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是一场技术革命吗?
来自:Cindy
英国工业革命真正的关键,是创立了现代工厂制度。它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还是一场生产制度革命、一场基础设施革命、一场观念的革命。
徐弃郁
在和英国崛起有关的各种因素里面,在我们国家最受重视的就是工业革命。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国崛起》节目中,英国崛起干脆就被简化成一个标题,那就是“工业革命”。
那么英国革命是不是这么关键呢?当然是关键的。它是为大英帝国提供了一个当时无人匹敌的物质基础。
但我在这里要说一句,我们多数人对英国革命的理解是有问题的。历史书介绍工业革命的时候,介绍的是织布用的飞梭、珍妮纺纱机、瓦特的蒸汽机,然后就是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工业革命好像就是由这些发明创造组成的,是一场技术革命。我这里想说的是,这种认知完全曲解了工业革命。
技术革命只是工业革命的序曲
那么,如果说英国工业革命并不是一场技术革命,那它到底是什么?
首先我们承认,技术创新非常重要,英国工业革命就是从技术创新开始的。这个过程我们都熟悉,这里就简单说一下。
第一次革命先是从一个叫凯伊的钟表工人发明飞梭开始,它的发明把织布效率提高了一倍,造成织布用的棉纱供不应求。过了大概30年,出现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纱机,这样一来,纺纱的速度又超过了织布的速度,棉纱大量过剩。最后等到机械动力的织布机发明以后,这种布和纱之间的矛盾基本解决。但这里问题又出来了,机械动力的动力怎么办?最后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真正解决了动力问题。英国工业革命就这样一步步展开。
所以,技术革命是踢开了工业革命的头三脚,但是它并不等于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一次组织形式变革
工业革命是什么?是整个工业的组织、结构、形态发生革命性变化,实际上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技术革命以外,英国工业革命真正关键的内容,是把工业的组织形式进行了重新制度化,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工厂制度。
这种工厂制度的首创者是谁呢?就是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这个人很有意思,原来是个理发师,一开始对纺织、机械都一窍不通,后来才开始钻研纺纱机械,居然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到1771年的时候,他又办起了世界上第一家棉纺厂。这个工厂最大的特点并不是它用了机械,而是把整个工厂像一个机械装置一样,把纺纱机和工人都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每个人都要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节奏来干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明确分工。
这和原来那些手工业作坊、手工工场有了质的区别。手工工场就是一个大家一起干活的地方,实际上是各干各的,想什么时候干,想干多久,都有很大的自由度。所以阿克莱特建立的这个工厂,实际上代表着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制度。很快,不光是棉纺织业,别的行业也开始采取这种新的制度。
到这个时候,工业革命才是真正全方位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虽然发生了技术革命,开始用机器,但早期的机器太简陋了,只能做那些简单重复的工作。大多数行业只要稍微复杂一些,还是只能用手工操作,没法用机械。
打个比方,如果说技术革命是阳光,那这阳光当时只照到了一小块地方,其他大多数地方根本就没有照到。但是,技术革命没有照到的,制度变革的阳光却都照到了。前面阿克莱特创建的那种现代工厂制度,很快就扩散到其他行业。那些手工操作的行业也采取了这种新制度。结果,技术还是原来那些技术,人还是那些人,但制度变化了,效果就完全不一样。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韦奇伍德瓷器。我们都知道老派的英国人有个习惯,喝下午茶。他们喝茶和我们不太一样,我们讲究的是茶本身,他们更讲究搭配的点心,用的茶具。而茶具里面最高档,最讲究的品牌之一,就是“韦奇伍德”。
那这个品牌是怎么创立的呢?它的创始人名叫乔赛亚·韦奇伍德。这个人开办的陶瓷厂和以前的完全不一样。以前陶瓷制作的时候,一件陶瓷从拌土、制坯、上釉到烧窑这些工序都是一个制陶工人完成。
但韦奇伍德的工厂把这个流程全部分开,一共有几十道专门的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这是什么?这就是精细分工下的流水线。虽然没有用任何新的机械,还是手工操作,但组织形式完全变了。所以在他的陶瓷工厂里面,传统意义上的所有工序都会的制陶工人没有了,只有做坯子的工人,上釉的工人,烧窑的工人。这些人呢,也好像变成一部大机器上的部分,必须按统一的节奏来工作。正是这种新的工厂制度,使韦奇伍德在短时间里就成为全欧洲最优秀的陶瓷工业。这就是工厂制度的威力。
工业革命催生新的时间观念
技术革命和工厂制度加起来,英国工业革命大部分都全了。但只是大部分,工业革命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还包括一项内容,那就是交通运输的进步。
早在这项发明出现之前半个世纪,英国就开始了一场全国范围的交通设施大建设,把土路变成公路。到1800年的时候,英国已经有了1600条公路。还有一项交通设施就是运河,从1761年到1800年的40年里就开凿了7000多公里的运河。
这些公路网和运河网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它们把英国全国联成一个整体,货物和人可以很方便长距离运输,就好像把一个人身体里面的经络和血管打通了。没有这些,棉纺织业、煤铁行业和新的工厂制度都不可能发展起来。
这里就要讲到火车和铁路了。1814年,就是打败拿破仑的那一年,英国工程师史蒂文森建造了第一台真正的蒸汽火车头;10年以后,英国有了第一条联结两个城市的铁路。
从这时候开始,英国进入了一个铁路快速发展的时期。到1843年,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完的第3年,英国已经建了多少铁路呢?3600多公里。
20年以后,伦敦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今天你去伦敦坐地铁,如果到贝克大街站,就是小说里福尔摩斯住的那条大街,你可以看到一个牌子,告诉你这个站就是1863年建第一条地铁时修的站。
和之前的公路和运河相比,这种全国性的铁路网更加重要。不仅仅是因为速度更快,铁路运行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火车是按时开的,准点运行。你可不要小看这个准点运行,它影响的是人的日常生活,影响到人的观念。什么观念?时间观念。
农业时代人们的时间是很灵活的,一般以天来算。但前面讲的新的工厂制度建立以后,要求工人像一个大机器上的组成部分一样,要严格按照时间要求来工作。现在铁路火车运行以后,要求所有的人有一个更加严格的时间观念,时间是按小时,按分钟来算的。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这就把整个社会的观念快速带到了一个新的时代,就是工业时代。
所以英国工业革命,绝对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还是一场生产制度革命,还是一场基础设施革命,还是一场观念的革命。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名符其实的大系统工程。
我这里还想说的是,英国工业革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一个观察标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后来的工业革命和技术变革。
今日得到
比方说今天的人工智能,我们就不能光盯着技术,而是要看到,人工智能也是个大系统工程,它一定会改变现有的生产制度、我们的生活方式、观念、甚至是社会伦理。
所以,无论是规划国家的发展,还是设计未来的职业道路,我们必须提前考虑到这种综合性的变化,做好准备。这也是今天重新看英国工业革命的意义所在。
本文的目的不是让你去学什么世界历史,而是让你站在中国的角度,甚至是我们个人的角度,来寻找人类历史上的参照点。比如当你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
当你起点很低的时候,怎么白手起家?
当你遇到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的时候,怎么和他竞争?
当你找到自己的优势的时候,怎么把它贯彻到底?
当你遭受挫折的时候,怎么管理失败?
这些问题,希望你在本文中可以得到智慧的借鉴。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人是符号动物 ——关于人本身和其生存的现实 (刘 立春)
- 台湾导演朱延平如何利用 内地资金打压大陆电影人 捧台湾演员 (Cindy)
- 拿了冠军,却没有一个队友祝福:中国让球往事 (Cindy)
- 新锐编剧——蒲公英计划:(无偿)带你做剧本 (刘立春工作室)
- 2024 万里挑一,编剧入行养成营(无偿培养) (刘立春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