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分正反派,这部剧的精髓是信仰之战,长安不仅仅是国都,而是内心的家乡
来自:꧁杜若꧂(要啥自行车啊)
看到有豆友在讨论下说因为正义不喜欢龙波,因为盲目不喜欢鱼肠,因为理想化不喜欢李必等等,剧已经演了一半,多数重要角色都已经展现完毕,我也不是原著党不知道后面的情节,但我有话要说
长安十二时辰,中国古装版《反恐24小时》,真人版《刺客信条》,抛开目前此剧依然高开高走的优点,和没中断磕磕绊绊的逻辑之伤,它最大的精髓,是通过每个有血有肉的人和他们背后的故事,诉说着一个【守护信仰】的一天。
张小敬:守护长安安全的卫道士,信仰是“好好的活着”,长安就是他们所有人认为可以好好的活着的地方,在外参战,在内反恐,保护“长安”的安全,就是他保护内心的这一方乐土的信仰,他所代表的第八团同信仰,即便是战友各个被XX迫害,但他没有想推翻谁的统治,他认为百姓的安全更重要,所以张小敬没有政治立场
李必:80%与张小敬相同,剩余的20%是因为李必属于知识分子,有主见,更有政治立场,他认为百姓需要明君的领导才能保证安居乐业。所以他要保护的除了长安百姓,还有太子,并且是在不推翻整个王朝下的拥立,以期最大限度保证百姓的安全
龙波:萧归本名刚刚出现,前面已经隐喻过多处龙波是第八团幸存者,自然也是被XX迫害的其人之一,龙波黑化之前和张小敬的信仰是一样的,而且从军时既展现了他内心比张小敬和闻无忌更单纯,所以被迫害后其实他的信仰并没变,他依然要守护他内心的“乐土”,但他有了政治立场并化身为斗士,他要推翻的是在位者和制度。所以在此我要先反驳说“不喜欢龙波,也许因为自己太正义了”的豆友,代入了立场才会有正反派,但如果在现在剧以过半的情况下还没有深刻的感受到这一个个角色的“血肉”,那有点可惜了【长安】这剧的匠心,每个角色的立体性,和诸位好演员的演绎。龙波,何尝不是“正义”和“勇气”的代表呢?
鱼肠:鱼肠的信仰是爱情。盲目吗?嗯,放在新时代女性中,那真是分分钟被骂死的恋爱脑。氮素,能恋爱脑到极致并变为信仰,何尝不令人羡慕,有几人能为爱做到她那个地步,而且鱼肠也并不是完全无脑的恋爱脑,她追求的是对龙波“有用”,为龙波杀敌,自残,心甘情愿成为棋子,我是个女的,但我觉得男人都希望能有这么一个女人对自己,不无理取闹,指哪打哪,随叫随到,即使根本不爱她,她依然无怨无悔,这样的女子值得敬佩,她对自己内心的信仰是真的坚定不移的守护,所以她不输张小敬也不输龙波
崔器:铁憨憨领盒饭的时候我哭的不能自已,这个人物的信仰其实是“亲情”,他从军是听哥令,他要留在长安,要升迁,出卖自尊去右骁卫,誓死守卫靖安司,从来不是为自己,是因为这是哥哥对自己的期望,是哥哥的愿望,而哥哥为了让弟弟实现这个愿望,倾尽所有赚钱,带崔器走遍长安托关系,半生只能吃流食最后付出了生命,这一对兄弟,和第八团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战场不是在塞外,而是在生活,他们的信仰也是长安,是为了“好好的活着”,这从一方面更接地气的代表了我们普通人,你问我们小老百姓的信仰是啥,在太平盛世我们自然不会做张小敬等人,我们没有啥大是大非的信仰,但我们忙忙碌碌的活着,和亲人爱人在一起好好的活着,不就是我们的信仰吗?
曹破延:同崔器,信仰是“亲情”。与崔器不同的是他更悲剧,因为他没有主动权,他被迫离乡背井,沦为棋子,为保女儿安全,被迫成为死士,为了爱她而离开她,并视死如归,最后在跑马灯里终于和“天上的星星”团聚了,当了父母的真看不得这种场面,所以说,谁能说他是反派吗?
林九郎:或许有人说这总是个反派了吧,嗯,看戏就是看戏剧冲突,似乎他不做反派我们都不知道这都是演的啥,氮素,呵呵,我也不认为林九郎是反派。右相是彻彻底底的权斗者,目前所有坏事都是他干滴,有一段林九郎的自白,大体说“圣人退居二线,宰相执政,从此无对无错,无为而治”吧啦吧啦,你说他是权斗者正义凛然的说辞吧,是的,但当时我就想,好像说的也没错。我们不能否认林九郎真的这样想,这就是他的信仰。为了权力这一信仰,谋划人心,都六十高龄了操碎了心,林九郎是年龄排名第二的权斗高人了。换咱老百姓到了这年纪可能更惦记去哪遛鸟,晚上吃什么。
姚汝能:信仰是重振家门,看着一直懦弱无能,逃避责任,把祖宗的光辉挂在嘴上,但还是很接地气的,代表很多真的有光辉祖上的背景或者有,但经历变故后郁郁不得志又放不下身段的一批人,看似老油条但恰是因为经历过大起大落而对自己的保护意识更强,内心还是真性情之人,后期应该会发大力的。
檀棋:长期在李必身边,是高级丫鬟,双商高,信仰自然随了主子,她被张小敬所吸引最大的因素就是张小敬比李必要纯粹,没有政治性,让她内心更为钦佩
7.19更
徐宾:徐宾这个角色比较复杂,其人还没有表明完全真正的意图,昨天正式领了盒饭,如果那具烧焦的尸体真的是徐宾的话,似乎导演没有把这个一开始就出场的神秘引线人死之悲壮的场景演出来不符合常理,与崔器之死形成了大反差,加上徐宾复活过一回,如果不是故意埋下伏笔的话,我们暂时先当徐宾真死了。徐宾代表现实中一批为了科技兴邦而壮志踌躇的高知学子们,信仰就是【兴国】。书呆子气(褒义的),有学识有才华有着高尚的理想,他们聪明也正直,对“学问”有着超乎寻常的执念,接近现在的“院士、专家、国家级智囊团”。张小敬能出来全依靠徐宾的私心,并引至李必的不信任。他脖子上戴着记事的串珠,与曹破延那串“天上的星星”一样。靖安司作为国家级军机处被屠,武崔器,文徐宾,这两个代表性人物的死亡,隐喻唐衰之意已经非常明显了。
何孚:信仰复仇。其实剧中复仇的人并不少,闻染、龙波、丁老三包括曹破延都是为了复仇,何孚的不同在于他是这些复仇者中最为悲剧的一个。六岁失去双亲,小小年纪为了活下来装傻20多年,为了复仇筹谋背叛养父筹集钱财雇佣杀手,最后却反被自己雇佣的杀手挖出眼睛,并沦为一枚弃子赴死,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亲眼见到林九郎死的一幕,他准备赴死那一刻说“爹娘,我等了20多年,无法替你们看见手刃仇人的一幕”然后坚定的点燃引信时,何等悲剧。丁老三曹破延家亡复仇,他们临死前总算是心怀希望,另外也好歹是个全尸,龙波在何孚这里,做的真是够绝也够心狠手辣。另外何孚还对李必“预言”了【十年之后唐必乱】,这也是剧中提醒各位天保三载,是安史之乱的源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刚追剧,这剧的时间尺度太不合理了 (赛赛)
- 延迟追剧,有没有跟我一样刚入坑的? (野马烧不尽)
- 主角的双标问题 (lone pig)
- 陆三为什么找个日本演员? (此去经年)
- 这几个女角色尤其是檀棋的扮演者热依扎是不是有什么背景内幕? (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