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书评

凤园

来自:凤园 组长
2007-01-01 12:45:51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凤园

    凤园 组长 楼主 2007-01-01 12:51:27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 作者: (英)威廉斯 译者: 刘建基 isbn: 7108021625 页数: 530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定价: 27.0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5-03

    《关键词》是对文化转变中的语言的一种精彩的考察与探究。它不是一部词典,也不是特殊学科的术语汇编;“它应该是一种对词汇进行质疑探询纪录:这类词汇包含了英文里对习俗与制度广为探讨一些语汇及意义——这种习俗与制度,现在我们通常将之归类为文化与社会。”   作者考察了131个彼此相关的“关键词”,追溯这些语词意义的历史流变,并厘清这些流变背后的文化政治;当其所处的历史语境发生变化时,它们是如何被形成、被改变、被重新写义、被影响、被修改、被混淆、被强调的。这些语词不仅引领我们了解英国的文化与社会,也帮助我们了解当代的文化与社会。   本书从撰写到付梓,历经二十多年,《新左派评论》把它所激发的知识效应称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评”。威廉斯一生的知识工作与文化唯物主义息息相关,《关键词》无疑为此提供了详尽而有系统的注释,也为他的“文化与社会”的方法提供了实际有用的工具。这是一一影响深远的书,是历史语义学、语言社会学及文化研究的重要著作。

    雷蒙·威廉斯,(1921-1988)20世纪中叶英语世界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文化研究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出生于威尔士乡间的工人阶级家庭,毕业于剑桥的三一学院。战后至1961年曾任教于牛津大学的成人教育班,1974年起,在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担任戏剧讲座教授,直至去世。被誉为“战后英国最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想家、知识分子和文化行动主义者”。   雷蒙·威廉斯著作宏富,主要有:《文化与社会,1780-1950》、《漫长的革命》(1961)、《乡村与城市》(1973)、《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1974)、《关键词》(1976)、《马克思主义与文学》(1977)、《写作、文化与政治》(1989)等。

  • 凤园

    凤园 组长 楼主 2007-01-01 14:05:27

    未完成的爱情方案--欧美艺术电影解读 作者: 刘宏 isbn: 7300054889 定价: 29.8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4-5-1

    本书由18篇电影笔记组成,在“幻影”、“沉没”、“情裂”三个单元中分别讨论了涉及爱的想象、生存与死亡、情感归宿等问题的经典艺术电影中的影像与人物。围绕爱情这一人类的永恒主题,在影片所展示的故事结构中,相当深入地探讨了人物关系和命运历经时空转换发生的变迁、以及因此而派生的人生可能性,以文字形式再现了影像中的人群曾经面临的种种与平视相关的机缘,是如何逐渐涌现又次第消逝的。 作者简介 · · · · · · 刘宏,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院讲师,曾在《博览群书》等刊物发表文化随笔和艺术评论多篇。

  • 凤园

    凤园 组长 楼主 2007-01-01 14:10:08

    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 作者: 维姆·文德斯 译者: 李宏宇 isbn: 7563348603 页数: 221 定价: 22.0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4-9-1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文德斯是“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安东尼奥尼(1912-)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导演,20世纪电影的代表性人物。从40年代到80年代初安东尼奥尼拍摄了近30部影片,其中《奇遇》、《夜》、《蚀》、《红色沙漠》、《放大》等作品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1985年的一次中风使安东尼奥尼变得行动不便,并丧失了说话写字的能力,只能画草图,因此沉寂影坛 10年。1994年,他重燃创作欲望,在文德斯的协助下再执导筒拍摄《云上的日子》。本书是文德斯在这部电影拍摄期间所写的日记,字里行间饱含着他细致的洞察力和对安东尼奥尼的崇敬之情,真实而感人地记录了当代电影著名作品的完成过程。这是一本电影大师写电影大师的书,但不是单纯的人物和作品描述或评论,而是两位大师合作过程的思想、精神、技术交流与碰撞以至融合的特殊经验记录,在电影史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同时,文德斯详细地记述了一部电影如何付诸实现的许多细节--包括幕前幕后的每个环节,整个团队人员的相互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与沟通,一些拍摄技术的处理,突发情况的应对等。没有高深的理论、概念之类的东西,只要对电影术语稍有认识,谁都能够轻松愉快地读完,了解一部电影是如何诞生。 作者简介 · · · · · ·   维姆・文德斯 Wim Wenders 著名电影导演,与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和赫尔措格并称为“德国新电影四杰”,是20世纪70年代“新德国电影运动”(New German Cinema)的代表人物之一。文德斯1945年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1963-1965年在慕尼黑大学学习医学及哲学专业,1966年投考巴黎高等电影学院失败,用一年时间在巴黎电影资料馆观摩大量影片自学成才。1970年代,受当时美国公路电影的启发,以及出于少年时对西部片的喜爱,文德斯开始拍摄属于自己的欧洲式的公路电影,并由此奠定了他日后的创作方向,开始了他在光影世界里的慢慢流浪。在他的著名电影作品《德州巴黎》、《美国朋友》、《柏林苍穹下》、《直到世界末日》…… 中,流浪与疏离成为永远的主角,文德斯也借由这两个元素在银幕上创造出一个个充满诗意与虚空感的世界,赢得了评论家和观众们的喜爱,并多次荣获夏纳、柏林、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的大奖,在国际影坛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 凤园

    凤园 组长 楼主 2007-01-01 14:13:05

    动物庄园 译者: 张毅/高孝先 作者: (英)乔治·奥威尔 isbn: 7208004250 页数: 256 定价: 18.00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0-08

    用动物对人类抗争后自建家园来再现前苏联的整个历史情形,奥威尔的《动物庄园》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政治寓言。《动物庄园》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其中的有些语言还变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和《1984》并称为乔治・奥威尔最重要的代表作。此版本收有小说的英文原文。   本书以隐喻的形式写革命的发生以及革命的背叛,自然还有革命的残酷: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它们建立起一个自己管理自已的家园,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的原则;两只领头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猪们逐渐侵占了其他动物的劳动成果,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招致血腥的清洗;统治者需要迫使猪与人结成同盟,建立起独裁专制;农庄的理想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回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明眼的读者自可看出,此书不属于人们所熟悉的那种蕴含教训的传统寓言,而是对现代政治神话的一种寓言式解构。

  • 凤园

    凤园 组长 楼主 2007-01-01 14:14:50

    印度的色彩 译者: (法)莫朗迪 / 摄、撰文 / 谭雪菜 / 郑洁 作者: (法)布鲁诺·莫朗迪 isbn: 780678425X 页数: 143 定价: 30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6-5-1

    本书以斑斓的色彩、图案,向读者展示印度独特的一面。大块的蓝色,让一座城市成为蓝色海洋,这原来和神话故事中湿婆的蓝色喉咙有关;随处可见的图案,在墙上、在地上,却全部出自妇女之手;纱丽的大块颜色,将印度女子的曼妙身资包裹出来;火红的辣椒,让你遥想到诱人的印度美食,再佐以市场上那新鲜的当地蔬果……本书在展现印度风情的同时,更着意于揭示那些图案、色彩的秘密、故事,印度展示出一个独特的面,也娓娓道出她的悠久历史和复杂的民族……    Dragon Image图片社的宗旨是关注世界各地的人文地理和旅游资源。从现代战争到古代文明。从异域风情到日常生活,从最新的科技发明到人类的健康问题。 Dragon Image图片社的摄影师用图片专题的形式来讲述人类历史进程中的进步和困惑,透过不同国家民族人们的表情,以及每天发生在地球上的创造与毁灭,记录下现实世界的影像。 翻开这套丛书,读者会和这些与众不同的摄影师一同踏上史诗性的征程,去探索我们这个星球的新发现。 作者简介 · · · · · ·    莫朗迪,如果要对布鲁诺莫朗迪(Bruno Morandi)作一个简单的描述,还真是不太容易。首先,一个没有摄影师、旅行家家庭背景的他,不知为什么会有一个如此喜好旅行的灵魂。而当问到他能成为一个摄影师及有灵感来源时,他也说不出个道理,唯一的解释似乎就是:我是半个诺曼底人。    他从小就喜欢踩着自行车四处晃荡,虽然性格上并不合群,却参加过自行车的各种赛事。18岁那年,从不曾远离巴黎的他,又坐在不怎么舒服的坐垫上、踏动着轮子,游历了尼泊尔。而自此以后,他就开始了30多次个人或是团体的旅行。    之后,在他还是一名建筑系的学生时,一本在旅途中看到的小册子改变了他的生活。那上面有一句话:“那些自主的人,必然喜爱冒险。”从此,布鲁诺莫朗迪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他就像一个流亡者,抛开建筑学的专业,也抛开一切烦恼,立志要成为一个自主的人。    在多次的旅行中,他对尼泊尔的感情渐渐地加深了。昔日的陌生人,成了今日也是明日的熟客。从来就不满足现状他,一直在自己的机遇面前唱着“芝麻开门”。这个半诺曼底、半个托斯卡纳的人,因此挎上行囊,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一名摄影人。    他不断的拍出自己的照片。GEO、Grands Reportages、Ulysse、Gala、Le Figaro、DS以及VSD等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作品;多家出版社都推出他的图册,如《拉贾斯坦印象》(Flammarion出版)、《永远的托斯坎》(Arthaud出版)、《托斯坎村庄》(Arthaud出版)、《尼泊尔——氏采和光》(Arthaud出版)、《普罗旺斯,饮食精神》(Plume出版)。他的作品不仅会吸引人们前去旅游观光,还能让人们充分领略到他在对人类、自然、文化的各个片断中所捕捉到的美。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
1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