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戏剧《图尔宾一家的命运》
上官牛顿🐺(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由小说《白卫军》改编的话剧《图尔宾一家的命运》首演于1926年10月5日,地点在莫斯科艺术剧院,导演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剧本公演得到了当时主管文艺的卢纳察尔斯基同意。和“拉普派”作家完全否定的态度不同,卢纳察尔斯基对剧本一分为二,他认为:“《白卫军》虽然从思想的角度看毛病很大,有些地方还有政治性错误。但它的公演还是得到了批准,因为苏联公众对它能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莫斯科晚报》,1926年10月1日) 卢纳察尔斯基倾向于把《图尔宾一家的命运》归类为“路标转换派的剧本”。他认为布尔加科夫对白卫军军官做了“半美化”:“我们无法接受布尔加科夫这种对白卫军运动的半美化。布尔加科夫的严重失算,是在于他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来看问题。在他看来,指出图尔宾兄弟及其周围的人都是勇敢的、正直的好人是很要紧的……但促使这些人拿起武器来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他们的阶级本质,却被剧作者轻率地遗忘了”。(《卢纳察尔斯基文集》第三卷,1964) 布氏的这个剧本引起了很大争议,不光有马雅可夫斯基和别泽缅斯基这样的著名诗人猛烈攻击,在彩排时在剧场还发生了莫斯科共青团员有组织地阻挠演出的事件。虽然剧场里经常有人以吹口哨表示抗议,但剧场上座率还是很高。这场争议最终被斯大林的最后裁决所平息。苏联的这位最高领袖在1929年2月2日在《答比里-别洛采尔科夫斯基》一信中指示: “为什么常常上演布尔加科夫的剧本呢?大概因为我们自己的适于上演的剧本不够。闹剧本荒的时候,甚至《图尔宾一家的命运》也算好剧本了……至于这个剧本本身,它并不那么坏,因为它给我们的益处比坏处多。不要忘记,这个剧本留给观众的主要印象是对布尔什维克有利的印象……它显示了布尔什维克无坚不摧的力量。当然,作者对这种显示是毫无关系的。”根据斯大林的指示精神,最后决定这个剧本只能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主持的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阿赫玛托娃致布尔加科夫的诗歌片段 (上官牛顿🐺)
- (转)梁坤:布尔加科夫的家园之旅(下) (上官牛顿🐺)
- 国奥源亚全能干细胞的医学原理 (齐德龙东强)
- 陈昊斌论韩国语连接词尾使用 (齐德龙东强)
- 陈昊斌浅析后代文人次韵周邦彦 (齐德龙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