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评|摇滚学校讲座repo(嘉宾是男主轮替Joe、声乐指导和驻场导演)
荔枝好大颗(这里应该写什么好呢)
摇滚学校这个剧组好像办了不少进校园的活动,今天轮到我校了!是作为音乐剧课的一节出现的~简短repo一下,因为觉得还比较有内容

讲座真的非常好,老师主持的,嘉宾是男主杜威的轮替Joe Kosky、声乐指导Peter和驻场导演(对不起名字说太快了没记住)。开始先依次问了三位一些问题,比如Joe对剧和人物的理解呀,比如这些优秀的小演员是怎么找的呀,比如怎么给这么多小朋友排练呀,等等。还说小演员除了排练就是做作业,我梦回哈利波特剧组。我好久没有听这么大一段的纯英文了,特别聚精会神……还好听得比较清楚,不至于在下头抓瞎(((
然后就到了观众提问环节,大概四个人提了问题。第一个小哥问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他前两天去看的那场有个小演员漏了一句台词,问Joe怎么看待这种情况,还算不算一次perfect的演出。Joe的回答特别好,他首先解释那个小演员是那个角色的cover,平时演得不多,可能还没形成肌肉记忆。他当时也发现少了一句,然后就稍微改动了一点圆过去了。又说这其实是很常见的事儿,大家都会犯错误,比如北京的某一场开场出现了技术问题,本来该撤的道具床没撤下去,大家就只好在床附近唱下一场的歌hhh最后Joe说这其实才是剧院艺术的美妙之处,它很真实,而且总会有变化。处理这些突发问题也是演员要做的事情之一。我觉得Joe这里说得特别好,比起perfect其实real才是演出的本质!
第二个女生问的好像是移植Australia的剧到中国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Joe就说我们其实是澳洲剧团在中国演一个美国发生的故事哈哈哈,具体的我记不清了……
第三个男生是我校音乐剧社的成员,这学期他们在排DEH,作为演员提了一个问题:怎么能同时做好唱跳演?他觉得很难,没法兼顾到整个舞台。嘉宾们的回答大意是,不要想着“我一定要呈现出完美的表演”,而是要融入角色,专注于“讲好我要讲的故事”。我觉得这里也说的很好,投入感情的时候可能就不会那么在意自己的表现或者观众的反应了,也只有这时候呈现出来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一位提的问题……我突然想不起来了……好了去问了一下小伙伴,问的是剧里有的地方好像设计了和观众互动,但是他看的那一场观众就很冷淡,那么观众是不是应该回应这种环节。Joe说观众的反应要看是在什么时候、在哪儿演出的,在澳洲的周五晚上大家都会喝一点儿,然后场子就会很嗨~之类的,然后说有互动当然很棒!
提问结束后有一位音乐剧社的小姐姐现场演唱了一首歌曲请嘉宾指点,老师现场钢伴hhh散场后我偷看了一下乐谱上的题目是《Much More》,但我没搜到这是哪个剧里的曲子,里面有一句词是“just once, just once”(好我太菜了,唱起来就听不懂了,不过我有录像……)
(小伙伴找到了,出自The Fantasticks异想天开)
姐姐很谦虚,说自己not professional,但是嘉宾们都和她说永远不要说自己not professional,职业与否的区别只是说你做的事是不是你的工作内容,并不影响你去完成它。具体点评内容略,姐姐唱得很好,我现场起鸡皮疙瘩了!
包括后来有成员提到摇滚学校的小演员这么小就这么出色,我们这些真的业余的人会不会差距太大。Joe的回答是,永远会有人比你年轻、比你聪明、比你好看,这种比较不能成为你否定自己、不去做某事的理由。而且演出中suitable比young、smart等等更重要。
大概内容就是这些,最后全员合影,我还要到了Joe的签名!!!他真的很好!!!我要去看的场次正巧也是他的卡哈哈
感谢阅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闲聊|Per aspera ad astra——郑云龙专组闲聊楼(水塔) (龙葛格的硬币)
- 产出|猫猫手专楼——吸猫怎么能少了猫jiojio (Nineteenth)
- 资料|音乐剧经典剧目资源合集(更新部分百度yun~持续更新欢... (脸红全因风太烫)
- 【龙票】南昌将进酒、青岛魔幻时刻、北京榆树下的欲望 (shushu)
- 剧评|郑云龙原创音乐剧《将进酒》repo收集楼 (皮皮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