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来一发repo:中文版《捕鼠器》,悬疑犯罪向舞台剧
来自:mxh杂技团首席
更新一下评论姐妹的对另外两部阿婆的话剧的反馈,《谋杀启事》角色挺还原,整体比《捕鼠器》可;《无人生还》非常精彩,推荐去看(七月中广州大剧院歌剧厅有两场《无人生还》,已开票,余票还很多,广寒宫姐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买票)
放个大剧院公众号的购票链接:http://gdm.gzdjy.org/ticket/7/4182.html?orgId=86&siteId=36
我来惹,为了建设声组,开个坑讲一下刚看完的舞台剧中文版《捕鼠器》的感受

这台剧13年被这个剧社引进,我个人看完的感受结合我之前在豆瓣搜索的关于这个剧的评价,这些年他们绝对是有在精进舞台演出的,有些在豆瓣短评里看见的问题,比如听不清台词、调度方面的问题,我观看过程中觉得并不特别明显。
选这部片子一是因为《捕鼠器》这名头太响了,二是因为它比《信》评分高0.4分,我看组里大家repo《信》反响还可以,那我寻思好歹高0.4分呢应该也不太差(手动狗头保命)
首先先下个结论,优点有,问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五分我能给3.5分。
最明显的优点,音效。我坐在现场的感受是,至少六七成的悬疑氛围是音效创造的。尤其在情节高潮时,配合音效我都起鸡皮疙瘩了。包括雨声、童谣的歌、窗户的开关声这些构成,再加上悬疑的bgm,为观众入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剧院看这种剧还蛮刺激的,和在屏幕里看不太一样,很enjoy,有蛮爽
大部分演员台词可以,除了有一个演莱昂的演员台词有点含糊,其他演员表演无字幕观看无负担,最后的反转所要求的戏剧张力,演员们也达到了,很投入,不让人出戏。
道具舞美正常发挥水平,不过因为它本身故事里的场景设计是有巧思和情节挂钩的,所以要稍微留点神注意故事中的房间的构造。
情节方面,这部剧本身已经演了很多年了,是部极其成熟的舞台剧,它的底子,就是本子,本身就漂亮得不行(阿婆我respect),这是一个能够引人入胜的故事,它有悬念,牵扯到多年前的惨案,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主角间的猜忌与缄默,沉默又诡异的氛围,还有反转,整体看下来,除了前半段冗长地有点让人昏昏欲睡,后半段是不会令人失望的。
整部剧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铺垫太长了,个人看法是一个剧如果要配备一个较长的情节铺垫,要么能在这段时间内把人物全部鲜活地展现出来,要么是真的对后续情节有很大的作用,然而这两点《捕鼠器》都没能怎么实现。坐在那儿很久了,人物才全员现身,前期的很多小情节,对后续发展没甚作用,就是觉得絮叨。八点开场看,快到十点看了下手机,我都开始有点急了,怎么这个谋杀案走向还这么不明朗。
最后的反转,也有点突然,整个戏剧节奏,还是没把握到位。
来看的话,做好准备,它没有多少破案追凶的过程,就不剧透了,这部剧主要还是聚焦在人物身上,你能在剧里看见他们在对手戏中所透露出的有关于凶案的信息,他们本身的人性。
译制问题,当然难以避免,不过能看到有些台词设置在努力汉化了(译制腔不用说了我看过的汉化剧都多多少少有译制腔),来看之前可以先记下人名。
总的来说整场看下来尚可,这个故事本身就很吸引人了,会让人思考孩童时收获的痛苦,包括暴力和辱骂这些东西给人在心性和精神上造成的毁灭性打击,大家都有责任,没人有侥幸。
当然坐在剧院认真地观察他们言行中透露的信息和线索,还蛮有意思的动一动脑嘛

插播一下,图里左数第四个饰演庄园男主人的演员,就是和大龙平行卡演二轮告白的季森小哥哥,真人挺高的在一堆人中蛮出挑,台词和嗓音条件都不错,可以期待一下
最后谢幕预告了一下明天的《谋杀启事》,广东艺术剧院的场不大,我坐在一楼最后几排视野还不错
看完剧之后赶上了末班车,真是好运,晚安各位~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已更新REPO)我抽到了长腿叔叔签售啊啊啊啊啊啊 (Mori)
- 报!📣|团综都活了,我们组还不复活吗 (全都是我墙头)
- 被触动了一些潮湿的记忆 (微澜poppy)
- 微博资料对比&互相关注情况 (风絮)
- 偶遇高杨和黄子 repo (废话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