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玉跟石天冬合适吗?她真的能与原生家庭和解吗?兼论爽剧套路
来自:天才女友Chloe
石天冬完全无法理解明玉的处境,不一样的经历无论多圣母都很难感同身受啊。按柳青的说法,他们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所以这剧所有矛盾冲突环节都是现实主义的,到了解决问题(恋情/与原生家庭和解)环节却搞玛莉苏女主光环了?
不仅是家庭关系困境get不到,无法感情深度共鸣,事业追求,职场环境也无法理解,人生观完全不同,真的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其实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挺大的,石天冬和明玉之间的矛盾其实是原生家庭带来的本质观念上的不同,石天冬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从心底是没有办法理解明玉的
在《柔情史》里母亲问女儿为什么老是跟男朋友分手,女儿说“他们都太好了,像假的”(感同身受😭),我觉得石天冬这样的暖男很难走进明玉心里去。
如果家里的心结处理不好,纠结一生,婚姻也会误入歧途。
能理解明玉的人,家庭同样一地鸡毛,小说里的石天冬就是,一个同样一地鸡毛的家庭生产出一个暖男是多么地罕见
指望小说里石天冬这样的暖男拯救(他自己拯救了自己,又来拯救别人,这极端罕见,大多数人自已都拯救不了更多被毁灭了只会拉人一起下地狱),只是找一根救命的稻草,那船还是要沉的,稻草谁也救不了。 这个糟糕透了的大家庭其实是大哥和明玉牺牲了自己来拯救的,只是可怜了这两个人,尤其是明玉,一直被牺牲。
当人们仅仅寄望于某一个人来满足自己对爱与被爱的渴望时,这件事情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所以,不妨试着去在多个不同的人身上找到自己被爱的机会和证据,把对特定的某个人、某段关系的期待分散和降低,那么,我们所感受到的匮乏感与不满足也会被降低
wxj说,剧中给我们的战胜原生家庭伤害的路径太YY: 你需要遇到一个补偿你父爱的师傅,不但给你父爱,还给你财富; 不但有钱了,还有家境良好、长相帅气、厨艺高超的小奶狗不离不弃治愈你; 最最重要的是,当你以德报怨,用金钱和善意不断回馈伤害过你的原生家庭时,还能让坏人变好,恶人找回良心。
所以小说里的明玉治愈了,但现实生活中的“明玉们”要集齐这些条件太难了,大多数人可能永远都治愈不了,像苏母一样把“病”带给下一代,一代一代人痛苦循环。
………………………………………………………………………
现实里苏明玉有几个? 都是樊胜美而已。
我妈说,我吃定你了,除非你跑到国外
嗯,苏大强也这么跟明玉说,我下半辈子跟定你了,谁让你是我女儿呢?!
尼玛,生而为女人,上辈子欠你的?!
在生育制度决定的传统家庭里,不管男孩女孩,爱与自由都是稀缺的,不缺的是责任,义务,统一与稳定。
明成,明哲能从原生家庭的束缚中摆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圣母白莲花的妹妹自愿牺牲自己,而且他们跑得离家足够远。 苏大强,自私,贪婪,懦弱无能,不负责任。 这样一个纯粹的恶人,从苏母去世一开始就像一根搅屎棍一样搅乱这个家庭。
老婆去世,他心花怒放;住儿子家里各种不讲卫生;挑拔儿女矛盾,各种自私不负责任;女儿被打住院不去看望一心只想着给自己买房;儿子进派出所他不管不顾;儿媳要离婚他还要挑事制造新矛盾;不顾儿女困境要钱要买大房子……每天花样翻新地折腾儿女。
苏大强爱儿女吗?很明显一个也不爱呀!他只爱他自己!
母亲赵美兰:因为女儿的出生断送了自己出走上海攀高枝的梦想。所以重男轻女,虐待女儿,她对女儿,也没有爱。
这样的父母,根本不配得到子女的和解啊。
你不爱子女,子女为什么要爱你?!
这样单薄的父母皆人渣的极端人设早就已经堵死了后面和解的路,怎么和解都说不通呀呀呀。 前面但凡苏大强是个不极端渣的人设,都不会让大团圆的结局来得这么让人错愕。 这种情况要达到和解,唯一可行的,就是不讲逻辑,不讲常理。
嗯,编剧强行让苏大强得了老年痴呆,老年痴呆能让人转性吗?
我觉得,不能!!!
一地鸡毛的原生家庭冲突过后,电视剧给出的是传统的解决方案:接受你作为牺牲者的既定命运,成长为强有力的拯救者,去拯救整个原生家庭;小说给出的方案是:遇到这种父母,不孝是成熟的标志,与原生家庭解绑,活出自己
你会选择哪个?
苏明玉最后可能治愈自己童年阴影的方式,实际上是以她最不喜欢那种方式去获得了成功,她成了另一个她的母亲。 她妈以前是他们家话语权的拥有者,掌握他们家财政大权, 后来苏明玉最后又重新获得这个家庭的尊重和回归到家庭,甚至之所以她能够抚平心理的这种黑洞,还能跟这个家里的人接着往前走,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她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掌握着这个家庭权力的重心,实际上是因为她拥有社会权力。 看到后面就觉得,他们家最后所有的事儿,其实主要都是靠钱解决的。
本质上什么也没有变。
苏明玉本身是变态家庭互动模式,母亲权威的反叛者,很早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这样一个觉醒者,会走母亲的老路吗?
………………………………………………………………
强烈的戏剧冲突、鲜明的人设、层出不穷的热点话题……编剧和咪蒙一样早就找到了爽文/剧的精髓,知道观众的痛点(原生家庭是祸害)在哪里、怎么戳/核心矛盾:养老、赡养分工、买房、重男轻女、家庭暴力、啃老、扶弟魔、巨婴、妈宝……
然后按人设需要堆积一些典型事例,加深观众的印象。
人设是什么呢?
强势/控制狂、重男轻女、扶弟魔的母亲,
妻管严、缺位的父亲(老巨婴人设),
中国式长子/舍小家为大家(圣父人设)的大儿子,
啃老族、妈宝男,火爆的二儿子(小巨婴人设)
倔强反叛、备受重男轻女毒害的女儿(圣母人设/受害者人设)。
这剧先是精准定位社会痛点、然后突出人物的某一方面的渣的特点、最后想办法挑起观众情绪形成传播,不管怎么看,《都挺好》和咪蒙的《致贱人》都像一套方法论的两个产品。
这剧本质仍然是爽剧,多元化视角在刻画明成上有惊鸿一瞥,然后还是沦为爽剧,跟咪蒙如出一辙
极致作妖到最后两集突然坏人变好,直接变成了温情大团圆,人物突然转变完全不走常理。随着剧情的发展,小说中原本棱角分明现实向的角色被塑造得越来越脸谱化,人设化,脱离实际,行为逻辑的合理性也被大幅削弱,偏向以德报怨的大团圆的剧情因为缺乏足够的逻辑支撑,走向也让人反胃。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苏明玉怎么成功的应该多演一点 (责)
- 剧本还是偏向男的 (责)
- 苏妈搞错仇恨的对象了 (责)
- 第27集|公司那事儿 (月野兔代号73)
- 刚看三集好烦那个老头 (月野兔代号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