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出版社:在出版的舞台上“长袖善舞”
来自:大雄(http://www.douban.com/host/scu)
新华社记者 王勉 从《中外少年》到《鸡皮疙瘩》、《淘气包马小跳》;从大众图书到动漫影视、电子音像……它在不断地裂变,且每一次创新,总能在业界及青少年儿童中引起一股热潮。 作为一个位于西部地区的地方出版社,短短的16年,从"35个人,两辆车"起步,迅速成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辟新据点的出版界明星,先后摘取我国出版界几乎所有的大奖。 这就是总部位于广西南宁的接力出版社。2007年1月9日,随着"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正式挂牌,标志着接力出版社成功转企改制。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它所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科学的产业布局,再次成为我国地方出版社改革的一大典范。 扎实的内功:为改制奏响高亢的序曲 接力出版社成立于1990年9月。尽管总部位于欠发达的广西,尽管在出版界它只是一个年仅"16岁的新兵",但它先后出版的《中外少年》、《神脑聪仔》、《淘气包马小跳》等尤为青少年读者喜爱。1995年,接力出版社因启动"神脑聪仔"动画工程,成为民族动画的捍卫者,被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授予中国5155动画工程中南基地牵头单位;1998年,获"全国优秀出版社"殊荣;同年,接力出版社原社长李元君女士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中国出版界最高个人成就奖--"韬奋出版奖";2006年,接力出版社党总支部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长期以来,接力出版社不断推出优秀少儿出版物,被誉为"接力现象"。先后有15种图书获"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等国家大奖,近400种图书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各种奖项。从2001年开始,接力出版社仅用5年时间完成了再造一个新接力的目标,成为全国百强出版社。目前拥有1.86亿元资产,比成立时扩大了105倍。2005年,发货码洋达3.09亿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取决于接力出版社从一开始就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功实现了地缘、人才、机制三方面的突破,并塑造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就是它在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的独特之处。"接力出版社原社长李元君说。面对广西"文化地瘦"的不利因素,接力出版社采取跨区域经营的战略,以此实现地缘突破,抢占中国文化制高点。先后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桂林分设文化发展平台。仅在北京的第二出版中心,大众图书年发货码洋达1.4亿元左右。 秘诀之二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在人才战略上,接力出版社明确了"依靠领军人物,占领文化制高点"的基本理念,并用"真金白银"付诸于实践。2001年,"全国宣传文化系统首批经营管理人才"白冰总编辑的加盟加速了接力出版社在图书生产销售、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超常规发展。 制度是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不断跃上新平台的保障。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独创的选题三级两次论证制、项目负责制、选题竞标制、生产流程制、奖励制约制等一系列先进企业管理机制,保证了生产的效益化、规模化、品牌化。而责权利统一的项目主管制,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企业的责任者、协调者和参与者,从而使人才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相和谐。 "没有文化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尽管可以红火一时,但不可能成为'百年老店',独特企业文化造就接力出版社核心竞争力。"李元君说。走进接力出版社,"企业文化"四个字不再是个概念,而早已深入人心。在这里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真切的人文关怀。进入大门的整个院子犹如一个大花园,鲜花、喷泉、果树、草地,浑然一体。一楼的左边是书吧,雅致闲静。右边的咖啡厅,温馨淡雅。接力员工平时可以在这里见客户、谈业务、学知识。二楼有代表广西特色壮族各种服饰展。接力出版社从细节入手,做企业文化,每层楼的走廊里,安放冰箱,里面放着各种饮料。富贵竹、滴水观音等盆景,生机盎然。另外,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还不断地帮助员工进行观念革新,从建社初期就提出了"团结、进取、创新、求实"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危机教育,使得每位员工在专业知识水平、履行岗位职责、道德观念方面达到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 "16年努力历练的良好内功,为接力出版社顺利改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俭说。 率先试水:我国地方出版社单个转企改制"第一人" "回头看,毫不谦虚地说我们的确还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往前看,一些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已成为接力前行的羁绊。因此,早改早主动,早改早受益。"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俭说。 但改制不是一句话的问题,如何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员工权益不受损、产业发展有后劲,也是最现实和最迫切的。2006年11月24日,中央领导同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的陪同下视察接力出版社,对接力出版社在机制创新方面所做的努力给予了积极评价和充分肯定,也对接力出版社进一步全面转制寄予厚望,并做出了明确指示。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具体部署和指导下,接力出版社在积极组织精干力量进行转制的调研和方案撰写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本社员工特别是原在编人员的思想工作。12月3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接力出版社改制的相关批复文件,同意接力出版社由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为国有独资的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1月9日,接力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它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我国地方出版社单个转企改制"第一人"。 转企改制的关键问题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员工社会保障的衔接、清产核资、转制前未入编人员的处理办法等。按照公司法,接力出版社设立董事会作为公司的决策机构。同时,还设立了监事会,作为公司的监督机构。另外,按照工会法,通过职工大会选举产生职工代表大会。 改制不能以牺牲职工利益为代价。然而,不争的事实是转制后原有事业编制注销,员工与企业订立新的劳动合同,这对于76名拥有"铁饭碗"的职工,尤其是老职工来说,一时难以接受。"我们一方面派出专门人员,进行一对一的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在自治区相关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到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编制办、财政厅等部门协调,确保改制后职工利益不受损。"接力出版社副董事长白冰说。比如,对原在编职工转制前已经参加社会保险的,继续按养老保险制度执行。对于已离休和退休人员的待遇问题,仍有承办的社会保险部门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白冰说:"在改制前我们召开职工大会,告诉他们这次改制不会让一名职工下岗。即便对那些工作能力较差的职工,也采取培训后再上岗的办法。这样一来,一方面从待遇上解决了老职工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给年轻的职工吃了定心丸。" "改制不只是一个名字和身份的变化,而是在原来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更加完善,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主体。也就是说,它实现的是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的过程。"黄俭说。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在给接力出版社的贺信中说,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接力出版社在文化体制改革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是我国地方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又一成功范例。 从"一枝独秀"到"多面开花" 改制让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更加如鱼得水,先进的现代企业制度带来的是"扎堆效应"。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的产业从"一色"变成"五彩"。目前,下辖有在北京和南宁设立的四大出版中心、全资子公司北京接力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广州接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武汉接力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广西接力天高动漫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参股公司新华出版物流通有限公司、上海接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 出版主业方面,始终保持大众图书、文教图书两翼齐飞的良好发展态势。青少年儿童大众读物分为"青春时尚、少儿文学、低幼读物、卡通动漫、生活百科"五大板块。青少年儿童教育读物有国家课程标准教材、地方性教材、教辅、幼儿课程资源等。同时,还拥有幼儿画刊《小聪仔》、动漫杂志《动感接力》、专业报纸《出版商务周刊》等报刊方阵。 未来的5年是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发展关键的5年,将通过永不言弃的创新精神,实现以图书为主业,以教育培训、品牌形象授权、以数码动漫、3G信息、IPTV(网络交互电视)、品牌形象授权为延伸产品的多重利润模式,在中国青少年儿童出版物及新媒体消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具有卓越品牌影响力的中国大型骨干文化企业,成为中国青少年儿童文化创意产业主力内容集成商。 为此,2007年到2011年,接力出版社将通过"三大突破"、"两大升级"、"一大跨越"的"三二一工程",逐步接近并最终实现上述目标。"三大突破"具体而言,不断拓展北京出版中心业务,向长三角和珠三角进军,增设上海、广州两个出版平台;以中枢地域武汉为起点探索并购优质民营书业之路,同时,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以海外汉语读物的出版和汉语培训为突破口,进入东盟和美国市场;实现广西动漫制作领域零的突破,组建广西第一条自有动画生产线,启动桂林接力数码动漫基地的建设工程。 "两大升级"指与中国青少年儿童出版领域强势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实现从市场追随者到市场领先者的升级;以中国-东盟青少年儿童新媒体产业大厦为孵化基地,通过资源重组和资本运作,实现"接力系"图书、报刊、网络、影视、音像、演艺、动漫等资源整体进入新媒体的升级。 "一个跨越"是指接力出版社有限公司实现从产品市场到资本市场的根本性跨越,并积极创造条件寻求资本上市。 "青少年儿童永远是消费最刚性、触觉最敏锐、需求最多元的群体,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也带来了无限的挑战。以优秀的文化,服务、引导、满足他们,正是接力的使命!"黄俭说。(完)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新社)
- 无线互联网的营销2.0探索总结 (大雄)
- 全国SNG协作体——中国第一个电视频道联盟 (角美)
- 姜军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手册 (凤园)
- 在政策与市场之间:民营公司电视剧的路径选择 (凤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