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奥巴马:我剪刘海,居然要老公的幕僚同意?
来自:拾贰象岛
最近有这样一本书,在全球以28种语言同步上市,发行第一天就卖出了72.5万册,英文版发行量更是超过1亿册。
美国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称:“此书有你想知道的一切,甚至有些你想象不到的东西。”
这就是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成为》(Becoming)。
今天,岛主就和你一起,走进米歇尔的世界。

1.成为我
芝加哥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也是美国种族不平等问题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出生于1964年1月17日的米歇尔,就在芝加哥南部长大。
爸爸是蓝领工人,患有残疾,妈妈生下了她和一个哥哥。

一家四口生活并不富裕,但即便如此,米歇尔的父母还是坚持“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从小就教米歇尔读书写字,带她泡图书馆。

然而对自己阅读能力十分自信的小米歇尔,却在幼儿园便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挫折——她因为念不出“white”的单词,觉得颜面扫地。
其实她心里念念不忘的,是老师奖给那些念对的同学,一人一颗小星星,戴在了他们胸前。
不服输的她回家反复练习,第二天硬是要求补考,最后满分通过。
那天下午,她昂首挺胸回到家,胸前别着小星星。

随后,米歇尔就开启了开挂的学生生涯。小学跳级读了三年级,六年级又加入天才班,考入芝加哥第一所精英公立中学。
然而在填报大学志愿时,一名升学顾问看了看她的肤色,便摇摇头道:“我觉得你不是上普林斯顿的料。”
就像当年面对那个没有读出来的“white”一样,要强的米歇尔没有气馁,以全A的成绩进入了普林斯顿大学。

每次证明自己后,米歇尔还会反问自己:“我是不是足够优秀了?”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就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还努力、还认真。
于是从普林斯顿毕业以后,她又去哈佛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

也许接下来的剧情,该是米歇尔走入社会,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律师,穿着高跟鞋,奔走于写字楼之间。
然而一个人的出现,打翻了米歇尔人生的调色盘。
2.成为我们
虽然读者不愿去承认,但读名人的传记,相比那些伟光正的内容,人们总是想了解一些八卦。
比如人们翻开希拉里的回忆录,总想在里面找找有关莱温斯基的蛛丝马迹。
米歇尔的这本回忆录中,自然也少不了奥巴马的“黑料”。

在律师事务所工作时,米歇尔被指派作为一名实习生的导师。在别人的口中,这位叫做贝拉克·奥巴马的小伙子“聪明、英俊,是法学院的风云人物”。
然而在米歇尔的眼中,“他简历上的大头照,呆头呆脑的,长得也一般,笑的时候咧着一口大白牙”。

这个奥巴马同学也很“争气”,上班第一天就迟到了。
尽管第一印象并不满意,但米歇尔很快就发现了奥巴马身上的闪光点。奥巴马相当随性,像是在人生路上即兴穿梭,和她的按部就班有很大不同。
渐渐的,她开始有点欣赏这名实习生了,崇拜他的那份率真。
而在奥巴马那边,早就对这位高挑的小姐姐暗生情愫。不过他却犯了很多直男都会犯的错误,就是自以为是地装酷。

有一次吃午饭,奥巴马就在米歇尔的面前抽起了烟,自以为很气派,但米歇尔却非常讨厌抽烟的人。
不过奥巴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每天下午都去米歇尔的办公室,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
米歇尔起初试图回避,但很快“缴械投降”:“他就是那样自信,那就是我喜欢他的地方。他很直接,绝不和你玩虚的。”

1992 年 10 月,一个阳光灿烂的星期六,米歇尔的名字正式从米歇尔·罗宾逊,变成了米歇尔·奥巴马。
他们结婚 11 年,共经历了 5 场竞选,但米歇尔却一直不想让丈夫从政,认为政客总是和虚伪挂钩。
虽然嘴上说着不乐意,但米歇尔依然尽心尽力地陪伴着丈夫参与竞选,一天奔波于几处地方,吃简易的汉堡,尽量不喝水避免上厕所........
2004年,奥巴马孤注一掷。后面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当他在波士顿说完最后一个词的时候,台下是山呼海啸、震耳欲聋的喝彩与掌声。

就在那一刻,米歇尔也意识到:这个男人,他不只属于我和两个女儿了。他再也不会回头了。
然而成为“第一夫人”并没有让米歇尔感觉到人生有何不同,她还是按部就班地送女儿上学,给丈夫做早餐。
唯一不同的是,她感受到来自各界的压力陡然增大。
有一次她想剪刘海,可是工作人员却说,这需要奥巴马幕僚们的同意,确保这个刘海儿,不会惹出任何麻烦。

正如《知否,知否》中盛明兰有一句台词:这世上,对我们女子要求太高。
“我感觉自己得像湖面上的一只天鹅,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要高贵优雅地向前滑行。但同时在水下,我的两只脚永远不能停止滑动。”
3.成为更多
也许在许多人看来,成为美国第一夫人,已经是人生的终点。但米歇尔显然不愿停下她的脚步,她想成为“更多”。
2010年2月,一个寒冷的星期二下午,米歇尔站在白宫国宴厅的讲台上,和众人分享了一场运动——“让我们行动起来”,鼓励将儿童身体质量指数测量纳入儿童保育标准。

美国卫生部的近期报告显示:每3个美国儿童中就有1人超重或者肥胖。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美国儿童体重超标的人数增加了一倍,而超重的青少年人数则增加了两倍。
在米歇尔的努力下,全美国三大校园午餐提供商宣布,他们将减少午餐当中的糖分、盐分和脂肪含量。美国最大的食品零售沃尔玛也加入了这项运动。
除此之外,她还推出了雄心勃勃的“女孩学习计划”。她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其他女孩,学校是可以定义自己人生的地方,受教育是跨越到上层社会的最好通道。

在这本书的最后,米歇尔还自曝做了一件对她来说有些“恐怖”的事情,那就是唱歌。
2016年,她参加了由夜间秀节目主持人詹姆斯·柯登主持的综艺节目《拼车卡拉秀》,在越野车里引吭高歌。
主持人则一直在旁边大叫:“看,这就是我们最酷的第一夫人。”
她似乎不想让自己彻底被“第一夫人”的标签锁死,她仍然是她自己,热爱流行文化,亲近大众生活。
最后,送上米歇尔的一句话:“‘成为’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到达某个位置或者达到某一特定目标;相反我认为‘成为’应该是一种前进的状态,一种进化的方式,一种不断朝着更完美的自我奋斗的途径,这条路没有终点。”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旧书漂流 (白石)
- 推荐一个暖心小说 (叛逆的靴子)
- 有什么可以提升思维力的书籍推荐? (橘子晴朗)
- 来分享一下2018年读过的书吧! (拾贰象岛)
- 书目治疗师丨万物生长,四季有时,在花开花落中感受时序之美 (拾贰象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