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荷马与莎士比亚》

Adiyat

来自:Adiyat(精神退休人士) 组长
2010-08-31 12:13:55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逃亡的狼

    逃亡的狼 (生存需要勇气……) 2011-03-15 12:05:18

    我之前只是读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觉得其中滥情主义的倾向很明显,托尔斯泰才是一针见血!

  • 蛾

    2011-03-18 21:44:45

    “显然,托尔斯泰《何为艺术?》之类 的文章是一个灾难,并使 人不禁要问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大作家会如此错谬?托 尔斯泰不以为然地列出一串莎士比亚的著名崇拜者:他们包括歌 德、雪莱、雨果及屠格涅夫。他还应该添上黑格尔、司汤达、普 希金、曼佐尼、海涅以及其他几十人,实际除了伏尔泰等几个乏 善可陈的例外,所有懂得阅读的主要作家都可以算在内。托尔斯 泰对美学的反判有一个次要因素就是创作上的妒嫉。托尔斯泰对 莎士比亚与荷马共享的荣耀并不认可,并抱有一种特别的激愤; 托尔斯泰认为只有自己的《战争与和平》够格与荷马比肩。更有 意思的是,托尔斯泰对《李尔王》这出非道德非宗教的悲剧从心 底感到厌恶。我宁可容忍这种厌恶也不赞成企图把莎士比亚刻意 写作的前基督教戏剧基督教化,托尔斯泰很准确地看出作为戏剧 家的莎士比亚既非基督徒也非道德家。”

    _______节选自《西方正典》哈罗德布鲁姆著

    这段文字看了让我非常的气闷。托尔斯泰是从崇高方面来评论莎士比亚的,他仅仅是出于绝对审美的观点,觉得莎翁有时不够庄重,人物塑造和感情也有熟极而流的倾向。(莎士比亚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他无意达到古典悲剧的崇高。这些文艺评判与探讨无损莎翁的伟大,相反可以提供读者更多的思考角度)

    然而在布鲁姆以一种低俗狭隘的人格去臆断猜测托翁的心理,托尔斯泰评论莎翁在他那里成了纯粹的自私和嫉妒。或者宗教训诫。

  • Jett

    Jett 2011-10-12 16:57:19

    布鲁姆是谁?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1-10-12 21:03:44

    [内容不可见]

  • 溯妈

    溯妈 2011-10-12 21:33:26

    这话倒挺像托尔斯泰会说的(但不太像他真会说出来的。。)说莎翁为了某些目的创作,为了艺术而艺术至少是不错的,但因此就否定作品价值那就没什么意思了。毕竟写的完全不是一种东西。。 对于布鲁姆的话我是这样理解。就像lsss说的,莎翁自己也没意思要写出一些神圣崇高的东西,而可能布鲁姆的意思是即便如此莎翁却也获得了和荷马等人齐名的“最伟大诗人”的头衔,这点可能增加了托尔斯泰对他的反感(就好像一个歌唱家的铁杆粉丝看了他的歌剧偏说他是最伟大的舞台演员,这就容易让那些纯粹从演技评判所有演员的人反而对那个歌唱家有偏见一样。)

  • Adiyat

    Adiyat (精神退休人士) 组长 楼主 2011-10-12 21:45:30

    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根本就是两个路数的,你说托尔斯泰对莎士比亚的批评不公还可以理解,但是说他是嫉妒我就看不出有什么理由了。

    “托尔斯泰认为只有自己的《战争与和平》够格与荷马比肩。”——布鲁姆又是自己在瞎猜吧,托尔斯泰后来对自己早期的创作包括《战争与和平》都是持否定态度的。即使我们假设托尔斯泰心口不一,但是拿《战争与和平》与荷马相比是完全说得过去的,两者确实有相通之处,福楼拜、托马斯·曼都是这么看的,但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和荷马有何可比性呢?

  • 舞低杨柳楼心月

    舞低杨柳楼心月 2011-10-16 08:54:57

    我正在读这本书,我感觉托尔斯泰说的很对,以前我读莎士比亚总是感觉里面的人物有不真实的感觉,说话装腔作势,我以为自己是不是审美感有问题啊,没想到一度托尔斯泰的所说的,才恍然大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 逃亡的狼

    逃亡的狼 (生存需要勇气……) 2011-11-22 14:35:15

    难道三楼所说的布鲁姆是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

  • 呼唤毅力

    呼唤毅力 2011-12-19 04:41:43

    太可笑了。嫉妒??托尔斯泰用得着嫉妒任何人吗!!!!

  • 阿米塔

    阿米塔 (贼喊抓贼。) 2013-03-19 16:13:44

    想起斯坦纳的《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把两人分归于荷马和莎士比亚两种文学类型,一种是史诗型的,一种是戏剧型的。

  • Delusions

    Delusions 2013-05-26 22:49:03

    “显然,托尔斯泰《何为艺术?》之类 的文章是一个灾难,并使 人不禁要问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 “显然,托尔斯泰《何为艺术?》之类 的文章是一个灾难,并使 人不禁要问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一个大作家会如此错谬?托 尔斯泰不以为然地列出一串莎士比亚的著名崇拜者:他们包括歌 德、雪莱、雨果及屠格涅夫。他还应该添上黑格尔、司汤达、普 希金、曼佐尼、海涅以及其他几十人,实际除了伏尔泰等几个乏 善可陈的例外,所有懂得阅读的主要作家都可以算在内。托尔斯 泰对美学的反判有一个次要因素就是创作上的妒嫉。托尔斯泰对 莎士比亚与荷马共享的荣耀并不认可,并抱有一种特别的激愤; 托尔斯泰认为只有自己的《战争与和平》够格与荷马比肩。更有 意思的是,托尔斯泰对《李尔王》这出非道德非宗教的悲剧从心 底感到厌恶。我宁可容忍这种厌恶也不赞成企图把莎士比亚刻意 写作的前基督教戏剧基督教化,托尔斯泰很准确地看出作为戏剧 家的莎士比亚既非基督徒也非道德家。” _______节选自《西方正典》哈罗德布鲁姆著 这段文字看了让我非常的气闷。托尔斯泰是从崇高方面来评论莎士比亚的,他仅仅是出于绝对审美的观点,觉得莎翁有时不够庄重,人物塑造和感情也有熟极而流的倾向。(莎士比亚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他无意达到古典悲剧的崇高。这些文艺评判与探讨无损莎翁的伟大,相反可以提供读者更多的思考角度) 然而在布鲁姆以一种低俗狭隘的人格去臆断猜测托翁的心理,托尔斯泰评论莎翁在他那里成了纯粹的自私和嫉妒。或者宗教训诫。 ...

    写这段的时候是托尔斯泰晚年,这是后他已经开始批判自己的《战争与和平》了,说因为这部作品嫉妒是站不住脚的。

  • 宋仲翔

    宋仲翔 2015-02-01 16:20:44

    不过是伟大人物的走火入魔而已。是人就没有不偏执的,艺术理念上更是很难达成一致,甚至都不能调和。随便举几个例子吧,歌德就把霍夫曼的作品当成是病态表达,雨果和司汤达彼此看不起对方的手笔,海涅和同时代的普拉滕彼此看对方都一无是处,博尔赫斯对乔伊斯和普鲁斯特就不感冒,海明威认为包括契诃夫福克纳在内绝大多数作家的水准和地位都远低于远自己。要是有意识地去找这方面的例子,估计够写好几本大书了。读伟大作家的作品,体会的感受的是他们的伟大力量和超拔的境界,要是连人家的偏执都照单全收,那也未免太失败了。

  • 面包树上的朋克

    面包树上的朋克 (樱花转眼随风逝,唯有拜拜是人生) 2015-02-11 15:42:58

    托尔斯泰没有莎翁作品中对生活旁枝末节的热爱,也没有莎翁“人生虽是悲伤,仍然是值得的”的信念,托尔斯泰更倾向于道德、阶级的批判而非接受悲剧的美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7594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