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格式

大雄

大雄(http://www.douban.com/host/scu)
2007-01-02 19:46:34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大雄

    大雄 (http://www.douban.com/host/scu) 楼主 2007-01-02 19:48:50

    电视音乐选秀_节目探析

    摘要 2-3 ABSTRACT 3-6 第一章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界定及简述 6-13 第一节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界定 6-7 第二节 国内外大型“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个案介绍 7-13 1 《流行偶像》(Pop Idol) 8 2 《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 8-10 3 《超级女声》 10-11 4 《梦想中国》 11 5 《莱卡我型我SHOW》 11-13 第二章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元素剖析 13-17 第一节 人的本性——娱乐游戏 13 第二节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元素剖析 13-17 1 节目主题——全民娱乐 14 2 节目规则——想唱就唱、逐级淘汰 14-15 3 选手——自娱与娱人 15 4 评委——去权威化 15 5 奖励设置——强大的“兴奋剂” 15-16 6 主持人——去生硬化 16-17 第三章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传播策略 17-23 第一节 参与性 17-18 第二节 互动性 18-19 第三节 设置悬念 19-20 第四节 全方位传播——多种媒体的整合 20-21 第五节 原生态——模糊生活与电视的界限 21-23 第四章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出现的背景及火爆的原因 23-35 第一节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出现的背景 23-29 1 社会转型期、文化转型期与电视价值重构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与必然选择 23-25 2 大众文化时代对传统偶像的颠覆与解构 25-27 3 传播观念的变化 27-28 4 权力的默许与认可 28-29 第二节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火爆的原因 29-35 1 媒体观念的转变及电视产业化经营 29-30 2 创造性的吸收外来节目的优点 30-31 3 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31-33 4 现实感和电视传媒贴近性的回归 33 5 “沉默的螺旋”效应 33-35 第五章 “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存在的问题 35-40 第一节 高收视率背后商业利益驱动和媒体社会责任的抛弃 35-38 1 高收视率和高利益的驱动 35-36 2 忽视媒体的社会责任 36-37 3 价值取向的扭曲 37-38 第二节 创新意识匮乏 38 第三节 手机短信投票,导致人际关系异常,改变公平性质 38-39 第四节 导致受众的自我迷失 39-40 第六章 对策分析 40-47 第一节 倡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提升节目的文化品位 40-41 第二节 娱乐形态的创新 41-42 第三节 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42-43 第四节 规范媒介行为 43-44 第五节 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44-45 第六节 合理利用短信元素 45-47 结语 47-48 参考文献 48-51 致谢 51-5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大雄

    大雄 (http://www.douban.com/host/scu) 楼主 2007-01-02 19:49:40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流变

    摘要 4-5 Abstract 5-7 前言 7-9 第一章、娱乐节目定义及其变迁简述 9-12 第一节、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义 9-11 第二节、电视娱乐节目的变迁简述 11-12 第二章、电视娱乐节目:以电视为媒介的大众狂欢 12-23 第一节、电视娱乐节目特征解析 13-17 第二节、电视娱乐节目成因浅析 17-21 第三节、电视娱乐节目流变中呈现的问题 21-23 第三章、性质、形式、内容:从性质到元素的变迁 23-33 第一节、宣传品、作品、产品:性质之变 24-26 第二节、晚会秀、游艺秀、真人秀:内容演绎中的变迁 26-31 第三节、堂会、聚会、约会:形式之变 31-33 第四章、文本间的娱乐变迁:挑战与应战 33-40 第一节、《综艺大观》:电视娱乐节目的发轫 34-35 第二节、《快乐大本营》:电视娱乐节目的开端 35-37 第三节、《幸运52》: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 37-38 第四节、《超级女声》:电视娱乐节目的新局面 38-40 第五章、技术因素影响电视娱乐节目发展方向 40-47 第一节、网络电视:电视娱乐的新平台 40-43 第二节、“内容战”引导电视娱乐节目新趋势 43-45 第三节、冲击——网络电视对电视娱乐产业的深远影响 45-47 第六章、研究发展的方向和后继工作 47-49 参考文献 49-51 附录:重要电视娱乐节目一览表 51-52 致谢

  • 大雄

    大雄 (http://www.douban.com/host/scu) 楼主 2007-01-02 19:52:28

    从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管窥主流电影的嬗变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6 前言 6-9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艺术化的主流电影 9-21 第一节 历史题材的深化与现实题材的拓展 9-13 第二节 政治主题走向后台,人的主题走到前台 13-16 第三节 从单一戏剧风格到戏剧、纪实、写意的多元并存 16-19 第四节 同声共唱·繁荣共进:80年代的金鸡奖与主流电影 19-21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挣扎于艺术性和商业性中的主旋律电影 21-33 第一节 重现革命历史——塑造英雄楷模——关照现实当下 22-24 第二节 由显在的政治意旨到潜在的精神呼唤 24-27 第三节 由暴露的硬修辞和煽情的软修辞到自然的无修辞 27-30 第四节 随声附和·尴尬互见:90年代的金鸡奖与主流电影 30-33 第三章 新世纪初:多元形态的主流电影 33-45 第一节 传统题材的延续和发展与新题材开拓并行 33-37 第二节 国家意识与民族精神大主题和个人情怀小主题共举与互渗 37-39 第三节 艺术化与类型化手法并存与糅合 39-42 第四节 复调双声·两全却不其美:新世纪初的金鸡奖与主流电影 42-45 结语 45-47 参考文献 47-49 后记 49-50 附录:历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名

  • 大雄

    大雄 (http://www.douban.com/host/scu) 楼主 2007-01-02 19:53:12

    数字技术对电影的影响及其反思

    导论 8-14 第一章 数字技术与电影及相关概念概述 14-22 一、数字技术及相关概念概述 14-16 (一) 数字技术 14 (二) 电影制作中常用的若千具体数字技术概念 14-16 二、电影及相关概念概述 16-22 (一) 电影 16-17 (二) 电影的特征 17-19 (三) 电影的美学功能、分类和元素 19-21 (四) 电影美学 21-22 第二章 数字技术对电影的积极影响 22-39 一、电影史上的三次革命 22-24 (一) 第一次革命:有声电影的产生 23 (二) 第二次革命:彩色电影的出现 23-24 (三) 第三次革命:数字电影的兴起 24 二、数字技术对电影的积极影响 24-39 (一) 数字技术促使新的电影样式、电影类型的出现 24-28 (二) 数字技术丰富了电影的创作、发行、剪辑手段 28-32 (三) 数字技术丰富了电影的传播方式,改变了观众的观影习惯 32-33 (四) 数字技术引发了对电影本质、电影美学的重新探讨 33-37 (五) 数字技术为电影业带来了高票房收入 37-39 第三章 反思误用数字技术对电影产生的负面影响 39-57 一、数字技术的误用弱化了电影艺术的人文内涵 39-45 (一) 电影创作中技术淹没了人文 39-42 (二) 电影道德功能的弱化 42-43 (三) 观众成为单向度的人 43-45 二、数字技术的误区及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袭 45-51 (一) 陷入数字化的误区 45-47 (二) 警惕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袭 47-51 三、商品拜物教支配下的电影观念 51-53 四、反思有关电影的两种错误言论 53-57 (一) “数字演员将会取代真人的表演” 53-54 (二) “电影艺术终结论” 54-57 第四章 数字化时代中国电影的现状和发展对策 57-66 一、中国电影数字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57-61 (一) 中国电影数字化的现状 57-59 (二) 中国电影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9-61 二、加快中国电影数字化发展的对策 61-66 结束语 66-68 参考文献 68-73 致谢 73-7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大雄

    大雄 (http://www.douban.com/host/scu) 楼主 2007-01-02 19:53:54

    电视_信息娱乐化_节目研究

    摘要 4-5 Abstract 5-6 前言 6-8 第一章 信息娱乐——新发现还是老把戏 8-15 第一节 Infotainment释义 8 第二节 从信息找到快乐——电视功能的新变化 8-10 第三节 大众媒介的兼容和共通 10-15 第二章 电视信息娱乐化节目形态探源 15-26 第一节 新闻娱乐化节目 15-20 第二节 知识娱乐化节目 20-24 第三节 资讯娱乐化节目 24-26 第三章 后现代语境下对信息娱乐化节目的审视 26-35 第一节 什么是后现代,为什么将这类节目放入后现代语境中进行审视 26-30 第二节 在中国的后现代语境中用后现代文化理论解读信息娱乐化节目 30-35 结语 35-36 参考文献 36-38

  • 大雄

    大雄 (http://www.douban.com/host/scu) 楼主 2007-01-02 19:54:28

    论中国电影精神之独立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6 前言 6-12 第一章 中国电影:辉煌与困窘 12-26 一 收获百年 12-14 二 窘迫现状 14-19 三 究根溯源 19-26 第二章 中国电影之出路 26-46 一 中国电影可能的种种走向 26-30 二 中国电影精神之独立 30-46 第三章 中国电影精神特质之弘扬 46-80 一 诗教传统 46-57 二 历史意识 57-68 三 直观化思维 68-80 第四章 中国电影美学风格之彰显 80-104 一 虚与实 80-91 二 意与境 91-104 结语 104-108 参考文献 108-114 后记

  • 大雄

    大雄 (http://www.douban.com/host/scu) 楼主 2007-01-02 19:55:56

    论恐怖与恐怖艺术的审美接受

    中文摘要 6-12 ABSTRACT 12-18 导论 18-32 一、恐怖艺术、恐怖电影的界定 19-21 二、问题的提出 21-22 三、恐怖电影审美接受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22-27 四、论文的思路与框架 27-32 第一章 恐怖艺术审美接受中的恐怖感 32-74 第一节 两种恐怖的区分 32-35 第二节 恐怖与现实 35-47 第三节 恐怖与生存 47-57 第四节 恐怖与社会文化 57-67 第五节 恐怖与意识形态 67-74 第二章 恐怖与愉悦的多维关系 74-101 第一节 愉悦与认知 77-86 第二节 愉悦的多元路径 86-95 第三节 愉悦与社会心理 95-101 第三章 从恐怖到愉悦—不同美学范畴中的恐怖 101-127 第一节 恐怖与悲剧 101-108 第二节 恐怖与崇高 108-113 第三节 恐怖与怪诞 113-120 第四节 恐怖与丑 120-127 结论 恐怖—审美经验的现代扩张 127-142 一、恐怖与现代性 127-133 二、恐怖与后现代性 133-136 三、恐怖艺术在中国 136-142 参考文献 142-152 致谢 152-15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53-154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大雄

    大雄 (http://www.douban.com/host/scu) 楼主 2007-01-02 19:56:34

    试论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创新

    引言 7-8 一 我国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及历史演进 8-19 (一)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及重要作用 8-15 1 电视会议新闻及特点 8-10 2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含义及特征 10-12 3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地位和作用 12-15 (二)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历史演进 15-19 1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第一阶段 15-16 2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第二阶段 16 3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第三阶段 16-17 4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第四阶段 17-19 二 当前电视会议新闻报道问题与成因 19-25 (一) 当前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9-22 1 重程序,轻新闻 19 2 内容陈旧,信息量少 19-20 3 体裁单调,形式呆板 20-21 4 思维单一,缺乏深度 21 5 定位缺乏针对性、接近性 21-22 (二) 当前电视会议新闻报道问题的成因 22-25 1 报道的官本位思想 22 2 对会议报道的认识有偏差 22-23 3 采编人员疏于创新 23-24 4 外部环境的制约 24-25 三 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改进和创新 25-43 (一) 对电视会议新闻报道再认识 25-29 1 深化精品意识 27 2 深化服务意识 27 3 深化竞争意识 27-28 4 深化创新意识 28-29 (二) 讲究实效,改进的几个方法和途径 29-33 1 吃透“两头”,精选亮点,增强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针对性 29-30 2 精心准备,快速采编,增强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时效性 30-31 3 精益求精,巧选方式,增强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 31-33 4 重视受众,改进报道,增强电视会议新闻报道的互动性 33 (三) 创新报道理念,变“官本位”为“民本位” 33-34 (四) 创新报道内容,突出会议新闻价值 34-35 (五) 创新报道形式,贴近受众需求 35-40 1 在报道的策划与栏目设计上,勇于创新,打破常规 35-36 2 在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善于灵活运用,加以创新 36-40 (六) 改变报道思维,遵循传播规律 40-43 1 运用宏观思维,增强报道力度 40-41 2 采用逆向思维,加强报道深度 41 3 利用动态思维,突出重要信息 41-42 4 巧用发散思维,提炼最新信息 42-43 结束语 43-44 参考文献 44-46 致谢 46-4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大雄

    大雄 (http://www.douban.com/host/scu) 楼主 2007-01-02 19:57:14

    诗化的镜头与镜头的诗化

    前言 6-7 第一章 再认识刘郎 7-14 第一节 将写意进行到底 8-11 第二节 “众声喧哗”时代的清音 11-14 第二章 拍摄:诗化的镜头 14-39 第一节 诗意的解说词 14-17 第二节 诗化的镜头 17-39 第三章 后期:镜头的诗化 39-48 第一节 镜头特效:陌生化的艺术 39-44 第二节 时空的畸变与交叠 44-46 第三节 蒙太奇:镜头意义的重构 46-48 第四章 视听元素的虚实相生 48-52 第一节 声实画虚造诗情 49-50 第二节 声虚画实酿诗意 50-52 结语 52-53 参考文献 53-54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4-55 后记 55-56 详细摘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
1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