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骂编剧魔改,我想说你们彻底骂错了人。
云儿想
替这部剧说句公道话,亦知墨在知乎早就说过,关的剧本写出来后,投资方(腾讯)和导演都很满意,出品方很认可关的剧本,他也没办法,所以与其骂编剧,你还不如说是被资本裹挟了,有本事去怼腾讯啊,骂编剧干嘛。
随着现在国内影视产业越来越工业化,不像以前那样完全的导演中心制,导演和编剧的话语权可以忽略不计了,它们就像流水线的产品可以随时替换,从剧本到选角都是出品方在主控。问题是出品方为什么青睐这样一个魔改剧本?原因很简单:一方面,现在金庸仙逝、武侠式微,在出品方看来要想挣钱就必须得通过创新拓展观影人群,通过魔改炒出新的话题,产生新的热度,事实上腾讯目的也达到了,播放量和广告收入也超出预期。另一方面,大影视公司现在都有自己的绿灯审核系统,有自己的大数据算法,照原著拉出一个剧本,100%过不了审核。当然你要有钱自己投资、自己拍摄、不看别人脸色,哪是另外一回事。
可以预想的未来,像武侠这样的影视作品,魔改只会越来越多,假如某一天,有人把金庸武侠故事直接搬到现代背景你也不要稀奇。
最后多说几句,很多人可能都忽视了阿里、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鳄进入影视产业对未来产生的影响,他们不像过去的投资人那样人傻钱多,他们掌握的资源远远超过传统编剧和导演。
首先,它们了解大数据对于影视产业的影响,了解影视项目审核的关键绿灯系统,像倚天这种故事他们可以拉出ABCD四个故事大纲,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绿灯调研最终决定用哪一个。自从2011年Netflix将大数据的概念引入电视剧制作,编剧的作用就已经被削弱了。传统收视率只抽取数千个样品用户,然后进行分析,而Netflix的数据库却包括了几亿用户的收视选择、几千万条评论、几百万次主题搜索,这是名副其实的大数据。腾讯和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其他公司比不了的。你说关的剧本为什么它们满意,也许就是因为调研结果和大数据分析结论跟关的剧本比较接近。
其次,影视产业工业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高利润,阿里和腾讯影视部门有不少人出身好莱坞。它们不是傻瓜,他们了解好莱坞成功模式,熟稔好莱坞的米达斯法则,米达斯公式是什么?以下引自 是Edward Jay Epstein 所著的《The Big Picture:Money and Power in Hollywood》,一共9条
1.IP改编。
2.以青少年为主角。
3.剧情如童话,过程绝对不能顺风顺水,如果主角很NB,还有漂亮的女朋友,一切都是顺风顺水的,那整个故事还有什么可看性?
4.两性爱情即使不符合柏拉图标准,也必须纯洁,不能有裸露、挑逗的语言&画面。
5.适合做玩具和游戏授权。
6.冲突场面不以写实为目的,很少见血腥。
7.大团圆结局,造梦,满足观众的代入感。
8.运用先进技术,动作场景,精细复杂背景有使用特效完成。
9.选中的大明星都没有天价演员。
诚然,内容制作没有统一的规律,但一定拥有一些规则。有很多内容并不完全遵从“米达斯公式”。然而,米达斯公式背后一方面反映的是大众对于娱乐内容需求最大公约数;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影视这一意识形态属性产品的特殊性,即绕不开的监管层。因此,在阿里、腾讯这些熟稔市场和影视制作规则的专业人士面前,导演和编剧想不魔改都不行了。 当然,对于腾讯阿里来说,你掌握别人比不了的信息资源、你知道好莱坞的运作模式不一定能成功,但你没有这些,却一定成功不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分析新修版倚天人设和情感走向的变化 (ss)
- 原著讨论|金枝玉叶的郡主后期爱张无忌爱的好卑微啊 (曲奇)
-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讨厌赵敏? (皆可)
- 【万字长评】【原创】跳出金庸看赵敏:兼谈94和2019版赵敏塑造 (xzhu)
- 我所认为的原创情节里最不合理的一处是 (暗红色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