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原型理论批判

戊戌

来自:戊戌 组长
2010-09-17 13:14:04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戊戌

    戊戌 组长 楼主 2010-09-17 13:14:50

    四、人在原型理论中的不幸 荣格在迎合人们对其老师弗洛伊德的性决定论的厌烦心理而作的批评方面来说,确有一点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可惜的是,他总是在其老师划定的圈子里浮想联翩,甚至有时明显地“以一百步笑五十步”。譬如,他曾批评说:“佛氏理论之所以显得有些偏激,乃是由于其大部分理论只是根据心理症事实而推敲研究出来的;其适用性当然只局限于那些情况而已”[③②],而他自己“倒喜欢从一个人的健全方面下手,使得病人免受那些充满于佛氏著作中之观念的苦恼”[③③]。的确,荣格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这一批评是十分中肯的,但他自己“使得病人免受”苦恼的方法也并非是从病人的“健全方面下手”,实际上只是安慰病人说:“忍着吧,实际上整个的人类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家同样不幸!”再如,虽然弗洛伊德将其从精神病人身上总结出来的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用来解释一切人文现象时,等于把所有的人都统统当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但由于他认为每个人的“自我”、“超我”是后天形成的,从而等于只是在后天的意义上把每个人当成了精神病人,而并没有把人类统统当成先天性的精神病人,至少认为完全受“本我”主宰的婴儿或儿童是健康的、人格上完善的。但是,荣格把“本我”、“自我”、“超我”和“性本能”改名为“阴影”、“自性”、“人格面具”和“阿利玛”、“阿利姆斯”以后统统加以先天化、本能化、集体化,因而把每一个人都无一幸免地统统当成了先天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出于对人类如此这般不幸的同情,荣格在其晚年给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派去了那个叫做“自性”的“原型”,让它去维持那儿的“统一、组织和秩序”,但这个“自性”总是不“很好开展工作”,从而那些桀骜不驯、飞扬跋扈的“阴影”、“人格面具”、“阿利玛”、“阿利姆斯”们还是依然纵情地相互攻伐、厮杀不止,闹得人们的“精神即将崩溃”,饱尝精神分裂之苦! 五、荣格原型理论的终结 前面我们只是在荣格的原型理论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之间的师承关系方面指出了荣格原型理论的欺骗性质,但这并不等于认为荣格的原型理论是纯粹的虚构而与人类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并不否认他的原型理论中的某些概念还是有一定的真实对象的,如作为与弗洛伊德的“本我”同义的“阴影”或“集体无意识”就是这样。他说:集体无意识或阴影中“我是不可分割的此和‘彼’;在这个世界里,我于己身之中体验他,而非我之他也同样体验我……它是彻头彻尾的客观性,它与世界一样宽广,它向整个世界开放。在那里,我是每一个主体的客体,与我平常的意识站在完全相反的位置上,因为在意识之中我总是作为一个具有客体的主体而存在的。在那完全的客观性中,我与世界完全同一,我在如此深的程度上变成了世界的一部分,因而我轻而易举地忘记了我真正是谁。‘迷失了自己’这句话正是绝妙地描述这种状态的。但是,如果意识能够看得清楚的话,那么它便会知道这个‘自己’就是世界。”“我们今天把神叫做‘因素’,这个词……意思是‘创造’。创造者们站在世界这个剧场的幕后,操纵着无论巨细的所有事件。在意识的王国里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似乎就是‘因素’自身。但一当跨过阴影的门槛,我们深感恐惧地发现自己原不过是看不见的因素的客体而已。这绝不是令人愉快的认识,什么都不会给我们带来比这更大的幻灭了,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③④]。如果我们摒除其故弄玄虚的字眼,就会发现:他所说的“阴影”就是我们的生命自身。一般情况下我们觉得我们与我们的生命是统一的,我拥有生命而生命拥有我。然而,由于某种境遇的变化或生活的打击而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我到底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我为什么生,又为什么死”时,就会发现我们既对我们的“生”不能做主,又对我们的“死”也无可奈何,这时我们就会对我们自身产生疏离、陌生之感,我们就会像《诗经•王风•黍离》中的中国古人那样发出“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的疑问和感慨,即逼问自己“苍天啊,我到底是谁啊!”的确,“我”只是我们的生命与我们的世界有机结合而创造出来的一种既适合于生命又适合于世界的意识或“第三世界”,只是生命与世界这两种“电源”用以时时“接通”的一种“接口”,虽然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由于我们可以裁决我们的生命而仿佛我们是我们生命的主人,然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在绝对的意义上,生命总是主宰着我们而不是我们主宰生命。因此,生命的确是“彻头彻尾的客观性,它与世界一样宽广,它向整个世界开放”,而这种发现的确“绝不是令人愉快的认识,什么都不会给我们带来比这更大的幻灭了,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因此,无论是弗洛伊德的“本我”还是荣格的“阴影”,在根本上都是指生命本身。   既然“本我”和“阴影”就是指生命本身,而“生命”一词本来就有,因此,如果说“本我”一词有时由于在相对于“自我”这一“古已有之”的词的意义上可以使用一下而还有一点保留的必要的话,那么“阴影”这个词就毫无保留的意义,在意指生命本体的意义上毫无存在的根据了。其实,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由于与“阴影”用法一致而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是指生命本身。譬如,第一,荣格是用“集体无意识”来指称“阴影”、“人格面具”、“自性”以及“阿利玛”和“阿利姆斯”概念的总和,由于“人格面具”、“自性”与弗洛伊德所谓的“超我”、“自我”同义而实际上与遗传无关,“阿利玛”和“阿利姆斯”则作为“性本能”完全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生命对其存在的执著的坚持性的一个方面,即是与通过趋利避害维护生命存在相并列的,通过繁殖延续生命、使生命继续存在的方面,本身就已包含在生命或“阴影”里面,从而“集体无意识”一词从内涵到外延实际上与“阴影”是完全同义的;第二,荣格的著述中“阴影”和“集体无意识”基本上是通用的,如他说: 与自己的遇会首先是与自己阴影的遇会。那阴影是一条狭路,是一道窄门,任何走下深井的人都逃脱不掉那痛苦的挤压。但人们必须先学会认识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是谁,因为那门后涌出的是些令人惊异不已的东西,那是一片充满着前所未有的不定性的无边之域,没有内外、上下、彼此、我你以及好坏之分。那是一个水的世界,其中的一切生活都在悬浮中漂游;交感神经系统的王国,所有有生之物的灵魂都在此中开始;在这个世界中我是不可分割的此和“彼”;在这个世界里,我于己身之中体验他,而非我之他也同样体验我。不,集体无意识绝不是裸露的个人系统,把它说成其它任何一样东西都要比这更合适。它是彻头彻尾的客观性,它与世界一样宽广,它向整个世界开放。[③⑤]荣格虽然在这里把“阴影”与“集体无意识”分了个先后,然而,一来这个“阴影”是与其后面的“集体无意识”是连成一片而不能分离的,二来在人身上除了生命及表现为趋利避害与求偶欲望或“性本能”这种生命对其存在的执著的坚持性——生命精神以及满足生命需要的感觉、知觉能力及其相应的器官以外,实在不再有什么“人格面具”、“自性”之类的天赋内容。因此,“集体无意识”只能是“阴影”,只能是指生命本身,以致由于先有了“生命”一词而实在没有作为一种概念继续存在的理由。 生命现象的确无比神秘,对它的思考如果再受到荣格神秘“理论”的搅扰,将会使生命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不可索解、不可思议。因此,无论就荣格原型理论的无根据和空洞来说,还是就其对正常思维的危害性来说,我们对其人及其原型理论都应该进行批判。 [①②③④⑨⑩①③①⑦①⑧①⑨②①②②②③②⑤②⑦③①③④③⑤]荣格《心理学与文学》第53、96、53、94、72、70、72、71、70、70、76、75、80、78、35、113、72—73、71—72页,三联书店1987年版。 [⑤⑥⑦⑧]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第26—27、27、26、27页,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①①①②①④①⑤①⑥②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第82、81、83、81、84、87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②⑩②④②⑧③⑩]霍尔等著《荣格心理学入门》第48—52、54、62、65页,三联书店1987年版。 [②⑥]荣格等著《人类及其象征》第73、158—159、166—16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③②③③]荣格《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第182页,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 摘自《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199701   

  • 戊戌

    戊戌 组长 楼主 2011-05-18 12:10:43

    呃 北斗天巡。。。 此人在 中国心理治疗师 论坛很出名。主要是因为。。。他的语言句式太过冗长繁杂,读之令人蛋疼。。。

    摘一段,让大家感受下:

    精神分析杂谈之一百六十一

    东方心智倾向性的原型,关于从总体经验感觉初级经验形式层面作调整、疏导高端思维的根源和形态,寻求合适符合如同罗杰斯所指出的“机体智慧”的感受的感性体验以体验发现理性,属于母神原型的文化,与道家相近的佛教禅宗的心理哲学智慧倾向性也在东方世界同样表现了如此心智原型的倾向性特征;而西方文化的心智倾向性原型,表现印欧语系引导的逻辑思维特征,比如印度的属于正宗的佛教,继承雅利安的风格,与希腊、拉丁文化的欧罗巴文化倾向性的哲学思维原型倾向性的心理智慧原型一致,擅长从高端思维形态辩证反思地检验修正从总体经验感觉过程到高端思维的形势、辩证反思地修正自身,在理性中接近合理的感性,属于父神原型的文化,两样都基于丰富多层次调和互入的总体心理经验感觉过程合理情感体验的“母体”母神原型合理倾向性及其心理体验胜任满足感的心理反应习惯和丰富多层次功能发达的情感体验资源,两种风格也都可以健康合适也可以寻求健康发展的过程出现扭曲和割裂而病态。

  • 戊戌

    戊戌 组长 楼主 2011-05-18 17:54:10

    LS好有创造力的比喻,中国的未来全靠你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445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