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这是个很大的逻辑bug. 首先,巫蛊案剧中到李承鄞手上就结案了,李承鄞对巫蛊案的处置是:太子妃禁足半月,绪娘褫夺位分禁闭。最终绪娘畏罪自尽(明面上)。根本就没有到皇帝手上过,皇帝根本就不知道,那就没有急冲冲去皇帝面前展示小枫是清白无辜这个事实的理由。 其次,李承鄞炮制鸣玉坊刺杀案,为啥一定要带着小枫去?因为他认识的人里,只有小枫有去鸣玉坊的理由和借口,而且皇帝不怀疑小枫(之前铜钱案小枫说的话皇帝和太皇太后就不怀疑,这俩人老成精看人还是很准的)。结果你也看到了,小枫在皇帝面前给自己辩解,皇帝信了小枫的理由,但不信李承鄞的。(皇帝说你们夫妻二人还真是同进同出啊,说明他根本就不相信他俩感情有这么好。他知道的事实是太子妃和太子整天吵吵闹闹,剧鄞宠妾灭妻啊。)那么鸣玉坊李承鄞出现,就是在把怀疑往自己身上引。不然为何是皇帝去鸣玉坊当天晚上小枫和李承鄞去了?为何是当晚发生了刺杀案?为何李承鄞那么快就反应过来是高相设计?他都还在疑惑,李承鄞几乎都确证了。 小枫去鸣玉坊有迹可查,和明月关系好明月亲口认证了,她算计皇帝的概率就低。再说她在豊朝朝中没有政治势力,没有算计皇帝的必要,所以皇帝对小枫是很信任的。 但李承鄞呢?李承鄞先拿出了玉佩搞掉了皇后,会不搞高相?刺杀案真是高相做的那可以明正言顺搞他,不是可以做成是他做的继续搞他,有没有可能事李承鄞算计?太有可能了。用这种手段算计高相把自己这个皇帝也算计进入,你觉得皇帝会怎么收拾李承鄞? 书鄞和书帝对鸣玉坊刺杀案当晚的事情心知肚明,是有默契的,是他俩联合搞事儿要弄死高相。剧鄞剧帝不是这个相处模式,剧鄞在背后算计皇帝,皇帝厌恶被人算计,所以皇帝也会怀疑李承鄞。 鸣玉坊刺杀案太崩人设和逻辑了,对李承鄞来说风险远比收益更大,不该选这个方案才对啊。
同意,这段前后的权谋线逻辑我也是梳不顺的
感觉是有一些阿鄞权谋线上的关键情节在魔改巫木案时删掉了,总之,逻辑圆不过来
如果要用狼牙线恢复记忆,本来应该也用不上鸣玉坊案。 甚至我怀疑赵瑟瑟得知枫鄞旧情派人刺杀小枫才是小枫失踪和顾剑在一起不回宫的原因。
但赵瑟怎么翻她也翻不出和鸣玉坊案一样大的风浪呀...
我觉得鸣玉坊案还是有保留意义的,但它的脉络和意义肯定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不太一样
不过,赵瑟从狼牙这个线索知道枫鄞旧情,派刺客阻挠小枫回宫这个可能性真的很大
鸣玉坊案可以保留,前提是剧鄞剧帝有默契,联合搞事儿。 那顾剑就不是死于皇帝猜忌和李承鄞之手,而是因为顾剑刺客身份暴露,高相查到了他,为了掩盖鸣玉坊案是太子李承鄞炮制陷害高相的事实,得由太子亲自杀了他,撇清关系。而且顾剑一生都无法恢复顾家子嗣的身份,否则这个身份一掀开就知道鸣玉坊刺杀案的真相了。 (顾剑死于权谋线是肯定的,但究竟死于谁的权谋线为何而死可以变动。剧里让他死于李承鄞感情线,简直丢死人了。)
本来按照原编剧设定,就没有皇后派人刺杀那一场戏,是李承鄞自导自演栽赃嫁祸皇后的,毕竟原编剧设定里剧鄞更像书鄞不像人非草木的核桃鄞。 那玉佩暴露不暴露就没啥关系了啊。
唉,剧鄞和剧帝是真没默契...要是他们联合搞事,只怕太子鄞还没动高党根基,皇帝就要被高相挑拨离间,弄死太子鄞了
撇开鸣玉坊bug,我觉得顾剑的死应该是太子鄞要终止皇帝对西州的猜忌,避免西州重蹈丹蚩覆辙,但这条线是断的
皇帝为啥会怀疑小枫跟刺客有关系?因为李承鄞让顾剑去搞刺杀,还带着小枫去,小枫为了救他才自愿做人质的。但太子妃和皇帝的重要性差距太大了,顾剑会同意很奇怪,所以他就怀疑小枫和刺客的关系了。 高相没在场却猜中了全部真相,顾剑真和西州有关。 因为这两人都有怀疑还都怀疑对了方向,所以李承鄞得杀了顾剑。但他杀顾剑更多的是让自己不暴露,其次才是保护小枫和泄愤。他对西州有啥情感吗?
但玉佩有一半承载阿鄞的复仇意志,如果在扳倒皇后这个关键节点没有出场,是不是不太应该 其实皇后当时已经深陷困境,阿鄞这块玉佩等于抽掉了她最后的翻盘信念
我觉得阿鄞在知道皇后拿走玉佩后,并没有去讨回玉佩,而是让柴牧和他的潜龙使制造了一场假刺杀,然后故意让证据引向皇后宫中。然后皇帝在皇后宫中发现玉佩,帝后翻起陈年旧事撕破脸,皇后被废
因为阿鄞已经见识过小枫对丹蚩血案的反应...如果西州再出事小枫会完全崩溃(虽然现在西州的状况也不怎么好)。他对西州没感情,但会为小枫考虑。
这个推论很合理。 主要是她拿到玉佩也不见得就一定会派人刺杀李承鄞,还是得有其他直接证据才行。 我是觉得其实张参和绪娘有关系且绪娘有孕的事情才够份量说皇后刺杀李承鄞,因为混淆皇室血脉是死罪,李承鄞拿到绪娘孩子生父是张参自己是接盘侠的证据皇后要搞死他才够合情合理,一个玉佩能说明啥? 刺杀案是李承鄞自导自演的才对,剧里一通魔改,简直没眼看。
他有那么贴心就好了,说实话我是没有看到这一点。
我觉得剧里皇后倒台的根源是帝相都已经把她当弃子。高相要扶高如意上位,而皇帝得了明月做新宠,想让明月进宫,于是两人都想打破宫里的制衡状态,因而皇后就被舍弃了。太子鄞安排的刺杀是明面上罪过,玉佩的出现牵起旧事,又加了一把火。皇帝盛怒之下下令废后,阿鄞昏迷不醒,高党袖手旁观。
要说张参的事情也被翻出来成为皇后明面上的罪过,也是有可能的,因为皇后明面上的罪过越多,他废后的成功率就越高。
只是这样后面的脉络一定会变
首先,绪娘作为张参案当事人会不会被赐死?
如果皇帝没有赐死绪娘,她又是否能留在东宫?
如果绪娘在这件事情之后就被赐死/被送出宫,是不是巫蛊案也完整刨除了?
剧鄞要自导自演让人相信皇后要杀了他这个养子和依仗,肯定要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一块玉佩太牵强了,得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才有可能,所以我说绪娘有孕皇后混淆皇室血脉一事要用到这里。 如果绪娘为李承鄞做了证人呢?那她就可以不死了。给皇太子带绿帽子定皇后的罪这种事儿,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皇后被废会有个理由,但李承鄞被带绿帽子的事情要掩盖,所以绪娘还是得好好活着,甚至为了把事情做成真的,还得给绪娘升位份留在东宫,等等风波过去了大家淡忘了这件事情再让她死去。 后面巫蛊案还是可以有的。 (原著里绪娘死于流产后又被李承鄞抛弃觉得生无可恋还是赵瑟瑟下手毒害?还是都有。我忘记了,但这不耽误赵瑟瑟搞巫蛊案。)
有道理,感觉皇后倒台这段剧情顺了好多
原著绪娘的死有好几层原因,太子鄞对她无感、太冷淡,都不管她的事,赵良娣又很恨她,借着手里管东宫账本的权利,总是刻薄她,小枫恢复记忆后回到东宫就病了,一直都在抑郁期,也没怎么照看她,后来回过神来绪娘已经病了。 其实也说不准是赵良娣下毒在先还是小枫去照顾绪娘在先,但感觉小枫如果没反应过来,没去照顾绪娘,赵良娣可能就一直折磨她,但小枫要照顾绪娘,赵良娣就对绪娘起了杀心。 说真的,感觉绪娘没有活路,性子太弱,无权无势,她唯一能倚靠的只有小枫,但小枫护佑不了她。
小枫都自身难保了,哪里照看得了她? 我觉得绪娘之死是李承鄞的放任,好给赵瑟瑟多条罪名。既然李承鄞有意利用,她逃不过的。小枫救得了她一时,救不了她一世啊。
就是这个道理,从巫木案到后来被下毒,我觉得绪娘心里也该明白了,但到最后死前还念着太子鄞,这性子是真的软,还有点痴。她这样的性子,又总挨赵良娣的欺压,我觉得她的抑郁症会比小枫还要重。
书鄞真的很有女人缘,各个爱他要死要活的。
可书鄞像孤星入命🌑,还专克身边女子,看新番的太子妃也是被他冷遇过劳死,就有种被安排到他身边的女子都有点倒血霉的感觉...
按理说,这应该挺忌讳的。但后来那些世家大族还是不停地想办法要把族中女子安插进宫里,就当这事没有似的,这些人真比书鄞还冷血
书鄞后来后宫只有小猫两三只了啊。 那些人心里只有权势地位,哪里有女儿幸福啊。
楼主太强大了!
东宫一级学者
强,收下我的膝盖
我觉得李承鄞有记忆疑惑并且一定会去追查真相,但是他不信任赵爹并且赵爹真的查到什么就等于发抖也会知道这个秘密,所以不可能让赵爹去查,也不会是高显。要追查最适合的人选是裴照和柴牧,裴照和柴牧要留在身边的话,就应该是交给潜龙使或是裴照留在西境安护府的心腹,只是裴柴两人都是知道当时状况的人,是怎么回应或者误导李承鄞就不知道了。另外发抖起疑也会让她爹追查,很可能她已经知道真相,所以和她爹安排了刺客在宫外行刺小枫,一次是小枫被顾剑挟持的时期,一次是(骗)帮小枫外逃的时候。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