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布宁:来自旧金山的绅士

西绪福斯

来自:西绪福斯(为现实所伤,但又去追寻现实) 组长
2019-05-06 14:20:51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西绪福斯

    西绪福斯 (为现实所伤,但又去追寻现实) 组长 楼主 2019-05-14 16:52:28

    绅士本意休息、寻欢作乐、享受生活旅行以弥补所失去的,却死在了旅途中。死的原因也很滑稽,没有死在海上,也没有因为别的,而是衬衣太紧了。死的地方也非作者想象中的人间天堂,而是充满物欲的地方。那个德国读书人某种意义上就是精神的象征,因为他让这起死亡有了点声音。 瞬间—永恒的对峙模式在这篇小说得到展示,瞬间的死亡,似乎以悲剧的力量震撼着平凡、庸常的韧性,个人是无法驾驭生活的。作者以惊人的洞察力观察整个过程,死前死后形成强烈对比,这不得不让我们去叩问生命的意义。这一叩问在这里是哲学意义上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处于未知状态下,如同他们航行中的船(人类社会),在大海(不可预测的命运)中航行,甲板上和船舱里的人即便再体面,但脆弱仍注定是本性,因为不经意间,就可能被社会的船所颠覆。绝对的安全和保障不可能的,载着生的船航行的,就是死亡,二者紧密相连。光鲜的人和底舱中“地狱之火”中勉强维持生计的锅炉工人一样,都被操控着,这个操控着是隐蔽驶室里的船长,还是上帝? 绅士女儿的爱情在这场旅行中是最纯真美好的,这也是作者的寄望所在。在作者的其他小说里,作者试图表达唯有爱才能使活着的意义得到拯救,唯有爱是永葆活力与长存的宝贵元素,爱就像耶利哥的玫瑰,使得生命复活永恒。

  • 蔡先生的书架

    蔡先生的书架 2024-01-29 23:33:30 广东

    感觉可以用生亦何欢,死亦何悲来概括

  • 驻马店凯鲁亚克

    驻马店凯鲁亚克 ((坚定的锡兵)) 2024-03-17 01:19:53 江苏

    这个小说很一般

  • 玻璃动物

    玻璃动物 2025-01-16 01:13:20 英国

    请问这个译本译者是?

  • 迷子達

    迷子達 2025-01-19 10:47:38 浙江

    死亡被解构。

    绅士对他人的颐指气使,反照着死后所遭受的屈辱。

    毋宁说死神给了他反讽的一击,不如说他死于自己象征身份的繁复装扮。

    死于体面的“身份-地位”套子,毫无意义可言。不知死之将至,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旧金山来的绅士冷冷地打量他一下之后,在屋角一张很大的皮安乐椅上坐下来,挨着一盏有绿灯罩的电灯,戴上夹鼻眼镜,伸了伸被衣领卡住的脖子,便整个儿被报纸挡住了。他在几篇文章的标题上扫了一眼,读了几行关于那无尽无休的巴尔干战争的报道,然后用习惯的动作把报纸翻过来。忽然间,一行行字在他眼前冒起了金星,他的脖子发硬,眼珠突出来,夹鼻眼镜也从鼻梁上飞了……他猛地向前一跌,想吸一口气,但只发出一声嘶哑的叫喊;他的下巴脱了臼,露出满嘴金光闪闪的假牙,脑袋耷拉在肩膀上,摇来晃去,衬衫的胸部鼓鼓的,整个身子歪扭着,瘫在地上,鞋后跟掀开了地毯——他似乎在同什么人做生死的搏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97928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最新讨论  ( 更多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