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极简生活,不喜欢“伪精致”
一本道
说说我自己吧。
生活基本两点一线,工作的地方也离家不远。每天就是起床吃饭走路上班,下班走路回家做饭。

我给同事们算过一笔账:一个人就普通的家常炒菜和当季廉价水果,400能吃撑得头皮发麻(我们这里鸡胸12.8块一斤,惠民瘦肉13.8块一斤,惠民牛肉27块一斤,土豆1~1.5元,大白菜1块左右,特价水果3到6块,最爱喝的苦荞茶50块一斤……);而他们的常态(哪怕是已婚人士),每天一杯瑞幸15左右(打折券)、一餐外卖20+、一餐馆子(50+)……虽然有各种打折、会员、特价BUFF加持。但算起总帐来的2000+和我的400不到——这是硬差距。
兴趣爱好也很简单——不爱看剧,周末无聊最多看点综艺、玩玩单机游戏。一般不超过2小时,防沉迷!

剩下的就是骑车(锻炼身体)和弹琴(插耳机,放扰民)。我弹了20年吉他,教琴也超过10年。一方面是无论音乐有多冷或者多燥,只要在状况内,我都能静下心来享受;另一方面,教学生除了能带来额外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教即是学”——在吉他演奏上我是你的老师,但是在其他方面你是我的老师——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从中学到好多东西。很多时候,这比虚拟社交、纸笔书本来得生动、实际、深刻。


曾经是朋克、也当过金属党、进棚录过音、在酒吧也炸过场,遇到过很多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事……所以现在,不喜欢“伪精致”——拿着100的工资,却过着年薪百万的生活:买车一定要买进口、香水一定要用Boss、手表最次罗马、眼镜暴龙都是低端、牛奶必需新西兰人肉背回……额,其实这不是“生活”。踏踏实实、慢慢学会积累才是正道。

当然,也有人说过我:“你自己弹Gibson还不准别人喷古驰了?”首先,这琴是二手而且老早就买了,我不至于为了表演“极简”再多花一千去买把Squier。其次,“伪精致”的核心是盲从、虚荣、纵欲与自欺。我希望每个人都过得有质量,但不希望这些“美好的负面”毁了原本的幸福:很多人确实活出别人想活出的样子,但是私底下被暴力催收时、讨论哪个高炮平台好撸时、每个月发工资后瞬间变零苦苦思索向谁借钱时……他们此时楚楚可怜样子真的一点都不幸福。
所以,极简生活不是一个壳——天空、草帽、格子衫和脚,毕竟为了拍这些买一个组单反镜头也挺贵的。它更像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回归,更像是底层代码的重做:化繁为简,为的是好钢予刃而更锐,沉静肃心以砺志!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经验分享区|小🍠就是彻头彻尾的消费主义种草机 (Freudengott)
- 求助区|要不要关闭朋友圈 (超绝崩溃老奶)
- 经验分享区|花了三个月,我把刷手机的时间极简掉了! (旖旎的镇魂歌)
- 盖楼打卡区|记录空瓶和断舍离 (独孤北辰)
- 求助区|有没有uu分享一下大学极简经验/没必要买的 (液态小丑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