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转:<银幕后的岁月---我的配音生涯>
来自:Mina(home sweet home)
《银幕后的岁月》目录 序言(曹雷) (一)回首往事 1、我是怎样成为配音演员的 令人羡慕的蓝布列宁装 我终于成了一名职业妇女 2、第一次领奖 教我玩扑克的赵丹 生活的顶峰 毛主席接见 周总理好记性 3、为“四人帮”唱堂会 4、别开生面的“政治学习” 5、演员组的二、三趣事 体育比赛 临场出错 6、李梓配男孩的风波 (二)塑造角色最多的演员 1、让观众忘记我们的存在 2、从埃斯特拉到哈威夏姆小姐 3、千变万化的台词读法 4、我所配过的一些角色 五六十年代我的作品 文革时期的内参片 译制片的黄金时代 退休后的夕阳晚照 (三)译制导演最好是个杂家 1、译制导演究竟作些什么? 与翻译一起修改剧本 吃透原片作者意图 要把握不同影片的不同风格 要搭好配音演员班子 录音现场的指挥 2、我在各种银色的梦中遨游 我是从搞美术片开始的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的幕后戏 向文代会献礼 心理变态片《狼窟》 如诗如画的《带阁楼的房子》 拼七巧板 当我突然病倒的时候 轰动一时的《姿三四郎》 有所追求才有乐趣 两只可爱的小松鼠 全新样式的反法西斯影片 精致的美国电视连续剧《格洛丽亚》 关于拿破仑的野史 注重家教的肥皂剧 弱智儿成了生活的强者 (四)艺苑随想 1、该怎样看待《沙器》的男主人公? 2、震撼心灵的《苦海余生》 3、“远山”在呼唤什么? 作者的理想王国 山田洋次的导演风格 真切、自然和内在含义 4、一个婴儿的内心独白 5、话筒前的心理学 6、电影音乐的神奇作用 7、录音棚中的“鬼打墙” 8、前苏联的新浪潮影片 9、为《少林寺》和《少林小子》配音 10、令我倾心的《沙鸥》 (五)我的工作伙伴们 1、译制片的拓荒者——陈叙一老师 2、故事片的先辈们 3、我的考官卫禹平 4、我的同龄伙伴们 邱岳峰——我们配音演员的骄傲 一路与我同行的尚华 姚念贻——译制片第一代女主角 我们当中最年长的张同凝 富润生——配的戏特别有韵味 杨文元与胡庆汉——我们是“同科进士” 赵慎之——年轻的“老太” 毕克——上译厂的精英 李梓——我厂六、七十年代的当家花旦 程引——绰号“老夫子” 于鼎——“臭鱼” 潘我源——“鸭子” 5、年轻的一代 刘广宁——我厂的第三代女主角 最具知名度的配音演员乔榛 配音王子童自荣 跻身于上海艺术十佳的丁建华 才华横溢的曹雷 程晓桦的痴迷 我的笔友伍经纬 6、他使我想起了往昔的辉煌 7、当年的小不点 金琳——一个小精灵 梅梅姐姐和燕子姐姐 大洋彼岸的王东 才华出众的梁正晖 8、又一批儿童演员 迷恋配音的倪蔚佳 贝倩妮——另一个小精灵 (六)黄昏的闪光 1、黄其——一个事业型的女人 2、我们第一次招考的配音演员 勤勤恳恳的魏思芸 淑女型的计泓 以“憨”起家的陈兆雄 从土里钻出来的林栋甫 一夜之间走红的张欢 3、游子兮归来 玩魔方的施融 “追捕”能手小符 4、远征银川 5、重庆的朗诵大赛 6、江渝十八号轮 7、上海音像资料馆的招生盛况 8、我们的观众朋友 我们最忠心的朋友孙晓红 花瓣撒在邱岳峰的遗体上 后记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粤语广播剧】汇总贴 (Mina)
- 【招募】急求有戏感的男配音 (物是人非)
- 【广播剧】《光环之序章》 (Mina)
- 【翻唱】小西妙妙的歌~太厉害了! (Mina)
- 【2014锦瑟流年全国首届配音嘉年华6.28北京正式开启!】 (锦瑟流年)