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抗元主题的强化应是金庸自己所造成的
来自:云儿想
金庸自己对于小说的修改,从原著第一版到第三版,事实上是抗元主题在不断加强,尤其是新修版出现一系列政治角力,包括劝进称王、朱元璋逼宫、赵敏誓退蒙古等,显然在他后来修改的小说中在不断升级矛盾,这必然影响了编剧和导演的思路,所以新版中首次出现的刀劈龙椅和张无忌让人瞠目结舌的鸡汤宣言、以及赵敏为什么这么执着于回归蒙古,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误认为这是魔改。
就以归隐为例,看看三版变化:
(1)最早版本里,朱元璋几乎没有任何戏份,主角自己顺顺利利退位归隐峨眉,而张无忌归隐过程与赵敏身份问题几无任何瓜葛,反而与周芷若有关,可见早期版本中家国矛盾并没有扩大到后来那般程度。
(2)到了第二版就变成了朱元璋下套,使得张无忌心灰意冷退位,这版的归隐就牵扯到赵敏的身份,但至少这版里明教方面,明面上并没有提及赵敏问题。
(3)到了新修版,朱元璋的戏份大大增加,矛盾进一步激化,朱元璋等明教众人敢于直接拿赵敏蒙古人身份逼宫了,这才有了赵敏发誓退回蒙古,永不回中土,以及其后的劝进称王事件。
赵敏最终“身份”在几版小说里是一变再变,从最初版本的转变汉人身份(其初版中赵明的名字未必没有此意)到最后版本又回归蒙古人身份(返回草原),我觉得反映的还是蒙汉对立的严重性,金庸将倚天中的家国矛盾进一步强化了,忌敏之间本来已经逐渐褪去的民族对立,结果到新修版的最后又回到了原点。
如果从这点来看新版倚天里忌敏两人感情发展,倒是挺符合这个“原点论”,初期的冲突——中期磨合——后期消解——最终再次冲突(不考虑最后强行he)。这应该是编剧与导演的基本思路。
赵敏身份变动直接影响到了忌敏感情线问题,也关系到了整个叙事的主旨,虐必然成为主流,除非你脑洞大开把元末这个时代背景改了,或者直接把赵敏身份改成收养的汉人弃婴?(纯属胡诌)。当然,忌敏感情线之所以比其他感情线更有看点也在于蒙汉矛盾所造成了一系列对立(这条线是整部倚天所有感情线中唯一能跟故事主旨结合起来的)。假如我是编剧我也会着重强化这种冲突,身份反差型的剧本架构可以说是各种商业电影电视剧中导演最喜欢表达的一种叙事逻辑。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原著讨论|金枝玉叶的郡主后期爱张无忌爱的好卑微啊 (曲奇)
-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讨厌赵敏? (皆可)
- 【万字长评】【原创】跳出金庸看赵敏:兼谈94和2019版赵敏塑造 (xzhu)
- 我所认为的原创情节里最不合理的一处是 (暗红色乌鸦)
- 这个19年版本,修正了金庸小说的漏洞,编剧不错 (TTs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