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Repo | 史诗般的美丽与哀愁《叶甫盖尼·奥涅金》普希金诗体小说新解
来自:大佬的煤气
先歪个楼

2019.5.11 19:30 上海文化广场 《叶甫盖尼·奥涅金》 剧作/导演 里马斯·图米纳斯 主演 谢尔盖·马克维茨基 / 列昂尼德·比切文/ 奥尔加·列尔曼 / 尼古拉·罗曼诺夫斯基 / 阿图尔·伊万诺夫
已到开演时间,观众席灯光还未暗,人们有些骚动。突然节奏强烈的斯拉夫式音乐轰然响起,吞噬掉了所有声音。灯光此时才暗了下来,观众一片愕然,布幕升起,演出开始了。
场刊是这样说的:
“台上有两个奥涅金,年长的那一个回忆起四分之一世纪(前)的事件,唤出参与其中的年轻的那个他。台上同样还有两个连斯基,一个青春年少,但经历了那些导致自己因决斗而丧命的事件。另一个是奥涅金想象中自己白发苍苍,那个如果当年未殒而本该是这样的连斯基。”
两个奥涅金,一个意气风发,有着迷人的青春风华;一个已经看尽人生百态,对过去感慨万千。两个连斯基,一个青春绝美如鲜活的幻影,另一个白发苍苍,温暖解人意,却只能存在于奥涅金的想象。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诗体小说,本身就有更为开放的诠释空间,就像1000个人就会有1000个哈姆雷特,也会有1000个奥涅金。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的奥涅金有着史诗般的纵深感。虽然情节以塔季扬娜爱恋奥涅金的故事为骨干,整出剧所呈现的却不只是少女怀春的小情调,而是更为深沉广阔的美丽与哀愁 - 关乎家国、关乎人生、关乎人性。
个人感觉这出剧有几大亮点:
一、背景略为幽暗的镜幕

这面背景镜面实在过于巧妙。当演员面对观众说话时,镜幕反射出演员的背影,引导观众去想象角色“幕后”的心理,于是一段台词突然有了深意。而当演员背对观众,仿佛没有参与到场景之中的时候,观众却会感觉演员正从镜面窥视/监视着一切。
某些场景,例如塔季扬娜的父亲去世之时,台上的演员都是静止的,而背景的镜幕却缓缓移动着角度。从移动的镜幕观众能感受到时间空间的流转,却也更强烈地感受到演员们的停滞与肃穆。
决斗的场景中,这块镜幕更是神来之笔,当子弹射向连斯基的胸膛,镜幕也随之一阵剧烈震动,如同雷鸣一般的音效中整个场景在镜幕上完全扭曲,观众仿佛被重击了一拳。
二、一群轻灵美丽的女子
这群女演员,时而扮演塔季扬娜的友人,时而是塔季扬娜的家人,也有时会扮演宴会中的宾客,她们的存在让画面更加美丽丰满。然而,我感觉她们同时也代表了塔季扬娜的内心。

当她们穿着轻柔的连衣裙在舞台上跳步时,仿佛一群school girls,整个剧院都明亮而轻快。此时的塔季扬娜无论是喜悦还是苦恼,都还是天真烂漫的少女。当塔季扬娜一家人长途跋涉搬迁到莫斯科时,塔季扬娜和女孩们都围上了头巾,风尘仆仆而疲累,天真已不再。最后塔季扬娜已嫁为人妇,女孩们都披上了飘逸的披肩,坐在秋千上缓缓升空 - 此时塔季扬娜的心境也如同洗尽铅华般超然。
观众能完全理解并喜爱塔季扬娜,这群女孩应当功不可没。
三、演技卓越的旁白者
老年奥涅金、老年连斯基和退伍轻骑兵,都轮番扮演旁白者的角色。关于骑兵,场刊是这么说的:
“还有一个角色,不是普希金笔下的人物,但似乎源自青年普希金所处的时代,源自俄罗斯文化的黄金时代 -- 他和奥涅金一样饱经沧桑。 这是一个退伍轻骑兵,劲头十足,但因战争致残,睿智但落魄潦倒,一个凡事爱和人理论的酒鬼。他被赋予了作者的声音和介入事件的权利,导演借着他传递着......”理性的冰冷暗示,和痛心故事的记载” ”
骑兵的扮演者阿图尔·伊万诺夫,功底深厚演技精准,让观众在完全不懂俄语的情况下,完全能进入台词的情境当中,悲喜与共。
四、绝美而准确的肢体语言
毕竟是来自芭蕾舞的国度,演员们无一不是肢体动作流畅、表达精准。流浪者(弹琴)和男舞蹈老师的动作都非常高难度且需要很好的肌肉控制力,他们却完成得无比轻巧,若是功底不够深厚的舞者,肯定会破坏舞台呈现出的流畅感。演员们,尤其是女孩们和少年连斯基,所呈现出的优美与舒展,实在是视觉上的饷宴。
五、唯美的画面呈现,巧妙运用舞台空间
连斯基死去的场景太令人难忘。裸着上身的连斯基背对着观众一动不动,仿佛希腊雕像,逐渐淹没在狂暴的吹雪中,周围的人们一片骚乱,却显得连斯基更加无声寂静。

更经典的是女孩们在秋千上缓缓飞升的场景。披肩与衣裙随风飘扬,女孩们都化身成真善美的仙子,从人世的烦扰与苦难中超脱。
个人感觉在所有看过的舞台剧中,这版奥涅金是把舞台的纵向空间运用得最好的。除了上面提到的飞雪和秋千,连道具墙面都比一般显得更高挑。加上镜幕也悬挂在稍高的地方,整个舞台真的呈现出导演所说的,如同一个黑盒子一般的空间维度。

除了上面几点,有几个没提到的桥段也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如奥涅金离开村庄后,塔季扬娜在他的故居翻看排列一本又一本的书籍 - 这些书是否就是她对奥涅金的回忆?又例如成熟的塔季扬娜和老将军一起吃着果酱,不正是我们所说,相濡以沫的情谊?有些桥段则是十分有趣,例如奥涅金“被”喝果汁,和连斯基把奥尔加的头拿来和月亮比对 - 这种幽默感其实很像咱们的小品吧。
这出剧时间比一般舞台剧要长,结束的时候都已经过了晚上10点半,但我一点也不觉得久,反而觉得这出剧的节奏掌控得非常好,情绪营造十分到位。加上视觉、听觉上都相当出色,《叶甫盖尼·奥涅金》无疑是一出非常完整,商业性和艺术性兼具的舞台剧。
以上就是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Repo。
。。。。
关于本剧还可参考:
四夕老师的细致Repo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39797606/ (请务必也要看四夕在文末附上的导演对谈整理链接)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采访岩哥的稿子终于出来了!!! (逗包(ー`´ー))
- 点击就看赵越老师和第一季好多成员的神奇缘分 (落木千山天远大)
- . (roche-)
- 第十二期居然是何老师主持 (诗人不懂魔法)
- 意识流repo | 话剧《孩子梦》 梦境与闹剧与苦难的随机性 (大佬的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