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真——关于人设,关于苏家和两位嫂子
来自:第四节下课
这部剧的可贵之处,大概在于尽量还原真实,反映真实。
真实生活中有完美的人吗?没有。虽然如果人人都把别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前面,那么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然而这不真实。
所以要求明玉像傻春那样无条件甚至无底线地包容和付出不可能,大嫂和二嫂亦如此。
她们恰恰都是有血有肉的“凡人”,不是“仙女”。要过日子,要为自己打算。就算是为了苏家打肿脸充胖子的明哲,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才付出这么多,才一次次地纵容家人。
在看到大嫂为明玉说话,心疼明玉时,我们是欣慰的,因为我们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了明玉的角度。于是,在我看到大嫂后面说了一句明玉不是省油的灯时,我心里就很不舒服。觉得大嫂怎么这样?
但反过来我突然想到,假如我站在大嫂的位置上呢?我会知道苏家那些甚至大哥都不清楚的是非曲直,爱恨情仇吗?试着跳出来站在非苏家的旁观者角度来看,明成不是个东西,明玉在这件事上是受害者没错,但明玉的处理手法——放了明成却录了视频,“杀人诛心”,让他感觉生不如死——虽说这么做没错,但实际上,如果跳出明玉从小所经历的一切来看,“青春痘长在别人脸上最不让你担心”,生活的一切,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人类的悲喜实际并不相通,理解和同理心只是后期理性驱使的换位思考,实际上一个人不可能完全理解他人,因为我们不是他们。对于他们所遭受的苦难,我们只有类比,没有切身体会。剧里只是因为我们是观众,是上帝视角,所以自然知道一切。
剧中人解气了,我们也解气了,但没有多想,是因为我们是下意识站在明玉,或者同情明玉的角度来看,不是局外人的“客观评价”。不问前因后果的话,单看明玉的做法,会让人觉得她挺“厉害”,甚至有点过分了的。都会觉得,毕竟是家人,怎么会闹到如此田地。
所以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偏心的苏母会说明成斗不过明玉,拦着儿子不让他招惹女儿。知女莫若母。
人非圣贤,会不那么客观,会或多或少有自私的本性,美玉虽好有微瑕,假花不败无活气。
所以大嫂会是家里唯一关心过明玉伤势的人,也会偶尔蹦出一句明玉不是省油的灯这么句话来;会允许大哥处理苏家的事,但要求底线是她和孩子的生活质量;会为苏家烂摊子尽心尽力,也会在实在心力交瘁管不了的时候向大哥抱怨要回上海;所以二嫂会尽力做好孝敬公公,也会受不了差点起火的粥锅、无数次被错用的毛巾和公公身上的异味;会为了明成去求明玉,也会因为明成“挪用公款”而争吵;明成会感念着父亲一碗面的贴心“还是爸好”,也会因为接下来的一句“你把丽丽气跑了”而翻脸;明玉会实际帮助和宽容的家人,也会在嘴上不依不饶。
自私和丑恶都是人无法回避的一面。我们歌颂真善美,我们追求真善美,但我们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看剧,讨论,都是正常的,但希望讨论过后我们都能看得出,这部剧的内核和初衷是什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苏明玉怎么成功的应该多演一点 (责)
- 剧本还是偏向男的 (责)
- 苏妈搞错仇恨的对象了 (责)
- 第27集|公司那事儿 (月野兔代号73)
- 刚看三集好烦那个老头 (月野兔代号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