就是互相疼,你疼疼我,我疼疼你。我把它理解为人之间交往要走心,互相理解互相帮助,才能友谊长久,当然前提是先得鉴别善恶,有些白眼狼是焐不熟的。我的老父亲在这块做得是很差劲,他的观点就是能不麻烦人就不麻烦人,活得清净逍遥就好。结果朋友的数量大概一个手掌的数字都不到,跟兄弟姐妹亲情也淡薄。以前多少也对我有了不好的影响,这几年我摸爬滚打也觉得这是不对的,在家靠父母,在外还是得靠朋友,不去付出时间和精力,怎么结识志同道合的同伴,怎么让同伴认可我,必要时候拉我一把。
第五点就是明兰跟祖母讨论的“女子读书无用论”,当时就觉得这个思想太超前了,也是编剧额外加料,小说是没有的。但借着古人的台词,我们今人难道更不该反对“女子读书无用论”吗?我们有了文化知识,可以找到含金量高的工作,可以赚更多的钱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无需指望依靠谁;有了见识,也会认识并且建立更为稳固的社会关系,身边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一水的硕士博士,跟身边全是知识浅薄,思维落后的人,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心理健康都是不同的。
第六点是临睡前想到的,也是本剧出现频率最高的台词:“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卫小娘临死前说过,顾大临死前说过,明兰和曼娘也说过,有人吐槽,我倒是觉得这跟知否小说一个重要的内容相应合。 纵观知否,显然家庭盛衰重于朝堂,宫廷政变都是后期穿插在内,主要写了盛家,以及顾家、齐家等官宦世家的家长里短。观众可以发现,家庭教育对于下一代的成长起了关键作用,盛家有了老太太,扶持庶子盛紘立业科考求娶王家贵女,一路升迁,盛紘虽然糊涂眼瞎,但是也没忽视子女教育,请庄老师以及孔嬷嬷到家里教儿子女儿,才有盛长柏中进士,官场顺意最后拜相,家族走上鼎盛,更别提四个女儿,三个高嫁,如兰也嫁了潜力股。 卫小娘临死应该是知道是被林小娘害的,但是她叮嘱明兰不要报仇,要活下去,去老太太房里,都是为了女儿的将来筹划;顾大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索性得罪其他顾氏亲戚,爵位和财产都传给了顾二,让顾二答应照顾妻女。反面例子曼娘,一心想攀附侯府,先成为妾室,再图谋主母之位,如果她只满足于可以做妾,就不会上门逼余嫣然喝茶,也不会故意搅黄余嫣红的婚事,真面目被识破被赶出门,就把昌哥带走,就是为了有筹码可以拿捏,这样的母亲根本不爱自己的孩子,就别论什么为之计深远。还有郡主,她只要齐衡读书上进考科举,把儿子管得滴水不进,漂亮的丫鬟都赶走打残,却不告诉儿子支持齐府的艰难,齐衡刚求娶明兰,她也是简单粗暴训斥管教,不告诉他他的正妻是需要来自高门的,才能扶持振兴家族的道理。齐衡后来的偏执顽固,我觉得也是跟家庭教育有关。 所以作为父母,真的要了解子女的品行和优缺点,尊重子女的意愿,然后为子女计划长久,且鼓励子女独立为成年人,而不是永远要依附自己的巨婴,让子女失去独立成人的机会。
第七点是站队问题,这个属于日常很普遍遇到的状况。尤其是新入职,刚到某个企业,某个团队,总会遇到老大和老二争斗,需要明确你站在哪边。在知否里,明兰在盛家其实是站队的,顾二、长柏以及齐二也是站过队的,更不要说底下的丫鬟妈妈,早就经纬分明各为其主。 有很多人表示站队好麻烦,我宁愿居中,谁也不站。 明兰在学堂也表示两王子争嫡的时候,不如做个纯臣,不要站队。 敲黑板了,无为观望的结果甚至不如做墙头草!!!千万别真这么干!!! 明兰虽然有老太太护着,但是她显然是大娘子派的,跟着如兰,如兰让她多绣一份她都照办,对大娘子也是恭恭敬敬,如兰跟墨兰吵架,她是出去打圆场兼暗落落帮腔,语气委婉叫人抓不住把柄。所以大娘子才觉得明兰是个老实孩子,也没多为难她。当然她倒向大娘子也是唯一的选择,林小娘是杀母仇人,而且心肠比大娘子歹毒多了。 盛爹在濮议里畏畏缩缩不说话,长柏也没说话,但是两个人明显不是言官一派,而且顾二跟长柏关系那么好,事实上也是站队了新皇帝。齐二就更别说了,要不是太后提拔,新科进士能迅速绿官服换红官服?而且他真是前世拯救银河系啊,站错队也有岳丈帮他擦屁股。 所以要是咱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非得站队的情况,请一定考虑两方的实力和走向,果断站队,如果怕态度明显会变成靶子,不妨学习明兰,表面唯唯诺诺不起眼,私下跟某方交好,不要露出马脚。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Eternity)
- 知否终于8分了 (落枫)
- 五刷总结的演技红黑榜 (VincentZ)
- 有没有和我一样最爱看知否里祖母被下毒,明兰回家为祖母找回... (豆友R8GVWIK4oI)
- 知否豆瓣破8分了 (王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