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自卑与超越》(一只特立独行的猫)
来自:阿宅学习
十日谈读书群小组,旨在记录群友书评、发布活动,欢迎加入
@一只特立独行的猫
之所以选择看这本书,纯粹是因为被书名所吸引,因为我从上小学的时候就一直被自己的自卑心理所困扰着,会不停地否定自己,会经常因为失败而产生焦灼的情绪,读这本书,也是希望自己能找到自卑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然而这本书一开始的阅读体验并不好。理论部分太多,而且基本都是长篇大论,再加上翻译上的缺陷,给我理解上也造成了很多压力。并且读完这本书,我仿佛有种被欺骗了的感觉,说好的讲“自卑”呢,但是涉及的笔墨极少,通篇都在讲另一个概念——“合作”。
后来通过仔细揣摩与斟酌,才明白了这本书想要表达的真正的含义。不由得感慨万分,心理学真的很神奇,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与它打交道,我认为,合作给我带来的个体价值感,才是克服自卑的最好良药。
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读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一、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我相信如果突然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很多人都可能会答不上来。因为这个问题似乎太过深奥,难于解答,或者说这本身就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
我很喜欢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说过的一句话:“人只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视角来认知世界,以自己赋予现实的意义作为标准来感受现实,所以我们感受到的是自己对现实的理解,而不是现实本身。
既然生活的意义千差万别,那么较好的生活意义一定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为了探寻什么是最好的生活的意义,阿德勒在本书里先为我们列举了在生活中必须要面对的三个事实:
我们是在这个被称为“地球”的贫瘠星球上生活,因此,我们是无法脱离它的。
在地球上,我们并不是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与我们同在的还有其他人,我们在有生之年,或多或少都会与他们发生关联。
人类有性别之分,人类的繁衍生息依赖于爱情。
综合以上三个事实,阿德勒得出的结论就是:人类的活动是建立在与他人联系的基础之上的,假如我们采取孤立的姿态来为人处世,必定会走向灭亡。因此,人们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以及目标就是:在这个贫瘠的星球上,与同类建立联系并进行合作,保证我们生命的不断延续及人类命脉的传承。
真正的生活的意义,只有在与他人产生联系的时候才切实地存在,个人所认为的“意义”,实际上是虚幻缥缈的。倘若一个人面对“生活意义”这个问题,想要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以此为个人目标,他会知道该如何塑造一种令自己满意的人格,并时刻处于为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着想的情境中。他会以社会感觉来调整自我,并训练自己,从中获得应有的技能。
举个例子吧,比如,当我们在面对爱情和婚姻时,假如我们和伴侣是真心相爱的,同时,我们也将丰富另一半的生活作为自己的目标,那么,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相反地,如果我们并没有这样的目标作为支撑,只是虚幻地想象着提升自己,那么,我们的爱情就像是在演戏一样,会越发感觉到不自在。
这恰恰是应征了那句话:“为了你,我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当给别人创造价值的时候,我们生活的意义才得以凸显。给别人创造价值,就必然会和他人产生联结,有联结则有合作,如果每个人都能采取合作的形式来面对生活,那么,人类社会必定会不断的进步。
二、自卑情结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自卑”。
荟萃心理学大师阿德勒对自卑情结的定义是:如果在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时,一个人感觉自己无能为力,由此产生的情绪就叫作自卑情结。自卑情绪会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眼泪、愤怒、歉意等。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的隐藏着一些自卑情结,而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高压的环境更容易使人产生心理落差,激发隐藏于心中的自卑。
假如我们每一次都能勇敢地寻找到适当的办法来克服困难,就可以摆脱自卑感,而这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必须建立在对他人、对现实、对与人合作感兴趣的基础之上。
人类不像猩猩或狮子一样健壮,人类比其他动物更加需要合作。倘若一个人没有学会与人合作,他就会越来越悲观,渐渐发展成牢固的自卑情结。
只有与人合作,我们的奋斗才是充满希望并且有意义的。
三、考试思维的转变
也许上文的观点过于玄乎,并没有完全说清楚“自卑”到底是什么,但我觉得“合作”的重要性还是毋庸置疑的,在这个高度发达的社会,每个人都必须拥有一技之长,来融入到社会的分工协作体系当中,才能得以生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记得有一期《奇葩说》上曾讨论“给别人添麻烦,是不是一种美德”这个问题,罗振宇老师在结辩时说了这么一段话,令我深受感触:
中国的一代中学生都是在考场上被训练出来的,他们进入工作单位之后,我知道他们最大的缺陷,就是有强烈的考场思维,他们觉得领导给他的一切任务都在考他,拿出成绩单,然后你得表扬我,你得激励我,这是一个闭环,他忘了一件事情,从考场到单位之后,最大的一个变化是,任何考试题,任何考试,你都可以去抄啊,就这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叫求助,叫协作,这是真实的社会。
罗胖在很久之前所提倡的U盘化生存方式,“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正是强调了协作的重要性,能与他人协作才是个人价值的体现。
最后总结一下吧,无论是在童年还是成人,在上学还是工作,在社会还是家庭,合作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记得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先后来到地狱和天堂,看到的环境是一样的,大家都围着事物做成一圈,每人手里拿着一把极长的调羹,不同是进食方式,地狱里因为每个人的调羹太长,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所以都面黄肌瘦满面愁容,而天堂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手里的调羹把食物喂给对面的人,所以人人都吃得很开心,满脸幸福。这就是合作,看似为他人,其实也是为自己,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每个人如果都有这样的认识,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先暂停更新一阵子 (阿宅学习)
- [书评]《甲午战争十二讲》(Lutter) (阿宅学习)
- 书评《法定幸福》 (塞伯坦游侠)
- [书评]《欧洲文明十五讲》(Luther) (阿宅学习)
- [书评]《人间有情》(齊祥智) (阿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