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背书”有关的那些事儿
大大大大灵咂
背书似乎成为了文科生绕不开的一“劫”,但只要想想那些理科生还得记超级复杂且不能出一丁点儿差错的数学公式或化学方程式时,我瞬间还是觉得,嗯,背点纯文字真真还是极好的。
考研期间,不算上公共课,相信不论是是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就专业课来说,参考书可能多则十来本,少也有四五本。翻开书本的下一个动作到底是什么?抄书?画框架?还是直接哇唧哇唧地开背?
个人经验而言,对于应试性极强的书本,我的原则是超快速浏览,可能一本书一个上午就“翻阅完”,比较难以理解的书本,我可能会用十个上午“翻阅完”,这是我拿到书的第一步。基本上我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对指定的参考教材有个全局性的把握,知道每本书有几章,大致讲的是哪些东西,书本的体系风格是怎样的。这其实就是我眼里的“一轮”。至少我心里不会觉得我还有书是新的、完全陌生的。
接下来就是对照目标院校的资料(有目标院校考纲以及真题的那种),在书本上进行勾画、标注、折叠,将书本重点与次重点、非重点区分开。这个工作也别磨叽,其实很快就可以做完。当然,前提是你有这套资料,否则,你的自己老老实实花时间去做这项工作。它非常重要!!!
再接下来,就是漫长的输入(理解+记忆)和输出的过程。
但就背书这个事说,我个人强烈建议,不要试图将看书和背书完全割裂成有较长时间间隔的两件事,可以在一天之内有先后,或是一周之内有先后,但请不要说,我要把一本书全看完,然后再来从第一个知识点开始“背”。当然,像个别科目,如传播学、新闻学这种,理解起来都可能会花时间的内容,大家可以遵循先理解透,再集中记忆的思路。一般来说,像新闻史、媒介伦理等,建议趁热打铁,看一个知识点,背一个知识点,及时消灭掉。BTW,别想着一口气吃成胖子,慢慢来,滚雪球,定期复盘。
至少从我的经验看来,每天是可以在白天的时候,花时间理解知识点,看论文,整合笔记等等,利用晚饭后背书时间,把这些东西抢记一通,晚上就可以在稿纸上写出个一二三四,基本上我会在第二天早上回顾前一天背的内容,这套流程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实现。我始终觉得,大家应该把“能够写出来”当作自己看书背书的检验标准,只有带着目的去做,才会是高效的,否则就是稀里糊涂,花了很多精力,自己却还在原地踏步。
还有小可爱之前问输出这个事,输出,就是把记的干货写出来,这些干货是经过你整理的或资料上已经整理好的。每次在输出时,自己可以出个小题,比如“自媒体乱象的成因有哪些?”,然后就是限时,在稿纸上尽最大努力写出答题要点和关键词,再尽可能拓展全面。这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下来,自己其实无形之中已经答了几十上百道“考研真题”了。
我背书的时间段,主要是在早餐后、午饭后、晚饭后、回寝室前。额,大概就是各种精神状态可能不是特别好,或者需要站着消食的时候,hhhh。到了冲刺阶段,我基本上总是早上第一个到图书馆门前背书,晚上最后一个离开图书馆门前。我个人的习惯是,看书必须那笔画,好像没留痕迹就没来过似的;背书必须出声,我没法默背,好像没过耳朵就进不了脑子似的。所以,我基本上背书的时间,也是大多数人在外面叽叽喳喳背书的时间,正好比较有背书的氛围。但如果实在太吵,我就会拉上一个研友,去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背书。
关于背书你还有哪些疑惑点?赶紧跟帖留言吧!





(以上纯属个人经验之谈,不喜勿喷,欢迎交流讨论!)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考中央民族大学,求报班推荐 (不知名人士)
- 择校困难患者 (Y.J.)
- 24考研|20出23考研新传所有机构全程班资料! (momo)
- 新传秋季招聘 (Jonnygirl)
- 437分,查到考研成绩后我绝望了 (新传考研胡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