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芽村影音艺术社:《731个片段,带你走进流行音乐之外的世界》,作者:tinwtbawott,连载开启
四季的露娜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四季的露娜(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08068848/
本文由杨超越粉丝tinwtbawott投稿,委托我发表,禁止商业转载,可以在村民社区内转载。本文为连载,为方便大家阅读,未来会在本人主页、知乎月芽村学社专栏以及月芽村学社小组更新。
月芽村学社是杨超越粉丝的知识文化交流场所,欢迎一切对杨超越抱有善意,希望了解杨超越的人一起交流。
正文
731个片段,带你走进流行音乐之外的世界
什么是音乐?新华字典里的解释,“ (音乐是)以有组织的音响所构成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每个人也有不同的音乐品味,占据社会主流的始终是与当今社会最契合的流行音乐。但是除了流行音乐之外,有很多并不属于流行音乐的作品,它们或随着一段历史被尘封,或是因为过于繁复的技巧而让人望而生怯,或因为不合群和语言障碍让人无法体会其美感。而当你接触到这些音乐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不同于流行音乐的美。
接触到杨超越和《创造101》是非常偶然的一件事,在此之前我对综艺/电影/电视剧基本没有任何兴趣或者涉猎。被超越吸引不需要任何原因和理由。与我一样,有很多人也因为各种原因被超越所吸引,为超越做出或明或暗的贡献。从喜欢超越这方面来讲,我们有相近的审美。审美是非常私人的事情,但审美本身是可以分享的,所以我希望能跟与我有相近审美的人分享我在审美上走过的路,这也是我写本文的原因,之所以选731这个数字的原因不言自明。
笔者会以音乐的创作时间为轴,通过731个非流行音乐的片段与其背后的故事、轶事,来与大家分享这些被埋藏的花儿。我希望能在避开专业枯燥的术语的情况下,尽量激发读者对这些音乐的兴趣。笔者欣赏古典音乐15年有余,其他音乐也有涉猎,希略望通过这些文字让大家对流行音乐之外的世界。片段和版本的选择会比较主观,更突出“有趣”而非单纯的“有鉴赏价值”。笔力有限,如有纰漏望不吝赐教。应四季大叔邀,本文会在《月芽村学社》进行连载,歌单会在网易云连载。地址:http://music.163.com/playlist?id=2570134368&userid=129154937
巴洛克时期
音乐最早是随着人的劳动而产生的。最早的音乐已经不可考,过于古老的音乐或散轶或无欣赏价值,本文会从巴洛克时期说起。
巴洛克的原意是“ 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巴洛克”最早是这类艺术的“黑称”,意指这类艺术过于繁复、过分雕琢而无价值,但是因为对巴洛克艺术的正面价值的不断发掘,这个名字已经没有“黑称”的意味了,现在一般用巴洛克代指17世纪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作为对比,当时的中国处于明清之间。)
提及巴洛克时代不得不提的人只有一个——J.S.巴赫。为什么要带J.S.?因为这个最著名的巴赫他爹、他儿子、他孙子都是音乐家。巴赫家族在300年内共出了80多个叫巴赫的音乐家,音乐史上无出其右。换言之巴赫家族不但特别有才,而且特别能生。
巴赫不但特别能生,还特别能写。他大概写了1000多部作品,而且不像莫扎特有很多短篇作品,他的很多作品都是中长篇幅的。说了这么多可能大家对于巴赫的音乐风格没有直观的感受,下面我给大家推荐几个巴赫作品的演奏录音。
J.S.巴赫 《哥德堡变奏曲》(BWV988)
1、Grigory Sokolov 1982现场版。

变奏29:https://music.163.com/#/song?id=31477631
Glenn Gould1955cd版。

变奏30:https://music.163.com/song?id=405475089
3、Glenn Gould 1981cd版。

aria da capo https://music.163.com/song?id=18001040
哥德堡变奏曲是巴赫最著名的钢琴作品之一。哥德堡是谁?是巴赫的一个徒弟,这个徒弟给一个伯爵打工,这个伯爵失眠很严重,一失眠就要听哥德堡弹琴,哥德堡就拜托巴赫帮他写一首音乐来弹给这位伯爵听,这就是《哥德堡变奏曲》。
所谓“变奏曲”,就是以一个主题为核心,对其进行基于各种技巧的演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整曲分32部分,第一首是变奏的主题(据说是巴赫老婆写的一个小品)。以第16变奏为分界,30个变奏可分为两组。第二组明显比第一组复杂,而繁复到极点之后在第32首又回到主题,给人一种“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感觉。
优秀的作品要优秀的人来演绎,G.Sokolov这个俄罗斯大师是我心目中现存于世的最伟大的钢琴家。他的演奏自然、清晰且个人风格极为强烈,强弱对比极富戏剧感,触键精确且力度适中,演奏曲目范围之广令人咂舌,极其擅长并乐于演奏巴洛克音乐。
推荐里面的几个片段:首先一定要听的是aria,变奏里29和30变奏。29变奏是我之前无法欣赏的一个变奏,直到我听到G.Sokolov的版本。看似简单的重复演绎,被他演绎的既富有戏剧感又有恰到好处空虚感,令人欲罢不能,这些音符听似自然流出的,但是又能感受其产生过程中的深思熟虑,听起来仿佛与巴赫、与其他先哲神交一般。
古尔德被戏称为钢琴界的男中音歌唱家,就是因为此君在录音的时候特别喜欢低声歌吟,这些声音也被收录到cd中,半夜听他的唱片会有遇见鬼的感觉。此君1955年凭借这张哥德堡变奏曲变成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古典钢琴演奏家之一,这张唱片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链接中的是90年代的立体声重制版。
aria选择的版本是古尔德1981版,古尔德大师录完这个录音随后不久就去世了,1955版本和1981版本,一个见证了他从籍籍无名走向巅峰,一个见证了大师最后的对音乐的思考。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出这两个版本的差异:1955年版本时长约33分钟,1981版的时长有约52分钟。
索科洛夫和古尔德这两个人正好是两个极端:索科洛夫沉迷于开现场音乐会,而且从不离开欧洲,对于录唱片不感兴趣 (推荐的版本也是一个现场演绎),这也导致了他一直以来声望与实力的不匹配;古尔德则极度讨厌现场音乐会(1964年公开退出所有公开舞台演出),沉迷于录音,不仅自己录,而且还参与录音的后续制作。对这两个人演绎的哥德堡变奏曲中细细品味,也许能品得巴赫精髓的百之二三吧。
4、J.S.巴赫 圣诞清唱剧, Weihnachtsoratorium(BWV248)
推荐版本:Gardiner, Monteverdi Choir.

片段:《Jauchzet, frohlocket》https://music.163.com/#/song?id=38554553
这是我最喜欢的巴赫的声乐作品,虽然它的地位并不能与《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b小调弥撒》三座大山相比。
说到清唱剧,不得不提到的是亨德尔的弥撒亚,其中的片段《哈利路亚》是最被人熟知的古典音乐片段之一,但是巴赫的清唱剧上的成就并不比亨德尔差,《圣诞清唱剧》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圣诞清唱剧》很有合唱作品的风格。圣诞将至,特将此片段放到列表里,预祝大家圣诞快乐!圣诞清唱剧中很多的片段都是对之前巴赫自己作品的模仿和重复,我个人认为听《圣诞清唱剧》能最大程度上了解巴赫的风格。
5、 J.S.巴赫 B小调弥撒(BWV232)
推荐版本:Karl Richter

片段:《agnus dei:dona nobis pacem》http://music.163.com/song?id=401804036&userid=1403184257
这是巴赫去世前给世人最后的一曲圣乐。巴赫在作此曲的时候追求尽善尽美,以至于耗费了他太多时间,在去世之前都没有完成过此曲的演出。
卡尔里赫特是一名德国指挥家,也是巴赫合唱作品最佳指挥之一。
巴赫的年代,乐器和现代的乐器都有极大区别,比如钢琴,现在的钢琴发声原理是锤击弦,而羽管钢琴的则是拨奏。所以有些人为了追求原汁原味的巴赫,会使用古乐器而非现代乐器来演绎。里赫特则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巴赫的作品在乐谱上隐藏了足够多的信息,能否演绎出巴赫的精髓的关键并非在于古乐器与现代乐器的差别,这也是他独树一帜的地方。
感谢作者杨超越粉丝,村民tinwtbawott的无偿奉献。
本系列将以一周左右3-5个片段的速度更新,为尊重作者,禁止商用转载,欢迎村民阅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青原(1)——河边的少女,作者:越的黑猫。《青原》小说连载... (四季的露娜)
- 粉粉社:《2018,我心中的中国偶像元年》,作者:啊可乐了超越 (四季的露娜)
- 月芽村粉粉社:村民应当定期开展思想整风运动并开会讨论如何... (四季的露娜)
- 月芽村影音艺术社:《731个片段,带你走进流行音乐之外的世界... (四季的露娜)
- 研习社:《杨超越走红分析及未来展望》 (四季的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