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还记得童年的那些游戏么?
肥猫MOTO(老猿挂印回首望,关隘在回头)
抽陀螺 印象中这个最爱在冬天的冰上玩?木匠叔叔会做,小卖店里也有卖的,木头的,在那个年代不是很便宜,但小皮鞭可以自己做,也可以用布条,抽起来,嗡嗡的响,转的飞快! 吹泡泡 一个五颜六色的塑料瓶,一个带口的小东西,肥皂水就可以了,中学的时候已经有皂粉了,去年去哈尔滨,在松花江边,又返老还童的买了一瓶,忘不了这最简单的快乐! 弹珠 五颜六色的玻璃球,在土地上挖个小坑,呵呵! 细节不用我多说了吧。当时输了好多! 弹弓火枪 都玩过,不过觉得弹弓不好玩,也没有“抽根猴皮筋做个弹弓子打你家玻璃”的冲动,还是火枪比较过瘾,记忆中最原始的好像是木头做的,五颜六色,在某个地方放上火药,怎么样就响了,好多年前就想记起来,可就是没印象了。再往后就是比较经典的放火药(7,8个小火药环绕一个塑料环)的金属小枪,好像声音挺大,有一点儿危险性。(记得好像都没敢开过) ps:还有一种可以发出爆破声的小球,2只小球拿在手上互相对砸,声音很响,不敢玩~ 都给大人玩,自己听个响儿~ 弹力球 现在也应该有卖的,不过还是过去的感觉棒,就是以前经常玩的那种,还有夜光的,听人儿不知哪儿来的玩法,把小球嚼碎了(不是打错字,真的用牙咬),装在小瓶子里面晚上看很漂亮,确实~ 不过这种做法,现在看看真寒~ 竹蜻蜓 飞翔时儿时爱做梦的我最大的梦想。 喜欢竹蜻蜓飞上天空的感觉,和小伙伴们比谁转的最高。 那是儿时最简单的快乐! 回旋镖 记得同学当时有好多玩的,都是个人的宝,一看就是很上“档次”的玩具,还是金属的,每次看都眼馋,之后一次在毛毛家姨夫给了一扎n条,去学校那可是一个劲儿的嚣张,和几个朋友分了,好仁义吧~ 现在看看真神奇~ 怎么折出来的? 尿炕 记得以前冰糕棍儿都是收集起来带到学校学习数数、加法的工具,怎么可以拿宝贵的“学习”工具玩游戏,太败家子儿了。尿炕一般就是在沙滩玩,堆起一个沙堆,上面直插一根小棍儿,然后一人一下扒沙,谁让棍儿倒了,就是谁尿炕了~ 老少咸宜,也是爹娘游戏...... 捏面人儿 小时候看到街边、市场上支个小木头架子上面有五颜六色的小人都会杀过去,怎么滴也得带回去个。现在也很佩服这些师傅,干这个还真是门儿手艺,以后会失传吧?前一阵子好像看过这样一个新闻,一个捏泥人的师傅想要招收弟子继承,希望不要就这样失传,还是有一定技术含量滴,关键是无伤大雅也算是一种艺术,失传了就太可惜了。西游记的角色造型最多,还有八仙过海?好像,其他的都记不清了。 摔炮和拉炮! 捻过砂炮,小蓝盒子里面装上纸包的小火药(蝌蚪型),可以用手捻,可以往地上摔,响声不大,很安全。玩过在地下摔的甩炮仗,一毛钱多少个,很便宜,还挺过瘾,不过年就拿这个消遣。 拉炮原理更简单,利用小细绳的摩擦引燃火药发声。 但拉炮的药是黄色的,现在想想才知道,那叫TNT,虽然很小很小的量,有点后怕!有些拉炮还是挺大的! 水枪 根小细皮筋软管套在水龙头上,接水射人,倒是很有乐趣,就是有家人的时候不能玩,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橡皮泥 在当时感觉就是很昂贵的玩具,买到都很珍惜的玩,一点儿一点儿抠。记得包装就是以前面镂空(露出里面橡皮泥)的纸壳盒子,找这张图是因为样子最接近小时候玩的那种橡皮泥,现在小孩子玩的质量很好,色彩多,不黏手,无味无毒,各种包装造型都有,价钱还是蛮贵的,以前就是这种不厚的长方形片状,不过没有这种条纹,就是在正面上浮雕着中文字还是英文字的,捏出来的东西自然没有现在小朋友那么有创意,可是在自己的心里都是独一无二的,还是自己的最好看~ 玩具模型 记忆中第一次接触动漫模型(不算小时候的卡通玩具,小学有过一些变形金刚)是小学,爸爸出差回来从福建捎回来的一盒圣斗士一辉,也是可以组装的,原型就是一个光屁股小人儿,然后给他穿上圣衣,现在想想也挺好玩,记得后来一辉后面的凤凰尾巴一根一根的都掉没了,这种玩具现在看来也算是游戏周边啦,牛呢~ 初中时演得最热的就是《魔神英雄坛》市面上大大小小的魔神玩具爆多,最上档次的就是可以组装,有机关会动的,小弟弟当年买了一个史巴拉古大师,拨弄身后的机关模型就会不停的“交叉斩”,还有“大怪鸟”翅膀会动。那时我没有太多钱,买不起这么上档次的,都是小型的、不会动的、单色的魔神组装小模型,基本上各款也都攥得差不多了,真得很成就,穷人也有穷人玩法,是不?记得弟弟当年还买过硕大一个六神合体,6个已经不小的狮型机器人可以再组合成一个大型的战神金刚,牛!之后就喜欢船模,战舰名字也忘了,泰坦尼克号也有,很好玩,可是没有一个好下场,小弟弟一看到我的船模们就用手给我把小零件全搞散了,感觉一个字儿,“恨!”(这小祸头子就是上面那个六神合体,从古至今穷人就受富人的压迫~) 小人兵 自己从来没有买过,李蟀蟀以前有一大包,就是图中的所有造型,几种颜色忘了,绿的肯定是主要的颜色,还有土黄?好像。然后就和李蟀蟀排列作战,后来不是也有过玩具兵大战这个PC游戏嘛,看来这些小人还真都是明星级的呢。双枪和射箭的造型印象最深,端枪的小人最后枪基本上都是弯头。 印花 一张小彩纸,沾上水,贴在某地方干了撕下来就是一张图画,很好玩,还流行和同学交换不同图案,印象中好像不是很热衷往身上贴吧...不过应该也贴过,现在家里的梳妆镜上还有当年贴的一张乱马里面的“菖璞”,不过贴画可真贴在身上过,一张唐老鸭贴在衬衣前口袋上,自我感觉很帅,其实很呆~ 经典的是还特意照了相留念,更经典的是,好像那时候年龄也不是太小...... 一二三不许动 忘了“学名”叫啥,只记得前面蒙眼数数的人是鬼,后面的人在其蒙住眼睛的时候向前移动,打到鬼就跑,鬼的任务就是喊“一二三不许动”然后转身,其他人原地不许动,鬼同志就要三步跳,打到谁,谁就当鬼,印象中,好像这个玩得最好,没有啥当鬼的经历,嘎嘎~~~ 草娃娃 小学的时候买过,天天浇水头上就长草,挺好玩,接下来的几个礼拜就慢慢秃顶了...... 翻棉担 青岛话,真土哎~ 叫翻花绳儿好点儿?也是半斤八两~ 女孩玩得多,男生好多玩得也不差,以前也玩过几种变化,现在做不出来了,记得几个名字,降落伞、面条、鸟窝、猴子筋儿,真佩服中国人的脑子,看看上面好多游戏,太有智慧了,真得这么感觉,外国小朋友也曾玩过吗? 泡泡胶 不是童年的零食,也算是童年的游戏吧,补充一下,用一个小管子,一头涂上泡泡胶,吹另一头,就会吹出一个不容易破的泡泡,不过这种材料数度曝光成份有毒,所以大家还是不要再玩的好。 大风车 手工劳动课上老师也教过怎么用纸折风车,这个玩具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动手DIY,还蛮有趣,很健康的玩具,值得推崇! 跳皮筋 哈哈,有朋友还是很怀念跳皮筋,本来整理了跳皮筋的材料,不过自己不会玩,都是给姐姐们当树,(还是矮冬青)所以没帖,还是补充上吧,也是很重要的童年回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