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请教大家:如何判断电商商品标价是促销价还是bug价?
来自:来去如风(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2019-06-29 13:44:02
这些年来一直都存在bug价的争论,无论是自营的京东,当当,亚马逊平台还是这些平台下的第三方都出现过这类标价,那么大家在见到商品价格“异常”时是如何去判断它是促销价还是bug价的?大家也很清楚,这个价极有可能稍纵即逝,在那瞬间估计也很难甄别是商家在促销还是商家出错了。但抢下单后,又出现各种对标价“异常”的解读。见过低的,也见过更低的,这就难断了!请问大家:是事后听商家解释还是不听商家解释?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13:58:53
加德纳艺术史我就是40元左右买的,但不是bug价,因为它那段时间经常出现这个价,应该可以判定是促销价。再如瓜饭楼红楼梦,一路走低,相对300+收的书友来说,70+难道不是bug价?可惜它就是实实在在的促销价?
是促销价还是漏洞价还真不好判断呢,反正我是无法判断的。。
-
飘萍万里 2019-06-29 14:05:26
是的,买家根本没这个能力去判断是不是BUG价,而且也根本不需要去判断,买家下单付款,履行了自己的责任,那卖家就应该发货。如果价格真有问题,那谁出的问题找谁去,如果是系统的问题,向平台索赔,如果是自己出错,那就认头。把卖家的责任完全推到买家身上,这就是在耍流氓啊。
-
飘萍万里 2019-06-29 14:30:01
说实话,这种人已经不是在讨论问题了,因为这是把自己放在法官的位置,而且是未审先判。用这种逻辑他可以为任何行为辩护。比如,在大街上打人,他也可以说,这人精神有问题,肯定不是故意的,你大度一点就完了,总纠着不放太不道德了。
你想想,是这逻辑不?
-
飘萍万里 2019-06-29 14:48:00
有没有精神问题需要专门的机构来鉴定。那有没有BUG凭什么就由卖家说了算?更何况身为外人的网友,在讨论问题时就先期认定是BUG是非常荒唐的。
这事我觉得,要么是一刀切,不管BUG不BUG,只要交易成立就发货。要么就由卖家举证,因为价是卖家订的,所以必须要由卖家来证明这是BUG,用户根本不需要来证明什么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15:05:50
我想说的就是:作为买家的我是没能力也没这个义务去帮卖家把这个关的,价格有吸引力就买,是否是漏洞只能由卖家或卖家平台去证明了(当然不是口头解释,得拿出实证数据来)。所以,网络上看到的标价可以理解都是促销价,订单是否执行下去,在卖家没有铁证证明是bug价的情况下,必须执行订单约定。
-
飘萍万里 2019-06-29 15:24:50
是的,咱俩的意见完全一样。
我的意见就是,价是卖家订的,由此所带来的流量受益人也是卖家,那买家下单付款,卖家就有义务执行订单。不能说促销的时候搞活动,完了说是BUG就拒不发货,这才是真正的不道德。
说起来,真正的BUG价。应该是苏宁29.25元卖周作人散文全集,这个绝不可能是促销,因为太便宜,这已经不是地下室价,而是十八层地狱价了。但苏宁最后好像还真发货了~~~~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15:42:54
记得几年前蔡东藩历朝通俗演义(安徽那套,好像是这套)当当卖过10+的价格,见过有人一次买过几套的,也为此争论不休,从定价与卖价上看,的确有bug价嫌疑,好像亚马逊的哈利波特也出现过地板价。。发货是商家信守承诺,造成的损失自己承担,应该没有买家道德的问题,当然,如果卖家举证之后不发货,买家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继续纠缠下去才是买家的问题。
所以,是否是bug价得有实证数据,不然必须执行订单。
也有人认为,卖家赔付了30%违约款,可以不往下执行订单!它受罚了,你怎么看?
-
QUO VADIS ? 2019-06-29 15:53:50
原本还能判断,经过上半个月,艺术的故事五折秒杀+满减+券,新星福尔摩斯,指纹事典,原本觉得不可能的事情,东一一履行,表示以后不能判断……
-
飘萍万里 2019-06-29 15:58:49
不存在买家不道德的问题,不偷不抢,正常下单,这和道德有什么关系呢?象之前那个英国银行,英国人在明知道ATM机出故障的情况下,还抢着去取钱,以图多拿钱,这可远比下单过分,但人家银行也没有指责顾客不道德啊。
如果没有切实的证明是BUG的数据,下单后就应该发货,取消订单就要征求顾客同意,给予顾客补偿,这才是真正的商业道德。如果没有征得顾客的同意就取消订单,哪怕付出违约款也是属于自说自话,自己罚自己,我觉得并不合理。
一个商家,自己的脸皮和信誉总是值要点钱的吧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16:00:14
我那是反话啊,哈哈哈。
当然,出现价格异常的变化时,作为个体的我们是没有能力与义务去把这个关的。
说到外企,亚马逊中国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水土不服啊!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16:09:02
我记得当年在德国买“皮具”时,德国商家就告诉我这不是真皮是仿皮的,虽说是一件很小的事,却让我记忆深刻!国内很多商家的诚信是真有问题啊!各种忽悠,各种欺骗,唉,一言难尽啊!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16:11:09
如果没有切实的证明是BUG的数据,下单后就应该发货,取消订单就要征求顾客同意,给予顾客补偿,这才是真正的商业道德。如果没有征得顾客的同意就取消订单,哪怕付出违约款也是属于自说自话,自己罚自己,我觉得并不合理。
很赞同这个观点!!!
-
我说得都对! 2019-06-29 16:18:00
确实,不过也是因为诚信不值钱,商家和消费者都不成熟,这次商家如果认栽,按照道理来讲,商家的信誉度就会有攀升,会获得预期利益的回报,假如是这样,商家就有保证诚信的驱动力。但是我们这类消费者消费的时候并不看商家诚信的问题,看的是价格,只要价格低,就算商家以前是诈骗惯犯,我也会去消费。而且很多商家都是赚快钱的,赚了今天没明天的主儿,可能没有做长做强的打算。市场不成熟,就是这样,大家都吃亏,都想占那么几个眼前的便宜。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20:03:44
看似很正常,其实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当价格极低时,电商是不怕赔偿的。比如很低价邀订,骗取大量订单,拒不执行,博取流量,关注之后撤销订单,按订单价的30%赔补给你。具体说吧,当当那套定价900+的书,40+邀订,拒不执行,最后赔你13元,好像是按平台规则补偿了,你还无话可说,其实呢,恰恰是不良商贩钻了平台的空子,下次一定会继续如此操作的。只有重罚严惩才可能杜绝此类事再次发生,也就是说,不是罚13元,而是按订单价的3~5倍罚,如果是这样力度的处罚,也就不会出现不发书或追回书的恶性事件了。
我相信,如此规则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罚,这样的事件还会继续上演的,哈哈哈。
-
何求 (宗教是邪恶的!) 2019-06-29 20:21:07
看似很正常,其实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当价格极低时,电商是不怕赔偿的。比如很低价邀订,骗取大量 看似很正常,其实问题恰恰出在这里,当价格极低时,电商是不怕赔偿的。比如很低价邀订,骗取大量订单,拒不执行,博取流量,关注之后撤销订单,按订单价的30%赔补给你。具体说吧,当当那套定价900+的书,40+邀订,拒不执行,最后赔你13元,好像是按平台规则补偿了,你还无话可说,其实呢,恰恰是不良商贩钻了平台的空子,下次一定会继续如此操作的。只有重罚严惩才可能杜绝此类事再次发生,也就是说,不是罚13元,而是按订单价的3~5倍罚,如果是这样力度的处罚,也就不会出现不发书或追回书的恶性事件了。 我相信,如此规则如此轻描淡写的处罚,这样的事件还会继续上演的,哈哈哈。 ... 来去如风失信后失去市场不就是对电商的惩罚?如果一个电商反复失信,而买家还愿意上这个电商平台买,那怪得谁来?如果重罚,怎么举证呢?有罪推定,先预判电商恶意钻空子?
-
何求 (宗教是邪恶的!) 2019-06-29 20:46:21
书这种商品,正版的都有出版社统一定价,就是卖家折扣不一样,报价体系还好说,淘宝、京东第三方平台这么多类别商品,成本千差万别,质量千差万别,这怎么搞报价体系?只能是平台制定各种规则,商家自由定价吧,而且买家是可以自由选择电商平台的,如果一个平台的规则太偏向卖家,自然会被买家抛弃。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21:15:03
当然,萝卜青菜与牛肉海鲜肯定是不能用一个标准尺度去衡量的。记得我见过一位精明的老板,咨询他一个问题,如何有效的监管他的庞大的采购体系的,他告诉我,他有两个平行的体系:询价体系与报价体系。下边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工作流程做出的价格报价上报给他,他还有另一个独立的询价体系去询价,当两个报告放在办公桌上之后,一切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回到你的问题:平台只需给出一个很有弹性的价格范围即可,不具体干预报价具体是多少,在这个范围内你是自由的。至于促销价格如何制定,平台给出建议价促销,低于建议价的一切责任由电商自己承担,也就是订单交易你必须按你自己承诺给买家的价格执行,如果拒不执行,平台可以强制按平台给出的建议价的X%赔付买家。约束不良商家恶性竞争与欺诈行为的发生。
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数据模板的建立也很复杂,打造这个体系肯定费时费力。不过一旦建立起来这个平台的竞争实力会大增的,哈哈哈
-
何求 (宗教是邪恶的!) 2019-06-29 21:33:16
当然,萝卜青菜与牛肉海鲜肯定是不能用一个标准尺度去衡量的。记得我见过一位精明的老板,咨询他 当然,萝卜青菜与牛肉海鲜肯定是不能用一个标准尺度去衡量的。记得我见过一位精明的老板,咨询他一个问题,如何有效的监管他的庞大的采购体系的,他告诉我,他有两个平行的体系:询价体系与报价体系。下边的工作人员利用自己的工作流程做出的价格报价上报给他,他还有另一个独立的询价体系去询价,当两个报告放在办公桌上之后,一切答案就一目了然了。 回到你的问题:平台只需给出一个很有弹性的价格范围即可,不具体干预报价具体是多少,在这个范围内你是自由的。至于促销价格如何制定,平台给出建议价促销,低于建议价的一切责任由电商自己承担,也就是订单交易你必须按你自己承诺给买家的价格执行,如果拒不执行,平台可以强制按平台给出的建议价的X%赔付买家。约束不良商家恶性竞争与欺诈行为的发生。 当然,这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数据模板的建立也很复杂,打造这个体系肯定费时费力。不过一旦建立起来这个平台的竞争实力会大增的,哈哈哈 ... 来去如风一个电商平台和一个普通企业完全是两码事吧,电商平台的大类、小类,各种品牌、型号…………,参照当当网上书的品种就超百万,淘宝这种包罗万象的平台,肯定是以亿为单位,而且每天、每时都产生新品种的。这和一个企业相对固定的采购清单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亚马逊和天猫是现在最大的电商平台,创建也有二十来年了,又有最强的技术实力,我不认为他们想不到这方面,到现在没有,建立数据模型的可行性,建立之后的可操作性,我都怀疑。
说到类似的问题,其实也并没有层出不穷,仅书这方面,山倒组和我们组应该算有代表性了,每年引起比较大的意见的次数也就一两次。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21:54:17
一个电商平台和一个普通企业完全是两码事吧,电商平台的大类、小类,各种品牌、型号…………,参 一个电商平台和一个普通企业完全是两码事吧,电商平台的大类、小类,各种品牌、型号…………,参照当当网上书的品种就超百万,淘宝这种包罗万象的平台,肯定是以亿为单位,而且每天、每时都产生新品种的。这和一个企业相对固定的采购清单肯定是完全不一样的。亚马逊和天猫是现在最大的电商平台,创建也有二十来年了,又有最强的技术实力,我不认为他们想不到这方面,到现在没有,建立数据模型的可行性,建立之后的可操作性,我都怀疑。 说到类似的问题,其实也并没有层出不穷,仅书这方面,山倒组和我们组应该算有代表性了,每年引起比较大的意见的次数也就一两次。 ... 何求从很多已发生的事件来看,平台漏洞不少,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平台是完善的?当然,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企业肯定是各不相同的,但个中的道理是相通的,可以借鉴的。这样问题不继续讨论下去了,肯定是无结果的。。。
回到买书上,第三方平台问题最多,但为什么暴露的问题却是一星半点呢?因为它(小电商)太分散了,遇到问题的书友无法汇集起来,而且又是概率事件,从恶性程度来讲,也许性质更恶劣。大电商一旦出现问题就是集中的了,好像从概率统计的角度来看,一年也就几件,但它恰恰暴露出来平台管理的不完善,有漏洞可,而且更坏的效果是给众多小电商带来模仿示范的作用。不严管,以后只会越演越烈的。。
-
何求 (宗教是邪恶的!) 2019-06-29 22:22:12
从很多已发生的事件来看,平台漏洞不少,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平台是完善的?当然,不同的平台,不同 从很多已发生的事件来看,平台漏洞不少,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平台是完善的?当然,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企业肯定是各不相同的,但个中的道理是相通的,可以借鉴的。这样问题不继续讨论下去了,肯定是无结果的。。。 回到买书上,第三方平台问题最多,但为什么暴露的问题却是一星半点呢?因为它(小电商)太分散了,遇到问题的书友无法汇集起来,而且又是概率事件,从恶性程度来讲,也许性质更恶劣。大电商一旦出现问题就是集中的了,好像从概率统计的角度来看,一年也就几件,但它恰恰暴露出来平台管理的不完善,有漏洞可,而且更坏的效果是给众多小电商带来模仿示范的作用。不严管,以后只会越演越烈的。。 ... 来去如风京东、淘宝卖家有很多行为是要封店的,具体的没开过不清楚,但像淘宝多次刷单就会被封店。
我认为平台规则可以和法律做适当比较,在任何时代,不管有怎样的律法,都少不了犯罪的人。 电商平台也一样,不管有怎样完美的规则,恶意钻空子和意外都少不了。主要是需要在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之间做好平衡,遇到问题时按既定规则处理。如果一味重罚,卖家出现疑似钻空子事件就罚个3倍5倍,买家出现疑似恶意订单就全部封号,那平台也经营不下去吧。
买、卖双方的保护,第一是法律,第二是平台规则,这两者都不能只考虑买方一方面的。 平台、卖家、买家三方利益不尽相同,平台制定规则,在法律的框架下制定最适合自己最有利与自己的规则。卖家制定价格和促销方式,在符合法律和规则下,选择最有利与自己的。买家自由选择平台、卖家,在信誉、平台规则、价格等条件下自行选择。 让我们买家来考虑怎样把平台规则制定好,其实是站在买家的角度制定尽可能有利与买家的规则吧。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22:36:12
京东、淘宝卖家有很多行为是要封店的,具体的没开过不清楚,但像淘宝多次刷单就会被封店。 我认 京东、淘宝卖家有很多行为是要封店的,具体的没开过不清楚,但像淘宝多次刷单就会被封店。 我认为平台规则可以和法律做适当比较,在任何时代,不管有怎样的律法,都少不了犯罪的人。 电商平台也一样,不管有怎样完美的规则,恶意钻空子和意外都少不了。主要是需要在买、卖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之间做好平衡,遇到问题时按既定规则处理。如果一味重罚,卖家出现疑似钻空子事件就罚个3倍5倍,买家出现疑似恶意订单就全部封号,那平台也经营不下去吧。 买、卖双方的保护,第一是法律,第二是平台规则,这两者都不能只考虑买方一方面的。 平台、卖家、买家三方利益不尽相同,平台制定规则,在法律的框架下制定最适合自己最有利与自己的规则。卖家制定价格和促销方式,在符合法律和规则下,选择最有利与自己的。买家自由选择平台、卖家,在信誉、平台规则、价格等条件下自行选择。 让我们买家来考虑怎样把平台规则制定好,其实是站在买家的角度制定尽可能有利与买家的规则吧。 ... 何求这个放心吧,你没觉得现在的交通规则是越来越严,汽车的年检标准是越来越高吗?可是路上跑的车却是越来越多吗?同理,市场管理越规范,市场也会越良性发展,被淘汰的只能是垃圾,清理部分垃圾难道不正常吗?
买家卖家角色是可以转换的,市场运转良性了,或许哪一天我们也可能去做卖家的。我相信平台越规范越能吸引更多的人在这个平台上买卖的。当然,只会钻空子,偷奸耍滑的奸商小作坊肯定是不希望看到这一天的到来,浑水才能摸鱼嘛,当然,水清又则无鱼。
-
何求 (宗教是邪恶的!) 2019-06-29 22:47:41
和交通规则一样,电商平台的规则肯定也是越来越细的,虽然没去了解过。 具体到bug价这事上,在最近的当当这事,平台规则如果不合理,需要改进,那是事件之后的事情,但这个事件本身当当已经按规则处理,那我认为是接受才是尊重规则。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23:01:25
这件事我是旁观者,无论怎样当当这样的处理都不妥,具体怎么不妥可以参见隔壁相关帖子和本组一些帖子下书友的回复,这里我不复述了。
正因为平台的管理有问题,才出现当当认罚而买家不满意的尴尬局面的。我想并不仅仅是单单的赔款多少的问题了,而是当当处理不当所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说到底就是平台的处罚力度不够的问题,才出现卖家有恃无恐的举止和买家心理不平衡的问题(据说有少数收到书了,有部分发货给追回了,还有部分始终没说法的)。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23:11:14
这个道德问题最好请当事人来聊可能更清晰。我赞同他的说法是基于当当的做法已不道德了:比如已发货叫快递员拦截追回,而理由是联系不上收货人(说是客户拒收: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44443111/),隔壁这个帖子更精彩: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43211112/ 看完这些你不认为当当的做法不道德吗?
-
何求 (宗教是邪恶的!) 2019-06-29 23:45:15
妥不妥是一回事,合不合规则是另一回事。作为合同,单方面违约肯定不妥,但如果违约方按合同违约条款赔偿,那虽然不妥,但合规则。所以我们说的可能是两回事。
-
何求 (宗教是邪恶的!) 2019-06-29 23:55:40
如果把道德掺合进来,那就说不清了,比如这是恶意促销增人气还是BUG价本身并没有定论,恶意促销那可以说当当不道德,如果是BUG价呢?有人利用BUG价一号N套呢,这些都没有证据,扯不清。 既然在技术和规则下谈道德不合适,那就都别谈,都别猜,一切按规则行事。如果按规则行事损害了当当的信誉和利益,这是当当自己应该考虑的,我们买家对此有意见,对它最好的打击应该是别再光顾它。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29 23:56:05
我指的不妥不仅仅是合同违约问题,在这个订单的执行过程中有诸多不妥。用不妥这个词是我非常克制自己用词了,一些书友直接用“无耻”。当然,我知道你一直更喜欢在当当买书,这也容易理解,不过在这件事上,当当自始至终处理这件事都有问题!隔壁帖子里有大量的截图可以看看的。并不是一句认罚就能撇开一切的。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30 00:04:32
又回到我们最初聊的问题上去了,平台管理不严所致,才出现一些商家有恃无恐的对待客户的局面,看隔壁帖子说:你们可以去告我(当当)的!
好吧,这件事之后,对于我来说,去当当买书我会更慎重了!
从我给你的链接的内容来看,当当在这件事上确实有不道德的行为。
-
何求 (宗教是邪恶的!) 2019-06-30 00:04:44
合同违约可以说违约方“无耻”。合理避税,钻法律漏洞,这些都可以说“无耻”,但说到底还是要看是不是合规啊。 我是认为卖家自己考虑自己的信誉、利益问题,在长久利益和短期利益间卖家自己平衡。买家需要做的是自己选择平台,别跟无耻的卖家交易,这样自然会推进规则进步。如果一边骂无耻,一边看到便宜又和无耻卖家交易,这规则再怎么订,卖家都能找到漏洞。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30 00:10:33
我一直都在强调平台管理有问题,当当利用了它,无视了大多数人(当然是买它书的人)的利益。据说这个官司打是能赢的,只是代价太大成本太高,当当很清楚这点(隔壁看来的)。
-
何求 (宗教是邪恶的!) 2019-06-30 00:12:20
合理的情况,平台、卖家、买家都分别考虑自己的利益就行,就能推动规则发展。平台规则定的多严、处罚应该多重,怎样最适合平台的整体发展,这是平台的事。买家做的是选择,按价格、平台规则、信誉、到货速度等等发面选择自己合适的。买家的选择影响到了平台的利益,平台才有动力修改规则。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30 00:19:50
你说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当当一有活动还是会有大量的人去它家抢券买书,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更可以无视你们的存在,更有恃无恐的做它认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题。大不了下次再按规则处罚呗。这种现象不是当当独有,现实生活中一抓一大把的例子,说白了,管理不作为呗!
-
何求 (宗教是邪恶的!) 2019-06-30 00:27:36
平台、卖家、买家都是利益相关方啊,管理也得考虑怎么管最符合自己利益是不? 在买家利益被损害时,买家对管理方说,你应该这么管、这么定规则才最合理,这不太可行。 什么应该管,什么不该管,交给管理方自己决定不就好了。买方有自己的选择权,比如天猫,出现问题退换货,找天猫客服总是很麻烦,我就基本抛弃了,一年也下不了几单。像客服这种,天猫肯定不是不能做到像京东在线客服一样方便,但它选择更麻烦的方式,那肯定有它自己认为这样更好的理由,我不喜欢,远离就是。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30 00:37:33
如果大家都能理智的做选择题的话,电商,平台是会惧怕买家的,可惜不是,买家更看重的是眼皮底下的那点利益,也就是哪家便宜去哪家😳电商也好平台也罢,吃定了你😭在货比三家的交易中,买家忠诚度是最不值钱的选项(对绝大多数人皆如此)。
-
来去如风 (再吃茶去 如我如风) 组长 楼主 2019-06-30 01:01:19
竞争是唯一的解决方案,正因为买家没有多少忠诚度,多平台竞争就会出现优化整合自我调整自我改造以趋于完善,淘汰垃圾商家,买家自由选择度越高,电商,平台也就越合理越完善。这是竞争体制下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买家忠诚度越低竞争就越激烈,卖家,平台也将越合理越完善。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三国演义》我的阅读版本(最主要的) (来去如风)
- 什么鸟? (独自在山坡)
- 《大明文魁》有明朝大百科的味道 (木头)
- ➗书的豆油们,还是别进来好... (来去如风)
- 罗兰与张爱玲“对照记” (hbc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