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呢》

守望古典

来自:守望古典
2010-10-07 22:56:23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小二

    小二 (小二) 管理员 2010-10-07 23:48:24

    这篇读后感写得好,我得把它转到这本书的豆瓣主页上去,哪儿有好多人说读不懂这本书:))

    又:结尾应该是“她想把它们说出来。过了一会儿,她放弃了。”我想楼主是打字打错了。“放弃”说明女孩的阅历还不足以把其中的原因说清楚。

  • 心 碎 人

    心 碎 人 (独特的痛苦) 2010-10-07 23:49:36

    我很喜欢他的这篇小说。 这篇感想是你自己写的吗? 我标记起来明天上班的时候看

  • 万

    2010-10-07 23:53:51

    呵,看完这篇我又打算重看卡佛了~~~

  • 疤疤爸爸

    疤疤爸爸 (头像非本人,不认识) 2010-10-07 23:57:55

    前面还不错,但是认为小说结尾“很开放又很诗歌化”,既不准确,也很肤浅。

  • 守望古典

    守望古典 楼主 2010-10-08 22:04:15

    回小二:确实打错字了。"放弃"这个词用的准确! 回婴儿:是的。 回万:卡佛值得认真、有耐心地读,最好多读几遍。 回临廊:关于小说结尾,我因为时间关系,思考也不够。可听听你的意见?

  • 六百远行

    六百远行 (123) 2010-10-10 21:11:17

    读卡佛,就是一种享受。在毫无头绪中回味这种感觉带来的酣畅淋漓。卡佛的小说,享受不在读书的过程而在于读完后不断回味这快感,这会是一个很漫长的事情,所以,带给我们的欢乐也更长久。

    楼主和小二,我觉着女孩放弃告诉人们他的事情是因为这些人们不会体会他所得到的感受,女孩发现他足够悲伤说明女孩或许有类似的经历或者没有,不管怎样我觉着女孩是不一般的女孩,所以告诉人们他的故事,不如让他们自己去感受,感受不到,告诉他们也没用。

  • 守望古典

    守望古典 楼主 2010-10-14 22:47:10

    读卡佛,就是一种享受。在毫无头绪中回味这种感觉带来的酣畅淋漓。卡佛的小说,享受不在读书的过程而在于读完后不断回味这快感,这会是一个很漫长的事情,所以,带给我们的欢乐也更长久。

    同意。

  • Rob

    Rob (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 2010-10-24 16:12:42

    我还以为女孩和中年男人发生了什么:“她把脸埋在男人的肩膀上,他把男人往近拉了拉”,后来却不便向朋友提起这段

  • 高山

    高山 2010-10-25 13:06:54

    我本来想写个书评的呢,最近刚买了小二翻译的《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一看这么多高手,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呵呵,还是跟着大家学习,的确很喜欢卡佛,我觉得好的文字该是留给读者自己去思索,去填补的,现在的中国作家,写字太不知道节约了,卡佛的存在是在打他们耳光。

  • 昕怡

    昕怡 (魔鬼从不休息。。。) 2015-04-14 23:27:42

    点评很牛,要不完全看不懂。。。

  • 朝

    (我是小猫。) 2015-04-15 10:15:39

    卡佛的小说,是用来回味的。不仅仅看,而是带入思考来推理。我觉得一遍就能读明白的小说,反而不觉得就是好的小说。我所理解的好的小说,是你需要学着驾驶的车,开始时会因不懂得操作而略显生硬,而一旦适应了作者给的韵律,就能打开那扇大门,并爱上这种感觉。

  • 尿豁齿钢镚的猫

    尿豁齿钢镚的猫 (百无一用山下石) 2015-04-15 21:33:31

    点评很牛,要不完全看不懂。。。 点评很牛,要不完全看不懂。。。 昕怡

    挖得一手好坟...

    你的“要不”还是改成“还是”好了,因为这篇解读纯粹是瞎解读。

    12年有人发豆邮问我这篇小说的结尾,贴出来仅供参考:

    “老家伙”“crappy records”,这都是些调侃的用词嘛,最后说she told everyone,说明是一伙人在一起,也许是在party什么的,也可以想象她的这些朋友可能平常就都与她想诉说的这种情绪相去甚远,毕竟年龄的差距摆在那,总之,这肯定不是一个适合很严肃的娓娓道来一个中年人妻离子散之苦的场合,所以她要用调侃的语调,像讲个笑话一样把这件事讲出来,因为她那个时候确实察觉到了这个男人的那种失意,并且自己还安慰了他,说明她也某种程度的感同身受了,就像读者从字里行间,她是从举手投足读出来了那个男人“很绝望”,讲价都懒得讲,东西都白送,她想把这些也讲出来,但是还是因为场合、气氛、跟叙述对象的隔阂,她没法继续往下说了,只能“quit trying”,所以在她的朋友看来,等于她只讲了个笑话,也等于她只是看了个笑话,他们可意识不到她曾经对中年男人说过“你肯定是很绝望或怎么了”。

    然后我再补充一下,过去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也讲过这篇: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341629/

    我在里面也回了帖说,梁文道的解读也是没讲透,楼主说卡佛隐晦着写了个中年男人不幸福“够狠”,然后写个结尾“开放又诗化”,这就是完全没看懂这篇小说“狠”在哪,真正狠的地方就是最后一段,如果没有这最后一段,这篇小说充其量也只是“不错”的程度,最后一段之“狠”在于在前面暗示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失意生活后直接用短短的一小段文字捅出了一个三重悲剧。

    哪三重呢?

    第一重就是调侃的悲剧,女孩这种调侃的口气和文字上看刚刚结束的对中年男人的某种理解产生了强烈对比,使得读者不仅为上文中隐藏着的中年男人的悲剧感到难过,更为这种近乎“背叛”的语气而唏嘘。

    第二重是女孩与她的诉说受众之间的隔阂所产生的悲剧,上文豆邮中提到了一点,就不细写了。

    第三重就是叙述者自身的悲剧,她没有能力讲出自己想讲的事情,我出于个人经历对“她放弃了”实在是太感同身受,这种无力感经过上述两种悲剧的提携,到最后便在读者内心留下了让人难忘的沉重空洞。

  • 昕怡

    昕怡 (魔鬼从不休息。。。) 2015-04-15 21:43:26

    挖得一手好坟... 你的“要不”还是改成“还是”好了,因为这篇解读纯粹是瞎解读。 12年有 挖得一手好坟... 你的“要不”还是改成“还是”好了,因为这篇解读纯粹是瞎解读。 12年有人发豆邮问我这篇小说的结尾,贴出来仅供参考: “老家伙”“crappy records”,这都是些调侃的用词嘛,最后说she told everyone,说明是一伙人在一起,也许是在party什么的,也可以想象她的这些朋友可能平常就都与她想诉说的这种情绪相去甚远,毕竟年龄的差距摆在那,总之,这肯定不是一个适合很严肃的娓娓道来一个中年人妻离子散之苦的场合,所以她要用调侃的语调,像讲个笑话一样把这件事讲出来,因为她那个时候确实察觉到了这个男人的那种失意,并且自己还安慰了他,说明她也某种程度的感同身受了,就像读者从字里行间,她是从举手投足读出来了那个男人“很绝望”,讲价都懒得讲,东西都白送,她想把这些也讲出来,但是还是因为场合、气氛、跟叙述对象的隔阂,她没法继续往下说了,只能“quit trying”,所以在她的朋友看来,等于她只讲了个笑话,也等于她只是看了个笑话,他们可意识不到她曾经对中年男人说过“你肯定是很绝望或怎么了”。 然后我再补充一下,过去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也讲过这篇: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341629/ 我在里面也回了帖说,梁文道的解读也是没讲透,楼主说卡佛隐晦着写了个中年男人不幸福“够狠”,然后写个结尾“开放又诗化”,这就是完全没看懂这篇小说“狠”在哪,真正狠的地方就是最后一段,如果没有这最后一段,这篇小说充其量也只是“不错”的程度,最后一段之“狠”在于在前面暗示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失意生活后直接用短短的一小段文字捅出了一个三重悲剧。 哪三重呢? 第一重就是调侃的悲剧,女孩这种调侃的口气和文字上看刚刚结束的对中年男人的某种理解产生了强烈对比,使得读者不仅为上文中隐藏着的中年男人的悲剧感到难过,更为这种近乎“背叛”的语气而唏嘘。 第二重是女孩与她的诉说受众之间的隔阂所产生的悲剧,上文豆邮中提到了一点,就不细写了。 第三重就是叙述者自身的悲剧,她没有能力讲出自己想讲的事情,我出于个人经历对“她放弃了”实在是太感同身受,这种无力感经过上述两种悲剧的提携,到最后便在读者内心留下了让人难忘的沉重空洞。 ... 尿豁齿钢镚的猫

    谢谢。

  • 小缶

    小缶 2015-04-15 23:45:49

    这篇读后感写得好,我得把它转到这本书的豆瓣主页上去,哪儿有好多人说读不懂这本书:)) 这篇读后感写得好,我得把它转到这本书的豆瓣主页上去,哪儿有好多人说读不懂这本书:)) 又:结尾应该是“她想把它们说出来。过了一会儿,她放弃了。”我想楼主是打字打错了。“放弃”说明女孩的阅历还不足以把其中的原因说清楚。 ... 小二

    很多时候放弃说什么是觉得说清楚太麻烦

  • 小二

    小二 (小二) 管理员 2015-04-16 14:38:24

    很多时候放弃说什么是觉得说清楚太麻烦 很多时候放弃说什么是觉得说清楚太麻烦 小缶

    嗯。你比那个女孩聪明。

  • 快乐的怒汉

    快乐的怒汉 (平凡不敢当) 2015-04-17 10:12:13

    我觉得卡佛只是在想如何把生活还原,并没有刻意想表达什么,如果你们非要弄明白这些小说是怎么回事的话,除非你也酗酒、被戴绿帽、生活感情双失意、并且经常活的支离破碎,可惜你们不会傻到为一些小说变成这个样子,所以看看就好,不要浪费时间解释,我觉得翻译过来就是最好的解释,其他解释纯属狗p...可能偏激了

  • Esperanza

    Esperanza (心理咨询师/写作者/心理学博士) 2015-04-17 10:23:57

    呵,看完这篇我又打算重看卡佛了~~~ 呵,看完这篇我又打算重看卡佛了~~~

    偶然看见此贴,然后就碰见万一一你了,然后又发现,已经是数年前了……忽然有点儿卡佛味……

  • Esperanza

    Esperanza (心理咨询师/写作者/心理学博士) 2015-04-17 10:59:49

    卡佛的小说就像截取生活的一帧帧照片,是一些“决定性的瞬间”。你以为他会说些什么大事,而其实这些大事不过都是散落生活各处的小事儿,被卡佛漫不经心地道来,或者根本意欲不讲,你被他触动了,其实你是被自己触动了。

  • cornelia

    cornelia 2015-08-24 23:37:10

    一开始读卡佛的书很挫败,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好像是这样,又好像不是。到现在,反复读了几次,才觉得留白的高明和味道,我们总能带入自己的经历去释义,写的是他一个人的故事,也是读写的故事。从某种感情上来说,每个读者都成了作者。

  • inrainbowlimbo

    inrainbowlimbo 2016-05-05 18:27:46

    卡佛的小说就像截取生活的一帧帧照片,是一些“决定性的瞬间”。你以为他会说些什么大事,而其实 卡佛的小说就像截取生活的一帧帧照片,是一些“决定性的瞬间”。你以为他会说些什么大事,而其实这些大事不过都是散落生活各处的小事儿,被卡佛漫不经心地道来,或者根本意欲不讲,你被他触动了,其实你是被自己触动了。 ... Esperanza

    是的感觉像是电影,没有主官描写而永远通过外在的语言,行为,还有与环境的关系让读者进行推测。痛苦不能也不希望被理解,大概只有隔着“你我”的距离进行揣测。多少能体会一点,可没人能体悟全部。

  • 鸦

    (将命运托付给白云。) 2016-08-07 14:44:15

    卡佛的小说就像截取生活的一帧帧照片,是一些“决定性的瞬间”。你以为他会说些什么大事,而其实 卡佛的小说就像截取生活的一帧帧照片,是一些“决定性的瞬间”。你以为他会说些什么大事,而其实这些大事不过都是散落生活各处的小事儿,被卡佛漫不经心地道来,或者根本意欲不讲,你被他触动了,其实你是被自己触动了。 ... Esperanza

    决定性瞬间,让我想到布列松~

  • 鸦

    (将命运托付给白云。) 2016-08-07 14:46:23

    最开始卡佛也觉得理不太清头绪,但不知道为什么,这篇的故事总在脑袋里飘,总不由自主地去想。渐渐的就开始喜欢卡佛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915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