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难得的正确家庭教育
-
乖侠…… 2019-07-23 12:53:02
我个人表示支持马浩文的思想,但是对他的方式持保留意见,他这种方法教出来的不是天才就是废物,幸运的是电影里面他儿子还算有慧根,另外这部电影主题并不是谈教育,而是亲情,很多观众厌恶的不是所谓的理想与思考的态度,而是电影里面缺乏技巧的说教而已,毕竟电影对于马飞的成长体现很少,观众对于他的成长没有代入感,这才导致了评价两极化。至于你所说的教育问题我觉得没什么对错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之分,每个人甚至一个人不同阶段的选择都会不同,把一个电影来联系现实其实我觉得没啥意义,毕竟电影是理想化的,有个人色彩的东西,看看就好。至于我所说的不代表应试教育失败那句话并不是指应试教育是成功的,只是我认为很多人所谓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应试教育的责任的论点不成立罢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两个面,不能完全放弃另外一个面,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
-
麦克 (小鹅说:面是额揍的,锅里还有。) 2019-07-23 12:56:16
我个人表示支持马浩文的思想,但是对他的方式持保留意见,他这种方法教出来的不是天才就是废物, 我个人表示支持马浩文的思想,但是对他的方式持保留意见,他这种方法教出来的不是天才就是废物,幸运的是电影里面他儿子还算有慧根,另外这部电影主题并不是谈教育,而是亲情,很多观众厌恶的不是所谓的理想与思考的态度,而是电影里面缺乏技巧的说教而已,毕竟电影对于马飞的成长体现很少,观众对于他的成长没有代入感,这才导致了评价两极化。至于你所说的教育问题我觉得没什么对错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之分,每个人甚至一个人不同阶段的选择都会不同,把一个电影来联系现实其实我觉得没啥意义,毕竟电影是理想化的,有个人色彩的东西,看看就好。至于我所说的不代表应试教育失败那句话并不是指应试教育是成功的,只是我认为很多人所谓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应试教育的责任的论点不成立罢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两个面,不能完全放弃另外一个面,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 ... 乖侠……[内容不可见]
-
李宛辰 (欢迎加入自我修炼小组) 楼主 2019-07-23 12:56:31
我个人表示支持马浩文的思想,但是对他的方式持保留意见,他这种方法教出来的不是天才就是废物, 我个人表示支持马浩文的思想,但是对他的方式持保留意见,他这种方法教出来的不是天才就是废物,幸运的是电影里面他儿子还算有慧根,另外这部电影主题并不是谈教育,而是亲情,很多观众厌恶的不是所谓的理想与思考的态度,而是电影里面缺乏技巧的说教而已,毕竟电影对于马飞的成长体现很少,观众对于他的成长没有代入感,这才导致了评价两极化。至于你所说的教育问题我觉得没什么对错之分,只有合适不合适之分,每个人甚至一个人不同阶段的选择都会不同,把一个电影来联系现实其实我觉得没啥意义,毕竟电影是理想化的,有个人色彩的东西,看看就好。至于我所说的不代表应试教育失败那句话并不是指应试教育是成功的,只是我认为很多人所谓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应试教育的责任的论点不成立罢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教育的两个面,不能完全放弃另外一个面,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 ... 乖侠……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没错,错的是一切以分数为导向,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素质。假设一个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啥啥都不会,人际交往能力也差,孤僻自负,但就是考试分数高,很适应应试教育,这样的人也将来到社会上也不会成功。
-
乖侠…… 2019-07-23 13:03:41
你的观点很切合素质教育的观点,很多时候有关人员会以专业知识以外的考核不方便为由进行拒绝,不过现在在逐渐改善,比如加入了道德评定,加入了规定体育项目考核,加入了文艺类的奖励鼓励政策等等,不过目前对于专业成绩以外的正式考核标准似乎一直也没有可行方案,这也是有很多高分低能个才高德败的人出现的原因
-
李宛辰 (欢迎加入自我修炼小组) 楼主 2019-07-23 13:51:32
争论问题是争论问题,我们都可以讲道理沟通的。可是小屁孩想问你问题的答案,还要给你盖个帽子说你自私自利,真的是很缺乏素质。我们成年人都是就事论事,小屁孩搞人身攻击,还私发豆邮骂我,什么我是他孙子,他是我爷爷,什么孽种。我把他拉黑了。说他父母没教育好他,真是没说错。现在的小孩子很多家庭教育失败的,我会理解,不跟小孩子计较,将来到社会上自然会有他碰壁吃苦头的时候。
-
微厘十一年 2019-07-29 22:33:43
其实就电影来说,真的不是难得的正确家庭教育,而是真的理想化的家庭教育,你读硕、考钢琴等等,最该感谢的就是你的父母,是他们在物质上、精神上支持你,让你无忧无虑的生活、考级。现在的社会寒门难出贵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缺一不可。而这部电影最让我不适的,就是你标题里难得正确的家庭教育产物,在最后对待父亲希望平反时轻描淡写的说出口的那几句话,一度让我想要离席,所以邓超也只能说他的教育是失败的。我其实也挺同意楼主的想法,试问谁不希望像电影里那样“简单”的引导孩子学习、涨知识呢,所以最终就像这部电影,导演演员都挺用用心,奈何实力有限,交不出让人满意的答卷,而这就是现实。
-
阿音 2019-07-30 20:40:59
这部电影的重点是对教育的观点,比如写作文要有真实的感受,人生的转折点不是中高考,而是生命中的每一刻,不是为了考试才学习等等,不是什么成功学。什么鸡汤吧l think
-
徐先生 (真不敢比你二) 2019-07-31 01:49:54
关注了一下楼主,一看楼主是长春的,也就理解了共鸣的原因。 反正这部电影里反应的问题在我的家庭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全都经历过。一直渴望一个这样的父亲,可是我没有这样的福气。我从小学就开始不写作业,不写作业的原因是学会了认为没有必要再去浪费时间。考试从来不复习,原因也是因为我会了!考试考不到全班第一,因为各种马虎,的确没有不会的。可是我觉得就算反复做题练习也解决不了马虎这个毛病!家里一直磨灭这我的各种爱好,只要求学习。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没有童年,小朋友来找我玩耍都会被拒之门外。初中曾离家出走三次,初三整整逃课一年,完全就是教育方法导致的。自己其实并不讨厌学习,但是已经被学习压力压崩溃了。本来各种竞赛,各种奥班,华班我都参加也挺有兴趣的。但是当你一点自由,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的时候,就开始恨教育了。 电影并没有说考试不对,表现出来的最主要的是“思想自由”!可以独立思考,有自己的权利,有自己的自由,并且不要死读书!应试教育其实也不是死读书,只不过目前越来越发展成死读书了!理念展现给人们,却得不到人们的认可,所以我觉得这才是应试教育的弊病!不求上进只求安稳的心态,随波逐流不想独树一帜!这样的人就都被社会同化为傀儡了,人这个称号,我觉得都已经低于动物了!
-
徐先生 (真不敢比你二) 2019-07-31 01:53:01
不是说什么好什么差!应试教育的原因是中国人太多,没法因材施教!并且目前的应试教育和以前的应试教育也不同了!教育的腐朽并不是用宏观的应试教育来定义的!而且电影里并没反对考试!应试教育也并不是重复反复死读书!电影想表达的是把“思想”解放,用能力和心情去读书!是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综合体!
-
徐先生 (真不敢比你二) 2019-07-31 02:00:56
因为家长的不作为没想法,所以会觉得引导难。因为家长并没有认为对学习有过兴趣,所以也不会引导,也不知道如何引导。这些就是当今教育造成的后遗症。所以,会有这种电影出来提示和引导家长,反而却遭到了大量的诋毁!求知欲是人天生的,电影里说,学习室一辈子的事!对呀,人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人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就是下意识的不自觉的!当读书不会让孩子感觉恐惧和厌烦,他们自然就会喜欢上学习!不喜欢的排斥的,一定是侵犯了他们的利益的!孩子的利益无非就是吃饭睡觉玩,当你很好的给予了他们想要的利益的前提下,再去引导他们学习。方法千万种只是人们不肯放精力在教育上!工作,生活,亲戚朋友,邻居或同事同学,每天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去影响你的疲劳度,到最后,放弃的可能就是教育上的精力。因为,把包袱交给了学校!
-
徐先生 (真不敢比你二) 2019-07-31 02:19:45
每个人都说做不到,其实有很多简单的方法。首先你要去多了解,就好比这个电影,你要看他的好的地方和理念,有很多就能帮助到你! 我曾经很无数个朋友分享过一种夫妻维持感情的方法,可是没人去做也没人想做,整个方法在一天24小时之内可能就占五分钟的时间,却也不会去做,现在身边一堆离婚的朋友,只想感叹! 先跑个题,说一下爱人之间维护情感的方法:两个人,每天睁开眼睛后的第一件事儿和闭上眼睛前的最后一件事,是亲吻对方。两个人,每天分别之前和回家见面时第一件事儿是给对方一个深情的拥抱。 就这么简单,只要每天坚持,哪怕是快餐婚姻或者搭伙过日子的也会逐渐变成爱情。可是,就这么简单,也没人愿意去坚持! 同样的道理,用在教育上,其实只需要一些小的举动,就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不要把物质和行为看得太重要,最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交流!以大朋友的身份角度去对待孩子,让他们对父母有信赖和精神寄托!中国答大部分家庭是缺爱的,无论爱情,父爱,母爱,亲情。我敢对我这句话负责,因为太多人把爱仅仅理解成给予,而不知道内心的温热才是爱的最佳表现!
-
徐先生 (真不敢比你二) 2019-07-31 02:29:04
对,应试教育问题不是非常严重,主要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市场经济金钱社会左使现在的老师没有职业热情!整个国情就是这样,医疗教育体育都趋于职业化。足球篮球的职业化也是限制了中国向世界高水平竞技体育发展的根本原因。为什么没有公司冠名的项目总能去冲击奖牌?因为那叫工作,而足球篮球叫下海捞金!教育也是,老师越来越成为了吃香的职业,导致了教育体制的腐朽!
-
徐先生 (真不敢比你二) 2019-07-31 02:43:59
你可以否定现在的孩子的动手能力,但你否定不了80后的动手能力。三岁就各种小三轮飙车,搭砖头生火烤地环和玉米,四岁五岁基本上就会骑正常两轮自行车。五岁时带着外地来的亲戚走到5000米远的只是爸爸骑车带我去过一次的公园。自己制作蜻蜓网,制作弹弓,制作爬犁,制作秋千。这都是上学前,我们大院里小孩子都会的技能。上下相差三岁以内的孩子每天二十几个一起玩耍,现在的孩子没有了这种经历,也没有了这种能力。但是电影拍的是那个年代的很符合逻辑!
-
俗人 2019-08-13 23:14:27
工作族表示,高考是最公平的方式,也是能目前最简单的成功方式,对于我这种普通人家,我还是坚持 工作族表示,高考是最公平的方式,也是能目前最简单的成功方式,对于我这种普通人家,我还是坚持让孩子学习,做题。创新,创新的思维和主体太难了,着么教,起码让孩子应试教育被破学习好,高考成功,更加简单。读书重要吗?重要!成绩重要吗?重要!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大多数孩子其实是没有兴趣的,是家长给他们培养出来的,就算有兴趣,我是家长,我也是在他成绩可以的时候,允许他的兴趣,不然就只能允许他成功后再拿起他的兴趣。学习是孩子的兴趣是不可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普通人,过来人知道上了好大学和一般大学的区别有多大。 ... 磊作我也想这样说 高考是穷孩子跳出大山最好的一条路了 至少是相对公平的
-
俗人 2019-08-13 23:19:46
讲真的 应试教育有自身的毛病 但是存在是合理的 一个普通小县城的孩子想看看跟广阔的世界 高考就是相对公平的了 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不拿高考当回事 一般家庭的 ,,不选择高考 选择啥? 确实是有很多人没有文凭也成功了 但是那些人占多少 搞不懂喷你的人怎么想的
-
俗人 2019-08-13 23:26:00
服了 看评论里面楼主还拿清华北大去卖猪肉说事 稍微有点智商的去查一下这个新闻好吗 n年前人们还在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数学1分呢 真相是什么?德国是10分制的 一分就是相当于满分了 打个比方 平价口红里面是有几个不错的 打牌里面也会有几个踩雷的 概率呢 我承认不读书的孩子里面是会有几个以后会有大本事 清华北大毕业的出来可能也会有几个找不到工作 概率呢
-
北极山顶 2019-10-19 23:53:41
工作族表示,高考是最公平的方式,也是能目前最简单的成功方式,对于我这种普通人家,我还是坚持 工作族表示,高考是最公平的方式,也是能目前最简单的成功方式,对于我这种普通人家,我还是坚持让孩子学习,做题。创新,创新的思维和主体太难了,着么教,起码让孩子应试教育被破学习好,高考成功,更加简单。读书重要吗?重要!成绩重要吗?重要!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大多数孩子其实是没有兴趣的,是家长给他们培养出来的,就算有兴趣,我是家长,我也是在他成绩可以的时候,允许他的兴趣,不然就只能允许他成功后再拿起他的兴趣。学习是孩子的兴趣是不可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普通人,过来人知道上了好大学和一般大学的区别有多大。 ... 磊作创新的价值不在于能够成功创新出什么了不起的作品,而在于爱创新的人懂得质疑,这就像善良一样,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种品质
-
瞎覃 2023-11-10 22:28:28 河南
工作族表示,高考是最公平的方式,也是能目前最简单的成功方式,对于我这种普通人家,我还是坚持 工作族表示,高考是最公平的方式,也是能目前最简单的成功方式,对于我这种普通人家,我还是坚持让孩子学习,做题。创新,创新的思维和主体太难了,着么教,起码让孩子应试教育被破学习好,高考成功,更加简单。读书重要吗?重要!成绩重要吗?重要!孩子的兴趣是什么,大多数孩子其实是没有兴趣的,是家长给他们培养出来的,就算有兴趣,我是家长,我也是在他成绩可以的时候,允许他的兴趣,不然就只能允许他成功后再拿起他的兴趣。学习是孩子的兴趣是不可能的。大多数家庭都是普通人,过来人知道上了好大学和一般大学的区别有多大。 ... 磊作19年这么想,23年还这么想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本剧最大的BUG (💤震💤)
- 教导主任的脸谱化其实是代表教育体系 (过期湿人)
- 和朋友吐槽半天 (Jayne没差)
- 以后再也不想相信豆瓣的评分了,总是错过一部部好片子 (哈一只优秀的猪)
- 这部电影有没有抄袭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嫌疑? (whrdl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