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
旖旎♫♪♬(用舍由时 行藏在我)
侧重选择几篇讲读书的好文章,“识迷途其未远,知来者之可追。” ◆方法 李四光:<读书与读自然书>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57635/ 蔡元培60年读书经验: 1.不能专心(博而不专,读外文不下苦功,生吞活剥) 2.不能动笔(不记录材料甚至做记号和标签,形成系统的记忆) 胡适: 1.精: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个个字都认得,不可随便放过. ·口到:如心爱的诗歌,如精彩的文章,熟读多谢,于自己的作品上也有良好的影响.外国书更要如此! (这一点我在练习英文写作时觉得尤其重要,不仅读,如果把新概念4的文章背了一定是质的飞跃) ·心到:字典,辞典,参考书等工具完备,一本<韦氏大字典>,胜于请几个先生. /要做文法上的分析. /有时候要比较参考,有时要融会贯通,方能了解. (这一点先生侧重外文书的读法吧,也稍有体会.) ·手到:1)摘抄备忘 2)作提要,节要 3)自己记录心得 4)参考诸书,融会贯通,作有系统的著作. 自己必须做一番手脚,或做提要,或做说明,或做讨论,自己重新组织过,申叙过,用自己的语言记述过,————那种知识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发表是吸收的利器,手到是心到的法门. 宋儒张载言: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需疑.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心中苟有所开,即便札记.不则还塞之矣. 2.博:开卷有益 ·为预备参考资料计,不可不博: 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一书.多读书,然后可以专读一书.正所谓"致其知而后读". ·为做一个有用的人计:大其心使其开阔.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他们有博大的范围,精深的造诣,博大的同情心.这样的人,对社会是极有用的人才,对自己也能充分享受人生的趣味. 宋儒程颐言: 须是大其心使开阔:譬如为九层之台须大做脚始得. ◆用处 胡适:读书求的是知识,知识就是权利. 梁漱溟: 1.获取经验 后来人的知识多于前人,但要利用前人的经验,须多少实践一下,把书本所说的还原到事实上去,而不要仅仅停留在名词概念上. 2.解决从知到不知的矛盾 两大问题的逼迫:人生问题引我进入哲学之门,中国的衰弱快灭亡则引我去留心政治经济这一类社会科学各书.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全国公益活动) (自自燃燃)
- 通识教育有关研究受访者招募 (嘿Deer)
- 八年级学生作文批改示例(一) (彦紫老师)
- 《大学人文读本(内附world版)》&《大学精神档案》系列丛书.rar (飞行的甲胄)
- 数学和中国文学的比较 (捉҉依҉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