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科幻小说的本质和差异〉─兼谈刘慈欣《流浪地球》、黄海《地球逃亡》(转)
来自:duckula | 鸡飞狗跳(水果软糖很好吃哎)
作者:黄海
黃海,本名黃炳煌,1945年生於台中市,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曾擔任台灣《聯合報》編輯、靜宜大學兼職講師、《科學兒童周刊》主編、倪匡科幻獎及u19科幻小說評審委員等職務,現任台灣世新大學兼職講師。從事文學創作數十年,作品跨越成人文學與兒童文學領域、傳統文學與科幻文學的文類,是台灣科幻小說的先驅者之一。
全文请见:
https://blog.xuite.net/bhhwang_2013.9/wretch1/240426014-兩岸科幻比較:《流浪的地球》vs.《地球逃亡》
其中与《流浪地球》有关部分:
劉慈欣是我所敬佩的作家,以他優雅的文筆,處處可見的詩意化的美妙文句,他不單是一位科幻作家,他對長篇小說寫作的驚人組織力,還有他對尖端科技的豐富知識,就註定他要在文壇上功成名就, 如果有人將他的《流浪地球》與我的《地球逃亡》相比,就會發現兩岸科幻小說內容和本質上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兩部小說使用了同樣的科幻點子,講地球因為太陽的災變,必須設法逃離太陽的閃熖,必須利用超大型的地球推進器把地球像太空船一般駕出去。在幾個世紀的未來,只能是一個美學上的浪漫故事,其實現的可能性令人懷疑,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如果以地球現有的速度旋轉超過十七倍,勢將造成地球的解體,我們現有的太空船的最高速度只達到光速的萬分之一,而如果地球在太空中高速行進,光是氣象的變化,地震、海嘯、酷寒、就足以造成生物圈的破壞,人類也難以生存,加上地磁如果完全消失,地球會暴露在各種致命的宇宙射線下,這都是致命的難點,自然的,旅途中運用核子融合造成人工太陽,解決能源的問題,不失為可行的方案,也許是遙遠的未來,人類的科技有辦法做一次地太空船大移民,人類可以居住在挖空的地球或月球內部,或者 與其移動地球不如移動月球來得輕而易舉。
我的《地球逃亡》小說根據來源,是閱讀了一本科普書《我們不孤獨》( WE ARE NOT NOT ALONE,1976年1月,台北: 希代出版)作者華特‧蘇利凡( Walter Sullivan),書中討論到以反物質火箭推進器航行宇宙的可能性,接著話鋒一轉,談到:「事實上,有人認為我們某天能夠驅動地球飛到銀河系的另一部分,這是新墨西哥州洛斯拉摩斯科學實驗所技術部副部長佛洛曼提出的,他於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對美國物理學會電漿物理部的演講中,提到太陽終會燒完,不管如何,在黑暗日子來臨之前,必須將地球推到另一個太陽系中,此種巨大能量可以靠核子融合反應取得,以海水做為燃料來源。因為海水含有大量的氘,足夠推動地球一段長距離,佛洛曼認為使用太陽中的反應較為便捷,他說四分之一的此種燃料,就可以逃離太陽的引力,另外四分之一可以可以驅動居住人類的行星來到另一個太陽系,剩下一半用做星際間推進以及航程中光和熱的來源,而月球,對我們來講,一點用處也沒有。佛洛曼的地球推進系統足夠運轉八十億年之久,他說或許可以到達一三00光年那麼遠的太陽系。對大部分的人類而言,最舒適的太空船就是地球本身。」這段文字的後面有著普林斯敦高等研究院的戴森(Freeman Dyson,1923-)評論。
雖然我的小說寫在1988年,獲得台北東方出版社的科幻小說獎並在當年出版,1992年由葉永烈主編,安徽少兒出版社出版簡體字版,劉慈欣的小說發表在2000年,兩書都是講太陽發生災變,人類使用超大推進器將地球推離軌道,前往尋找另一個太陽系。如果仔細比較兩本小說的內容,就會發現,《地球逃亡》對於地球發動機的描述付諸闕如,小說僅提及了理論,只說為了避免環境的災變,地球發動機設在南極,避重就輕的談到天體科學與大氣環境變化,地球發動機的外形和運作方式超出我的能力想像,只有略而不提,這也是一般人常看到的小叮噹的動畫一般,只有道具名稱沒有細部描述;兩部小說儘管都可以稱為硬科幻,《地球逃亡》只能甘拜下風,說實在對於科技細節的描寫是台灣這邊所未曾想到要做的,過去台灣的科幻作品都在主流文學刊物尋找發表空間,在我一直以為是傷害到了小說藝術。
劉慈欣的小說,讓我深深著迷,我的小說從地球才要出發就結束,他的小說從地球發動機如何運轉說起,他以優雅文字,將科技細節與詩意融合為浪漫的想像,也在人物故事中兼顧了場景描繪:
我們首先在近距離見到了地球發動機,是在石家莊附近的太行山出口處看到它的,那是一座金屬的高山,在我們面前赫然聳立,佔據了半個天空,同它相比,西邊的太行山脈如同一串小土丘。有的孩子驚歎它如珠峰一樣高。我們的班主任小星老師是一位漂亮姑娘,她笑著告訴我們,這座發動機的高度是一萬一千米,比珠峰還要高兩千多米,人們管它們叫「上帝的噴燈」。我們站在它巨大的陰影中,感受著它通過大地傳來的震動。
地球發動機分為兩大類,大一些的叫「山」,小一些的叫「峰」。我們登上了「華北794號山」。登「山」比登「峰」花的時間長,因為「峰」是靠巨型電梯上下的,上「山」則要坐汽車沿盤「山」公路走。我們的汽車混在不見首尾的長車隊中,沿著光滑的鋼鐵公路向上爬行。我們的左邊是青色的金屬峭壁,右邊是萬丈深淵。
光看那句「上帝的噴燈」,還有金屬高山的描繪,就令人叫絕和嘆為觀止;說劉慈欣是科幻詩人,絕對沒錯。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流浪地球》烂番茄新鲜度70% (2022.02.01) (duckula | 鸡飞狗跳)
- 《流浪地球》IMDB 评分变化记录 (2022.02.01) (duckula | 鸡飞狗跳)
- 唠唠小破球2 (豆子)
- 请问加长版里王磊的长颈鹿布偶有哪里能找到图吗? (无答之问)
- 剧情不好看 (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