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在某4A广告公司的工作经验
来自:卡卡东(从不回头看爆炸)
我是在甲方干了五六年,去年开始创业,但资金紧张,所以暂时找了份工作,也就是某4A,干到了现在。
说说经历吧。
肯定有人想要问收入、职级,M级,月薪不到20K,跟在甲方时差挺多的。我考虑更多的是能有时间做自己的事。
从策略到创意,都有支持部门,不过全案还是得自己落,下面的小伙伴们暂时还没能力整合全案。
我个人除了想要在时间分配上更自由,也想通过1-2年时间集中练一练策略、提案能力。如果你也想做市场方面的工作,我的建议是可以考虑先去注重策略的4A公司,把策略推导、提案沟通能力像刷经验一样先刷起来,打好基础,对你以后去甲方汇报、升职都有很高的加分。
至于创意,其实就是排列组合+多看案例。重在积累、更新。
创意,重在积累、更新。
创意,重在积累、更新。
创意,重在积累、更新。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创意这块,千万不要寄希望于找到某种方法论一招鲜吃遍天。对于创意,方法论只是基础工具。
不过策略推导是有可以一直用的方法的。
最无脑的,也是这个年代4A、乙方常用的,就是“把创意包圆”,帮甲方把为什么做某件事情的strong reason找出来就OK。这是偷懒必备技巧。
如果你还想往上爬,就得注意积累“概念”。
这里所说的概念,举几个例子:
1.什么是好奇?
2.什么叫贵?
3.什么是创意?
4.什么是想法?
光知道定义还不够,还得会推导。为什么要会推导?因为你需要解释给别人听,让别人认同,让别人按你的想法去执行。要往上走,就不能只是“‘我’懂就行”,得输出,得说出来。
看起来是很简单的问题,估计能认同我的人并不多,目前认真做这种内容的公众号也都比较小众,比如奔跑的大胯,比如独立判断思考方法论,阅读量都是几百几百的,跟所谓的干货号在quantity上差很远,但在quality上很珍贵。
我有个同事研究生读的是哲学,他对于概念的看法比较悲观,认为概念需要通过沟通达成共识才能形成统一的定义。
就好比现在的鸡汤文,大多数人只听信“愿意相信”的,而非客观事实。要跟他们沟通,得聊大多数人愿意相信的。
但我不认为客观事实没有意义。
我个人的看法是,对客观事实有清晰的理解,对大多数人愿意相信的也知道,对广告人营销人来说才是正道。
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在下面回复讨论关于概念的厘清。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来交换交换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外企待多了弊端挺多 (凉跃层)
- 德系车企裁员 (美女的事你少管)
- 那家最大的外资跨境电商平台 (Interpreter)
- 有在扩张的外企么 (橘子硬糖)
- 请问到期不续需要提前30天说吗 (清风千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