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明山志】七 蓝溪十源
同期声
蓝溪水西辖余姚县境内,水东则慈溪县,蓝溪有十源,尽处后者。从陆家埠前溯,过沙路则为干溪,干溪乃十源交汇之所,所谓干溪不干是也。举目便见三女峰,左峡下郑,右峡西岙,下郑已淹,仅在枯水季乃见石桥、石田与山房墙根,西岙在西,故名也。 西岙汇二源,戴家、石门一,黄泥直、梅岭二。下郑汇三源,上郑、青龙山一,袁马一,羊角岭一;出袁马前溯,则分二源,沙田、罗张一,上方、翁岙一;出羊角岭前溯,经黄土岭,宋岙一,赵岙一,经磨石坑,蒋岙一,庙下张、孔岙一;出赵岙前溯,又有二源,华盖山徐一,石笋一。是为蓝溪十源也。 源头皆有峰瀑泉石,峰以孔岙华盖山为最,宋岙山次之,石门山再次之;瀑以宋岙三瀑为最,石门次之;泉石相当,唯石门、梅岭、青龙山、罗张、翁岙、宋岙、蒋岙、孔岙、华盖山徐、石笋源头皆佳,泉清无穷味甘,石有嶙峋灵秀伴生。岭首推西岙岭,其次羊角岭,再次黄土岭,三岭唯羊角岭最为平缓,村庄湾溪而过,精致配山水如画,炊烟三里袅袅可见。 蓝溪十源皆山民本色,石田山房屡见,缘溪古径可辨,竹山万亩,贡茶四明十二雷史载。人物以袁马袁阁老为尊,儒学正宗也,风俗淳朴,多信佛心教化,与四明山心大岚、鹿亭微异。梨洲先生《四明山志》记四明山西接上虞,东合慈溪,此合者乃一体也,何不见篇幅于蓝溪山水,是可憾哉。吾兄言人文底蕴,又人文底蕴,不见皮、陆,无现《四明山志》,如此乎?非也,吾辈当记之,拾之、补之、续之。 蓝溪,千年属慈溪县境而不改,现失其所。今见慈溪名源大隐溪且归属余姚县所辖,失母亲之河,又失慈城县城,岂不笑哉。 宋岙小方记,在二零一零年农历七夕,于沪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嘉靖十七年進士登科錄殿試第三袁煒策文 (同期声)
- 阳明心学的核心是什么,意义何在?——答书画家章航凯先生问 (同期声)
- 方便加上良心:学校整合的经验教训 —— 布鲁金斯基金会 (同期声)
-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贡献——布鲁金斯基金会! (同期声)
- 代沟之间的差距 —— 布鲁金斯基金会 (同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