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芷若待我,哪有这般好”
来自:程苹苹(一寸欢喜屋)
6月6日看完《倚天屠龙记》,从5月17日开始看,到完成这一篇,刚好一个月,纯用时62小时。
看完仍没有想着要写点什么。
纯靠回忆是写不出的。回看自己画线和所写批注,发现还是有一些感触。
于是,本着整理的态度,硬着头皮整理成篇,因为整理过程毕竟是琐(烧)碎(脑)的过程,并不轻松。
更印证那句话:决定写,动手写,就能写出来。
对写读后感的一点小体会:
1、平时看的过程中的记录很重要,把每一个有感触的地方划线,或写上几个字的批注都是极好的。
2、整理,看完之后的整理工作很重要,把之前的感悟梳理成章。
3、积累。
1、张教主与四女之爱恨情仇。
看《倚天》,张教主与四位姑娘的的感情纠葛是不得不说的一环。
在男女情爱方面,笔者要对张教主大大批判一顿,他似乎并不真正明白自己心意。

他不断地把四位姑娘作比较,她们各有特点和好处,他很难做出选择。
无论与哪一位在一起,他都患得患失,内心深处更曾想:“要是能和这四位姑娘终身一起厮守,大家和和睦睦,岂不逍遥快乐?”
而更多是拿周芷若与赵敏相比。
跟周芷若拜堂成亲,想到赵敏,没由得伤心;与赵敏私奔后,又想到周芷若,对她深感抱歉。

周芷若被动,只等张无忌自来自去,哪知要像赵敏那样用抢的才行。
看似赵敏被溺爱太过,恃宠骄纵,实则,她内心秩序,被完美保护。她可以毫无顾忌地活在自己的感觉中。最终遇到乘龙快婿,并大胆追求。

她遇到张无忌之后,很多圈套或计谋,几乎都是为了和他在一起而设计。
把俞殷二位师叔全身骨头打伤,又骗得无忌拿了假解药,从而让他答应自己三件事。
第一件事便是借屠龙刀一用,从而可以与他长途跋涉,长年累月地一起去冰火岛。
相比之下,周芷若却有很多顾虑,她与张无忌在一起并不得到师门祝福,相反大大有违她师父灭绝师太的旨意。

所以她虽一心一意爱张无忌,但真正和他在一起后,各种担惊受怕,使她不能全心全意享受与他在一起的快乐。
另外张无忌有一次竟对她大声呵斥,看来张教主对芷若也并不怜香惜玉,再多的甜言密语在事实面前也是无力,难道是把不能与赵敏在一起的郁闷怪罪到芷若头上了?
与张无忌拜堂成亲之时,新郎被硬生生抢走。新郎官当然有相当一部分责任。假如芷若当场以死相逼,不知教主会做何选择?
张无忌见赵敏视富贵为粪土,弃尊荣如敝屣,为了和他在一起,得罪亲爹和亲哥。突然想起:“芷若待我,哪有这般好!”(真像个小瘪三)
在此,笔者真要为周芷若打抱不平。
赵姑娘只不过放弃荣华富贵,她什么时候想回去都可以回去,重新得到一切。
而周芷若,违背尊师遗言,把身心全权交付给他,便是把她所有一切都交给他,可说是再无后退之路。到底谁付出更多,对他更好?
张无忌喜欢赵敏,想和她在一起,这没有错,坦荡承认就好,哪怕拒绝芷若使她伤心也无可厚非。
可恨他明明没那么爱芷若,却仍答应与她结为夫妻。拜堂成亲当场与心上人双双出走,却说是身不由己,怕义父遇害,并且还不能与芷若解释,这真是大大的借口。
再者,赵敏阻止周张拜堂成亲本身也大违侠义之道。
这件事上,郭靖与杨过可比他可爱多了。
殷离表妹,深受父母影响,心中有很多仇恨,为了害死假想的单相思负心汉,自己练千蛛万毒手的功夫,受尽摧心刺骨痛苦煎熬,即使毁掉女孩子最在意的容貌也在所不惜。
我不害人便不痛快,要害得旁人惨不可言,自己心里才会平安喜乐,才会处之泰然。
小昭,作者说于他自己而言,最喜欢小昭。

如书中所写,小昭心里很平静,对人没有敌意。似乎她身上有很多正能量,很少负能量。
别人对她一点点好,她都感激不尽;而对她有所冒犯,她也不记恨在心。
在明教秘道中炸山洞时,张无忌挡在她前面保护她,她感动得热泪盈眶。要一生一世报答,服侍他,做他的小丫头。
张无忌喜欢别的女子,她也毫不吃醋,而且是真心为他,真心不吃醋。只要让她在他身边,她就心满意足。
张无忌和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明教山顶秘道山洞中出来,手里拿着点着用来照明的木条。
“她吹熄手口木条,在雪地里挖了个小洞,将木条埋在洞里,说道‘木条啊木条,多谢你照亮张公子和我出洞,若没有你,我们可就一筹莫展了。’”
张无忌胸襟为之一爽,想到:“世人忘恩负义者多,这小姑娘对一根木条尚且如此,想来当是厚道重义之人。”

平时不出镜,安安静静当小丫头,虽贵为圣女,却自甘屈居人下毫不在意。
她看事透彻,是个明白人。决定回波斯之后,把张无忌托付给赵敏。
除此之外,她还很有能力,见多识广。明教众人被赵敏下毒后,遭遇蒙古骑兵,危急时刻,小昭指挥若定,赶走敌人。
正所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2、举止之间见真情。
读这一部,除男女主角之间的爱情故事打动人之外,还有两对之间的情意让人为之动容:
一对是胡青牛与王难姑。
胡青牛的戏份并不多,王难姑更是只有一段镜头。
蝴蝶谷中,胡青牛被绑,口中被塞胡桃。无忌要救他,他让无忌先救难姑性命。
见到难姑,即刻察看她伤情,发现有外伤,不问青红皂白,立刻给了无忌极重的两巴掌,打得他眼冒金星,几欲昏晕。
作者对胡先生照顾夫人的描写,真是细致入微。字里行间流露出胡先生对夫人的在意,呵护备至之情。简直就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

有夫如此,夫复何求。
还有一对是杨逍与纪晓芙。

纪晓芙被杨逍纠缠,终被擒到,失身于他,生了女儿。
初时以为魔教杨逍不过是个游荡子,纪晓芙不幸之极,遇人不淑,还以为她失身之后会被抛弃。
后面看到杨逍给她明教铁焰令牌,还把他所在的坐忘峰只告之她一人。我立时转变对杨逍的态度,觉得他原也是个有情有义之人。
给她令牌可说是为她留有后路,而把居所只告之晓芙一人,那便是将她看得极重。
纪晓芙如何不明白他心意,所以将女儿取名为杨不悔,意为与杨逍相爱永不后悔。
岂知,纪晓芙为人正直,不肯下毒手杀害心爱之人,也不肯虚言欺骗师父,终遭师父毒手而亡。可敬可叹!
3、爱女当如汝阳王。
汝阳王出场次数也不多,但寥寥数笔已勾画出他难得的父爱形象。
赵敏阻止周张二人拜堂成亲,和张无忌双双离开。后汝阳王亲自要带她回去,不料赵敏以死相逼。
汝阳王不知如何是好。
他“左手不住拉扯自己胡子,满脸冷汗“。这位带领兵将,战场杀敌,都是一言立决的猛将,在遇到爱女做出这等尴尬事时,竟束手无策。
虽深悔平日对她太过溺爱,放纵她行走江湖,以致做出这等事来,素知她从小任性,稍一威逼,她就挥刀自杀。
她(赵敏)太了解爹爹了,并不是真自杀,而是她知道爹爹不舍得她死,所以会满足她的要求。这与对待亲哥的方式又不同,与亲哥就要真正与他为敌。
最后不由得长叹一声,泪水潸潸而下,哽咽放走爱女,让她自多加保重。
他(汝阳王)转身缓缓走下山去,左右牵过坐骑,他恍如不闻不见,并不上马,走出十余丈,他突然回身,说道:‘敏敏,你的伤不碍事么?身上带得有钱么?’赵敏含泪点了点头。汝阳王对左右道:‘把我的两匹马去给郡主。’左右卫士将马牵到赵敏身旁,拥着汝阳王走下山去……
这才是女儿的好爹爹。
完美诠释了真正对女儿好是怎样的:那就是让女儿按自己内心意愿去演绎自己的人生。
当女儿的选择立场与自己不符时,也有横加干涉,也有苦苦相求,但在保护她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使她回心转意。
一旦明白女儿心意已决,无意回头,便完全尊重女儿自己的选择,没有愤恨,没有报复,剩下的只有一颗为她着想,护她周全的父爱之心。
这才是真正的父爱应有的样子。
反观现实社会,确有许多不如故事里那般美好。
我一朋友,与丈夫结婚几年,孩子已两岁多,仍没有领结婚证,孩子户口也没着落。
这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孩子3岁要上幼儿园,没有户口便上不了学。以后越长大越影响她生活。
原来,在恋爱时,朋友父母就不同意她与男友在一起。朋友执意按自己意愿行事,不但与男友在一起交往,还生了女儿,现在朋友与老公上班,女儿由婆婆带。
她父母仍不同意,不给她们户口本领结婚证。说要领结婚证也可以,拿出10万元做作为交换。
我第一次听到这种事情,很是惊讶。
开始父母不同意女儿与男友交往,可以理解。父母可以给出自己的建议,但不能干涉,更不能阻止。最终决定权还是在女儿手中。
而且,女儿已经决定与男友结婚,并已生儿育女,父母仍然不依不挠,不给户口本领结婚证,还要求男方拿出10万元来,这就有些过分了,这真的是为女儿好吗?
不知最后朋友会以什么样方式解决这件事。
希望世上多一些汝阳王之父爱。
4、后记。
之前对看武侠小说有很多抵触心理,觉得之不过是供人闲暇时候娱乐消遣,于人成长无大益处。
看完几部之后,感觉还是有诸多好处。
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文学素养,熏陶人文气质。
可以学到很多为人处事的道,和待人接物的原则方法。男主所接触的人物大多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其间如何行事,对现实工作生活也有很大指导意义。
可以使人明辩事非,无论亲情、友情、爱情,书中都给出好与坏的不同形象,使之具体化,有参考性。
还有很多很多,看来能写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说明这次武侠小说补课之旅选择是正确的。
这条路我将继续走下去。
具体能走到哪里?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有一个想法,把想法不断地实践,与事实不断地碰撞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也很好奇。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如果你在寻求自我探索/个人成长/心理咨询…… (旅程)
- 广州同城心理学深度爱好者 (—-)
- 心理学等人文社科爱好者读书社群 (修心悦读会)
- 公益心理咨询三次 (JJ)
- 人本主义为主读书会小组招募 (午夜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