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分析一下为啥这几集很奇怪(理智讨论,勿喷)
甜熊(诗人与玩具熊达成永恒的盟约)
2019-08-06 14:26:13
我觉得是剧本立意出现了问题。
一个戏剧分为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
在起因和经过,张小敬和小李必拼死做事的目的是什么?找到阙勒霍多和凶手,皆示作案动机和阻止作案。主角的梦想是守护长安。所以全剧我们在看的时候,想的都是“主角要守护长安和百姓,打倒恐怖分子”。
我们假设当他们做完这些的时候,就可以大结局了。
编剧术语里,这个从起因到结尾促使人物行动的驱力叫“故事脊椎”。故事脊椎带领观众通向高潮,直达主题。但是昨晚的走向来看,编剧几乎毁掉了自己设立的故事脊椎。编剧在塑造反派的时候用力过猛了,尤其是萧规揭示自己身世背景、闻染被杀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张小敬这个人物的精神给盖了过去。此时,如果张小敬还想执行自己的任务,角色的动机已经不够了,我们没法站在这个角色的立场上和他共情了。
编剧过于急切地塑造了一个“人人皆苦”的剧情,和“守卫长安”相冲突了,因为在我们看来,长安不值得守卫,反派才是可怜人。然后此时,当张小敬还在像是提线木偶似的去执行编剧强按在他头上的任务时,很多人都开始不买账,情有可原。
至此,我特别想问编剧一个问题,你们设立这个剧的主题价值观到底是什么?
我现在已经对圆回来不抱太大期望了......好剧本应该是从头到尾都提着一口气的,一旦这口气散了,剧本也基本散了。
只是希望编剧能在结尾发挥一下余热,好歹圆回来一点。
(因为太失望了,所以写了比较直接,别喷我哈)
-
甜熊 (诗人与玩具熊达成永恒的盟约) 楼主 2019-08-06 14:43:01
我觉得萧规这个人和闻染都很可惜,其实不仅仅是萧规,更可惜的是萧规身后遭受了不公平待遇的第八团,看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像萧规或者闻染一样,也遇到了同样的不公平,遭受欺凌,我会像他们一样报复吗?刚开始我可能不会,但越看到最后,我越觉得,我会。然后我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张小敬,我的兄弟都死了,闻染也被官兵逼迫的自尽了,我还会爱这个世界吗,可能我不会。这就是我觉得这个剧情崩了的原因,爱恨情仇是人人共通的,一个人连小情小爱都被世界剥夺了,那他怎么还能有大爱?
-
EYa 2019-08-06 16:05:00
我倒觉得并不是“崩”。要说人物崩坏,譬如权游第八季,对很多角色而言“角色脊椎”仍在,但人物行事常常背离原本的性格、能力和信仰,甚至出现了人物莫名其妙退化到好几季前的例子(e.g. 詹姆)。但长安里张小敬的言行还是符合之前他的性格、能力、信仰设定的。他对圣人对政府始终抱有一丝希望,这种希望是先验的,是当时支撑他在边塞活下来的精神支柱。之前回忆杀里交代过,他不像萧规从一开始就了解长安的种种黑暗,只是一厢情愿地信任上峰、信任长安。如果张小敬没了这股力量,才是真正地失去了他的”角色脊椎“。 如今现实不断地否定他的信仰(兄弟横死、自己被拿来顶缸、视如己出的闻染被杀),他才进入了一种机械的、仅仅依靠惯性往前行走的状态。只不过在观众看来,原本磕得好好的大男主,突然被一脚踹到了道德低地,原本的大反派反而在精神境界上更高一筹,不免对这番混沌感到失望。如果在前期能够给反派一些机会吐露自己的动机,让观众对两派人物的理解同步推进,或许会好很多。 不过比起很多脸谱化的、明确的剧情,我还是更喜欢这种混沌。永远不要指望能用一个标签定义一个人,现实不就是这样吗。
-
南下梧桐 2019-08-06 18:01:17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从烽遂堡开始,闻无忌就在给张小敬包括所有第八团的人讲故事,讲长安的繁华和美好,在张小敬心里是埋下了种子的,他觉得长安就该是那样的,富丽且雄伟。但萧规可能会嗤之以鼻,因为剧里的萧规他们家在长安做过官,后来被贬到龟兹,所以他见过长安让人活不下去的那一面,恨就会越来越多。张小敬当了九年的不良帅,不良帅都干些什么事呢?说白了就是刑侦,他后来见过很多让萧规觉得恨那些事,但是他觉得那是不对的,是不属于长安的,所以他破了很多案子,也折损了很多兄弟,第八团的战友是兄弟,那不良人也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有以他为目标才加入不良人的那些,他身上肩负着很多爱和敬仰。他为什么因为闻无忌的死杀了三十多个人?因为闻无忌是他的老师,是领着他看八方来朝的长安的领路人,是一个好人,好人不该枉死。他想守的从来不止是闻染,而是十年前闻无忌带他看见的那个长安。
-
甜熊 (诗人与玩具熊达成永恒的盟约) 楼主 2019-08-07 08:40:29
我倒觉得并不是“崩”。要说人物崩坏,譬如权游第八季,对很多角色而言“角色脊椎”仍在,但人物 我倒觉得并不是“崩”。要说人物崩坏,譬如权游第八季,对很多角色而言“角色脊椎”仍在,但人物行事常常背离原本的性格、能力和信仰,甚至出现了人物莫名其妙退化到好几季前的例子(e.g. 詹姆)。但长安里张小敬的言行还是符合之前他的性格、能力、信仰设定的。他对圣人对政府始终抱有一丝希望,这种希望是先验的,是当时支撑他在边塞活下来的精神支柱。之前回忆杀里交代过,他不像萧规从一开始就了解长安的种种黑暗,只是一厢情愿地信任上峰、信任长安。如果张小敬没了这股力量,才是真正地失去了他的”角色脊椎“。 如今现实不断地否定他的信仰(兄弟横死、自己被拿来顶缸、视如己出的闻染被杀),他才进入了一种机械的、仅仅依靠惯性往前行走的状态。只不过在观众看来,原本磕得好好的大男主,突然被一脚踹到了道德低地,原本的大反派反而在精神境界上更高一筹,不免对这番混沌感到失望。如果在前期能够给反派一些机会吐露自己的动机,让观众对两派人物的理解同步推进,或许会好很多。 不过比起很多脸谱化的、明确的剧情,我还是更喜欢这种混沌。永远不要指望能用一个标签定义一个人,现实不就是这样吗。 ... EYa你说的对,我觉得你看到了编剧都没有看到的东西。不过我纠正一点哈,我们一般说“故事脊椎”而不是“角色脊椎”,因为人物是复杂的,很难用“脊椎”来形容,所以针对人物性格的术语叫“人物弧光”。我之所以讨厌张小敬这个角色,是因为编剧不专业。一般塑造一个圆形人物,需要塑造出一个他“自觉欲望”和“不自觉欲望”。这两个欲望有时候是截然对立的,不自觉欲望需要在一开始就让观众意识到,这样他们就会想“看,我看到了你身上自己都没注意到的东西”,这是满足观众窥探欲的呈现。最后人物的不自觉欲望爆发出来,观众才不会觉得突兀,人物需要在这两个对立欲望中做一个选择,“选择即性格”,人物弧光出来了,皆示主题。张小敬的不自觉欲望是守护自己对长安的幻想,OK,那得在起因或经过就要让观众意识到这个欲望的呈现。我只怕编剧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想写的这一点。
-
taoyuangu 2019-08-07 10:17:55
其实编剧理论中,我个人挺不喜欢那种:设定个目标,让主角去实现,然后面对这种阻碍,突破各种阻碍,最终达成或没达成目标这样的主线。尽管这是目前主流理论都认可的(这是题外话) 就这个主线而言,主角面对的外在阻碍是一种阻碍,内在冲突也同样是一种阻碍,同时也是推动剧情前进的动力。在一个涉及主角内在成长的剧情线里,往往有外在目标的驱动力和角色内心的内在驱动力两种,在高潮部分制造内在冲突和自我怀疑的制高点,制造角色的信仰危机,这种手法,我个人觉得是没有问题的。 长安的编剧,很厉害的一点在于,他能把这种应该放在角色身上的信仰冲突和自我价值观的怀疑,在观众身上造成很大的共鸣。她上一部剧,我就见过,一个角色走上了错误的路线,评论区里齐声叫好。真不知道该说编剧厉害还是编剧失败。 长安也是力求走内在成长线的。不过问题在于,人物的内在驱动力就没立好,这是一开始就暴露的缺点,很大程度是单靠外在驱动力推动剧情
-
大鱼 2019-08-07 10:26:19
你说的对,我觉得你看到了编剧都没有看到的东西。不过我纠正一点哈,我们一般说“故事脊椎”而不 你说的对,我觉得你看到了编剧都没有看到的东西。不过我纠正一点哈,我们一般说“故事脊椎”而不是“角色脊椎”,因为人物是复杂的,很难用“脊椎”来形容,所以针对人物性格的术语叫“人物弧光”。我之所以讨厌张小敬这个角色,是因为编剧不专业。一般塑造一个圆形人物,需要塑造出一个他“自觉欲望”和“不自觉欲望”。这两个欲望有时候是截然对立的,不自觉欲望需要在一开始就让观众意识到,这样他们就会想“看,我看到了你身上自己都没注意到的东西”,这是满足观众窥探欲的呈现。最后人物的不自觉欲望爆发出来,观众才不会觉得突兀,人物需要在这两个对立欲望中做一个选择,“选择即性格”,人物弧光出来了,皆示主题。张小敬的不自觉欲望是守护自己对长安的幻想,OK,那得在起因或经过就要让观众意识到这个欲望的呈现。我只怕编剧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想写的这一点。 ... 甜熊楼主说得对,我觉得这部剧几乎对张晓敬外的所有人物都做了饱满和精彩的刻画,他们的前因后果自觉不自觉的欲望,都很通顺,都能引起观众共鸣。唯独张晓敬,他这么努力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就连老战友和亲人都不能阻止他?仅仅是因为他固执吗?还是因为卷入太多已经停不下来了?
这剧里的主角张晓敬作为一个男主角,大部分功能只是推动剧情(这部剧可以说是推动案情)和展现酷炫武打动作(雷佳音的武打是真难看,哈哈,大头要锻炼啊),真正对他深入的刻画反而不如配角精彩,但他又不是一个类似张无忌这样的简单圣人性格,看到后来只觉得配角的戏比主角更好看,主角只是个推动剧情的~
-
甜熊 (诗人与玩具熊达成永恒的盟约) 楼主 2019-08-07 10:47:01
其实编剧理论中,我个人挺不喜欢那种:设定个目标,让主角去实现,然后面对这种阻碍,突破各种阻 其实编剧理论中,我个人挺不喜欢那种:设定个目标,让主角去实现,然后面对这种阻碍,突破各种阻碍,最终达成或没达成目标这样的主线。尽管这是目前主流理论都认可的(这是题外话) 就这个主线而言,主角面对的外在阻碍是一种阻碍,内在冲突也同样是一种阻碍,同时也是推动剧情前进的动力。在一个涉及主角内在成长的剧情线里,往往有外在目标的驱动力和角色内心的内在驱动力两种,在高潮部分制造内在冲突和自我怀疑的制高点,制造角色的信仰危机,这种手法,我个人觉得是没有问题的。 长安的编剧,很厉害的一点在于,他能把这种应该放在角色身上的信仰冲突和自我价值观的怀疑,在观众身上造成很大的共鸣。她上一部剧,我就见过,一个角色走上了错误的路线,评论区里齐声叫好。真不知道该说编剧厉害还是编剧失败。 长安也是力求走内在成长线的。不过问题在于,人物的内在驱动力就没立好,这是一开始就暴露的缺点,很大程度是单靠外在驱动力推动剧情 ... taoyuangu对,你说的第一段就是主流的“大情节叙事”,类似于James Bond这种,人物只有一个欲望,就是战胜反派,Bond没有内在冲突,他不需要。这种大情节叙事会比较符合人的预期,但是有时候很鸡肋。所以很多时候编剧力求刻画一个圆形人物,内在和外在冲突的人物。然而长安的编剧团队失败在于他们自己都没理解张小敬的内在需求是什么,他们甚至可能在开头设计张小敬这个角色的时候,没有去仔细构思他的内在冲突。所以人物到这一刻就突兀至极了
-
甜熊 (诗人与玩具熊达成永恒的盟约) 楼主 2019-08-07 11:06:27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从烽遂堡开始,闻无忌就在给张小敬包括所有第八团的人讲故事,讲长安的繁华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从烽遂堡开始,闻无忌就在给张小敬包括所有第八团的人讲故事,讲长安的繁华和美好,在张小敬心里是埋下了种子的,他觉得长安就该是那样的,富丽且雄伟。但萧规可能会嗤之以鼻,因为剧里的萧规他们家在长安做过官,后来被贬到龟兹,所以他见过长安让人活不下去的那一面,恨就会越来越多。张小敬当了九年的不良帅,不良帅都干些什么事呢?说白了就是刑侦,他后来见过很多让萧规觉得恨那些事,但是他觉得那是不对的,是不属于长安的,所以他破了很多案子,也折损了很多兄弟,第八团的战友是兄弟,那不良人也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兄弟,还有以他为目标才加入不良人的那些,他身上肩负着很多爱和敬仰。他为什么因为闻无忌的死杀了三十多个人?因为闻无忌是他的老师,是领着他看八方来朝的长安的领路人,是一个好人,好人不该枉死。他想守的从来不止是闻染,而是十年前闻无忌带他看见的那个长安。 ... 南下梧桐你说的还真对,谢谢🙏
-
Oscar_chen 2019-08-07 11:43:11
剧情一波三折才有意思 谁管你那所谓的故事脊椎 你以为这是学生写作文呢?还要按固定的模式来? 如果结尾真像你希望的一样 大仙灯上张小敬手刃龙波 那在我看来 结尾真的索然无味 太过俗套 现在的剧情显然更有意思
-
甜熊 (诗人与玩具熊达成永恒的盟约) 楼主 2019-08-07 11:57:32
剧情一波三折才有意思 谁管你那所谓的故事脊椎 你以为这是学生写作文呢?还要按固定的模式来? 剧情一波三折才有意思 谁管你那所谓的故事脊椎 你以为这是学生写作文呢?还要按固定的模式来? 如果结尾真像你希望的一样 大仙灯上张小敬手刃龙波 那在我看来 结尾真的索然无味 太过俗套 现在的剧情显然更有意思 ... Oscar_chen你前面几句话说的,一看就是外行。朋友,故事脊椎是编剧通用理论,叫法可能不同,但是从戏剧诞生以来,这一项要求就是实际存在的,其实也就是大众所谓的主线。怎样算是好戏剧?出乎意料之外,尽在情理之中。编剧要给观众一个感受“我会给你想要的结局,但不是通过你以为的方式”。现在张小敬的这个人设就是靠不住的,他的选择确实出乎意料之外,然而也并不在情理之中。每个故事都要有个脊椎,因为它是要皆示主题的。如果胡写乱写,不是有意思,而是混乱。
-
Kuma酱 (你若记得,我就在你眼前) 2019-08-07 12:05:48
张小敬所谓的守护长安,与其说是一个使命,不如说是一个信仰。从陇右兵到不良帅,他见过的黑暗与杀戮比谁都多,却偏偏还能怀着希望长安更好的期待。 他心中的长安不仅仅是闻无忌在烽燧堡画的饼,更是他在长安九年来见过的人间烟火。即使有右相这样的奸臣,他仍愿相信像太子李必那样的人能塑造出他心中的长安。 所以他能舍弃与萧规曾同生死的交情,舍弃小乙这样他曾愿用生命去维护的人,甚至是自己在长安九年不良帅换来的众人敬重,恰恰是因为他舍弃了小义,选择了大义。 后面几集让我觉得遗憾的反而是剧情的推进让人模糊了张小敬的本心,光上个灯楼就上了好几集,龙波与圣人的对峙又确实出彩,期待后面的剧情还是多点男主光环吧
-
有解 2019-08-07 12:14:29
这段也不能往前放,龙波身份不能正面爆,不然戏剧冲突就没了,38集是立张小敬呢还是给萧规家同情 这段也不能往前放,龙波身份不能正面爆,不然戏剧冲突就没了,38集是立张小敬呢还是给萧规家同情分。这种过命兄弟分道扬镳的戏好难写,银魂里银时和高杉就凹的不太得劲,火影里佐助和鸣人崩到姥姥家。看得出来长安剧本不连贯,据说压缩了集数,剪辑有锅没不知道。 ... xrd1234567890没看过银魂火影.... 要我说,如果设定为正反两方是老战友,那就早一点让他俩碰面,这样一路回忆杀加战友情纠结,那才叫真的戏剧冲突。现在把这个答案放在爆炸前两小时揭晓,非要搞悬疑,但剧本就没法写了,没那么多时间给张小敬内心斗争。这是剧本问题的根源
-
headkidney 2019-08-07 12:17:43
此剧剧情线其实两条,反恐和政斗,小李必口中的保长安、保太子以及张小敬的难两全,编导意图交代的很清楚了。其实后者有圣人、太子和右相三方势力,远比前者复杂,且两条线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编导留下来太多草蛇灰线了!剧情推进至此,真相逐渐浮现,但龙波方幕后意图仍然不明、各条线索又尚未合拢,算是至暗时刻了……此剧编剧难度极大,编导野心也明显不小,确有楼主所言提前泄气的嫌疑,其实从38开始就有这感觉了,不过还是期待结局能圆回来的,毕竟此剧太难得了……
-
有解 2019-08-07 12:23:04
此剧剧情线其实两条,反恐和政斗,小李必口中的保长安、保太子以及张小敬的难两全,编导意图交代 此剧剧情线其实两条,反恐和政斗,小李必口中的保长安、保太子以及张小敬的难两全,编导意图交代的很清楚了。其实后者有圣人、太子和右相三方势力,远比前者复杂,且两条线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编导留下来太多草蛇灰线了!剧情推进至此,真相逐渐浮现,但龙波方幕后意图仍然不明、各条线索又尚未合拢,算是至暗时刻了……此剧编剧难度极大,编导野心也明显不小,确有楼主所言提前泄气的嫌疑,其实从38开始就有这感觉了,不过还是期待结局能圆回来的,毕竟此剧太难得了…… ... headkidney你这一说让我想起高考写作文,限时命题,然后自己忘了时间又忘了大纲,直接写 high,铃铃铃铃,同学交卷了,啊我擦!我还没收尾!我还有好多铺垫!能不能续几秒!啊啊啊啊啊
-
headkidney 2019-08-07 12:28:36
这段也不能往前放,龙波身份不能正面爆,不然戏剧冲突就没了,38集是立张小敬呢还是给萧规家同情 这段也不能往前放,龙波身份不能正面爆,不然戏剧冲突就没了,38集是立张小敬呢还是给萧规家同情分。这种过命兄弟分道扬镳的戏好难写,银魂里银时和高杉就凹的不太得劲,火影里佐助和鸣人崩到姥姥家。看得出来长安剧本不连贯,据说压缩了集数,剪辑有锅没不知道。 ... xrd1234567890我一直幻想此集放到结尾等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此时释放出的情绪应该相当震撼…38里只需简单几个闪回让张萧同框简单交代身份、关系即可,也没必要提前泄给小李必(现在看小李必知情后还没任何推进)
-
甜熊 (诗人与玩具熊达成永恒的盟约) 楼主 2019-08-07 12:40:06
这不是“对错”问题,而是观众移情问题。举个例子,汉尼拔这个角色是一个食人魔却拥有了大批粉丝,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编剧把他放在一个充斥着垃圾警察,混沌的监狱生态和官僚主义的监狱管理系统中,以此显得汉尼拔本人倒是优雅起来,比周围“好人”有魅力多了,所以很多观众移情于这个角色。我今天说这个,不是觉得萧规滥杀无辜是正确的,我只是觉得他这个角色丰满立体、有情有义,比张小敬塑造的强多了。
-
甜熊 (诗人与玩具熊达成永恒的盟约) 楼主 2019-08-07 12:47:49
张小敬所谓的守护长安,与其说是一个使命,不如说是一个信仰。从陇右兵到不良帅,他见过的黑暗与 张小敬所谓的守护长安,与其说是一个使命,不如说是一个信仰。从陇右兵到不良帅,他见过的黑暗与杀戮比谁都多,却偏偏还能怀着希望长安更好的期待。 他心中的长安不仅仅是闻无忌在烽燧堡画的饼,更是他在长安九年来见过的人间烟火。即使有右相这样的奸臣,他仍愿相信像太子李必那样的人能塑造出他心中的长安。 所以他能舍弃与萧规曾同生死的交情,舍弃小乙这样他曾愿用生命去维护的人,甚至是自己在长安九年不良帅换来的众人敬重,恰恰是因为他舍弃了小义,选择了大义。 后面几集让我觉得遗憾的反而是剧情的推进让人模糊了张小敬的本心,光上个灯楼就上了好几集,龙波与圣人的对峙又确实出彩,期待后面的剧情还是多点男主光环吧 ... Kuma酱其实在直到他拆麒麟臂那一段,我都是很佩服张小敬的,他真的在舍身取义。然鹅....当他冲进皇宫后,我就一直在思考他在做什么。以及,他亲手把闻染交给了元载这件事.....我佩服他的智商。
-
甜熊 (诗人与玩具熊达成永恒的盟约) 楼主 2019-08-07 12:52:36
此剧剧情线其实两条,反恐和政斗,小李必口中的保长安、保太子以及张小敬的难两全,编导意图交代 此剧剧情线其实两条,反恐和政斗,小李必口中的保长安、保太子以及张小敬的难两全,编导意图交代的很清楚了。其实后者有圣人、太子和右相三方势力,远比前者复杂,且两条线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编导留下来太多草蛇灰线了!剧情推进至此,真相逐渐浮现,但龙波方幕后意图仍然不明、各条线索又尚未合拢,算是至暗时刻了……此剧编剧难度极大,编导野心也明显不小,确有楼主所言提前泄气的嫌疑,其实从38开始就有这感觉了,不过还是期待结局能圆回来的,毕竟此剧太难得了…… ... headkidney其实我是因为喜欢这部剧,才吐槽了这么多QAQ我实在太喜欢写作了,看到这部剧如获至宝,本来想等着这剧更新完,开一个帖子专门探讨编剧的创作技巧和成功之处,以此给我自己和其他初级编剧提供学习交流素材。结果到现在主线居然泄气了,伤怀啊QAQ
-
甜熊 (诗人与玩具熊达成永恒的盟约) 楼主 2019-08-07 12:57:39
那有可能,每个人移情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咱们组里现在讨论才这么两极分化。说到底,能让一部作品的评论两极分化,说明编剧还是失职了
-
有解 2019-08-07 13:08:29
正如同皇帝说江山不能只靠我一个,要teamwork,保长安也要靠team
最初李必说志在凤阁,真是高举高打年轻气盛的紧,是令人感动的,后面怎么李必戏份越来越少?剪辑要背锅吧,剪完不算算主角的时长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和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很像? (不能说的秘密)
- 圣人想把权力交给右相,自己回骊山温泉宫享乐这不就是君主立... (飞行可乐)
- 长安十二时辰资源分享4K+1080P (rtretedrd)
- (44-46全吐槽)理性观剧文明点评,今夜我们不说烂尾,只吐槽... (天干物燥)
- 《长安十二时辰》大boss,我抓到了!(长文分析) (悦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