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Brand“大眼娃娃”Blythe
乳酸君(直男)
Blythe小档案: 别名:大眼娃娃,大头妹 出生年份: 1972年 出生地: 美国俄亥俄州 身高: 12cm 成名作:《This is Blythe》摄影集 身价: ¥700.00(RMB)左右 性格: 甜美乖巧&诡计多端&气质灵异&独特品位 喜好:参加各种聚会,前提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经历:blythe是由时尚界颇负盛名的时装摄影师--gina.garan所设计,早期的blythe只有在某些杂志内跑跑龙套,直到和美国知名玩具商-hasbro合作制造可更换服饰的造型人偶后,一夕成名!不但生产了一系列blythe造型娃娃、造型T-shirt,甚至被日本sony公司"请"去担任最新md商品的代言人 1972年以前,美国的反战潮创造了追求和平、崇尚自然的嬉皮派,装扮非常地放纵随性,但由于现实经济压力而让这样的生活型态的人们逐渐地减少,并且随着之后电视节目的推广,兴起了一股「Big Eye」的艺术热浪,而这些都间接地造成了Blythe系列娃娃的诞生。玩具商Kenner品牌所创造的Blythe娃娃,是一个外型上拥有与身体不成比例的大头和大眼睛、没有眉毛、小巧的鼻子与嘴唇、服装发色变化多端的女孩。如此特殊的面貌,让她的年龄永远无法被下定断,因而产生了与众不同、让人迷惑又奇特的魅力。 不过Blythe真正席卷世界的原因,得归功于日本的CWC艺术团体制作人Junko,以及一个名叫Gina Garan、被称为「Mother of Blythe」的女性摄影师。这两位女性,让原本初次生产时只有四款服装和发色、当时并不受到广泛喜爱的Blythe有了目不暇给的千变万化,Blythe娃娃不但被彻底与当时成为生活各种指针的时尚潮流,以及人们最渴望的「变化感」成功地相结合,更完美建立起她独一无二、特立独行的形象,塑造出一个全新的「超级时尚美女类型」。 那是从千禧年Gina拍摄的私人娃娃摄影集「This is Blythe」开始带起的热潮,透过Junko的引荐而一路延烧到日本,经过Gina为日本百货Parco拍摄的宣传小册,终于在日本玩具商Takara推出第一只「Parco Limited」复刻版Blythe后,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至今已经累计推出了一共37款的Blythe娃娃,被许多世界顶尖精品名牌青睐,纷纷为她制作品牌经典款的「Blythe版订制服」,而日本国内的独特街头品牌们,也在近几年加入这样的潮流中,再度为Blythe娃娃开启更广大的「变化之门」。 1972年,Blythe出生,由一家名为Kenner的玩具公司制造发行,当时一共有金发、黑发、红发、棕发四种造型。一起发行的配件还有娃娃提箱、12套衣服跟4顶水果般色彩的假发。 Blythe娃娃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她那跟身体不成比例的大头,还有会变换四种颜色的眼睛。只要拉动大头后面的拉环,眼睛就会以蓝、橙、绿、粉红的顺序转动,并“看” 往不同的方向。 Blyth娃娃本身是香港制造,售价为5.96美元,1972年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日本发行。在日本由TOMY玩具公司代理发行,这符合当时日本娃娃市场的喜好,Blythe换上了不同的包装与衣服,以Ai-Ai-Chan的名字销售。 1972年,芭比娃娃已经发行了13年,还是小孩子们最迷帝的玩具,跟芭比相比,Blythe .终究不符合主流的喜好,于是发行一年后便停产。 1994年“工业噪音团”Marilyn Manson(玛丽莲曼森)在他的单曲封面放上了Blythe娃娃。 Gina迷上Blythe也算是介意外。一次朋友跟她说“有介娃娃跟你长得很象”,于是她就买了她的第一只Blythe娃娃。当时Blythe的标价,约为15~70美元不等。Gina在那段时间,收集了超过200只的Blythe。 又因为工作的关系,Gina常常在世界旅行,旅行的时候她就将Blythe带在身边拍照。终于,在2000年前夕,Gina开了一介名为This is Blythe的展览,并准备出同名摄影集。 Gina介绍了她的摄影作品给日本艺术团体CWC的制作作人Junko Wong,Junko深深地被Gina的热情与Blythe可爱的小脸打动,于是将Gina介绍到日本。 摄影集销售非常成功,财力雄厚的日本收藏家开始收购。Blythe的标价飞涨,不单是整只的娃娃拍卖,还有原厂的衣服、连没头发的、缺脚的、没下半身的、甚至只有头的!!在卖场上的价格,从350美元到2900美元不等。 2001年4月,Gina为美国著名的连锁百货公司Nordstroms拍了一本34页的促销用的小册子,内容是Blythe逛遍了Nordstroms的化妆部门。 这时,日本一个百货公司Parco即将开幕,于是利用Blythe来做圣诞节前宣传的代言“娃”。并于2001年6月与生产Jenny的玩具公司Takara合作,发行了第一只复制的Blythe娃娃,而且是1000只限量版,名为Parco Limited。 在Parco之后,Takara几乎以一月一只的速度,发表不同造型的Takara Blythe。这时的Blythe直接采用Takara另一只娃娃Licca的身体。再版Blythe一周年后,Takara推出Miss Anniversary作为一周年纪念,Miss A也是限量版,公发行623只。 自Miss A开始,Takara Blythe把原本的Licca身体换掉,换成了跟Kenner Blythe相似的体型 2003年1月,Takara已经发行了15款Blythe。并还有价位较低的迷你Blythe,以及各异其趣的配件组。 为显示Takara Blythe是1972年Kenner Blythe的复制品。Takara一开始发行的娃娃外盒,以及配件组的外盒,均采用70年代鲜亮的配色风格与图样。这也是许多玩家视外盒为重要收藏的原因。 Blythe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不但SONY用Blyth为新商品做宣传,日本VOGUE也利用Blythe发起了慈善拍卖,邀请世界知名品牌设计师如Gucci/Pradra为Blythe量身定做时装,并由Gina执镜摄影。拍卖至今已进行到第12回,最高价是第2回的Vivienne Westwood,以401,000日元结标。 CWC方面,在2002年底举行了摄影比赛,鼓舞了世界Blythe迷帮Blythe拍照来互相交流。 由于日本以各种活动提高Blythe的知名度与身价,原本起价已经不低的娃娃更是水涨船高。往往下一只娃娃的发行外观还未公布,玩家就得早早预定。否则原本3400日元的娃娃,正式上市一个月后,价位几乎涨至4000日元。更别提限量版或是非常受欢迎的款式了,接近万元的价位甚至高过收藏型芭比的行情。 撇开现实的金钱数字,Blythe的魅力已经跨越世代,超越国界。 Blythe大眼娃娃相关资料:</STRONG><BR> <BR> <STRONG>Blythe如何发音:</STRONG>Blythe是从“Blithe”演化来的 <STRONG>制造商:</STRONG>Kenner 美国玩具制造商, 1972年生产Blythe 日本玩具商,与美国孩之宝合作于2001年6月开始生产Blythe 中文称呼 " 小布”,一般玩家跟拍卖场最常用的称呼 “B女”,香港的称呼 http://info.toys.hc360.com/html/001/010/17048.htm http://post.baidu.com/f?z=23667792&ct=335544320&lm=0&sc=0&rn=50&tn=baiduPostBrowser&word=%C4%E3%B0%AE%CE%D2%B0%AE&pn=0 http://www.thisisblythe.com/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29岁秋冬约会小包求推荐 (甜心小羊)
- 小仙女们 你们有啥喜欢的内衣品牌推荐不? (大咩🍐)
- 召集组员!一起助力开启小组中秋家宴! (小组活动官)
- 30岁的第一个大牌包买哪个??? (九月姐姐)
- 请问有集美知道黄圣依这件红色上衣的品牌吗 (双修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