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规模的灾难?(剧中的“夸张”与“欺骗”)

frenzy1900

来自:frenzy1900
2019-05-17 02:45:50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楚覡翥

    楚覡翥 (世無道則隱 🗽 邦積重宜潤) 2019-05-17 04:47:08

    56人指的是直接死亡且有据可查的。。。国际机构的报告要求客观数据严谨。。。灾难的后续效应只能估算。。。

    多少人的健康受到影响缩短寿命(包括当时已受孕的和受辐射后再怀孕等)及对环境的破坏范围和持续时间都是衡量灾难规模的指标。。。

    跟三鹿那事一个道理。。。当下直接造成死亡的不多。。。但所有吃了三聚氰胺的人(特别是未成年人)都相当于受到化学污染。。。影响的是未来的健康和预期寿命乃至下一代。。。

    切尔诺贝利这事的规模国际上已有定级可以查到。。。要按规模排名反正跑不出史上前二。。。

  • 秘密理想

    秘密理想 2019-05-17 05:23:15

    相比日本福岛,苏联人已经尽到最大努力了,这剧还是黑了苏联,现实中苏联反应没有那么愚钝,也确实没有死那么多人

  • 秘密理想

    秘密理想 2019-05-17 06:11:51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ptyjlz

    这是电视剧,里面有史实,也夹杂的有私货,别的不说 核电站旁边的员工生活区医院会没有碘片?

  • 秘密理想

    秘密理想 2019-05-17 06:14:40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ptyjlz

    另外,无论揭露的苏联政府资料如何,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苏联政府的表现都远远超过了日本政府,现在福岛快八年了,还在往大海里排放核污染废水。 哪个官方统计数据说了我们平均年收入二十万了?

  • ptyjlz

    ptyjlz 2019-05-17 06:18:20

    另外,无论揭露的苏联政府资料如何,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苏联政府的表现都远远超过了日本政府,现 另外,无论揭露的苏联政府资料如何,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苏联政府的表现都远远超过了日本政府,现在福岛快八年了,还在往大海里排放核污染废水。 哪个官方统计数据说了我们平均年收入二十万了? ... 秘密理想

    比日本当然是好的多,但也远不至于刻意黑。我拿统计收入来打比方,官方的数字根本就不能作信,你自己也提到了三人潜水后除了心脏病那位,另两位活的比较久,确实是这样。但这不是等概率事件,山口疆在广岛长崎先后被炸了两次,结果活到93。我的意思是你不能根据小众的独立事件去判断事件在整体上造成的受灾人群。那几乎没法统计,持续几十年,覆盖人群也太大。

  • ptyjlz

    ptyjlz 2019-05-17 06:19:46

    这是电视剧,里面有史实,也夹杂的有私货,别的不说 核电站旁边的员工生活区医院会没有碘片? 这是电视剧,里面有史实,也夹杂的有私货,别的不说 核电站旁边的员工生活区医院会没有碘片? 秘密理想

    私货当然有,碘片这里也承认。如果这个级别的黑也一并算上的话

  • 秘密理想

    秘密理想 2019-05-17 06:47:43

    比日本当然是好的多,但也远不至于刻意黑。我拿统计收入来打比方,官方的数字根本就不能作信,你 比日本当然是好的多,但也远不至于刻意黑。我拿统计收入来打比方,官方的数字根本就不能作信,你自己也提到了三人潜水后除了心脏病那位,另两位活的比较久,确实是这样。但这不是等概率事件,山口疆在广岛长崎先后被炸了两次,结果活到93。我的意思是你不能根据小众的独立事件去判断事件在整体上造成的受灾人群。那几乎没法统计,持续几十年,覆盖人群也太大。 ... ptyjlz

    https://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303/zh/ 事故后接近20年后,由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切尔诺贝利死亡人数:59人(直接死亡数字)~2200/3000人(20万救援人员+数百万平民中,可能与切尔诺贝利有关的癌症发病人数)

  • 秘密理想

    秘密理想 2019-05-17 06:48:31

    私货当然有,碘片这里也承认。如果这个级别的黑也一并算上的话 私货当然有,碘片这里也承认。如果这个级别的黑也一并算上的话 ptyjlz

    世界卫生组织没理由为一个解体的苏联政府隐瞒或者辩解吧

  • 明天不干了

    明天不干了 2019-05-17 07:58:31

    后续以及后续影响,史无前例的一场规模

  • 负能量穿梭机

    负能量穿梭机 (要么死,要么low) 2019-05-17 08:26:35

    辐射病照成的影响很难评价,真有人在1w5伦照射下也没事的。但是那绝对是小概率事件,大多数人都肯定会进入地狱。

  • 淇厚生

    淇厚生 (士为悦己者读书) 2019-05-17 12:38:15

    楼主可以看看《抢救切尔诺贝利》这部纪录片,里面有别的说法

  • frenzy1900

    frenzy1900 楼主 2019-05-17 12:51:59

    楼主可以看看《抢救切尔诺贝利》这部纪录片,里面有别的说法 楼主可以看看《抢救切尔诺贝利》这部纪录片,里面有别的说法 淇厚生

    可以简单说说吗?

  • 淇厚生

    淇厚生 (士为悦己者读书) 2019-05-17 12:58:00

    可以简单说说吗? 可以简单说说吗? frenzy1900

    里面采访了很多当事人。简单来说就是苏联当局一直试图隐瞒真实伤亡数据(解体后的一些流出的档案和官方说法并不一致),也没有认真研究受污染地区的疾病状况(所以自然也没有数据)。 至于为什么国际组织也要隐瞒,我个人这个也不难解释,有的国家如法国是大量使用核能的,如果数据太夸张必然引起恐慌,所以其他国家会有支持小数据的动机。

  • B2Q

    B2Q 2019-05-17 13:05:16

    有个影评下不是有张照片记录么 一连串的妇女流产纪录,很多都很大月龄了

  • 秘密理想

    秘密理想 2019-05-17 13:08:11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茨瓦凯尔曼

    从切尔诺贝利事故吸收的剂量

    下述为切尔诺贝利最高暴露人口20年积累的总体平均有效剂量。这些剂量可用以比较20年中人们通常接受的自然环境放射的平均剂量。也列示了一般的医疗干预的剂量作为比较。

    人口(年暴露)数 量20年中总平剂量 (mSv)清理者员 (1986–1987) (高暴露)240 000>100撤离人员 (1986)116 000>33严格控制区的居民 (>555 kBq/m2) (1986–2005)270 000>50低污染居民(37 kBq/m2) (1986–2005)5 000 00010–20自然环境辐射2.4 mSv/年 (一般幅度1-10, 最高>20)48每照一次医疗X-光大约的一般剂量:整个身体CT扫描12 mSv乳房X光照片0.13 mSv胸肺X光0.08 mSv 这些剂量不包括自然环境辐射在内

    虽然污染地区大多数居民的有效暴露剂量很低,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对甲状腺的辐射剂量却很高,因为他们摄取被放射性碘污染的牛奶。个体甲状腺剂量的幅度在几十个mGy至几十Gy个之间。

    除了上述提及的暴露于高剂量放射性碘的人之外,只有在事故发生后的前两年中工作在的反应堆周围的清理者员(240 000)、撤离人员(116 000) (一些人吸收的剂量远远超过100 mSv)、以及高污染严格控制区的居民(270 000)吸收的剂量远远超过一般的自然环境剂量。低染污区(37 kBq/m2)的现住居民仍然吸收超过自然环境水平的小剂量,但是这些剂量完全在全球范围所吸收的一般环境剂量的范围内。作为比较,一个病人一般接受的一次全身电脑断层扫描(CT)的辐射剂量与低污染区居民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20年中吸收的累计总剂量大体一致。

  • 茨瓦凯尔曼

    茨瓦凯尔曼 2019-05-17 13:09:46

    从切尔诺贝利事故吸收的剂量 下述为切尔诺贝利最高暴露人口20年积累的总体平均有效剂量。这些剂 从切尔诺贝利事故吸收的剂量 下述为切尔诺贝利最高暴露人口20年积累的总体平均有效剂量。这些剂量可用以比较20年中人们通常接受的自然环境放射的平均剂量。也列示了一般的医疗干预的剂量作为比较。 人口(年暴露)数 量20年中总平剂量 (mSv)*清理者员 (1986–1987) (高暴露)240 000>100撤离人员 (1986)116 000>33严格控制区的居民 (>555 kBq/m2) (1986–2005)270 000>50低污染居民(37 kBq/m2) (1986–2005)5 000 00010–20自然环境辐射2.4 mSv/年 (一般幅度1-10, 最高>20)48每照一次医疗X-光大约的一般剂量:整个身体CT扫描12 mSv乳房X光照片0.13 mSv胸肺X光0.08 mSv* 这些剂量不包括自然环境辐射在内 虽然污染地区大多数居民的有效暴露剂量很低,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对甲状腺的辐射剂量却很高,因为他们摄取被放射性碘污染的牛奶。个体甲状腺剂量的幅度在几十个mGy至几十Gy个之间。 除了上述提及的暴露于高剂量放射性碘的人之外,只有在事故发生后的前两年中工作在的反应堆周围的清理者员(240 000)、撤离人员(116 000) (一些人吸收的剂量远远超过100 mSv)、以及高污染严格控制区的居民(270 000)吸收的剂量远远超过一般的自然环境剂量。低染污区(37 kBq/m2)的现住居民仍然吸收超过自然环境水平的小剂量,但是这些剂量完全在全球范围所吸收的一般环境剂量的范围内。作为比较,一个病人一般接受的一次全身电脑断层扫描(CT)的辐射剂量与低污染区居民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20年中吸收的累计总剂量大体一致。 ... 秘密理想

    so?

  • 秘密理想

    秘密理想 2019-05-17 13:13:29

    真正受辐射比较高的是24万清理人员和11万撤离人员,其他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属于正常范围之内

  • 茨瓦凯尔曼

    茨瓦凯尔曼 2019-05-17 13:19:06

    真正受辐射比较高的是24万清理人员和11万撤离人员,其他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属于正常范围之内 真正受辐射比较高的是24万清理人员和11万撤离人员,其他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属于正常范围之内 秘密理想

    so?

    这些跟我说的没冲突。你不是支持世卫的数据吗,我引用的就来自于你提供的信息源。

  • frenzy1900

    frenzy1900 楼主 2019-05-17 13:21:37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茨瓦凯尔曼

    翻译一下段话: 1.在暴露度最高的约63万人中,可能有4000人死于“由于核辐射导致的癌症”,占“自然癌症死亡”人数的3-4%; 2.在更广范围的500万居民中,根据一个非常有争议的LNT线性统计法,估计这个数字为5000人,比例为0.6%。

    原文是: 专家小组认为,在暴露程度最高的三组人群(24万名清理者;11.6万名被疏散者和27万名严格控制地区的居民)中可能还会有多达4000人在生命过程中死于癌症。由于这三组人群中可能最终死于癌症的人数超过12万人,所以源自暴露于辐射的癌症死亡增加人数比由各种原因导致的正常癌症发病率高3-4%。

    对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具有37kBq/m2放射性铯沉淀物地区的500万居民的癌症死亡推测远不够确定,因为他们受到的辐射剂量只略微高于自然环境中的辐射量。根据一般以LNT模式为基础的预测表明,这批人中可能还会有多达5000人死于因暴露于辐射而导致的癌症,约占这批人中预计由其他原因导致的癌症死亡人数的0.6%。由于上述大量不确定性,所以这些数字再一次只提供了一种关于事故可能影响的指示。

  • 秘密理想

    秘密理想 2019-05-17 13:25:22

    so? 这些跟我说的没冲突。你不是支持世卫的数据吗,我引用的就来自于你提供的信息源。 so? 这些跟我说的没冲突。你不是支持世卫的数据吗,我引用的就来自于你提供的信息源。 茨瓦凯尔曼

    前面的辐射剂量是确定的,除开35万人之外,其他人没有理由受到更高的致癌率。 死亡率是猜测的,最后有一段话:

    由于上述大量不确定性,所以这些数字再一次只提供了一种关于事故可能影响的指示。

    切尔诺贝利事故还可能在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和乌克兰以外的欧洲引起癌症。但是,根据联合国核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这些人群遭受的平均辐射剂量远远更低,所以估计癌症死亡人数相对增加的幅度要小得多。预估值很不确定而且不太可能通过国家癌症统计查明这些国家中的任何增加情况3。

  • 秘密理想

    秘密理想 2019-05-17 13:31:03

    世卫的数据你也理解错了,楼主已经跟你翻译了

  • frenzy1900

    frenzy1900 楼主 2019-05-17 14:42:01

    经过一些查证,有了一些清晰的资料:

    1. 最为重要的,辐射强度随着距离衰减非常迅速,核变反应炉附近为3万伦琴(最高),4号反应炉的地面辐射为1000伦琴出头,水力发电装置为30伦琴,而控制室则为3~5伦琴,作为参照,一般认为持续1小时500伦琴辐射对人致命。(英文的维基百科)

    大家关心的,无辜的普镇居民收到了多少辐射?这个我没查到具体数据,但上面可查数据来看,是远远不可能致命的。 2. 根据国际原子能总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可查的致死人数约60人,“估计”辐射可能会提升致癌率3~4%,这是对清理者和最近的约40万居民来说的。

    基于此,我的观点:

    1. 剧中的“15000伦琴”怎么来的?我认为除非那个将军亲手对着放射性的废墟测,在工厂地面是不可能测到这么高的数据的,这个数据纯属“艺术创作”,实际数据应该缩小至少10倍。
    2. 为什么只提这个数字?不提在抢救区、普镇的辐射强度?按常理,不应该先测这些地方数据吗?这就是媒体传播的“高级玩法”了,不直接骗你(实际上唯一的数据也骗了),但只提供能让你产生错觉的片面信息。那些暗示着死亡降临的小镇居民慢镜头,实际上虽然有害,但并没有致命威胁,属于欺骗性的信息诱导。

    当然,接受多久的强烈辐射才会致命,这种准确直观的信息,剧里也是不会提及的。 3. 科学家口中的“每小时两个广岛原子弹”、“直到整个大陆毁灭”,飞机在上空飞过第二天飞行员就会死亡,女科学家劝明斯克的秘书准备碘片,从我能查到的数据来看,即使不是“扯淡”,也只是给人错误印象的“文字游戏”。

  • 淇厚生

    淇厚生 (士为悦己者读书) 2019-05-17 15:50:27

    经过一些查证,有了一些清晰的资料: 1. 最为重要的,辐射强度随着距离衰减非常迅速,核变反应 经过一些查证,有了一些清晰的资料: 1. 最为重要的,辐射强度随着距离衰减非常迅速,核变反应炉附近为3万伦琴(最高),4号反应炉的地面辐射为1000伦琴出头,水力发电装置为30伦琴,而控制室则为3~5伦琴,作为参照,一般认为持续1小时500伦琴辐射对人致命。(英文的维基百科) 大家关心的,无辜的普镇居民收到了多少辐射?这个我没查到具体数据,但上面可查数据来看,是远远不可能致命的。 2. 根据国际原子能总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可查的致死人数约60人,“估计”辐射可能会提升致癌率3~4%,这是对清理者和最近的约40万居民来说的。 基于此,我的观点: 1. 剧中的“15000伦琴”怎么来的?我认为除非那个将军亲手对着放射性的废墟测,在工厂地面是不可能测到这么高的数据的,这个数据纯属“艺术创作”,实际数据应该缩小至少10倍。 2. 为什么只提这个数字?不提在抢救区、普镇的辐射强度?按常理,不应该先测这些地方数据吗?这就是媒体传播的“高级玩法”了,不直接骗你(实际上唯一的数据也骗了),但只提供能让你产生错觉的片面信息。那些暗示着死亡降临的小镇居民慢镜头,实际上虽然有害,但并没有致命威胁,属于欺骗性的信息诱导。 当然,接受多久的强烈辐射才会致命,这种准确直观的信息,剧里也是不会提及的。 3. 科学家口中的“每小时两个广岛原子弹”、“直到整个大陆毁灭”,飞机在上空飞过第二天飞行员就会死亡,女科学家劝明斯克的秘书准备碘片,从我能查到的数据来看,即使不是“扯淡”,也只是给人错误印象的“文字游戏”。 ... frenzy1900

    根据《抢救切尔诺贝利》,4月26日防化兵测定的厂房基地的辐射是2080伦琴,普里皮亚季某些地方晚上是7伦琴。平民在这个环境下待几天会有生命危险。 “直到大陆毁灭”不是夸张,如果任凭核污染蔓延,确实就是这个结果。 至于剧本的创作,似乎有专业因素。

  • ptyjlz

    ptyjlz 2019-05-17 17:02:46

    经过一些查证,有了一些清晰的资料: 1. 最为重要的,辐射强度随着距离衰减非常迅速,核变反应 经过一些查证,有了一些清晰的资料: 1. 最为重要的,辐射强度随着距离衰减非常迅速,核变反应炉附近为3万伦琴(最高),4号反应炉的地面辐射为1000伦琴出头,水力发电装置为30伦琴,而控制室则为3~5伦琴,作为参照,一般认为持续1小时500伦琴辐射对人致命。(英文的维基百科) 大家关心的,无辜的普镇居民收到了多少辐射?这个我没查到具体数据,但上面可查数据来看,是远远不可能致命的。 2. 根据国际原子能总署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可查的致死人数约60人,“估计”辐射可能会提升致癌率3~4%,这是对清理者和最近的约40万居民来说的。 基于此,我的观点: 1. 剧中的“15000伦琴”怎么来的?我认为除非那个将军亲手对着放射性的废墟测,在工厂地面是不可能测到这么高的数据的,这个数据纯属“艺术创作”,实际数据应该缩小至少10倍。 2. 为什么只提这个数字?不提在抢救区、普镇的辐射强度?按常理,不应该先测这些地方数据吗?这就是媒体传播的“高级玩法”了,不直接骗你(实际上唯一的数据也骗了),但只提供能让你产生错觉的片面信息。那些暗示着死亡降临的小镇居民慢镜头,实际上虽然有害,但并没有致命威胁,属于欺骗性的信息诱导。 当然,接受多久的强烈辐射才会致命,这种准确直观的信息,剧里也是不会提及的。 3. 科学家口中的“每小时两个广岛原子弹”、“直到整个大陆毁灭”,飞机在上空飞过第二天飞行员就会死亡,女科学家劝明斯克的秘书准备碘片,从我能查到的数据来看,即使不是“扯淡”,也只是给人错误印象的“文字游戏”。 ... frenzy1900

    爆后不久堆芯附近关键位置测量表,单位Sv / hr 1伦琴(R)约等于0.00877 Sieverts(SV) 可换算出 Vicinity of the reactor core(堆芯附近区域) 34482R Level 0 of the turbine hall(涡轮机大厅即你提到的水力发电装置) 570R-17103R Control room(控制室) 3.42R-5.74R *Debris heap at the place of circulation pumps(循环泵附近的碎屑)11494R 最具参照意义的就是星标项,其放射源自然就是被炸碎飞出堆芯的石墨块,可以看出周边环境辐射已经可以达到10000+。 如此参照,将军哪怕站在厂房外,站在剧中当时消防员所在的外部环境中(消防员身边遗散了大小不一,分布程度较为密集的石墨块),那么将军随机在范围内选点,选到一个峰值区的可能性其实是非常大的,15000R上下的辐射值,在当时的室外地面环境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以上仅为客观推论。 数据来源: B. Medvedev (June 1989).”JPRS Report:Soviet Union Economic Affairs Chernobyl Notebook (梅德韦杰夫1989年6月JPRS报告之苏联经济事务切尔诺贝利笔记本)

  • ptyjlz

    ptyjlz 2019-05-17 17:13:18

    爆后不久堆芯附近关键位置测量表,单位Sv / hr 1伦琴(R)约等于0.00877 Sieverts(SV) 可换算 爆后不久堆芯附近关键位置测量表,单位Sv / hr 1伦琴(R)约等于0.00877 Sieverts(SV) 可换算出 Vicinity of the reactor core(堆芯附近区域) 34482R Level 0 of the turbine hall(涡轮机大厅即你提到的水力发电装置) 570R-17103R Control room(控制室) 3.42R-5.74R *Debris heap at the place of circulation pumps(循环泵附近的碎屑)11494R 最具参照意义的就是星标项,其放射源自然就是被炸碎飞出堆芯的石墨块,可以看出周边环境辐射已经可以达到10000+。 如此参照,将军哪怕站在厂房外,站在剧中当时消防员所在的外部环境中(消防员身边遗散了大小不一,分布程度较为密集的石墨块),那么将军随机在范围内选点,选到一个峰值区的可能性其实是非常大的,15000R上下的辐射值,在当时的室外地面环境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以上仅为客观推论。 数据来源: B. Medvedev (June 1989).”JPRS Report:Soviet Union Economic Affairs Chernobyl Notebook (梅德韦杰夫1989年6月JPRS报告之苏联经济事务切尔诺贝利笔记本) ... ptyjlz

    第二点:当时的铺镇居民所受的辐射量数据确实不好查,这里有一份同样来源的2009年普镇及切尔诺贝利周边地区的平均辐射量,有诸多使其读数波动的因素,仅做参考。

  • ptyjlz

    ptyjlz 2019-05-17 17:23:57

    气象局动画显示的自4.25日-5.5日铯释放到自然界随风传播的示意图,可看出仅仅几日波及面积已接近时空。所以部分结论是,如果灾后管控不利,或者剧中提到的二次爆炸如果真实发声。那么“整个大陆都完蛋”的说法并不全是危言耸听。

  • 牛肉菠萝烧

    牛肉菠萝烧 2019-05-17 17:33:46

    气象局动画显示的自4.25日-5.5日铯释放到自然界随风传播的示意图,可看出仅仅几日波及面积已接近 气象局动画显示的自4.25日-5.5日铯释放到自然界随风传播的示意图,可看出仅仅几日波及面积已接近时空。所以部分结论是,如果灾后管控不利,或者剧中提到的二次爆炸如果真实发声。那么“整个大陆都完蛋”的说法并不全是危言耸听。 ... ptyjlz

    新的石棺还是欧洲各国筹钱搞得,由此可见其影响。

  • frenzy1900

    frenzy1900 楼主 2019-05-17 22:52:29

    爆后不久堆芯附近关键位置测量表,单位Sv / hr 1伦琴(R)约等于0.00877 Sieverts(SV) 可换算 爆后不久堆芯附近关键位置测量表,单位Sv / hr 1伦琴(R)约等于0.00877 Sieverts(SV) 可换算出 Vicinity of the reactor core(堆芯附近区域) 34482R Level 0 of the turbine hall(涡轮机大厅即你提到的水力发电装置) 570R-17103R Control room(控制室) 3.42R-5.74R *Debris heap at the place of circulation pumps(循环泵附近的碎屑)11494R 最具参照意义的就是星标项,其放射源自然就是被炸碎飞出堆芯的石墨块,可以看出周边环境辐射已经可以达到10000+。 如此参照,将军哪怕站在厂房外,站在剧中当时消防员所在的外部环境中(消防员身边遗散了大小不一,分布程度较为密集的石墨块),那么将军随机在范围内选点,选到一个峰值区的可能性其实是非常大的,15000R上下的辐射值,在当时的室外地面环境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以上仅为客观推论。 数据来源: B. Medvedev (June 1989).”JPRS Report:Soviet Union Economic Affairs Chernobyl Notebook (梅德韦杰夫1989年6月JPRS报告之苏联经济事务切尔诺贝利笔记本) ... ptyjlz

    谢谢你这么认真查到的资料。 在这份资料中,循环泵附近的碎屑“堆” Debris heap at the place of circulation pumps 11494伦琴,这里指的是碎屑堆的峰值; 事故反应炉的地面辐射(Area of the affected unit)为1000~1500伦琴,辐射强度衰减是非常快的。 这两个数据应该哪个更能反映当时将军所能测量到的数值?剧中将军做的是将探测仪固定在卡车前段(台词: we cover the truck with lead shield and mount the dosimeter on the front),依据这种做法,我得出的观点“真实数据应该缩小至少10倍”;如果算上从地表到卡车头高度的衰减,读出1000伦琴的可能性都非常低。

  • frenzy1900

    frenzy1900 楼主 2019-05-17 23:00:04

    气象局动画显示的自4.25日-5.5日铯释放到自然界随风传播的示意图,可看出仅仅几日波及面积已接近 气象局动画显示的自4.25日-5.5日铯释放到自然界随风传播的示意图,可看出仅仅几日波及面积已接近时空。所以部分结论是,如果灾后管控不利,或者剧中提到的二次爆炸如果真实发声。那么“整个大陆都完蛋”的说法并不全是危言耸听。 ... ptyjlz

    不知道为什么示意图没有显示。 我原文中列出了教授的台词,教授说“整个大陆毁灭”指的是基于空气中的放射量,没有涉及到”灾后管控“和”二次爆炸“。 如果最近的普镇都没有被毁灭,真正被影响到寿命的是“估计的”总人口的千分之六,怎么会导致“整个大陆毁灭”呢?

  • 阿冉

    阿冉 (你的眼睛是我终生不能再遇的海) 2019-05-17 23:12:04

    我知道1w5的来历了,我找到个记录片,剧中将军原型说,当时在普里皮亚季市内测的放射性是正常地球环境辐射的1w5倍,并没有开车去到现场,而维基上说的1500伦琴也是后来直升机在天上测的,当时反应堆的辐射量肯定比1500更高了,所以剧组用了个1w5

  • ptyjlz

    ptyjlz 2019-05-17 23:39:23

    谢谢你这么认真查到的资料。 在这份资料中,循环泵附近的碎屑“堆” Debris heap at the place o 谢谢你这么认真查到的资料。 在这份资料中,循环泵附近的碎屑“堆” Debris heap at the place of circulation pumps 11494伦琴,这里指的是碎屑堆的峰值; 事故反应炉的地面辐射(Area of the affected unit)为1000~1500伦琴,辐射强度衰减是非常快的。 这两个数据应该哪个更能反映当时将军所能测量到的数值?剧中将军做的是将探测仪固定在卡车前段(台词: we cover the truck with lead shield and mount the dosimeter on the front),依据这种做法,我得出的观点“真实数据应该缩小至少10倍”;如果算上从地表到卡车头高度的衰减,读出1000伦琴的可能性都非常低。 ... frenzy1900

    客气~呵呵,我也是想多维度的接近一下事实。 这里就先不在数据上做讨论了,因为我们的渠道来源都不能让对方信服,且各自又延伸了大量的推论,那尝试从行为的角度来说一下吧。 苏方先后有了疏散10KM为半径和30KM为半径的附近居民的行为,期初他们也是极力想把信息控制在一个不广为散布的程度,直到瑞士,德,法相继检测出了空气中的放射粒子,苏局败露。 打比方,我丢了一次人,无法挽回,第一次我尽可能只让5个人知道,这没问题吧。 后来我发现做不到,那我退一步吧,我控制在只让10个人知道算了。这也没问题吧。 都是正常的心理和逻辑,逻辑的背后就是这件事在更多信息批漏出来以后,苏方不得不做这样的,能够应对事件等级的反馈,于是有了诸多次疏散,如果没有到那个程度,苏方这不自己砸自己脚么? 到了厂房外的地面就只有1000R/hr与国际认可的致死量为500R/hr做对比的时候,这个1000的量再加上您提到的衰减情况,怎么足以让苏方做如此大的反馈行为呢。这一点是我最不解的地方。 换句话说就是,我只不过放了个屁,我也不至于觉得丢人丢大了从单位辞职啊! 于是下一步的结论就是:肯定远远不止一个屁,当时,我是拉裤子了。 这么说,您有些许认可了么?

  • ptyjlz

    ptyjlz 2019-05-17 23:47:43

    不知道为什么示意图没有显示。 我原文中列出了教授的台词,教授说“整个大陆毁灭”指的是基于空 不知道为什么示意图没有显示。 我原文中列出了教授的台词,教授说“整个大陆毁灭”指的是基于空气中的放射量,没有涉及到”灾后管控“和”二次爆炸“。 如果最近的普镇都没有被毁灭,真正被影响到寿命的是“估计的”总人口的千分之六,怎么会导致“整个大陆毁灭”呢? ... frenzy1900

    当然涉及了呀,二次爆炸说的是可能发生但毕竟没有发生,是假设条件,那这个暂且不管了。 但灾后管控,勒加索夫到了现场了解了情况以后立即要求投放硼和硅做封堆干预,这是明摆着的压制手段啊,但 →就算在这样加以干预的情况下← 灭火还灭了大概一个星期(好像是记不清了),然后造成了图示所示的环流结果。如果当时 →让堆芯自然发展←,那么让整个欧洲变为不宜居环境,不就真的没有啥难度么。

  • 牛肉菠萝烧

    牛肉菠萝烧 2019-05-17 23:49:23

    不知道为什么示意图没有显示。 我原文中列出了教授的台词,教授说“整个大陆毁灭”指的是基于空 不知道为什么示意图没有显示。 我原文中列出了教授的台词,教授说“整个大陆毁灭”指的是基于空气中的放射量,没有涉及到”灾后管控“和”二次爆炸“。 如果最近的普镇都没有被毁灭,真正被影响到寿命的是“估计的”总人口的千分之六,怎么会导致“整个大陆毁灭”呢? ... frenzy1900

    教授指的是火没有灭和顶盖没有被封住的话,那么电厂将会源源不断的向外界喷出高辐射粉尘,这些粉尘将会随着云风和雨水带到欧洲各地,原来外界辐射粉尘的量不大还没有达到他说的那种可怕效果(毕竟刚刚出事没多久),但是只要火不灭顶封不了,那么外界的粉尘将会不断增多,这样达到他说的那个效果也变成可能了。 应该是这样吧

  • ptyjlz

    ptyjlz 2019-05-17 23:53:12

    教授指的是火没有灭和顶盖没有被封住的话,那么电厂将会源源不断的向外界喷出高辐射粉尘,这些粉 教授指的是火没有灭和顶盖没有被封住的话,那么电厂将会源源不断的向外界喷出高辐射粉尘,这些粉尘将会随着云风和雨水带到欧洲各地,原来外界辐射粉尘的量不大还没有达到他说的那种可怕效果(毕竟刚刚出事没多久),但是只要火不灭顶封不了,那么外界的粉尘将会不断增多,这样达到他说的那个效果也变成可能了。 应该是这样吧 ... 牛肉菠萝烧

    对,这也是我理解的这样。他的意思就是咱要没啥好办法,不去管,大家就都得完蛋。 后来管了,控制了,都还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

  • 独坐

    独坐 2019-05-18 00:06:37

    关于死亡人数批驳的很到位了,如果你接受过任何核科学的基础教学或者科普的话,任何教授为了描述一个事故的放射量都会使用x光和广岛原子弹这样比喻做参照来给你直观印象,这位教授在给一堆屁都不懂的人现场科普,另外原子弹毁灭性主要来源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辐射只是副产物,这里说的是核辐射谢谢,如果水库没有防水导致爆炸那就真的是整个大陆的事情了。至于衰减问题,当然是衰减很快的甚至是指书记衰减,这就是为什么你即使天天睡在你的的电脑前面也没什么大事的原因,如果切尔诺贝利核电厂只有3.6伦琴的话,甚至可能不用疏散民众,但是15000就不一样了,因为即使长期的3.6伦琴照射已经是致命的了,离得就算比较远也是有影响的。

  • 阿粒莎

    阿粒莎 2019-05-18 01:00:03

    你他么是在搞笑?自己不会动手搜 现实还教你不够明白吗 官方敢给真实数据 还夸张 事实就是这么恶心

  • 树丛和水仙花

    树丛和水仙花 2019-05-21 00:28:30

    这是电视剧,里面有史实,也夹杂的有私货,别的不说 核电站旁边的员工生活区医院会没有碘片? 这是电视剧,里面有史实,也夹杂的有私货,别的不说 核电站旁边的员工生活区医院会没有碘片? 秘密理想

    推荐你听听梁文道的八分这个栏目,看看他怎么评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美国佬用美剧黑苏联,HBO 没那么幼稚

  • 秘密理想

    秘密理想 2019-05-21 00:31:53

    推荐你听听梁文道的八分这个栏目,看看他怎么评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美 推荐你听听梁文道的八分这个栏目,看看他怎么评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美国佬用美剧黑苏联,HBO 没那么幼稚 ... 树丛和水仙花

    一个搞主持吃的梁文道说的就是真理吗?美国佬一点都不幼稚,是你天真了

  • 树丛和水仙花

    树丛和水仙花 2019-05-21 00:35:29

    这是电视剧,里面有史实,也夹杂的有私货,别的不说 核电站旁边的员工生活区医院会没有碘片? 这是电视剧,里面有史实,也夹杂的有私货,别的不说 核电站旁边的员工生活区医院会没有碘片? 秘密理想

    包括你提到的典片的问题,推荐你看看梁文道八分这个节目第86集,说的很详细,其他豆友也推荐过

  • 树丛和水仙花

    树丛和水仙花 2019-05-21 00:37:36

    这是电视剧,里面有史实,也夹杂的有私货,别的不说 核电站旁边的员工生活区医院会没有碘片? 这是电视剧,里面有史实,也夹杂的有私货,别的不说 核电站旁边的员工生活区医院会没有碘片? 秘密理想
  • 树丛和水仙花

    树丛和水仙花 2019-05-21 00:39:41

    搞主持的?呵呵,听不了别人任何质疑,你的心胸也就那么大点了

  • 秘密理想

    秘密理想 2019-05-21 00:51:01

    搞主持的?呵呵,听不了别人任何质疑,你的心胸也就那么大点了 搞主持的?呵呵,听不了别人任何质疑,你的心胸也就那么大点了 树丛和水仙花

    如果你无法理解什么叫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我不怪你,别动不动给别人带帽子

  • 树丛和水仙花

    树丛和水仙花 2019-05-21 00:55:58

    呵呵,好吧,知道了,原来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拯救世界全人类的任务就靠你了

  • ptyjlz

    ptyjlz 2019-05-21 11:59:19

    呵呵,好吧,知道了,原来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拯救世界全人类的任务就靠你了 呵呵,好吧,知道了,原来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拯救世界全人类的任务就靠你了 树丛和水仙花

    道长不是个搞主持的,这点我能站你^_^ 和理想聊过几回合,有一楼不知道被谁举报已经删了,可以理解。他们塑成的观念里可能“官方”,“权威”这样的字眼更具说服力,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只不过在我自己经历的角度上,我觉得他们一直在丧失他们的公信力,反驳一部分我不能认同的官方观点,就像你一样。反过来说,他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何尝又不是一种灌输。各自相信各自愿意信的,也只能这样。

  • 上官初馨

    上官初馨 2019-05-21 12:23:40

    呵呵,好吧,知道了,原来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拯救世界全人类的任务就靠你了 呵呵,好吧,知道了,原来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拯救世界全人类的任务就靠你了 树丛和水仙花

    看到他说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么恶心的一句话已经能反应出这么个SB是什么货色,脑子洗的剩不下什么东西了

  • 葱

    2019-05-21 12:39:11

    苏联已经没了 所以怎么拍都可以

  • 树丛和水仙花

    树丛和水仙花 2019-05-21 13:49:29

    看到他说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么恶心的一句话已经能反应出这么个SB是什么货色,脑子洗的剩不 看到他说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么恶心的一句话已经能反应出这么个SB是什么货色,脑子洗的剩不下什么东西了 ... 上官初馨

    同意!

  • 树丛和水仙花

    树丛和水仙花 2019-05-21 13:59:06

    道长不是个搞主持的,这点我能站你^_^ 和理想聊过几回合,有一楼不知道被谁举报已经删了,可以理 道长不是个搞主持的,这点我能站你^_^ 和理想聊过几回合,有一楼不知道被谁举报已经删了,可以理解。他们塑成的观念里可能“官方”,“权威”这样的字眼更具说服力,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只不过在我自己经历的角度上,我觉得他们一直在丧失他们的公信力,反驳一部分我不能认同的官方观点,就像你一样。反过来说,他的”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何尝又不是一种灌输。各自相信各自愿意信的,也只能这样。 ... ptyjlz

    并不是想深入讨论看理想是不是权威或者公信力有多少,也没把梁文道所说当做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是看到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蔑视一切的高傲,愤世嫉俗的狭隘,忍不住推荐他看看别人的意见而已

  • ptyjlz

    ptyjlz 2019-05-21 14:06:52

    并不是想深入讨论看理想是不是权威或者公信力有多少,也没把梁文道所说当做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是 并不是想深入讨论看理想是不是权威或者公信力有多少,也没把梁文道所说当做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是看到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蔑视一切的高傲,愤世嫉俗的狭隘,忍不住推荐他看看别人的意见而已 ... 树丛和水仙花

    我说的不是看理想,是和你各持己见的的那个层主“秘密理想”啊~看理想是个好节目,但这里没有讨论它的必要,我知道。哈

  • 树丛和水仙花

    树丛和水仙花 2019-05-21 14:10:09

    我说的不是看理想,是和你各持己见的的那个层主“秘密理想”啊~看理想是个好节目,但这里没有讨 我说的不是看理想,是和你各持己见的的那个层主“秘密理想”啊~看理想是个好节目,但这里没有讨论它的必要,我知道。哈 ... ptyjlz

    🤝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378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